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空气净化器原理(收集5篇)

来源: 时间:2025-09-27 手机浏览

空气净化器原理篇1

对于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是否有效,业内主流空调企业对此观点非常鲜明。

美的空调事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应该属于空气净化行业的一个分支,与空气净化器互不影响。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营业本部商品企画课课长吴志勇告诉《电器》记者,松下空调采用的nanoe技术,可以实现全方位净化功能,包括对室内空间、空调滤网以及空调内部除菌,同时可以高效去除PM2.5可吸入颗粒物,经第三方权威机构监测,对于流感病毒除菌率为96%,去除PM2.5可吸入颗粒物可达99%。特别是针对空调滤网以及空调内部,例如热交换器、风道等均可除菌。

刚刚于1月推出新款苹果云系列新品的海信空调,其产品上便采用了松下的nanoe空气净化技术。但海信空调首席科学家王志刚也承认,受限于滤网面积、风道等原因,空调目前还无法真正取代空气净化器。

专业空气净化器厂家认为,具备空气净化功能只是空调的卖点之一,专业净化空气还得依靠空气净化器。三菱重工空调市场企划部部长戴梅表示,空气净化器的功能不仅仅是去除PM2.5可吸入颗粒物,空调是可以具备空气处理功能的,但它的功能还相对基础,不能够达到空气净化器专业净化空气的能力。此外,空调与空气净化器在滤网、风道设计、容积、阻力等方面的设计均有不同,虽然说空调可以在滤网上增加溶菌酶达到除菌杀菌的作用,但一方面受各种原因限制,置于滤网的溶菌酶的量不够多,另一方面仅依靠溶菌酶也不能够全面去除空气中物理污染、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

对此,北京亚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监张远林表示认同,并将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视为厂家的炒作。他认为,当下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三大类,一是化学污染,例如甲醛等;二是物理颗粒物污染,即为大家熟知的PM2.5可吸入颗粒物等;三是生物污染,例如病毒、细菌等,具备净化功能的空调不可能同时去除上述三种污染物。

据《电器》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大多采用IFD技术。

该技术正是静电集尘技术的延伸,与静电集尘技术相比,该技术的单次过滤效率可以达到78%,但是制约IFD技术的最大敌人是湿度。北京安泰尚品电器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曾涛表示,特别是在南方梅雨季以及夏季“桑拿天”时,由于空气中湿度较大,采用IFD技术的空调单次过滤效率接近0,也就是说,具备净化功能的空调在使用上是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的。

空气净化器原理篇2

(一)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1、市场份额分析。据第三方监测机构中怡康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12年前三季度,由国产空净品牌占主导地位的从58.3%降至26.1%。而外资品牌却强势上涨,由41.7%迅速彪至73.9%。在国内空气净化器市场发展之初,由亚都为首的国产品牌为市场主导,随着国内空气质量的逐渐变差,雾霾天气的出现导致空气净化器市场迅速火热,外资品牌对国内的空气净化器市场开始重视,并发力抢占市场份额,不断蚕食亚都的市场份额。从2010年至2012年前三季度空气净化器市场品牌零售量份额变化来看,亚都由当初的42%降至18.5%,份额排名落至第三名。同为国产品牌的美的,也由12.8%降至3.9%。而外资品牌飞利浦和松下零售量份额不断增长,分别由20.5%、14.2%涨至33.4%、28.5%,排名跃至第一名和第二名。2、竞争策略分析。从产品技术层面上来看,据2010年至2012年前三季度中怡康监测数据来看,飞利浦、松下、亚都在产品的分布上各有不同,其中飞利浦侧重的是活性炭过滤系统的空气净化器,并且力度逐渐增加,在零售量的占量比例中,由64.9%增长至96.8%;松下的产品策略则是以离子过滤系统为主,活性炭次之,并且对活性炭系统的力度也逐年递增,其零售量占比中离子过滤系统与活性炭过滤系统分别由82.2%降至56.0%与15.3%增至44.0%;亚都的主推的过滤技术是由亚都自创的UFCO技术,离子过滤系统为辅,活性炭技术次之,其UFCO过滤系统占比由46.4%增至57.1%。从整体产品布局来看,飞利浦、松下更接近总体市场的水平。另外,从价格策略上各品牌分布情况各有特点:2,000元以下的品牌较多,无论是在家电卖场还是网上商城,飞利浦、松下、夏普、三星、亚都、凯仕乐、摩瑞尔、艾美特、瑞士风等均有产品投放在此价位段;2,000元~5,000元是各品牌必争之地,尤其是外资品牌更重视此价位段,在电商渠道中,飞利浦、夏普各有7款产品,松下、远大有4款,瑞士风有9款,霍尼韦尔有5款,此外还有大金、三星、瑞士风均有产品投放在此价位段;5,000元~10,000元品牌较为集中,此价位段的商品主要集中在Blueair、飞利浦、瑞士风、远大、科沃斯、霍尼韦尔和LG等品牌;10,000元以上品牌相对较少,此价位段的产品属于奢侈级的高端产品,在这一价位段的品牌只有三个,分别是IQair(瑞士)、奥斯汀(美国)、远大(国产)。

(二)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环境和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2012年爆发的雾霾危机,更使得人们重视空气质量,而提高空气质量的空气净化器也因此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其带来的空气净化器行业的市场需求庞大得难以估量。1、市场需求规模分析。从2012年中国受到雾霾PM2.5的影响以来,原先不温不火的空气净化器市场迅速火热起来,国内的空气净化器呈现爆发性增长,据第三方平台中怡康测算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空气净化器总销量达126万台,同比增长12.5%,而2013年总销量达至240万台,同比增长90.5%,零售额达至56亿元,同比增长105.9%,其涨幅已远超其他家电产品。特别是在2013年秋冬季节由于北方进入供暖期后导致雾霾天的频发,在北京空气净化器市场部分产品价格上涨,空气净化器成交平均价格达到3,122元,市场供不应求,一度脱销。据有关人士估计,由于雾霾天气是今后长期存在的空气污染问题,预计2014年空气净化器销售总量将达到360万台,销售额突破90亿元,并在2015年有望达到750亿元的市场规模。2、市场需求区域分析。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主要分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大中型城市分布较多,经济较为发达,空气污染也较高,也是空气净化器的主要消费市场,市场需求量大,而西北地区空气污染小,经济较为落后,其需求量相对较少。特别是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部分城市,例如北京、天津、河北和河南等中东部地区雾霾污染最为严重,空气重度污染,是空气净化器的重点市场。

(三)消费者分析

1、消费群体构成分析。主要由孕妇、儿童、老人、家庭装修一族、呼吸道疾病患者、哮喘患者、过敏性鼻炎及花粉过敏症人员;雾霾灾害严重地区家庭或其事业单位组成。因空气净化器的需求方向不同,消费者的购买类型也各有区别。高级休闲场所属于公共场所,除净的范围较大,因此对空气净化器功能偏向于中大型;孕妇、老人、儿童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室内容易引发病症,对空气净化器的除净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在功能上的要求比较均衡,以普通家居型为主;家庭装修一族需要去除室内装修所产生的危害健康的挥发性的气体,诸如甲醛、苯以及苯物质,所以购买以偏向去除异味为主;医院高级看护病房、呼吸道疾病患者、哮喘患者、过敏性鼻炎以及花粉过敏症人员,此类人群属于特殊的人群,对空气质量的要求极高,在空气净化器的选择上偏向选择高档次高功能为主;雾霾灾害严重地区家庭,此类群体是近年由于雾霾而产生的新群体,在功能的选择上主要以去除PM2.5超微颗粒为主。2、消费者行为分析。笔者认为,空气净化器产品消费者行为的类型大抵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提供服务型,这类的消费者属于企业单位,没有明确的除净目的,由于对功率要求较高,购买方式大多以企业订制为主;第二类是被动防御型,这类的消费者也没有特定的除净目标,他们对空气净化器的认识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阶段,由于体质弱的原因对空气净化器的购买只是为了防范疾病的发生,购买的行为较为主动;第三类购买行为是主动除净型,这类消费者有着明确的除净目标,比如雾霾地区消费者购买空气净化器去除PM2.5,家庭装修购买空气净化器去除甲醛等有害气体,不过这一类消费者购买一般是触发式,消费动机较为被动;第四类是医用型,这类群体的消费者对空气净化器的要求极高,所购买的档次也是顶级的,属于特殊高端的消费群体。

二、空气净化器营销策略

(一)统一和规范除净标准。

统一和规范空气净化器行业的标准对空气净化器行业未来的发展至为重要,它不仅能有效地指导消费者购买空气净化器产品,更能规使如今乱象丛生的空气净化器市场变得有序化,对空气净化器企业在行业生存和发展来说也更为重要。“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产品”,尤其是现如今五花八门的除净指标充斥着市场,消费者雾里看花,行业标准化已经成为企业和消费者共同的期盼。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其中带来的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能使企业提升企业形象,还能有效地规避其竞争,淘汰一些不符合标准的企业,提高竞争门槛。企业参与标准的制定,可以让公众有着很好的联想,进而使企业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权威性。如果一个企业能够被行业部门授予制定行业标准的资格,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对企业的肯定,更表明企业掌握着较高的核心竞争力,这让企业在整个行业的利益链条上处于极为优势的地位。企业如果成为标准的制定者,更能把自己产品的特点和优势融入到行业中去,保持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笔者认为在如今标准混乱,规则将出的空气净化器市场背景下,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据《法制日报》报道,新空气净化器国标修订工作已正式启动,这意味着混乱的空气市场马上就要被新颁布的硬性规则整顿,在市场竞争之下,空气净化器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届时将淘汰不符标准的企业,整个行业将大规模得到肃清。这将是对空气净化器企业的一种严峻考验,未尝不是企业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机遇。企业应顺应市场趋势,积极了解新标准的进程,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积极响应新标准,加强产品宣传,保持与消费者之间的良好的沟通,这必能使企业在未来的市场冲击中脱颖而出。

(二)加强售后服务系统建设。

空气净化器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缺乏市场规范的控制,市场的混乱不可避免,而售后服务正是空气净化器行业的一大短板。空气净化器产品作为一个持续消费的产品,购买后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换滤网,如果滤网更换的阻碍和代价令消费者不满意,消费者就不再接受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大大损害了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企业形象,给企业造成客户的流失;反之,如果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消费者有高度的服务意识,及时解决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上的问题,那么消费者势必大大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售后服务直接决定了销售的价值,企业应更关注产品的售后服务,这将给企业产品的销售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由于空气净化器在售后的问题关键在于滤网的更换难和贵的问题上,笔者有两点建议:一是企业的产品应统一滤网大小的型号,便于在售后时产品和滤网的匹配。也可将滤网包装成产品进行出售,不仅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能节省售后的成本。二是企业应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合理制定滤网的价格,滤网作为短周期消耗品,如果价格接近本身产品的价格那么就失去了售后的意义,消费者也不会同意。而滤网价格居高的根本原因在于空气净化器的高需求和低供应导致,随着行业的急速扩张,企业的增进,生产规模的扩大,空气净化器的价格将大大降低,滤网价格随之也会大大降低。更使得前一条建议成为可能性。此外,企业应在全国产品销售范围内,建立专门的维修服务点,针对空气净化器产品不同的价格层次,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三)合理定价,做好口碑营销。

空气净化器产品之所以价格居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空气净化器的生产力远远无法满足其市场需求。特别是受到雾霾天气的突然影响,导致国内对空气净化器的需求在短时间急剧膨胀,一时洛阳纸贵。加之,空气净化器作为一个新兴产品,很多消费者对其产品一无所知,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其盲目的心理特点,虚夸宣传,也无形地膨胀了空气净化器的价值。随着市场规模地扩大,生产力的发展,空气净化器的大大普及,越来越多人的深入了解,空气净化器的神秘面纱将渐渐被撕开,失去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光环,将成为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普通家电。其价格随之趋于正常。而产品的定价就将成为企业未来在规范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市场的关键。消费者购买电器产品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价格和性能的对比,也称之为性价比。随着新行业规则的出台,在市场竞争之下,空气净化器产品的价格将愈发透明,性价比将是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关注的要点。在如今国内初期的空气净化器市场里,大多数企业在空气净化器行业根基都未稳,消费者的品牌意识正在逐渐形成,此时正是企业树立良好口碑,抢夺市场,争取用户群的关键时期。笔者以为,企业应在如今空气净化器价格居高的时期应摒弃从中获得高利润的投机想法,从长远出发,合理定价,打实价牌,培养自身的用户群体,做好老百姓满意的口碑产品。虽然在一时内带来的利润可能有所牺牲,但是在消费者心中能树立坚固良好的品牌印象,培养一大批忠诚的客户群体,对今后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短期利益的减少对其来说,利远远大于弊。

(四)加强宣传和市场引导。

空气净化器原理篇3

近年来,全国各地多次遭受雾霾侵袭,各地空气污染严重。如何改善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与此同时,空气净化器的市场和需求迎来爆炸式的增长,空气净化器等空气清洁产品的销量大增,空气净化器被家电业界誉为“明星产品”。

一组来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足以佐证“明星产品”的说法――2013年,空气净化器全国销售量接近240万台,同比增长90.5%;零售额达到56亿元,同比增长105.9%。

“近几年随着国内居民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人们对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的高度重视,空气净化器也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但是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从市场发展潜力来看,目前我国空气净化器的普及率还不足0.5%,而有些发达国家空气净化器的普及率已经很高(基本达到20%以上),由此看来,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万家乐空气净化器事业部负责人刘诗锋在接受《广告主》杂志采访时如是说。

根据中怡康的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1月~8月,国际品牌的占比达到84.1%,国内品牌只有15.9%。所以国内品牌在空气净化器领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奥维咨询(AVC)数据同样显示亮眼:2013年,空气净化器的市场规模为120亿元左右,预计2014年将会超过200亿,到2023年将会超过1500亿。未来空净市场将随着高增长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军空气净化器市场

据了解,万家乐于2013年底推出了自己的空气净化器。谈起万家乐进军空气净化器市场的原因,刘诗锋表示公司是多层方面考虑后做出的战略布局。

首先,在战略层面,万家乐“百亿”工程规划中,家居健康类产品是一个重要的增长模块,公司致力于清洁能源应用、打造家庭舒适环境的技术方向,一直在开展空气污染解决方案方面的研究和准备;其次,从环境背景上,近两年,“雾霾”这个名词频繁出现在大众眼前,据权威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29.9天,较往年同期偏多10.3天,达到52年来的峰值,这个数值引起的万家乐的关注。此外,在市场方面,2013年空气净化器销量大约240万台,同比增长90.5%。尽管空气净化器市场异常火爆,但国内净化器的普及率仍较低。据了解,国内净化器家庭普及率仅为美国的百分之一,日本的七十分之一……这意味着,谁能抓住市场需求,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谁就能开拓广阔的市场蓝海,成为行业的领导者。稳坐小家电市场龙头的万家乐向来对行业发展有着先天的敏锐嗅觉,T6的上市正是最有利的佐证。

“T6此款产品主要面对的是家庭消费群体。”刘诗锋表示,万家乐产品能够同时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和深层次需求的,能够给使用者带来超出预期的舒适体验,满足消费者在功能和操控体验层面的双重需求。正是基于对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调研,万家乐适时的推出了T6这款产品。此产品主要适用于50m2以下的空间,能够以大风量去除甲醛,秒除雾霾;同时万家乐首创“智能净”模式,智能自学习用户行为,依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智能运行,通过机器的高灵敏度灰尘传感器判断空气质量,自动用最适合的模式智能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万家乐首创了“智能净”模式,智能自学习用户行为,依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智能运行;连续记忆您家21天的动态净化空气记录,自动精确判断用户的生活习惯,适时自动预先净化空气,睡眠时自动进入睡眠状态,在即将回家时预先净化空气,为用户量身定制健康舒适的呼吸生活。自适应节能系统提供两全其美的节能方案,特有动态净化系统,不拔插头也省电的模式,让用户在享受舒适健康空气的同时不必为高耗能烦恼。

以互联网方式营销产品

当下,业内对互联网思维推崇备至,以小米手机为代表的“互联网模式”更是成为众多企业争相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小米的“饥饿营销”更是成为当下营销的重要方式。传统企业开始大举进军互联网,万家乐无疑走在了前列。

“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下,随着用户购买习惯的改变,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营销时代,使我们的营销理念有了全新的演绎。”刘诗锋表示,“在销售渠道上,我们融合线下销售与B2B、B2C、O2O等线上模式,整体规划,统一布局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打造一套以用户购买行为为服务核心的‘无边界'销售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万家乐敏锐地意识到,企业不能仅卖硬件,还要经营用户。“在品牌推广方面,我们意在让更多的媒体朋友熟知万家乐,让更多的消费者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了解万家乐。因此,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信息获取渠道,我们除了传统媒体外,还采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形式,通过传统媒体与微博营销矩阵打造多元化传播渠道,以及微信平台的品质服务。万家乐在不断扩大消费者的服务平台,与万家乐产品各阶层用户互动交流,倾听用户对万家乐产品最真实的声音。”

行业洗牌在即,

空气净化器行业发展驶入分水岭

纵观中国空气净化器行业,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都有力地促进了空气净化器市场的蓬勃发展,但整个空气净化器行业仍然处于一个比较“年轻”的阶段。相关业内人士指出,像电视、洗衣机、冰箱这样的大家电,顾客都很熟悉,购买时主要是选渠道、比价格、看品牌,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品牌筛选和评估机制。而对于空气净化器而言,活性炭、超滤膜、反渗透等技术原理常常让消费者一头雾水。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行业门槛的缺失和暴利的存在导致多数家电厂商趋之若鹜,粗制滥造的产品充斥市场。一些空气净化器企业急于牟利,概念炒作严重,很多不知名品牌所生产的劣质空气净化器,不仅不能有效地净化空气,而且让消费者对空气净化器失去信心。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但需要空气净化知识的进一步普及,更需要企业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真正实现做大、做强。

尚普咨询在《2013-2017年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中则提到,我国的空气净化器行业还处于高速增长期,整体利润都很高,已经进入暴利行业的队列,由于市场竞争格局将和小家电相似,开始会有很多企业涌入。并指出,由于国内缺乏空气净化器的相关行业标准,使得一些品牌的产品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报告》预计经过大概3年的市场竞争,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能够沉淀下来。

空气净化器原理篇4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医用、商用、工业用、楼宇用等。

空气净化器价格不菲,少则几百,多则上万,品牌众多,国际国内均有,型号各异,大小不等。随着雾霾越来越多地袭扰人们的生活,空气净化器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空气净化器能否净化霾等有害颗粒,能否消除室内的甲醛等有害气体?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能净化到何种程度?

对此,我们通过以下6个提问,请国内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权威的解答。

1.空气净化器有用吗

空气净化是否有作用?清华大学环境质量检测中心曾经就两台空气净化器做过实验。在实验室密封舱中将两台空气净化机打开足够的时间,当关闭空气净化器后,检测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浓度。实验结果显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降低了60%左右。从该实验可以看出,空气净化器是有用的,但依然没有达到很多厂商所宣传的净化率99%以上。另外,实验的环境是密闭的,日常家居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浓度的下降度不可能有实验室那么高。

空气净化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室内环境净化治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吴吉祥说,空气净化器净化霾等微小颗粒的工作原理是物理过滤。简单来讲,通过抽风系统将空气吸到过滤网,经过过滤网去除颗粒物,再排出洁净空气。

2.能去除甲醛吗

空气净化器问世之初,是为了改善呼吸道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患者的生活环境,用于医疗目的。其主要的功能,是降低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所谓的颗粒物,包括PM2.5、花粉、尘埃、细菌等。可以这样说,甲醛等有害气体属于“化学污染”,而PM2.5等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物理污染”,两者的去除原理并不相同。

目前,装修过程所产生的甲醛、苯系物、TVOC等是气态分子,对于去除这些污染物,作为家用电器的空气净化器在国际上尚少有成功经验。国外专业级的空气净化器也少见用于除甲醛、甲苯等装修污染。因此,不建议轻信所谓能够有效去除甲醛的空气净化器。

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曾对我国的空气净化器性能做了测评。实验结果显示,宣称有去除甲醛功能的7台空气净化器基本无效。效果最好的一台净化器,洁净空气量CADR)值为29立方米/小时,按照这个数据,在15平方米的房间里,开机1小时,理论上空气中的甲醛降低率也达不到50%,在室内有甲醛释放的情况下,实际使用效果会更差。可以说,市场上大部分的空气净化器宣称的去除甲醛效果只是一个卖点。

甲醛是挥发性气体,常温下可被金属氧化触媒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常见的光触媒是利用率很高的除甲醛的方式,甲醛与其接触之后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过,光触媒原理看似简单,但目前实际应用难以达到实验室水平。目前国内主流的光触媒技术,都需要在紫外灯照射下才能达到条件反应,这是日常紫外线无法达到的强度。而且,由于室内污染物是长期释放的,不正确的操作就会导致光触媒无效。另外,光触媒行业属于新兴行业,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和有效监管,导致市场产品的有效程度无法得到验证,甚至还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性,不建议轻易相信光触媒能除甲醛的治理方式。

除甲醛还有一个方法是活性炭,它是通过吸附作用来去除甲醛。但活性炭只有放在密闭的柜子、抽屉等空间较小的地方,才能与有害气体充分接触,达到较强的吸附作用,如果直接放在客厅这样敞开的大空间,作用也不大。

事实上,目前对付甲醛,最好的方式不是空气净化器,也不是活性炭或柚子皮等,而是开窗通风。

卖场销售空气净化器时,无论在产品的标贴还是宣传页上,以及销售人员的说辞中都让消费者觉得这款净化器“能除甲醛、PM2.5”等,几乎是无所不能,但专家提醒消费者,在选择空气净化器时不要片面听信这些宣传,一定要看产品的报告说明,仔细了解其依据的标准,看看是否曾经做过针对甲醛、PM2.5净化效果的测试,再看一看测试效果是在何种条件下进行的,产品的型号与检测报告是不是一致等。

3.选购有何技巧

前面说了,空气净化器有一定的净化空气的作用(尽管我们不能对其除霾抱太大希望),有条件的人士也是可以买一台放在家中净化家里的空气。只是,买的时候要注意“两看一选”。

一看验证机构

选购空气净化器首先应看是否有权威验证机构验证的验证报告,并上网查询其检测机构的合法性、真实性。

二看检查报告中的空气净化能力

空气净化器原理篇5

乱象之下回归本真

两真尚且难辨,

更何况真假混于一世。

于是人对真,

既向往又怀疑。

以上这几句看似颇有哲理的话来自于素净的品牌理念,“回归的本真”是其核心。在看到记者有些不解时,张才庭解释说:“这段话其实有折现出现在国内空气净化器市场的现状。”

近年来,每一次雾霾环境都引起了全民热议,“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为人民服雾”......种种段子过后,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及对自由呼吸需求的高涨,空气净化产品正变得悄然流行。有业内人士透露,2016年国内空气净化器市场已达574万台,市场规模达141亿元,京津冀等地固为购买集中地区,而南京、宁波等多个非“重度雾霾城市”空气净化器零售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同比销量分别增长353%和217%。

在环境问题的压力下,空气净化器市场逐年蓬勃壮大,每年都有众多新生品牌加入进来。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品牌数不过56个,而至今已有600多个品牌逐鹿国内市场。空气净化器的广大前景助长了空净市场的野蛮生长,一些不良企业浑水摸鱼,导致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标准缺失、虚假宣传、产品劣质等问题层出不穷,造成了行业乱象。即使在被称作“新国标”的GB/T18801-2015《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出台后,此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一批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测验结果,在16个品牌24款空气净化器中,价格横跨千元及近万元,结果显示,产品之间的净化效果相差很大,且高价并不代表性能高,不乏一些知名大牌被测出净化效果差。

张才庭对此表示:“如今市场上有很多鱼龙混杂的品牌,很多产品早已失去了空气净化器本来应有的作用,而去追寻跟互联网热点相关的,所谓‘互联网+’、‘智能’等功能,却没有将最重要的真正洁净空气的功能做好。所以素净的初衷就是要回归产品的本质。”

于是,2015年,素净团队开始讨论立项进军空净领域。一方面,大家很有使命感的,怀揣着对中国环境保护的创业初心;另一方面,出于商业考量,中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和工业化的弊病在短时间内还无法解决,同时中国正迎来消费升级的黄金时期,而空气净化器领域目前也没有王牌垄断性的企业,并且市鋈萘炕够岵欢显龃蟆U庵в商ㄍ骞ぷ魅嗽碧峁┖诵淖利技术RGF-inside,并汇集了大陆的营销精英一起合作打造的团队奉行着“回归本真”的核心理念,要把人们失去的东西努力找回来,希冀以最精简的零部件构成产品、以最简约的设计呈现优美、以最简省的能耗实现理想效果,将产品做到极致,让所有产品都能成为用户的珍藏。

就像打开素净科技的官网的感受:洁白轻盈的羽毛,北欧风格的家居,一抹简洁清新风,似乎周围都萦绕着一口素净Air。“朴素干净,这就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健康状态。比如空气,就应该让其回归为大自然原本的质朴感觉。”张才庭说。

光水离子化主动洁净从呼吸开始呵护

素净Air的使用场景主要在室内,比如家庭住所、办公室等。因为人们至少有7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而城市人口在室内度过的时间则超过了90%,所以室内的空气净化是素净的首要目标。

目前,国内主流的空气净化器大多围绕“新国标”中洁净空气输出量(CADR)与累计净化量(CCM)两大指标而片面强化PM2.5净化能力。然而,单一的产品功能并不能为生活于复杂环境的家庭用户提供全面呵护。即使细分客厅、厨卫、卧室、婴儿房、书房等大小空间,主流的被动式空气净化器仍不足以满足高品质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

素净Air以光水离子化技术为核心,生成净化因子并利用室内空气动态流通,主动与各类污染物碰撞、发生反应、净化空气。这是素净环保科技从美国引进的一项专利技术,该技术在行业内得到普遍认可,特别是在中央空调等工业领域应用广泛,素净是国内首家将该技术应用于家用领域的。相比市面上其他空气净化器,素净Air更为小巧、省电、静音,而且不需要任何耗材就能达到不错的净化效果。而它的核心优势不仅仅在于处理空气中的污染物。

张才庭介绍说:“素净Air之所以叫空气洁净机,而不叫空气净化器,出于两点:一是跟传统的空气净化器相比较,素净Air不是被动地将空气抽过来然后过滤干净再放出来,而是主动产生净化因子到空气中洁净空气。第二点即是素净Air不仅能持续有效地净化如异味、病菌、病毒、甲醛等室内有害污染物,且不会对环境及人体造成任何二次污染。”

“从呼吸开始呵护”是素净环保科技秉持的研发理念,仅以此呼吁更多的中国家庭在关注室外空气污染的同时更多地关心家居室内的空气污染;在热切了解雾霾、PM2.5等可见污染现象外,更加留心不可见的霉菌、螨虫、病毒、甲醛及可挥发性气体等室内主要污染物;在时刻关注高发性疾病预防的同时,加倍呵护每一次呼吸的安全、健康。

成立一年多以来,从产品试用、销售等渠道得到的反馈来看,很多用户对素净Air空气洁净机的净化效果表示认可,其中在人体感官方面,素净Air的去异味(烟味等)功能体验是最好的。不过,也有用户反馈,素净的产品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其他使用场景的需求(比如有些用户想将其用于车载),同时希望能增加空气质量检测模组使之更方便辨别空气质量。

每一份建议,张才庭他们都会虚心采纳,以便推进下一代产品的升级。据他透露,素净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庭环保健康解决方案,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发系列新品。比如车载空气净化器、可穿戴空气净化设备、大面积空气净化器、各类型新风系统、分体式空气检测仪等设备。

期待行业调整迎接挑战

除了对产品的改进创新,张才庭他们时刻关注行业动态,也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事实上,与市场需求的急剧增加相对,我国净化行业的发展才刚刚萌芽。据数据显示,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渗透率尚不足1%,在居家、办公等环境中的应用也才刚刚起步,空气净化行业可谓具有庞大的上升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但有人评论空气净化器行业“外热内冷”,其根源在于消费升级与潘烤济的博弈,潘烤济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对此,张才庭表示造成空气净化器行业“外热内冷”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在于过去两年潘烤济的异常火爆,不过,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以及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消费升级也开始了摇旗呐喊。我认为潘烤济只是暂时的主要经济形态,因为消费升级而引起产业调整也需要3-5年的一段过程才能完成,所以空气净化器行业市场份额从1%增长到发达国家的15%-27%还需要一段时间。另一方面在对空气污染的看法上,现在有‘娱乐化雾霾’的趋势,这并不是好的现象。我们需要严肃的对待空气污染问题,正经地做一些实际的,以便更好保护好家人的事情,而不是轻言逃离北上广,或者只是写个段子之类。”他说明道。

在素净科技不长的发展过程中,张才庭最大的感受是:往这行业扎得越深,越觉得这个行业的大多数人比较浮燥,比较逐利,忘了最根本的出发点。比如,现在很多空气净化器植入了空气检测模块,但却被安装在出风口位置。他形容这有点反人类:第一,放在出风口是净化过的空气,对于室内空气的质量检测参考不太具有代表性;第二,检测模块又是品牌厂商自己做的,相当于自己既当球员,同时又当栽判,这一点也是有点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