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听写大会(收集5篇)
汉字听写大会篇1
均衡难易度。听写竞赛最大的美中不足是,各队轮流上场时面临不同题目,且难易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题目随机性成为决定胜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如果改进赛制,同一题目各队都派一名队员上场,不论题目难易程度如何,都面临均等机会。这样,不仅可以使竞赛更具观赏性,而且能够提高直播效率,使更多的队员有机会上场竞技。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精髓,也是竞技比赛的基本原则,只有提供平等的竞争条件,才能真正实现优胜劣汰。
重视费效比。听写竞赛中遇到一些生僻字,现场成年人书写正确率极低,上场竞技的中学生却能够正确书写。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成年人对电脑的依赖,导致提笔忘字成为常态。另一方面,是参赛学生用了大量时间学习和书写汉字,业精于勤。由此导致一个问题,信息时代如何学习汉字?学习花费的是时间,获得的是知识。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按照经济原则应以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努力提高学习的费效比。据此,人们学习汉字的重点应集中在常用字上。除了专业人士外,一般人对生僻字只要会读即可。《汉字听写大会》不妨改为《汉字读写大会》,竞赛内容包括常用字的听写和生僻字的读音。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也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培养创造力。《汉字听写大会》的参赛队员展示了超强的记忆力。这既令人感叹,也令人担忧。信息时代创造力取代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电脑网络和搜索软件的开发,使人们记忆力的价值相对下降。审时度势,教育的重点应从提高记忆力转向培养创造力。汉字听写大会若改为汉字读写大会,应以填空、组词和造句作为重要内容,比拼参赛队员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其中,具有创意的正确词句,还可以适当加分。这样,不仅可以使竞赛内容更精彩,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
【素材解读】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在给汉字的拼写、传播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以“提笔忘字”、“写字不规范”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数码时代的失写症”。随着这种“病症”的逐步蔓延,如何让年青的一代更好地使用和传承汉字,便成为了当下重要的课题。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孩子们通过一个个汉字去触摸几千年的历史变迁,通过一个个汉字感知几千年前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痕迹,通过一个个偏旁部首来揣测汉字背后的含义和流变,这是一个多么充满奥妙的过程!令人欣喜的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敏锐地把握到这一点,激发学生乃至全社会对于汉字音、形、意的兴趣,即使孩子们一下子想不起汉字怎么写,但是通过主持人提供的解释,还是可以通过偏旁、部首来推测汉字大概的写法。这就是汉字的魅力!前景是美好的,当有更多的电视人精心创作出更多寓教于乐的电视节目,当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真正地热爱汉字并热衷于将汉字的神奇与丰富性启发给孩子,当有更多的家长重拾“字如其人”的重要性,汉字的传承与发扬光大,将真实可期。
汉字听写大会篇2
(一)测试对象
语言班中级留学生,共3个班,一班19人、二班19人、三班15人。学生来自美国、英国、越南、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学习汉语的时间在一年半左右,汉语水平为中级,其中很多人已经参加过HSK5级考试。
(二)测试目的
本次考试是留学生听力期中考试,为成绩测试。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前半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同时查漏补缺,为其学习增添动力。另外,期中考试也有利于老师及时检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
(三)测试范围及理念
1.根据课程大纲和听力课本,主要参考前半学期所学知识点、生词、句型和话题,参考课后练习题型和HSK6级考试题型,以这些材料为基础组织语言材料,编写听力考试材料。材料内容包括了学期前半段所学内容,能够有效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本次听力考试考察的重点为:听音、辨音的能力;对字、词的理解能力;对主要内容的把握和概括能力;根据对话的推测能力。
3.?题以及其中涉及的生词、句型均来自课本,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都是学生熟悉的话题,如阅读、体育运动、夜生活、手机等,不出现脱离实际生活的题,不出偏题、怪题。
(四)测试方法
采用播放录音的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这次测试是非标准化测试,由任课教师自己准备,没有经过反复测试和筛检,适用于期中考试这样的阶段性检测。此外,一班、二班全部采用客观性试题进行考察,有固定、统一的评分标准。三班试卷题型中包括根据录音的汉字书写题,其余部分为客观题型(选择题),也有统一、客观的评分标准。
二、测试题型
本次期中考试题型主要参考平时课堂练习及课后练习的题型,不使用学生不熟悉的题型,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知道怎么做,避免在审题上耽误过多时间。本次考试中一班、二班的试卷共分为两大部分,全部为对话类题型。三班试卷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为听录音写汉字。每一部分之间有20秒左右的停顿,便于学生审题。
(一)第一部分:短对话
这一部分试题的内容是一个人说一句话,第二个人根据这句话提一个问题,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每题2.5分,20道题,共50分。
本题为单项选择题,让学生听一组对话,根据对话内容作答。每道题给出4个选项让学生选择。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听音辨音能力、字词理解能力和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每道题听一遍,听完后给学生8秒作答时间。本题采用男声说句子,女声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清楚地意识到题目和问题之间的转换,有利于学生时刻把握进度。
(二)第二部分:长对话
这一部分试题的内容是几段简要的讲话或对话。每题2.5分,共50分。每段话之后会有若干个问题,学生需在4个书面答案中选择唯一恰当的答案。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综合把握语段的能力,包括字词理解能力、细节把握能力以及根据对话的推断能力。每题听一遍,听完后给学生12秒的时间进行作答。这一部分采用的是男女对话的方式,提问与题干之间间隔3秒左右,对话语语气、重音极为注意,让学生能够清楚其中的细节,从而作出判断。
(三)第三部分:听短文填空(这一部分为三班学生专有,一班、二班未考察)
一共18题,每题1分,共18分。本题是听两段短文,文中有18个空白,让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写出应填的词语。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听音能力及汉字书写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对整个语段的整体理解能力和边听边记能力。这道题经过仔细思考,选取了教材中的原文,避开了上文提到的前两部分对话内容中所考察到的生词及语段,并对两个语段中前半个学期反复提到的生词进行考察。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和汉字书写速度,两个语段语速较慢,每个空都留有4秒左右的时间给学生书写,每段话读两遍,两段之间大约间隔20秒左右。
三、试卷分析
(一)本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和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为适应word文档编辑需要,下文统计分析数据图片皆转换为word表格形式呈现。
(二)三个班学生总体情况
一班、二班参加考试的人数均为19人,三班参加考试的人数为9人。一班及格率为89%,二班、三班及格率均为78%。其中,一班优秀率为21%,二班为52.6%,三班为0%,三个班之间相差较大。一班分数段分布总体来说最为平衡,各个段人数接近。二班分数段分布最为集中的是90分及以上,即优秀段内人数最多,其余各分数段人数分布较为平均。三班90分以上(优)和70~79分(中)这两个分数段人数为0,其分数分布最为集中的是在80~89分(良)这一阶段,其余各段人数分布较为平均。从及格率来说,一班学生及格率最高,为89%;二班学生和三班学生持平,为78%。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班、二班题型完全一样,三班增加了汉字书写题。从试卷题型的难度来看,第一部分为短对话,句子较短、问题较简单;第二部分(三班试卷第三部分)为长对话和短文,句子较长、问题多且细,较第一部分更难。下面列出三个班本次期中考试的得分率情况,从题型分析得失。
从表2数据分析可知,一班学生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总体情况相差不大,即得分率保持在70%~80%之间。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得分率相比,60分以下这个分数段相差不大,基本持平。其余分数段均保持在10%左右的差距。
从表3数据分析可知,二班学生90分及以上这一分数段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率相差很小。80~89这一分数段以及60分及以下这两个分数段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率相差较大。70~79这一分数段得分率相差在10%左右。从总得分率来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差在10个百分点左右。
三班题目与前两个班的不同在于三班增加了汉字书写这一部分。汉字书写这一部分在整个试卷中所占分值为18%,即满分为100分的听力试卷中汉字书写题为18分,共18个空,每空2个汉字左右。从表4数据可知,三班学生90分及以上这一分数段中人数分布为0,70~79这一分数段人数也为0。更为明显的是,其余分数段(80~89、60~69、60以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得分率普遍相差不大,总体保持在5%以内;而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产生了明显差距;第二部分的总体得分率为38.3%,与第一部分的得分率85%、第三部分的79.9%相比,相差接近50个百分点。从总的情况来看,汉字书写题作为中级听力试卷考察内容的一部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表5为三个班学生听力成绩的描述统计。我们可以看到,从平均值来看,一班最低,为73.375;三班其次,为73.88889;二班最高,为82.675。其中,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三个班学生也有明显差距,一班为62.5;二班最高,为65;三班最低,为30。究其原因,从上文统计数据可知,二班学生成绩90分及以上人数最多,占了全班参加考试总人数的52.6%,而其最低分与一班最低分相同,故而二班全距最大,而三班全距最低。从上文的统计数据可知,三班90分及以上这一分数段人数为0,而三班最低分(60分以下)只有2人,且这两人分数均接近60,这也是造成三班全距较小的原因。从标准差分析可看出,一班标准差最大,二班其次,三班最小,即从离散程度来看,三班最小。说明分数范围波动一班最大,三班最小,即三班成绩相对稳定。
综合分析上述数据,一班、二班试卷完全一样的情况下(所有题均为客观题),学生水平差距相对较小,二班90分以上人数相对较多,但总体来说,两个班每个分数段(90分以上、80~89分、70~79分、60~69分、60分以下)都有人数分布,学生水平的差距梯度比较平衡。三班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与一班、二班不同,三班学生成绩优秀者(90分以上)为0,中等(70~79分)也为0,人数最多的是在(80~89分)这一分数段。失分原因与其试卷中的第二部分汉字书写题紧密相关。下面通过表格分析这道汉字书写题的得分情况。
由表6数据统计可知,三班学生最好成绩为87分,该生汉字书写题正确率最高,为72.2%;其次是两个得分为86分的学生,书写得分较高,分别为66.7%和55.5%;其余分数在80分以上的学生,其汉字书写得分都较低。60~69分这一分数段的两个学生汉字书写得分不高,60分以下的两个学生,这一题得分反而超过60~69分数段的两个学生。从整体情况看,汉字书写这一道题的平均得分率只有38.3%(数据来自表4),是三个部分中得分率最低的。在第一、第二部分与一班、二班题型、难度保持均等的情况下,汉字书写能力对学生听力考试的影响较大。在满分为18分的汉字书写题中,学生得分率较低的原因为:
1.听音、辨音能力较强,但书写能力较差。经过对考卷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听录音时有边听边记的习惯,试卷上有明显标过拼音的痕迹,但学生即使标了拼音,仍然不知道汉字如何写。换言之,听懂了音却不会写字。
2.会写,但错别字较多,造成失分。有些学生已经听懂了字音,且通过回忆字形能够把汉字写出,但书写过程中多写一笔或少写一笔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错别字频出,也是造成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3.汉字书写能力差,很多字不会写。学生看到汉字??写题产生了焦虑心理,主观上感到害怕,且平时读的机会多、写的机会少,书写能力有待提高。听力考试时的紧张、焦虑心理加重了学生负担,导致有些学生直接放弃了汉字书写题。
汉字听写大会篇3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搭建了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引起了师生对汉字书写的重视,激发了师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我真诚地希望选手们从容镇静,仔细听题,认真书写,完美展现自己的书写功底和语文素养。袁鹰说:“汉字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让我们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更加热爱汉字,热爱汉字文化。
但在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出现一些常用字词不会写,错别字,书写中基本形体不到位的现象;二是虽基本形体到位,笔顺却严重错误,影响汉字的造形美;三是在书写过程中由于胆怯、紧张等原因,造成会写的字没有写出来。
汉字听写大会篇4
【关键词】汉语拼音;对外汉语教学;语音教学;作用
在世界全球化的浪潮里,中国正阔步走向国际大舞台,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密切交流,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并在国际事务和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也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春天,逐渐成为各国学习的热门语言,汉语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在汉语国际推广中,首先要运用的便是汉语拼音。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汉语拼音的重要地位和积极应用,已经为世界各国汉语教学界所认可和接受。汉语拼音具有国际性、易学性等特点,容易为外国留学生接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拼音不可缺少,它的使用贯穿在听、说、读、写等汉语学习的方方面面,并极大的促进了汉语语音、听力口语、汉字及词汇语法的教学,在学习和教授汉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首要地位”。
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语音教学的效率
汉语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汉语发音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汉字四声的变化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加上汉字的难认和难记,对初学汉语的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而《汉语拼音方案》是一个很科学的拼音方案,它采用的是国际整理的拉丁字母,拼法音素化,它概括了汉语普通话的全部语音现象,体现了汉语语音的结构特点,对于母语是拼音文字国家的学生来说,汉语拼音更接近于他们的母语思维习惯,能够帮助他们迅速掌握汉语的发音特点和技巧。汉语拼音的音节书写形式非常整齐,声、韵、调的区别也十分清楚。汉语拼音可以弥补方块汉字不能体现汉语语音结构的缺点,汉语拼音声调符号的形与音是一致的,标上声调号后,声、韵、调非常清楚,而且四个声调符号也形象地表示出四个调类,通过汉语拼音能很容易地学好四个声调。留学生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汉语拼音,利于后面词汇、语法和汉字的学习。
二、有利于听力口语教学的开展
由于汉语的语音和汉字不是相应的,且汉字难认、难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听说和读写是一对很突出的矛盾。汉字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汉字的难学,留学生学习汉字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这样一定会影响汉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如果在初期完全借助汉字进行教学,难度大且效果不明显,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汉语的信心和积极性。而汉语拼音很容易掌握,借助汉语拼音展开口语教学,同时学习少量汉字,把主要精力用在听说训练上。这样,学生在听力和口语练习中,能方便地扩充词汇,即使在没有掌握太多汉字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掌握大量的词汇和表达法。这不仅极大地提高口语教学的进度,也满足学生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迫切需要。
三、有利于汉字教学
汉字难认、难写、难记,但汉字教学仍有一定的规律。汉字教学一方面应当从语法简单的、常用的短句会话开始,另一方面应从一些笔画比较少的独体字开始。但是简单的句子中常会包含复杂汉字,而如“一、二、三、人、个”等这样一些简单的汉字,又难以组成连贯常用的句子。而用拼音和汉字互补的形式来编写教材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利用汉语拼音教句子,但先不教比较复杂的汉字的写法。在拼音的帮助下,学生能反复认读一些比较复杂的汉字。再通过汉字笔画的学习,复杂汉字对学生来说就变得容易掌握了。
对外国留学生尤其是刚开始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来说,汉语拼音不只是辅助工具,它还是是具有交际作用的文字。学生使用汉语拼音进行书面交际,在汉字不清楚或时间短促的情况下,用汉语拼音记录汉语,帮助学生查词典和辞书等等。
四、辅助词汇和语法的教学
在留学生熟练掌握汉语语音的基础上进行汉语的词汇教学时,汉语拼音能给留学们提供汉字所不能提供的信息,如分词连写、声调读音、多音字的读音等。在留学生熟练掌握汉语语音的基础上进行汉语的语法教学,用汉语拼音拼写汉语,能开门见山地显示出汉语本身的各种语法形式和结构。通过这种形式留学生能比较容易地理解“词”这一汉语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单位,并在此基础上较容易地分析出词与词之间的各种语法关系。
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汉语拼音在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语音带来极大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作用——不利于汉字的学习和推广。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拼音从一开始就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有调查发现大多数外国留学生对《汉语拼音方案》都掌握得很快,十天左右的语音阶段结束以后,不但能基本掌握汉语的发音,而且能较为熟练地进行拼写,可以用汉语拼音做练习、记笔记。但它只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汉语的文字是汉字。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并不要求他们会写汉字。由于汉字和语音不对应且汉字难认、难写、难记,留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汉语拼音,同时也发现不会写汉字用拼音同样能够实现交流。因此,在学习书写汉字时,学生会轻视汉字的作用,用拼音代替汉字以避免汉字的书写。可能会出现学习很久汉语,大量最基本的汉字仍然不会书写的情况。这会严重影响到学生汉字读写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中后期汉语的学习。因此,在今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仅仅只是重视汉语拼音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关注其对汉字的消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
[2]柯彼德.汉语拼音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运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3(3).
[3]王晶.《汉语拼音方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容易形成的若干误区[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1).
[4]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11).
汉字听写大会篇5
每当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时,我都会和孩子们同时听写。坦白地说,有许多字词是我的盲点,遇到一些难写的字词,我不得不搁笔,而参赛小选手们却信手拈来,令人感佩不已。
从学童时代读写汉字到耄耋之年的我,没有统计过自己究竟认识多少汉字,至今在读书看报时常常被陌生的字词拦挡,不能顺畅地读下去。
汉字究竟有多少个,各个朝代编纂的字典收录的字数不等。东汉《说文解字》收录了9353个字,《康熙字典》收录了47035个字,《汉语大字典》收录了54678个字,而《中华字海》收录了近85000个字。
汉字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就是依靠汉字记载传承下来的。从四书五经到四大名著,从六朝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都离不开汉字。汉字和古代的埃及、苏美尔、克里特等文字,都是表词文字。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表词文字,全世界只有汉字一种了。汉字一枝独秀,是因为每个汉字都是一个音节,汉语新词的增加,往往是通过原来的单音节词组合方式来进行,以满足语言发展的需要。语言学家指出,汉语言当下正值第三次“新词井喷”期。第一次在隋唐五代时期,随着佛教传入以及唐代与邻国交往的密切,“葡萄”“琵琶”等词汇进入汉语词汇;第二次在“五四”运动前后,清政府被,西学东渐、工业萌芽等带来的新观念、新思潮激发更多新词产生;第三次即是改革开放至今。涌现出上百条体现时代特色的词语,如“微信”“失联”“土豪”“正能量”“吐槽”“理财”等都是新的词汇。
历史发展至今天究竟要认识多少汉字,才够我们日常语言所用呢?根据2013年颁布的《整理规范汉字表》,常用字为6500个,其中一级字表收字3500个,覆盖99%日常用语。可以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识字标准,在三级字表中收录357个文言文用字,能满足中小学文言文的用字。据文字专家统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134个汉字,老舍的《骆驼祥子》2423个汉字,《选集》(1―5卷)3136个汉字,要认识这么多汉字,还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话说远了,让我们回到“汉字听写大会”上。主考官报出的有些字词被人们质疑是冷僻字词,现实生活中用不上,写起来很难。我以为这是编导有意识地从明清白话小说、鲁迅等名家的著作中挑选出的难度较大的字词。“听写大会”总导演说:“去古籍里复活文字,本来就是我们的理想,大家早就不是文盲了,我们的母语价值观长期局限在简单、常用、讲求效率的单一层面上,忽略了表意的细致、语词的丰富和美感营造的价值取向。多认识几个字,能去看看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件快乐的事。”我非常同意他的看法。“汉字听写大会”起到了唤醒国人母语意识,提高正确书写汉字自觉性的作用,培养和激发大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的感情,应当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