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儒林外史》读后感100字范文(3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9-16 手机浏览

《儒林外史》读后感100字范文

《儒林外史》是清朝吴敬梓的著作,共五十六回。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儒林外史》读后感1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儒林外史》读后感100字篇1

几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儒林外史》读后感100字3《儒林外史》这部小说任用诙谐幽默而又笔触尖锐的文字描述元末明初的一段考场官场趣事。故事的主人公多为民间士林人士。通过对许多民间正直儒士的倾赞和对腐朽政客的鞭棘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改变如此灰暗世界的期望。小说开篇描写了浙江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贫寒,他从小替人放牛,聪明颖悟,勤奋好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

《儒林外史》读后感100字篇2

《儒林外史》掀掉了脸谱,代之以真实的细致的描写,揭示出人物的性格。自然景物的描写也舍弃了章回小说长期沿袭的模式化、骈俪化的韵语,运用口语化的散文,对客观景物作精确的、不落俗套的描写。儒林外史》改变了传统小说中说书人的评述模式,采取了第三人称隐身人的客观观察的叙事方式,让读者直接与生活见面,大大缩短了小说形象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儒林外史》读后感100字范文相关文章:

★《儒林外史》读后感200字范文

★《儒林外史》读后感300字范文

★《儒林外史》读后感600字范文

★《儒林外史》读后感300字优秀范文

★《儒林外史》读后感精选7篇200字

★精选儒林外史读后感三篇

★儒林外史初中读后感1000字范文

★《儒林外史》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儒林外史高中读后感范文5篇

★儒林外史读后感3篇

《儒林外史》读后感100字

断断续续看完《儒林外史》,想是功力尚浅,不足以看透作者之思,只随文中描绘而爱、恶、敬、厌一番,作者十几年功夫,精雕细琢,慢慢读来——除恨透科举制度外,还展现了世人百态。

全文开头起得妙,“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一段话道尽官场沉浮,笔下有着自身对功名的怨恨后变成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