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小学教育的特点(整理2篇)
简述中小学教育的特点范文篇1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单选运用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
A.晓之以理
B.动之以情
C.选好示范的榜样
D.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第2题单选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出版了()。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第3题单选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实习作业法
C.练习法
D.实践活动法
第4题单选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A.融合性
B.情感化
C.理智性
D.全面性
第5题单选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
A.次要作用
B.协调作用
C.重要作用
D.主导作用
第6题单选《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第7题单选中国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元朝末年
B.明朝末年
C.清朝末年
D.民国初期
第8题单选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是()。
A.教学指导书
B.教学参考书
C.教材
D.教案
第9题单选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家庭环境和各种校外机构
B.家庭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
C.社区、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
D.家庭、学校和社会
第10题单选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熏陶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指导自我教育法
第11题单选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A.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
B.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
C.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D.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
第12题单选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第13题简答课外校外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14题简答学制是学生学习的制度。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第15题简答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任务。
第16题简答简述教师的作用。
第17题简答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第18题简答试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9题单选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
A.瞬时、短时、长时记忆
B.识记、保持、再认记忆
C.形象、逻辑、情绪记忆
D.意义、机械、联想记忆
第20题单选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
A.认知活动
B.情绪反应
C.价值观念
D.心理倾向
第21题单选1937年出版《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的人是()。
A.卡特尔
B.塔佩斯
C.霍兰德
D.奥尔波特
第22题单选智力是下列哪种能力的综合()。
A.思维能力
B.观察、记忆力
C.特殊能力
D.一般能力
第23题单选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A.愤怒
B.激情
C.应激
D.心境
第24题单选智力的二因素论,将智力分为普通因素和特殊因素,首先提出这一理论的是()。
A.吉尔福特
B.斯皮尔曼
C.加德纳
D.斯坦伯格
第25题单选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
B.艾森克
C.荣格
D.阿德勒
第26题单选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是贮存在哪一种记忆中的两种记忆方式()。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
第27题单选当人们认识物体时,物体所处的条件可能发生改变,但人们仍然能把它认出来,这是知觉的()。
A.理解性
B.恒常性
C.整体性
D.选择性
第28题单选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变式
B.定势
C.原型
D.内化
第29题单选把个性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是()。
A.荣格
B.阿德勒
C.罗杰斯
D.弗洛伊德
第30题单选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是指()。
A.表象
B.联想
C.感觉
D.知觉
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第31题简答复习知识要“趁热打铁”。
第32题简答二般说,知识的理解性与过去经验无关。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第34题简答简述认知与情绪的关系。
第35题简答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简述中小学教育的特点范文篇2
关键词:成人教育;考试;主观性试题;命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69―4156(2011)05―028―03
主观性试题在成人教育考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原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在《标准化考试题型》中对主观性试题明确作出如下界定:“目前我们把正确答案由被试自己来表述,评分由教师主观评判给分的试题叫做主观性试题。”“主观性试题主要包括论述、作文、口试、操作等题型。”成人教育考试中的主观性试题通常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目前,国内对成人教育考试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仍然偏少,本文拟从主观性试题的特点、成人教育考试中应用主观性试题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观性试题的命题要领等三个方面略陈己见,以求为主观性试题命题的研究起抛砖引玉之效。
一、主观性试题的特点
主观性试题有其特殊性。在成人教育考试中,主观性试题往往仅有几题,虽然数量少,但是分值高,测查的知识面较为广泛,要求学生充分运用相关知识。下面主要从优点和缺点两方面阐述主观性试题的特点。
(一)主观性试题的优点
主观性试题的优点很突出,这也是为何成人教育考试长期以来都会运用一些主观性试题的主要原因。主观性试题不仅可以测查学生较高层次的学习水平,还能够揭示考生解答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和正确程度,这样将会为成人教育工作者搜集到改进教学活动的重要信息。此外,主观性试题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系统学习,且便于编制。
1.测量高层次的学习水平
有学者认为,主观性试题能够较好地测查高层次的学习水平,特别适合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这些较高层次的能力和水平涉及的面广,例如,分析概括能力、组织材料表达思想的能力、讨论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而这些方面的能力是客观性试题难以测查的。
2.反映学生解答的思维过程
主观性试题可以为教学提供重要的信息。由于学生面对主观性试题时,需要充分地表明自己的理由,阐述自己的看法,因此,可以从答案中看出其思维过程,答案是否合理,以及对问题的掌握程度,哪些部分是属于已经得到良好掌握的,而哪些部分尚未掌握好。这样能够为改进教学提供重要的信息,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较好的诊断,便于日后的教学对症下药。此外,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回答情况给出不同的分数,从而使得评分更为公正合理。
3.促进学生系统学习
一般说来,学生靠猜测而把主观性试题解答好的可能性很小。学生必须对问题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分析所涉及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才能解答好主观性试题。主观性试题会促进学生注意知识内部联系,增进思考、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对他们的态度和学习方式产生积极影响。考夫曼1971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采用主观性试题,则学生会比较注意整体教材内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能力的学习,对学习有积极的影响。主观性试题往往留有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他们提出富于创新性的解答,这样便会促进他们平时在学习中注意扩展知识面。
4.便于编制
主观性试题的编制要比客观性试题容易,它主要注意设计具有综合和全局性的题目,综合测查学生较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主观性试题的编制还体现在,假设一份试卷全部是由主观性试题构成的,那么,可能只需要5―10题就可以构成一份考卷,而如果都采用客观性试题,则可能需要几十道甚至一百道左右。
(二)主观性试题的缺点
1.试题覆盖面小,代表性较差
由于主观性试题要求学生花较长时间解答,每份考卷的主观性试题题量较少,这也就制约了它的覆盖面和代表性。如果主观性试题测查的知识点刚好是学生也已掌握的,那么学生将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水平,取得较好的成绩;反之,学生将可能一筹莫展,无法解答。因此,主观性试题较难对全部知识点进行测查,不能为教学提供全景式的信息。
2.评分不够客观准确
主观性试题的解答往往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在批改同样一份试卷的主观性试题时,不同的评卷者可能会给出相去甚远的评分。另外,同一个评分者在批改不同的试卷中,其所采用的评分标准也可能出现波动,而无法前后同一,这样会有损评分的公平原则。研究表明,不同评卷者对同一试卷的评分信度仅在0.62-0.72,而同一评卷者对两份等值试卷的评分信度更低,只在0.42-0.43。
3.阅卷费时费力
由于学生们在回答主观性试题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尽可能地把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并且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逻辑路线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他们对问题的解答通常难以千人一面,而是各具特色、不尽相同。这种情况使得评卷者在评卷过程中时常惘然若失,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对不同的答案作出较为一致的评判,无疑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当前客观性试题(主要是选择题)大部分都可以采用机器阅卷,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主观性试题一般还都是人工批改。
二、成人教育考试中应用主观性试题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成人教育考试中,主观性试题的应用存在一些弊端,我们有必要关注这些主要的问题。王小怀等抽取了13份2002年上半年高教自考全国统一命题试卷,6份福建省2002年上半年高教自考试卷,包括文、理、工、医四类专业的试卷,就卷面反映的一般情况做了一些归纳。
(一)提问限制大
我们知道,成人学习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拥有较为丰富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而目前一些主观性试题不利于学生全面联系自己的经验,充分展开思维。
王小怀分析的《美学》试卷有这样两道论述题:
论述题1:
以李益《江南曲》为例,试分析对比联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附诗: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论述题2:
画家郑板桥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题画》)请结合艺术意象的孕育与生产过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两道论述题看似不同,实则出自一辙,只不过论述题1先要求后附材料,题论述题2先提供材料后提问。两道题均为材料分析题,但在题干中均已提供了分析原理,这两个原理“对比联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与“艺术意象的孕育与生产过程”在教材中
必有数点表述要点,学生只需回忆原理,将之套至题中材料进行阐述即可。虽然题目提供的材料,要分析的对象是学生未见的,但题目要求已将学生的答题范围限制于该原理中,学生无需经过分析材料,从所学知识中分辨与材料相关的、有用的知识答题,只需通过回忆原理再加以具体表述即可。这样一来,一方面,学生的答题范围受到限制,失去自由,无发挥余地;另一方面,题目仍停留于应用原理分析问题阶段,无法考查学生综合、评价等高层次能力。
(二)覆盖面欠佳
当前,在成人教育考试中,不少主观性试题的覆盖面不够广,未能较为全面地测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笔者抽取了福建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4级函授本科班的《中国古代小说史》试卷。这份试卷的主观性试题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简答题共三题,每题10分,分别为:1.简述什么是脂评本,脂砚斋评语有何意义。2.简述才子佳人小说的艺术特征及其在小说史上的地位。3.唐传奇的发展概况。论述题有两小题,每题20分,分别为:1.《红楼梦》悲剧的三重意义。2.谈谈《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
我们可以看出,命题者侧重考察了有关《红楼梦》的问题,这当然与红学方兴未艾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然而,这样的《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主观性试题命题是欠合理的。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瑰宝,仅四大名著就享誉全球。然而,这份试卷的几道主观性试题的覆盖面过于狭窄,《红楼梦》的试题出现了两次,而没有涉及《水浒传》或者其他的名著。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如果命题者能够把两道题中的一道让位给《水浒传》或者其他名著,将会提高试题本身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三)评分标准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目前的成人教育考试评分标准较少有对学生创新的鼓励措施,更遑论正式的“规定”。王小怀指出,在各类专业自学辅导书中,仅发现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企业管理概论自学辅导》一书的附录《如何正确地回答试题》中有鼓励创新的表述。在说明论述题答题方法时,该书提到:“一般要求学员应把教材上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和对策,经理解消化变成自己的观点和对策,加以论述。我们鼓励学生大胆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加以发挥。只要言之成理,都将给予好的成绩。”这与高考鼓励创新的“加分规定”类似。
三、主观性试题的命题要领
主观性试题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瑕瑜兼而有之,在命题过程中应该引起注意。近年来,成人教育考试往往同时使用这两种题型,以扬长避短,提升试卷的质量。在编制主观性试题中,应该把握好以下要领:
(一)关注综合性,力图测查高层次的学习水平
综合、评价等目标层次,都算是较高级的学习水平,如要求学生提出理由、解释变量间的关系、描述与评价资料、系统性地陈述结论等。在命题过程中,要根据测验的目的和要求,对较高层次学习能力水平的测定要靠主观性试题来施行。主观性试题的综合性还体现在要设计多种知识点共同联系的问题,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采用有机联系的策略。学生在探究正确答案的过程中,必须对问题有较好的认识,完整、准确地掌握基本原理、把握内在联系才能够成功解答。
(二)顾及全局,突出重点
一份设计良好的试卷,既能够较为全面地测查出应该测试的知识点,又能够有所侧重、有的放矢,做到全面性和侧重性的良好统一。主观性试题的顾及全面主要是指内容方面的覆盖面要尽可能广,比如,前面所提到的《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的设计就有失全面,应该引以为鉴。主观性试题的突出重点,主要是指在题目的分配上,应该尽量测查那些重要知识点、关键性的命题,使得教学重点和考点相吻合。
(三)适量编制“活题”
在编制主观性试题的过程中,要避免墨守成规、解答老套的现象,因为这使得学生只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应付,根本不需要充分联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解答呆板,缺乏灵活性。我们知道,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其教育对象一般比普通教育对象具有更为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经验,他们能够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较好地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因此,主观性试题中的“活题”将会大大提高他们解题的积极性,并且较好地测查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主观性试题的“活题”要求设计新颖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答过程中避免原搬照抄,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密切联系自己的经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四)充分引导、鼓励学生创新
主观性试题为学生留下了广阔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因此,能否充分引导、鼓励他们创新就显得比较重要了。王小怀等人分析了《企业经营战略与市场营销》试卷中的案例分析题。题中所提供的案例为《乐凯胶片公司的渠道建设》,题尾设问:公司李经理正在思考在每个城市建立一个冲扩中心店,然后建立大量的收活点以弥补网点不足的建议。你若是李经理,对这一建议有何想法?此题已经考查到了较高层次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对建议作出自己的分析、评价,但此题若还能这样设问:你若是该公司经理,你会采取什么对策?则要求学生制订解决问题的计划或具体步骤,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给学生以展显其真知灼见的更大的发挥余地,考查学生的创新水平。
(五)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包括参考答案和给分办法及说明,其中对参考答案的要求是:含义完整,层次清晰;要点分明,步骤明确等。给分办法应该明确规定各个要点的得分,对特殊情况应作出具体的规定,以便按照一定的标准统一处理。同时,在评分标准的设立上,应密切关注成人丰富的生活经验,明确鼓励创新,激发真知灼见的涌现。
综上所述,作为成人教育考试的研究者,应该深入把握主观性试题的优点和缺点,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其试题覆盖面小、代表性较差及评分标准的合理性有待提高等方面予以特别的重视,结合成人教育考试的实际需要进行优化设计。此外,一些命题要领也值得很好地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考试的效力。
参考文献:
[1]郑笠,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改革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2]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2.
[3]郭述平,教育测量[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93.
[4]侯光文,教育评价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212―214.
[5]王小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突出创新能力考查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