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色彩管理(收集5篇)

来源: 时间:2025-09-18 手机浏览

色彩管理篇1

所谓的色彩管理,主要就是指在进行平面设计的构建当中对颜色进行控制并保证其再次出现的整体流程构架,整个过程是属于相对独立的概念,本身不会受到文件格式的自身影响。这种控制和管理的内容能够对文件的再变换进行担保,使得文件自身在进行处理、转换以及成品输出的时候能够对颜色进行准确识别并且展示。整个色彩管理系统可以基于自身额你指的颜色预置文件把一种给定的颜色转换成为另一种客户需要的颜色输出模式,比如我们可以把当前电脑屏幕上的颜色整体转换成为另一种构架下的颜色。如果我们打算把这些图像的颜色进行整体的显示,我们就要对整个图像的处理过程进行复杂化的设想,以及对图像的最后显示方式进行考虑和分析。如果图像本身的存在目的仅仅是为了保证屏幕显示的准确性,那么色彩管理的意义就会大幅度降低。但是如果要把这些图像在其他的软件当中进行打开操作或者是进行各种意义上的整体输出,那么进行合适的色彩管理就成为了当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正是基于这种目的,在上个世纪的1993年,全世界拔打电脑长生以及各种大型的电子影像发展商倡议并组建了“国际色彩联盟,成立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制定一个互相兼容的标准,对各种媒体之间的色彩进行管理并保证完全兼容。色彩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的这几个方面:首先是在进行图像的整体处理中对图像的颜色保持一致性,尤其是在图像的处理软件发生巨大改变的前提下也要保证一直。其次是在跟他人共享图片的文件的时候保持其颜色的一致性。第三是在对图片进行发送操作之后,在不同的媒体下或者输出方式(比如打印)构建的平台下进行颜色的自身预览。第四就是把同一张图像发送到不同的显示平台的时候会进行有必要的颜色调整以及色差校正。正是这种色彩管理系统对整体图像的颜色精确度进行了显著的提高和调整。

2颜色的匹配和颜色的预先设置

在进行图像自身的创建、处理以及对图像进行共享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软件工具进行创建和处理以及共享图像。比如说,我们可以把用别的软件处理过并生成的文件进行对数码相机的导入,或者是把通过扫描仪扫瞄成功的图片变成正常的图片格式,并且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扫描发送出去。在整个过程当中每一个工具都有其对应的特制颜色分析方法以及可以使用的颜色显示范围,正是这个范围就被我们定义成为颜色空间。我们通过数值来对颜色进行定义。但是不一样的软件对颜色数值的定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在数码相机的颜色范围设定当中,纯粹的蓝色RGB数值设定就是R=0G=0B=255。但是这种设置在显示器的屏幕当中其主要构成就会发生改变。另外,因为打印机自身喷墨的局限作用,很多打印机在自身的颜色空间当中就没有这种跟纯蓝相匹配的颜色模块,因此这个十分鲜艳的蓝色在进行图像的转换过程当中就会出现问题,不能够很好地再现。正是因为这些误差以及对这些误差进行校正的需求,色彩管理系统就应运而生了。这个系统的目的最主要就是为了保证图像进行传输过程当中的颜色沟通,使得获取的输出颜色和实际的输入颜色尽量保持一致。在这些常用的颜色模型当中,lab所采用的色域范围是最大的,这个色域包含了两个颜色模型系统中的所有颜色,即RGB和CMYK。在这其中,RGB主要包括了所有可以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的颜色,CMYK的色域范围最小,仅仅包括了四色套印工艺能够进行印刷的颜色取值范围。对于颜色的预置文件来说,其主要包括了显示器、扫描仪、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机等等的各种硬件产品以及各种使用这个模块的软件产品的颜色空间取值范围。当用户指定出某一个颜色的预置文件的时候,这些终端要做的事情不是要改变当前图像当中的颜色值取值范围和给定数值,而是哦难过一个新的标准来对颜色图像进行解析。但是如果把颜色转换成为一个其他的颜色预置文件的话,文档当中存在的颜色值就会发生对应的变化范围。所以我们最好是在图像进行创建的时候就进行对应的预置文件颜色取值和颜色空间的给定,并且在随后的操作中尽量避免对其进行的大幅度更换。只要这样就能够保证当前颜色的稳定性和唯一性,达到输出的颜色效果和希望值相同的情况。

3基于软件构建下的色彩管理工程研究和构建

当前主流的针对色彩管理的软件一共有六种,他们分别是(1)Indesign(2)Illustrator(3)CorelDRAW(4)Quarkxpress(5)Pagemak⁃er(6)Freehand.这六种软件代表了当前色彩管理库中最顶尖的软件构成。我们对这六款软件进行了对比测试,在这些软件的图像色彩处理方式的不同点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同时还对RGB模块构建下的色彩真实性进行的还原下面也进行了各项评测。结论是,CorelDRAW的色彩差异性在这些软件当中是最小的。Corel⁃DRAW一般来说有两种常用的色彩管理类型,也就是色彩管理和文档颜色的默认设置。在一般使用的情况下,使用色彩管理自身的默认属性设置就可以拿到一份让使用者十分满意的颜色效果。当然如果有更为高级的使用需求,也可以对这些设置进行更加个性化的自定义需求。在对新建的文档进行打开、导入没有颜色为止文件的文档时刻,其色彩的管理默认构建就直接决定了当前文档当中的图像颜色构架和模式。这种默认模式的生成对于即将产生的颜色一致性十分重要。我们可以执行“工具——颜色管理——默认设置这样的命令,就可以在当前出现的“默认颜色管理设置这个对话框当中进行查看或者是更改当前出现的默认设置,以使得用户对于自定义化的特殊色彩要求进行满足和再加工,在这个对话框当中含有以下的几个核心项目组。首先是“预设模块。如果我们可以对这个模组进行正确的设置,就能够让颜色的设置框架相对来说更加适合进行图像创建以及最终的输出区域。比如说如果我们在整个选择对话框当中选择了“北美印刷之前设置,那么进行打印的时候输出的图样效果就更加适合北美以及欧洲的打印服务设备构建,也就是说这个模块所针对的是服务于欧美的网络打印项目。相对的,我们还有亚洲的打印项目模式进行设置。其次是“默认颜色设置。这个栏目的构建下,我们可以对整体图像当中的RGB、CMYK和整体的灰度颜色进行设置和更改,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更改对所有的新文档和没有经过定义的文档颜色都套入指定颜色构建下的预置文件模块。在这些图像处理的过程和框架当中,我们也可以称呼这些默认的颜色预置文件为“工作空间预置文件。第三就是“原色模式。在这里我们可以决定当整个图像文件打开的时候整体显示的调色板构架一级针对性进行位图导出图像的默认颜色格局和模式。所有当前新建的图像和文档都对原色的模式进行了设置,但是如果进行局部改造的时候就可以在“文档颜色设置的这个对话框当中进行此项设置的更改。需要注意的是,“原色模式自身并不会对CorelDRAW当前的图像文档颜色给钉死在一种模式上。第四点就是“匹配类型。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选择对新建文档当中的色谱外颜色进行映射和调整。如果当前我们的颜色匹配类型并不是很配合当前的文档构架,我们就可以在“文档颜色设置这个对话框当中进行修订和更改。整体的颜色转换设置机制直接决定了我们可以在几种颜色的预置文件当中进行对转换文件自身颜色的匹配方式。我们可以选择对颜色自身空间类型进行更改,也可以对RGB、CMYK和LAB以及灰度图像当中的纯黑转换方式之间进行来回切换。第五就是专色定义。在这个模块当中,我们可以通过RGB、CMYK和LAB模式构建下的颜色值进行专色展示。当我们打算把这些颜色进行印刷时,也要用到这些值。

4结论

色彩管理篇2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的外部空间中各种视觉事物所具有的色彩,它是一个广泛、综合的概念,可分为人工装饰色彩和自然色彩两类。城市中附着于建筑物、广场路面、交通工具、标牌、广告、服饰等物上的色彩属人工色。的土地、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天空等展现的色彩属自然色。人工色还可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建筑、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等物体色,构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交通工具色、行人服饰色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标牌、路牌、报亭、路灯、霓虹灯及橱窗、窗台摆设等则构成临时色。它们充斥着人们的活动空间,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城市色彩是构成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也是改善城市环境功能的主要手段之一,成功的城市色彩设计会为城市增添无穷的魅力。但是实现成功的城市色彩设计不能只凭个人感觉,还要遵循城市色彩设计的以下原则。

1.突出自然美原则

杨曾宪教授认为,人类的色彩美感来自于其“自然向人生成”历史进程中,来自大自然对人的陶冶。对人类来说,自然的原生色总是易于接受的,甚至是最美的。因此,城市的色彩永远不能与大自然争美,而要尽量保护突出自然色,特别是树木、草地、河流、大海甚至岩石的自然色。所以,在城市色彩的设计中,要尽量使大面积的色彩不张扬、不艳丽,并且尽量将自然的色彩融入到建筑之中。城市色彩的制定还要考虑到城市环境的因素。滨海城市有碧海蓝天作为城市的背景,那里空气湿润、清新,灰尘很少,所以,在滨海城市采用一些艳丽的、现代的色彩是颇具视觉冲击力的,也是与自然环境相统一的,这可以使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精神振奋、充满活力。但是,如果将这些现代的、艳丽的色彩用在内陆城市,诸如北京、西安、洛阳等地,那效果将会是截然相反的。在内陆城市,尤其是西部的城市,那里空气干燥,沙尘较多,再美丽的颜色经过沙尘的“洗礼”后也将变得暗淡,令人沮丧。

2.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原则

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因为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形成特殊的、并为本地居民所喜爱的色调。在城市色彩设计中必须考虑色彩的地方性,顺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尊重人们的色彩盲好传统,注重本地历史文脉的延续和气候特点,用色彩来体现城市的风格和文化气质。城市色彩积淀着城市历史。有些色彩是城市历史或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像北京皇城的金黄屋顶与民居的灰褐屋顶对比,便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写照;上海外滩建筑凝重的铅灰色,则透视着国际金融资本的威严;有些则是城市建筑自然选择的结果,像中国江南城市的灰瓦白墙,德国城市的红瓦黄墙等。无论白墙灰瓦还是黄墙红瓦,这些符合美学规律的色彩搭配,既是不同民族审美趣味的结晶,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像欧洲城市,如果仅看其教堂,似乎有许多共同点。但如果看民居色调,无论是威尼斯或阿姆斯特丹,人们一眼便会辨析出来。尽管一些外墙涂料是新的,但其色彩却是历史的。城市色彩一旦积淀成型,便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代言着历史的进程。所以随意破坏传统色调,则等于割断城市历史。这也是当代中国某些历史文化名城的悲哀所在。

3.服从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则

规划设计城市色彩要服从城市的功能要求。功能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城市的整体功能,一是城市的分区功能。一座商业城市与一座文化或旅游城市,其色彩自然应该有所区别,一座大城市与一座小城市,其色彩原则也应有区别。对于像香港这样的商业大都市来讲,城市色彩服从于商业目的,即便色彩有些混乱,人们也能容忍。但对于巴黎、维也纳这样的文化名城,假如其城市色彩混乱,便对城市形象有绝大损害。米兰作为意大利最早的金融中心,其老城色调非常凝重,而威尼斯,作为旅游城市,其老城色彩则活泼得多,这两者是不能置换的。现代城市由于功能分区的不同,色彩基调也要有所不同,市行政中心(或广场)的色彩,一般应凝重一些;加工业区的色彩一般简洁、明快;商业区的色彩一般醒目、鲜艳力求吸引眼球,刺激消费;文化区的色彩要求雅致含蓄,能够展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娱乐区的色彩要求活泼、鲜明、富有朗气,能够调动乐观的情绪;居住区一般采用明亮、温暖、柔和色调,以应宜人的环境需求;办公区则为了体现理智、冷静的工作比质,倾向中性或偏冷的颜色。如此服从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则

4.城市色彩的和谐原则

德国哲学家谢林在《艺术哲学》中指出:“……个别的美是不存在的,惟有整体才是美的。”同样城市的建筑群、道路、桥梁、小品、绿地、花卉等具有各种各样的色彩,城市色彩必须从整体上考虑,把这些色彩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处理好人工装饰色彩之间、人工装饰色彩与自然色彩之间、单体与周边环境之间的色彩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对城市要确定一个统一的风格,注重主色调的选择,并在不同的功能区之间适当的辅以中间色,使城市色彩有所变化,而功能区之间的色彩也渐变过渡、协调一致。这里的和谐,是变化中、差异中的统一或协调。如果色彩没有变化,没有差异,也就无所谓和谐;但变化、差异过大,也就没有了和谐。和谐是色彩运用的核心原则,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则。

从以上四种原则可以看出,目前建筑院系开设的诸如绘画色彩、色彩实习、色彩构成等课程仅能对原则四——城市色彩的和谐起到启发和指导作用,而城市色彩的前三个原则却不能通过现有课程授予学生。笔者认为,只有改革教学方式才会改变建筑学专业的色彩教育现状,所谓改革教学方式,就是将城市色彩设计的原则补充到专业课中去。如:突出自然美原则可以补充到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的课程;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原则可以补充到建筑历史课程;服从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则以补充到城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等课程。将城市色彩设计原则作为教学内容,作为课程设计内容,作为评定成绩的内容。做到课课有色彩,堂堂见颜色,使重视城市色彩的观念深入人心。只要建筑院系真正将城市色彩的设计原则,贯穿于专业课之中,明天的建筑师定会为消灭色彩污染,延承城市历史,加强对城市色彩的规划与整合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曾宪,试论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及原则[J],城市2004,

[2]张惠东,关于城市色彩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4年12月

色彩管理篇3

一、引言

在图像处理的应用中,一般图像所覆盖区域边界是规则的矩形。为获得某种特殊效果,常常需要将图像变换到具有任意不规则边界的二维区域或映像到三维空间曲面,简单地说,这就是所谓的图像变形技术。本文重点讨论了其中的任意二维多边形区域的变形问题,并针对彩色图像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算法。而三维情况下,则属于计算机图形学中的纹理贴面范围,一般均会牵涉到立体图形消隐、明暗处理等技术,比较复杂,本文未作深入探讨。

二、变换原理

本文所要讨论的二维变形问题可以形式化说明如下:图像定义在矩形区域ABCD之上,源多边形区域P=p1p2…pnp1(Pi为顶点,i=1,2,…n)完全包含在ABCD内;变形就是通过变换f,将P上的图像变换到目的多边形区域Q=Q1Q2…QnQ1(Qi为顶点,i=1,2,…n),其中,P与Q中的各顶点一一对应,即有:Qi=f(Pi)(i=1,2…n)。图1是变形的一个简单例子:图中的源多边形区域是矩形区域ABCD,目的多边形为任意四边形EFGH,阴影部分在变换前后的变化清楚地说明了变形的效果。

@@T5S13200.GIF;图1@@

那么,变换应该如何进行呢?

一种直接的思路是显式地求出变换f的表达式。而f的实施又分两种方法;其一为正向变换法,即用f将P内的任一像素点变换到Q内,取原像素值加以显示。由于P与Q所包含像素点的数目一般不相同,甚至相差很大,造成Q中的像素点或者未被赋值,形成令人讨厌的空洞,或者被多次赋值,浪费了时间,总的效果不理想;其二利用f的反变换f-1,将Q内的每一像素点反变换至P内的对应点,一般此点具有实数坐标,则可以通过插值,确定其像素值,这样,结果图像中的每一像素点均被赋值唯一的一次,既提高了精度,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赋值,使用效果较好。

上述显示求变换(或反变换)的表达式的思路,比较精确,但是这往往牵涉到复杂的多元方程求解问题,并非轻易可以完成。本文所给出的另外一条思路是:既然P与Q中各顶点一一对应,组成变换对,即源多边形P中的任一顶点Pi(i=1,2…n)经过变换f,得到目的多边形Q中的顶点Qi(i=1,2…n),则Qi的反变换点也必为Pi。这样,对Q内(包括边界)的各像素点A,可以利用各顶点的反变换点的坐标值通过双线性插值技术近似求出其反变换点B;再用点B的坐标值在源图像中进行插值,最终求得结果像素值,用于显示A。

第二种方法在保留一定精度的前提下,避免了变换表达式的显式求解,实现简便。本文基于此思想,设计了一个快速变形算法;另外,算法中还借鉴了多边形区域扫描转换的扫描线算法的思路,以实现对Q内各像素点的高效扫描。以下,本文首先介绍了插值技术及增量计算技术,然后将给出二维变形算法的详细步骤。

三、插值技术

已知目的多边形Q各顶点Qi(i=1,2…n)的变换坐标值,如何求出Q内任一像素的反变换坐标呢?双线性插值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近似方法。具体做法是:先用多边形顶点Qi(i=1,2…n)的反变换坐标线性插值出当前扫描线与多边形各边的交点的反变换坐标,然后再用交点的反变换坐标线性插值出扫描线位于多边形内的区段上每一像素处的反变换坐标值用于以后的计算。逐条扫描线处理完毕后,Q内每一像素点的反变换坐标值也就均求出来了。如图2中所示,扫描线Y(纵坐标=Y)与多边形相交于点A和B两点,D则是位于扫描线上位于多边形内的区段AB上的任一点。已知多边形的3个顶点Qi(i=1,2,3)的反变换坐标为(RXi,RYi);

又令A、B及D各点的反变换坐标分别是(RXa,RYa),(RXb,RYb)和(RXd,RYd)。则RXp可按以下公式求出:

RXa=uRX1+(1-u)RX2式1

RXb=vRX1+(1-v)RX3式2

RXd=tRXa+(1-t)RXb式3

其中,u=|AQ2|/|Q1Q2|,v=|BQ3|/|Q1Q3|,t=|DB|/|AB|,

称为插值参数。

RYd的值亦可完全类似地求出,甚至不必改变插值参数的计算。(Rxd,Ryd)即是D点在原图像中对应点的坐标近似值。

@@T5S13201.GIF;图2@@

上述的双线性插值过程可以通过增量计算方法提高速度。其中,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多边形内的各区段上的各像素的反变换坐标可以沿扫描线从左至右递增计算。仍以反变换的X坐标为例。如图2所示,在扫描线Y上,C与D是相邻两像素点,对C点,插值参数tc=|CB|/|AB|,对D点,td=|DB|/|AB|,则插值参数之差t=|CD|/|AB|,由于C与D相邻,且在同一扫描线上,|CD|=1,即t=1/|AB|,在AB区段上为常数。根据式1~式3,不难推得D点的反变换X坐标Rxd与C点的反变换X坐标Rxc之间的关系如下:

Rxd=Rxc+(Rxa-Rxb)·t=Rxc+Rxx

由于Rxx在AB区段仍为常数,故AB区段上各像素点的反变换X坐标均可由A点的Rxa依次递增求得,而反变换Y坐标的递增求法亦是相同。这样,AB区段上各像素点的反变换坐标值的计算简化为两次加法,时间的节省是惊人的。事实上,在垂直方向,每条边也可在相邻扫描线间递增计算其与扫描线交点的反变换坐标。如图2中的Q1Q2边,其与相邻的两条扫描线Y与Y-1分别交于A点和E点。则两点的插值参数之差u=|AE|/|Q1Q2|,而Q1Q2边与扫描线交角固定为θ,且A和E两点的Y坐标之差为1,则有:|AE|=1/Sinθ,对于Q1Q2边而言是常量,因此u对此边也是常量,于是推得两点反变换X坐标关系如下:

Rxa=Rxe+(Rx1-Rx2)u=Rxe+Rxy

显然,Rxy沿Q1Q2边亦是常数,故而可知,相邻扫描线与各边交点的反变换坐标也只要两次浮点加法的计算量。这样,区域内每一像素点的反变换均可通过增量计算高效地完成,这大大提高了整个变形算法的速度。

另外,前面提到,经过反变换后的点一般具有实数坐标,无法直接在原图像中获得颜色值。但我们知道,一幅所谓数字图像,其实质是对连续图像在整数坐标网格点上的离散采样,因而可以用插值的方法,得到区域内具有任意坐标的点的颜色值。插值即是对任意坐标点的颜色值,用其周围的若干像素(具有整值坐标值,颜色值确定)的颜色值按一定插值公式近似计算。一般有最近邻点法、双线性插值法及3次样条函数法等插值方法,出于精度与速度的折衷要求,选用双线性插值方法对绝大多数的应用场合是适宜的。需特别指出的是,应该对颜色的3原色分量分别进行插值,而不要直接使用读像素点得到的颜色索引号。详细讨论见文献[1]。

四、算法细节

下面将要给出的彩色图像的二维变形算法以多边形区域扫描转化的扫描线算法为框架,且使用相仿的数据结构,对目的多边形区域高效地进行逐点扫描,同时实现前面讨论的各种技术。

首先给出的是用C语言描述的数据结构:

structEdge{

floatx;/*在边的分类表ET中表示边的下端点的x坐标;在边的活化链

表AEL中则表示边与扫描线的交点的x坐标;*/

floatdx;/*边的斜率的倒数;即沿扫描线间方向X的增量值*/

intYmax;/*边的上端点的y坐标*/

floatRx;/*在ET中表示边的下端点*/

floatRy;/*的反变换坐标;在AEL中则表示边与扫描线交点的反变换坐标*

/

表floatdRx;/*沿扫描线间方向,反变*/

floatdRy;/*换坐标(Rx,Ry)的增量值*/

structEdge*next;/*指向下一条边的指针*/

};/*多边形的边的信息*/

structEdge*ET[YResolution];

/*边的分类表,按边的下端点的纵坐标Y对非水平边进行分类的指针数组。

下端点的Y值等于i的边归入第i类,同一类中,各边按X值及X的值递增顺序排列;YResolution为扫描线数目*/

structEdye*AEL;

表/*边的活化链表,由与当前扫描线相交的所有多边形的边组成,记录了多边形边沿当前扫描线的交点序列。*/

structPolygon{

intnpts;/*多边形顶点数*/

structPoint*Pts;

/*多边形的顶点序列*/

};/*多边形信息*/

structPoint{

intX;

intY;/*顶点坐标*/

floatRx;

floatRy;/*顶点的反变换坐标*/

};/*多边形各顶点的信息*/

注意以上注释中边的下端点指纵坐标值较小的一端,另一端即为上端点。

以下则为算法的详细步骤:

1.数据准备

对于每一条非水平边QiQi+1,设Qi与Qi+1的坐标分别为(Xi,Yi)

及(X

i+1,Yi+1);其反变换坐标为(Rxi,Ryi)及(RXi+1,RYi+1)。

则按以下各式对此边的信息结构各域进行填写:

X=Xi,Yi<Yi+1

Xi+1,Yi>Yi+1

RX=RXi,Yi<Yi+1

RXi+1,Yi>Yi+1

RY=RYi,Yi<Yi+1

RYi+1,Yi>Yi+1

dx=(xi-xi+1)/(yi-yi+1)

Ymax=max(yi,yi+1)

dRx=(Rxi-Rxi+1)/(yi-yi+1)

dRy=(Ryi-Ryi+1)/(yi-yi+1)

然后将其插入链表ET[min(yi,yi+1)]中。活化边表AEL置空。

当前扫描线纵坐标y取为0,即最小序号。

2.扫描转换

反复作以下各步,直到y等于YResolution

(1)若ET[y]非空,则将其内所有边插入AEL。

(2)若AEL非空,则将其按X及dx的值从小到大排列各边,接(3);否则转

(3)将AEL内各边按排列顺序两两依次配对。则沿当前扫描线Y组成若干水平区间[xLeft,xRight],其左右端点的反变换坐标分别为:(lRx,lRy),(rRx,rRy)。则对于每一个这样的区间作以下各步:

dRxx=(lRx-rRx)/(xleft-xRight)

dRyx=(lRy-rRy)/(xleft-xRight)

又设原图像已读入二维数组Image之中。令XX=xleft,Rxy=lRx,Ryx=lRy则对于每个满足xLeft≤xX≤xRight的坐标为(xx,y)的像素,其反变换坐标(Rxy,Ryx)可按下式增量计算:

Rxx=Rxx+dRxx

Ryx=Ryx+dRyy

用(Rxx,Ryx)在数组Image之中插值,(参见文献[1]),按所得颜色值显示该像素。然后边x=x+1,计算下一像素。

(4)将AEL中满足y=Ymax的边删去,然后按下式调整AEL中各边的信息。

X=X+dx

Rx=Ry+dRx

Ry=Ry+dRy

(5)y=y+1,重复下一点。

五、讨论

上述算法针对彩色图像的二维变形问题,给出了一个简单快速的实现方案。至于三维变形,由于一般会牵涉到隐藏面消除等问题,比较复杂。但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避开消隐问题,如目的曲面形状比较简单,投影到屏幕后,各部分均不发生重叠,也就没有必要使用消隐技术,直接投影就可以了。这时就仍然可以利用本文介绍的二维变形技术,进行处理。方法是:

将曲面用许多小平面多边形进行逼近,再将各个小多边形投影到屏幕上,形成二维多边形。

在确定了小多边形到原图像各部分的对应关系之后,三维问题就转化成了二维问题,速度比较快,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若掌握了消隐技术之后,则可以处理任意的曲面变形了,思路同上。

色彩管理篇4

关键词:全球化;宗教;色彩管理;色彩运用;造型艺术;审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J20文献标识码:A

ColorManagementinGlobalizationContext

WANGXu

(SchoolofFineArts,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7)

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之下,色彩的运用法则在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国籍、宗教、文化环境的人们对于色彩的使用以及观察方式均有所不同。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也或多或少影响着人们对色彩的感知,这同时也决定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色彩使用的多样性和关联性。

(一)色彩的象征性意义与认知

1.不同地域差异下的色彩认知全球化的色彩运用关系到社会与人类心理之间的联系,在某一地理环境中的特定族群或个体对于色彩的使用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色彩包含着强烈的象征性内涵,并产生无法消减的相关性意义,另一方面,色彩的象征性意义也可能会随着时展、思想意识形态的改变以及时局的推移而产生变化。在中国,红色的十字形状图标代表着红十字会组织,这也是人们在遇到危险并需要急时救援时所首先想到的图标。而在非洲南部,红色则指代着死亡,我们无法想象使用一种带有悲剧意味的色彩来指代生命的援救。与之相对应的是,绿色在非洲南部的文化中则包含着生命活力与积极向上的涵义,因此使用绿色的十字形图标作为医疗救援的标志。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生命体验中,我们能够更清楚地领悟色彩的使用及其象征意义所产生的时代性变革。在现代西方社会中,白色长期以来都是婚礼中新娘所穿着婚纱的唯一颜色,由于白色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基督教信徒在礼拜仪式中所普遍穿着的礼袍颜色,因此它也代表着圣洁与纯真。而在印度、中国和越南等亚洲国家中,红色成为了传统的婚庆色彩,新娘通常会穿着红色礼服出嫁,它代表着好运、财富和喜悦。在穆斯林世界中,白色和绿色都可以在婚礼中所使用,白色象征着纯洁的心灵,绿色则是自然和《古兰经》的象征。

2.来源于自然的色彩——原始社会对色彩的选取与认知色彩的象征性涵义在不同地域和种族之间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状态,但几乎所有色彩的早期来源都是由自然中所提取,原始人类所使用的色料均可以在当地的植物、泥土、矿物质甚至是昆虫等物体中获取。在这些来自于自然原料而形成的色谱中,主要包含了白色、灰色、黑色、红色、蓝色、紫色和黄色,而这一系列颜色也涵盖了原始社会中人类祖先所使用的上色及染色谱系。在这一系列色相中,紫色最为罕有,由于紫色只存在于极少数矿物质之中,并且能够提取出的色料明度往往偏低,难以保持长久而不褪色,也正是因此,在众多原始部落中,它往往都成为最高统治阶层及贵族成员所青睐的色彩。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在自然环境里能够较为轻松所获取的色彩自然而然地会成为该种族或民族的传统颜色传承下去,而根据该种族或民族的文化、宗教或是生活方式,不同的色彩所象征的意义有时会大相径庭。

(二)宗教与色彩

通过对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及其对色彩象征性的运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不同国家、地区的宗教团体对色彩所持有的不同态度以及对色彩使用所采取的多种规则,虽然这些宗教并不可能完整的占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信众群体,但在一些国家中,政府仍旧会树立某个宗教为国教,并努力促使本国民众参与到相应宗教的信仰活动之中,如以色列树立犹太教为本国国教,而印度尼西亚则尊崇伊斯兰教。根据不同宗教人群对色彩的喜好和态度,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对作品或设计中所出现的色彩搭配进行相应调整和规划,以更好地适应受众的审美取向。

1.基督教与色彩。在基督教教义中,白色象征着纯洁和清白之身,也因此成为了天使的代表色,而黑色则指代着死亡,在圣经故事中,黑色通常都与瘟疫、饥荒和有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它同时也是罪恶和审判的象征色。16世纪苏格兰的玛丽女皇曾一度推行使用黑色的葬礼服装取代白色服装以示对亡夫深切的哀悼和永久的怀念。在这之后,诸多宗教团体,如英国新教,就开始采用这种肃穆的颜色作为服装面料的主要颜色,以灌输给教徒庄严、虔诚的宗教情绪,而黑色服装则以平实和谦卑的姿态展现出新教教义中诚恳和谦逊的理念。

在基督教的祭坛服装和法衣的色彩选择中,绿色由于其带有的生命象征意义成为牧师的首选色彩,它可以让人们联想到青草、绿叶和勃勃生机,从而彰显了基督教教义中对和平和自然的崇尚,绿色还被认为具有超越死亡的能量,因此也具有净化和唤起新的生命活力的心理暗示功能。红色指代着血与火,它同样也隐喻了殉难与牺牲。在天主教教堂里,红色指代着圣灵。橙色与黄色由于其自身所带有的闪耀特质而被视为神圣光环和上帝之光的代表色,也因此成为与上帝和基督最为接近的色彩。

2.伊斯兰教与色彩。绿色在伊斯兰教教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指代了自然和生命,这与古兰经教义中人类受命于造物者而管理自然万物产生紧密联系,也因此绿色成为装订《古兰经》封面的首选色彩。蓝色在伊斯兰世界中象征天堂和来生,因为蓝色的特殊含义,在伊斯兰清真寺的墙面马赛克装饰中,大多会选取蓝色作为基调。红色指代着勇气和牺牲,它是伊斯兰教红新月会旗帜图案的色彩,在伊斯兰教国家的国旗图案中,也经常能见到红色的身影,如伊朗、伊拉克、阿曼等国家旗帜中,红色均为主体色调。但在伊斯兰国家,红色的使用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当地的男子在着装时,禁止穿戴全红色的服饰,如果一定要穿着红色,那么也只能选择带有红色配饰的服装,红色绝对不能成为服装的主体色。白色相对于其它色彩更为简单,它象征着纯净和圣洁,当穆斯林男子前往清真寺进行礼拜时,被规定均要穿着白色的礼袍,而在伊斯兰教重大节日或游行(如麦加朝圣)过程中,信徒也需穿着白色礼服。这也消减了信徒的社会等级差异,因为大家在穿着相似的白色服装的同时,无法通过穿戴的不同而区分出彼此的社会地位。

3.佛教与色彩。在佛教信徒中,修炼的最高境界是在高僧圆寂之后所出现的“虹化”现象,即肉体化为一道彩虹之后逐渐萎缩成为一尊只及真人大小一半甚至更小的真身像。依据“虹化”的传说,彩虹的色彩也成为佛教信徒们为之努力修行的终极目标之一。事实上,彩虹的色彩来源于光的折射,因此佛教徒们十分看重光线的力量,所谓“佛光普照”正是成佛之人所带给信众的首要印象。在佛教世界中,蓝色分为淡蓝和深蓝两种,分别指代绿松石和天青石这两种天然矿物质。淡蓝色的绿松石可以给人以平安的保佑,同时,由于绿松石经由光线的照射或人体油脂的分泌沁入后,会由蓝色变为白色或黑色,这种颜色的变换蕴含了佛教教义中生死两极的轮回观念;天青石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宝石,它象征着纯净、清洁,能够给人带去治愈疾病、消灾除厄的力量,佛教中的药师佛形象,即记载为“身呈蓝色”,正因为此,蓝色在佛教教义中通常被视作消灾除病的象征。黄色在佛教文化中包含着人性本善的意味,同时也象征了远离尘世间烦嚣和摆脱物质侵扰的佛家至高境界。与黄色相近的橙色,指代了佛祖的循循善诱和大智慧。佛祖的功德、美德和赐予世间的财富则通常用红色指代,在中国农历新年中的赐福传统——送红包,就是以红色纸袋作为征兆,以期望来年的如意与兴旺。

色彩管理篇5

关键词:色彩管理CMS;色彩空间;色彩的匹配;ICC标准

彩色印刷的实质是色彩的复制,色彩是印刷的生命力。色彩复制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图像色彩从输入显示到输出中所表现的外观尽可能匹配,最终达到原稿与复制品的色彩和谐一致。

色彩管理简称CMS(ColorMangementSystem),不同的色彩设备使用不同的颜色空间,相同的颜色空间在不同设备上也有不同的再现特性,因此不同的输入、输出和显示设备具有不同的色彩再现能力,色彩管理就是在颜色失真最小的前提下将图像的色彩数据从一个色空间转换到另一个色空间的过程,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不同色空间的转换,以保证相同图像的色彩在采集、输入、显示、处理和输出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外观尽可能匹配,最终达到原稿与复制品的颜色和谐一致,也就是常说的wysi-wyg(whatyouseeiswhatyouget“所见即所得”)。

一、色彩管理的必要性

图像复制需经历图像的获取、处理加工、分色、印刷等多个阶段,在每个阶段,色彩信息将按照当前所使用设备的呈色原理及色彩描述特性进行表现。不同的扫描与显示设备对同一张原稿会有不同的色彩表现。另外,采用RGB三色呈色的显示屏与四色呈色的印刷油墨之间的色彩表达能力不同,加之不同的应用软件将RGB数据转换成CMYK也缺乏一致性,使用不同的纸张和油墨,得到的印刷品也不一样。因此,必须通过色彩管理技术对生产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介质上的色彩还原加以控制。

二、色彩管理的内容

工业产品色彩质量的管理。内容包括材料的选定、试验、测色、判定完成色彩之好坏、限定与色样本的误差允许范围、色彩的统计及整理等。在各种色彩材料、印刷、涂饰、染色、彩色电视、彩色照片、色彩调节等的生产和应用中,严格色彩管理至为重要。方法有测色学的色彩管理(用测试的办法)和现场的色彩管理(使用色标)。

三、色彩管理的现状

色彩管理在中国的推广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起初大家对色彩管理的作用持怀疑态度,近几年随着色彩管理技术的日益成熟,色彩管理软件的日益增加,色彩规范的日益完善,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应用色彩管理,但有很多业内用户只是把色彩管理看作一个软件或者一台仪器,并不清楚色彩管理的真正含义所在。

1.中小型印刷企业色彩管理的应用情况分析

印刷工业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推出,数字化工作流程、CTP等逐渐地被广泛应用。目前在中国市场上,一些小型印刷厂虽然其硬件比较先进,但由于缺少有效的色彩管理体系,无法有效地对厂里的设备进行较好的色彩管理,所以在彩色复制的各个环节就无法进行准确地控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限于基金的问题,这些印刷厂无法购进色彩管理系统;另一方面是没有合适的操作人员,印刷车间人员对印刷色彩的整体认识并不完整,他们不了解色彩管理,也不懂怎样实行色彩管理,甚至他们还认为对于小型印刷厂根本没必要实行色彩管理,还存在着色彩管理只有大公司才会使用,色彩管理不符合传统印刷,色彩管理只有专家才会使用等的错误想法。

2.先进的大型印刷企业的色彩管理

目前一批先进的企业,已开始了在印前、印刷全程中对色彩的数据化控制,具备了较完善的色彩控制手段,已由经验控制转变为用仪器检测,实践证明,只有科学仪器才能告诉操作者准确的信息,从而保证色彩的稳定。以精品印刷著称于业界的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对艺术品进行精确还原作为公司的不懈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准确的色彩再现,雅昌要求同一文件在不同工序和不同媒体上所呈现的色彩是一致的。从1997年开始实行色彩管理以来雅昌色彩管理一直为业界所称道。专业的色彩管理是雅昌在精品印刷、艺术类印刷方面走出一条特色之路。由此看来,一个印刷企业要做好色彩管理,关键的因素在于规范、稳定的印刷工序和专业的技术人才。印刷工序的规范化、标准化是色彩管理的前提,此外,虽然色彩管理已不再靠人的经验来调整墨量,但是相应的专业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如果没有现成的人才,就要依靠基础培训。顺诚彩印就是重视内部的培训,通过培训为企业的拓展储备人才。

四、色彩管理的前景

色彩管理的未来会怎么样呢?软件的价格将不断下降,系统的使用将越来越简单,色彩管理对于设计者来说应用将会更为广泛。在印刷向着高速化、数字化、自动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消费者对印刷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色彩复制质量也就是印刷质量中的重要一方面。我们的印刷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失去生存的资本,单凭购买先进的器材而没有良好的技术配合是很难达到预定的目标。事实也证明:许多印刷公司虽然拥有先进的设备,然而就是因为色彩复制方面的问题,从而失去许多重要客户。此外,在印刷复制过程中已经具备了颜色管理的技术,目前,绝大多数面向印刷业的硬件设备都拥有自己的ICC特征文件,譬如扫描仪、计算机、印版和软片输出机等;专业图像处理软件也支持使用ICC特性文件进行色彩管理。这些均为在印刷复制领域推广颜色管理技术提供了现实基础。

然而无论如何,能采用色彩管理确保高质印刷品色彩忠实再现的日子已为时不远。数码打样、数字印刷的急速发展确实迫切需要把色彩管理推向前进。

五、实施色彩管理的建议

要实现色彩管理,用好色彩管理,企业必须跳出传统的经验管理的束缚,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购进先进的色彩管理软件,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专业色彩管理人员,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色彩管理,实现色彩的标准化、数据化和规范化。

色彩管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它不仅要考虑到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的因素,还要考虑到印刷过程中的颜色传递,另外由于不同的观察者对颜色的感觉不同,因此不同观察者看到的颜色也不一样,因此企业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对所有设备进行色彩管理,创建一个闭环的色彩管理系统,尽可能的控制所有可变因素。

在色彩管理过程中,还存在量化误差、插值误差、色域映射中的色彩误差、色域映射算法的局限性,以及算法亟待改进等问题,因此色彩管理是一个漫长的发展的过程,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高建波.数字印刷之全流程色彩管理-利用数字印刷机自带软件进行色彩管理的实践,印刷技术,2015(5)

[2]褚文奎.浅谈色彩管理,CAMERA,2010(4)

[3]陈国强.色彩管理在印刷企业中的简单应用,广东印刷,2013(6)

[4]何思源.浅谈彩色设备色彩管理,数码印刷,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