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课程管理制度(整理2篇)
培训机构课程管理制度范文篇1
一、培训机构招生对象及培训内容
塔城市规模最大的四所机构中,小天鹅活动中心培训对象是中小学生,不存在其他学员人群,开设的培训内容为舞蹈培训;天韵少儿艺术团是面向中小学生,主要开设舞蹈培训;曼哈顿健身活动中心主要是分时段进行不同的人群培训,周一至周五进行成人培训,周末则主要是针对学生;杰帝是比其他三所规模要相对小些,是一所舞蹈类的培训机构。综合性培训机构分为培训内容的艺术综合及培训内容兼具学科性质的综合性。比如,曼哈顿是一个综合性的培训机构,它的培训不仅仅只是针对青少年,其中更大一部分的是成人培训。瑜伽培训、形体培训、瘦身健身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春蕾培训中心是一种综合性的培训机构,它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学生,进行学科类培训及艺术培训。
二、培训机构的师资现状
(一)师资基本情况1、教师来源。通过调查了解,塔城市艺术培训机构的教师来源主要是艺术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文工团演员、业余文艺爱好者三大类。师资来源途径不一,并不是由相关专业毕业生和具有教师资格的人来担任。2、教师学历及专业。塔城市艺术培训师资力量整体不高,机构间差异较大。从事艺术培训的教师来源不一,专业、学历水平不同。通过调查发现,艺术专业的人员专职从事培训工作的人数不多,大部分为兼职工作。从学历来看,高学历,如,研究生及低学历大专以下都为0,在学历上没有出现太低的情况,也几乎没有艺术类专业的本科生。3、教师年龄及培训教龄。目前塔城市艺术培训机构中的年龄趋向年轻化,通过调查发现,40岁以上的人数只有两人,占总人数的3.5%。
(二)机构对师资的管理情况1、教师聘用情况。对教师的选聘、任用制度不规范。招聘教师过程简单,比如,教授舞蹈的教师,让他们跳个舞,或者看看他们的毕业证书。机构与受聘教师间并未签定合同,只做口头上的约定。未建立教师档案,对教师的学历、工作经验、工资要求在选聘中以个人简历的形式做初步了解。针对教师教学的情况,如,教学经验、教学水平、教学方式、专业程度等并未做进一步的了解。对于教师的管理,在聘任的时候,会让教师填写一份简历。在教师任教的期间,除了关注教师的考勤外,其他的管理则相对较少,如,教师的再发展及再培训是较少做为管理内容要求的。2、教师教学管理情况。对于学生在培训课堂上的表现,教师给予的关注、评价、鼓励明显不足。他们认为课堂组织教学是学校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他们信奉的是严师出高徒。那么对于中小学生每周只进行一次的课外艺术活动来说,给予较高的要求往往会适得其反,或许根本收不到效果。
三、中小学生校外艺术培训机构的管理情况
(一)培训机构监管情况1、政府监管情况。在调查中发现,非法张贴广告招生、无证私自挂牌的艺术培训机构充斥着市场。塔城市艺术培训机构共12所,其中只有两所机构是合法的挂牌机构。一所是公办性质的机构(群艺馆)由政府管理,另一所是曼哈顿健身中心,它由工商部门批准挂牌。其他的10所艺术培训机构均为自行悬挂广告牌。2、业内监管情况。据调查了解,目前塔城市并没有专门的培训业内监管。培训机构没有行业协会,各个培训机构间的联系比较少,同行业间管理无序,行业内部没有管理规范。
(二)培训机构管理制度制定情况1、内部事务管理制度。目前培训机构管理者一人兼具多职的情况存在。后勤管理、财务管理、卫生管理、考勤管理、教学管理都由管理者一人承担,尚未形成统一的制度规范条文。2、学生管理制度。对学生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如,机构管理者并未建立学生档案,学生管理停留在安排课及学生学费交纳方面。
培训机构课程管理制度范文篇2
一、培训现状分析
西安石油大学培训工作归属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同时各二级学院、系部又有自己的培训机构,管理机构分散,时常出现同校的二级学院、系部竞争的局面。现将我院1998年一2001年的培训情况列表如下: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998年一2001年,我校举办培训班参加人数较多,学员主要来自各油田企业。四年中,共举办培训班79期,培训人数2600余人次。项目来源中油集团公司的有32个,中油股份公司的有23个,西安石油大学与油田企业签署的有24个。承办单位中成教院独立承办15个,其他二级学院、系部承办64个。其中既有专业培训,也有非专业培训;既有岗位培训,也有高层次培训;垮训类型包括石油工程及新技术、经济类、管理类、外语类、计算机类等。这些成绩是我校充分发挥石油、石化、管理和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科优势以及西安处于交通发达、高校众多和新技术密集的地区优势而取得的。尽管如此,目前我校培训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培训机构分散化
西安石油大学的初衷是由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统管我校的培训工作,目前的事实是各二级学院、系部独立承办79个培训项目中64个,占项目总数的81%,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只占19%。这种现状,既违背了学校设置统一培训机构的初衷,又不利于学校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造成资源浪费与内耗,不利于学校培训工作的开展与提高。
(二)培训管理不正规
培训机构分散化必然导致管理的混乱与不正规,给培训的登记工作、统计工作造成极大困难,时常出现重复登记统计和遗漏登记统计现象。另外,由于专业相关性,一些培训需要各二级学院、系部联合教学,若一个二级学院、系部独自承担培训任务,不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势必导致培训质量的下降,使学校声誉受损。
(三)培训对象行业化
从项目来源可以看出,79个项目有32个来自集团公司,23个来自股份公司,24个来自各油田企业,培训的对象也主要是油田企业的职工,带有明显的计划性与行业性。这与培训对象全员化的现代培训理念相差甚远。随着我校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由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指定的培训项目将急剧减少,直至没有,如果不及时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培训对象,全校的培训工作将更难发展。
(四)培训课程指令化
正是由于培训对象行业化,所以我校培训课程带有强烈的计划性和指令性。这种指令性,不利于学科建设和教学规律研究,更不利于激发我校培训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训课程应适应时代和市场的需求,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
(五)培训手段传统化
培训手段传统化,是培训工作的老大难问题。目前主要的培训手段无非是“请进来,送出去”的形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大量运用,完全可以组织人力物力开发相关课件,通过网络、多媒体开展远程培训。
(六)培训注重经济效益
就目前情况看,我校培训工作过多地注重经济效益,有点急功近利。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培训教育不仅仅会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更会给我们带来社会效益,给社会和企业带来科技效益和人才效益。因此,我们应注重培训效益的多元化。
二、我校培训应对策略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的发展,并结合石油系统的体制改革,以及我校的重新定位。笔者认为,对于培训而言,我校应积极采取应变措施,这样才能够使西安石油大学培训工作得以快速发展和捉高。
(一)培训机构扁平化
我校现行的培训机构采用分散化管理模式,其主管部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种组织形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校培训工作的发展。为了在短期内使我校取得较快、较大的发展,应实施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扁平化是组织机构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特点是,通过管理层次的减少来保证管理效率的提高。根据我校的现状,采取扁平化管理有利于冲破旧管理模式,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培训管理制度化
对于我校目前实际情况而言,需要建立和完善培训的登记制度、培训档案的保管制度、培训学员的管理制度及培训学员的奖惩等一系列具体的规章制度。只要企业与学校齐心协力,培训工作一定会在继续教育中发挥重大作用。
(三)培训对象区域化
我校的培训生源以油田单位的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为主,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又对西安石油大学当前形势下的培训发展有一定的阻碍。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这就给培训市场带来极大的商机。所以,西安石油大学的培训工作不应满足于当前的生源地,应积极开辟新的生源。应采取油田、地方两手抓,油田、地方并重,而且要优先考虑培育地方培训市场。以西部教育开发工程为契机,下大力气培育和开发西北地区培训市场,为各企事业单位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四)培训课程市场化
西安石油大学最初的培训计划性强,主要是完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计划内的培训任务,课程设置基本上属于指令性。面对现在的新形势,培训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市场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对培训市场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及时调整培训课程,确保培训课程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培训的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市场预测等成为西安石油大学培训工作中一项崭新的业务。
(五)培训手段现代化
20世纪末,随着信息技术的突进,以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代表。培训应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刀耕火种式的教学手段,以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积极主动开展多媒体教学。有网络条件的,应采取网络教育。与之相关的是,硬件的投入、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教师多媒体的培训等问题。
(六)培训形式多样化
依据培训内容、学员的分布等特点,可采取学员集中入校学习,送教上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培训形式。对允许脱产学习、培训内容需面对面交流的培训,宜采取集中入校学习,例如外语的培训;对学员容易集中且无网络条件的培训,宜采取送教上门,如偏远地区学员的培训,对学员容易集中且有网络条件的培训,宜采取网络教学,如大中城市学员的培训;对学员分
散、配备VCD碟机、无网络条件的培训,宜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形式,如油气田班站操作人员的培训。
(七)培训交流全球化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与人之间距离正变的越来越小,为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创造了客观条件,更何况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型的社会。为有效的吸取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经验,必须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采取合作办学的形式,利用国外资源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在吸取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理念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积极运作境外培训,在适当时机,使培训走出国门,这样可以增强我校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我校培训工作的国际化发展。
(八)培训效益多元化
对于现代培训,我们不仅仅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毋庸置疑,教育产业化,使得有些院校陷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短期行为。我们不要忘记,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在有些情况,宁可牺牲经济效益,也要获取社会效益。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知识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等院校肩负着科教兴国的重任。所以,培训工作还要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以及社会责任感。
三、我校培训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志明确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志的报告为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即培训应走创新的路子。对于我校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为培训策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一)更新观念
《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努力做到各类教育之间比较协调发展”。这为我校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首先要树立培训教育是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的终身教育的观念;其次学院应改变原有的培训观念,将培训教育作为与学历教育并重的一项重要职能;最后把培训看作是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产学研为纽带,以效益多极化为最终目标的现代化教育手段。
(二)机构改革
我校应改变目前各自为战,各自出击的培训局面。应从全局考虑,尽可能规划二级学院、系、部的培训机构,建立统一的培训机构,集中优势学科,开展培训工作,提高我校的知名度。为我校培训工作上层次、成规模在机构上提供保证。
(三)管理创新
实行制度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培训登记制度、档案保管制度、统计制度、学员管理制度。为此,首先开发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包括学籍管理、教师管理、教务管理和考务管理等功能。其次,实现组织机构的高效性。高效的培训教育管理机制应是既有自己的独立编制,又有庞大的兼职人员。这种管理机制既能够保证管理人员的精简又可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捉高。第三,加强横向协作的高效性。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院校的合作,开设各类课程班,协助学员完成学位课程培训。
(四)办学层次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已达到日新月异的程度。社会对职业人才有着多层次的需求。培训的办学层次要具有体系化和系统化,学校不仅要培训专科生,还要培训本科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办学层次的系统性包括教学层次的递进性和所开设专业与课程种类的可供选择性。办学层次系统性的建立和完善,将有利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过渡与转化,从而使继续教育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五)办学形式创新
办学层次的系统性必然要求办学形式的多样性。为了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就必须要求办学高校有相应的硬件办学条件及高水平师资条件。首先,要求继续教育学院对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进行改善,为学员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要开展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开展高层次高素质及创新性人才的联合培养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合作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第三,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建立和开展远程网络教学,培养学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及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