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摆渡人》有感(收集11篇)
读《摆渡人》有感篇1
关于这本书的性质,我还说不太清,但是它确实是一本温暖人心的佳作。书的封面印着这样一句话: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我想,这应该是这本书所要表达的宗旨了。
这本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普通女孩儿迪伦在经历了一场车祸后,意外进入了一个异度空间,在穿行这个空间的过程中,她遇到了协助他穿行的男孩儿崔斯坦,命运的转变就这样开始了。
15岁的迪伦,生活一片狼藉。单亲的她跟着妈妈生活,与妈妈的相处并不愉快,在学校也常常被同学欺负,唯一要好的朋友也转校离开了。生活对这个可怜的女孩儿似乎有点儿狠心。最后,她决定去见久未谋面的父亲,也就是在这段路途中,她发生了意外,来到了另一个时空。刚开始的她,一个人惶恐不安的摸索着走出火车隧道,见到的唯一同类是一个跟她差不多大的男孩崔斯坦。人生的太多不可思议都随之而来了。她被告知她已经死去,只有穿过这片荒原,她才能继续下段人生,而且崔斯坦不是人,只是帮助死者穿越荒原的摆渡人。一个个看似真实而又不可思议的现实都摆在了迪伦面前,她经历了恐惧、绝望、抗拒到无奈的接受,人生的曲折让她一次性经历了。
在穿行的路上,崔斯坦帮助了迪伦一步步地回归自己的人生,帮助她重新感知爱,获得爱。迪伦也认识了真正的崔斯坦,虽然崔斯坦并不真实存在,但是迪伦却想拯救他,因为他拯救了原来的她。一路上的惊险和曲折让两个不同物种的心走到了一起,初生了爱的萌芽。当迪伦到达灵魂的分界线处,崔斯坦为了不耽误迪伦的人生而选择欺骗,最后转身回到自己生生世世当摆渡人的宿命里。无法释怀的迪伦终于想清楚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她爱崔斯坦,她想要拯救他,并跟他一起回到人世间。于是,她放弃了重生的机会,返回了充满危机的荒原。她靠着坚强的'意志和来时的穿行经验,努力走着回头路,找寻她的摆渡人。最后,她渡过重重危机找到了她的摆渡人。此时的她已经不再是来时的她,而是全新的、勇敢无畏的她。在崔斯坦需要她的时候,她勇敢地回来并找到了他。他们一起走向来时路,因为迪伦坚信她能带着崔斯坦回到人间。崔斯坦是不相信的,但是他愿意不顾一切地陪着迪伦回去,即使是万丈深渊也不畏惧。
在来时路、回时路,他们相互帮助着,相互需要着,相互信任着。迪伦变得越来越自信、勇敢、快乐,崔斯坦变得越来越有温度、有热血、有激情。结局还是美好的,迪伦用她的信念带着崔斯坦真正地回到了人间,而崔斯坦抱着不畏生死的念头一路跟随迪伦,命运给了苦苦依偎的二人一个团圆的结局。
谁能说得清,在这场命运的穿行中,谁才是谁的摆渡人呢?生活糟糕的迪伦遇见活了无数年的崔斯坦,崔斯坦改变着她的观念和人生,让她变成更好的她。而周而复始不停摆渡的崔斯坦在遇到了迪伦后也发现了生命的意义,他想要爱,也获得了爱,对迪伦的爱让他渴望人生的其他可能性。他们,摆渡了彼此的灵魂,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彼此生命里。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读《摆渡人》有感篇2
荒原之旅,就好似人生的另一段奇特旅程。而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斐然文采,不仅把穿越的过程写得跌宕起伏,情节描写也非常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拍成电影,我承认我不敢走进电影院。但让人欲罢不能的是惊险甚至惊悚的情节里不断推进的那份灵魂与摆渡人之间的感情,心理刻画和动作描写都非常细腻生动,引人共鸣,牵动着读者的每一根神经,它曾让我在深夜为之失声痛哭。如果每个灵魂都必须穿越地狱之上的荒原,但有崔斯坦这样的良人相伴,大抵也不枉死一场了。
其实生而为人,不易,连死了,也不易。如果死亡后,人类的灵魂能穿越一片美景进入繁花似锦的天堂,而不是危险重重穿越荒原而进入未知世界,那么死亡也许不是件糟糕的事。
可是,连脱离肉体的灵魂也必须经历恶魔的追杀,还不知侥幸摆脱恶魔的追杀后将进入怎样一个世界,如此不测的死亡和灵魂之旅,终究太惊心动魄了些。死亡这件事看起来的确不太美妙。
但所幸有无私的摆渡人指引和保护着灵魂穿越荒原去到灵魂该去的地方。而摆渡人,他们并非人类,而是光。他们用光球“照亮道路,指引灵魂们前行,保护他们的安全”。
而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何尝不需要一个个的摆渡人像光一样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无疑,在我们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也要经过一个个的荒原,那荒原是挫折是失败是痛苦是绝望。当我们在生命的荒原里无所适从时,如果有一个“摆渡人”出现,安抚你的灵魂,也许我们会生出新的希望和无所畏惧的勇气,还有对这个世界的爱。就像那个深深陷入丧妻之痛的作家朋友,一度陷入人生的荒原,但是在朋友和家人的关照和安抚下,渐渐地走出人生的低谷,重新开始规划人生的道路与方向,并坚定不移地向前走。后来作家朋友说:“感谢生命中的摆渡人,将我疼痛的灵魂,带出人生的荒原,在与恶魔厉鬼的赛跑中,我找到了安全屋,它就在黎明的出口。”
是啊,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需要摆渡人。他们也许本身就是我们的朋友或熟人,也许根本就素不相识,但是他们却是雪中送炭的人,能温暖我们灵魂的人,他们是爱的使者,是生命之光。
正如《摆渡人》所告诉我们的,每一个充满善意和爱的灵魂,都是我们生命的摆渡人。
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个灵魂摆渡人。
读《摆渡人》有感篇3
英国作家克莱尔写的《摆渡人》,被列为必看的几部心灵治愈系的书之一。最初以为是看不了的,谁知被故事吸引,强迫自己不要像以前一样一股脑儿看完,而是每天看几十页,花三四天时间,终于在昨天看完。
姑事讲述十五岁少女迪伦车祸后,灵魂出窍,遇到灵魂摆渡人崔斯坦,一起经历越过荒原时的恐慌、危险、慰藉、怦然心动的爱情,到最后又为爱而带着崔斯坦逆着荒原穿越,并回到自己的肉身,同时摆渡了她的心灵摆渡人,这个故事简短,但却让人思考有关生死、逆境中生存以及对待爱情的态度和责任,这些问题。
先说生死。有人经常唠叨活着没意思,甚至对恨铁不成钢的人也会稍带一句“一点小事儿办不成,不如死了算了”,有一句勉励学生不要瞌睡的标语“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其实,真正最难面对的还是生死,这个世界,除了生死,都是小事。迪伦很幸运,鬼门关里转一圈又回来,与其说崔斯坦是她的灵魂摆渡人,倒不如说是迪伦自己“要生还”的意念,使得故事结局扭转。关于冥界,我们无法感知,前段时间饭桌上,一位朋友说,小时候曾经在晚上看到过一家老坟上上演几晚上“唱大戏”的情景后,没过几天,那家就有人离世了。还听一位姐姐说,经历死的.那一瞬间,真的会感觉周身都有被无数类似獠牙长爪的东西拽着,身体不由往下沉,周遭世界也是寒冷不见天日的感觉,这种阐述,与本书中迪伦最初经历荒原逃离那些恶魔追赶时的感觉很相像。曾经看到报道上说在国外,有人为了不堪忍受死亡前的挣扎而选择在生命中最后一天时间和亲人朋友一起开party,在愉快的氛围中“安乐死”。中西文化有别,我们无法评价“自然死”和“安乐死”哪种更好,不过,个人看来,人还是需要有一些信仰,面对生死这个问题时,才会更加乐观、豁达一些。
再说挫折、逆境中重生。人生亦如荒原,无论为商为官为家,都会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逆境,如何穿越荒原到达彼岸?“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长河,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迪伦穿越深不见底漆黑一片的湖泊时,心情好时,便阳光万里,风和日丽。心情低落,瞬间便狂风大作,帆倒船破,人也会跌落怪物丛生的湖底。其实,荒原并非地理境像和海角天涯,荒芜的往往是我们日趋贫瘠的心灵和日益枯竭的灵魂。面对人生一个个渡口时,不可能时时都有人把我们摆渡上岸,我想能做的就是,坚持初心,无畏前行,才不至于在河中呛太多水或者沉至河底。
最后来说爱和责任。“iexistbecouseyouneedme”直译过来即“如果我存在,是因为你需要我”。崔斯坦坐在铁路桥上等待车窗里爬出的迪伦,因为迪伦是需要他摆渡穿过荒原的灵魂,因为爱情,崔斯坦丢弃掉了一个正在摆渡的灵魂,因为责任,迪伦为救一个小孩的灵魂时差点魂飞魄散。书尾结束时,崔斯坦仍坐在那里等待迪伦,迪伦已经回到肉身,彼时,她已不再是崔斯坦摆渡的灵魂,而是崔斯坦需要的人或者是灵魂。张爱玲说:哦,你也在这里。爱情就是在正好的年龄遇见正当好的你。当凡俗的生活,枯燥的年日,对方身上种种你所不能接受的嗜好,甚至不可原谅的错误时,试问,还能像当初那样,为爱义无反顾吗?爱是一份承诺、一份包容,更是一种责任!
前段时间由张嘉佳执导的同名电影《摆渡人》引起不少争议,张嘉佳当然是无法和克莱尔相提并论,不过,渡爱情也好,渡灵魂也罢,摆渡人也许只在你心中,你说呢?
读《摆渡人》有感篇4
《摆渡人》中15岁的女孩迪伦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单亲女孩儿,在一次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中,成为了唯一的罹难者。她的灵魂必须穿过荒原,躲开恶魔的吞噬,才能抵达灵魂的栖息地。而崔斯坦是她的灵魂摆渡人,她,也是崔斯坦万千摆渡过的灵魂中的极普通的一个。
迪伦原本是一个小女孩,她必须受到保护免受恶魔的侵害,并且穿越荒凉的荒原前往灵魂栖息地。作为一个年幼的孩子,她常常抱怨命运的不公,对未来充满恐惧。然而,当她与崔斯坦相遇并产生了真挚的爱意后,她的关注点开始转移到了他的命运上,超越了对自己的关切。
特里斯坦一直是那片荒原上的向导,他保护着并引领着无数灵魂穿越这片荒原,让它们安全抵达灵魂的栖息地。然而,尽管他总是竭尽全力,但偶尔也会遭遇失败。他心中充满了疑问,他不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他也不明白为何自己被赋予如此命运。面对现实,他迷茫不已,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自己目前的命运安排。
从年龄与经历来看,他是一个经历过许多起伏的人,阅历丰富,见证了无数次灵魂引领,经历了无数次恶魔的袭击。内心早已平静安定,如止水一般,毫无波澜。他机械地、反复地穿越着荒原。可以说他是一位摆渡者,但更准确地说,他是一颗无可归宿的孤独灵魂。他已经完全习惯了命运的安排。
直到,他遇上了迪伦。
迪伦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孩,每当谈到自己依然保持纯洁时,她都会害羞得满脸通红。然而,正是她的纯真和淡定给崔斯坦留下了深刻印象。当迪伦得知自己是火车上唯一的亡者时,并没有感到悲伤和沮丧,反而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然而,她对崔斯坦之前在摆渡生涯中所遇到的其他灵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崔斯坦的故事,她了解到了他的力量和正义感,并在受到崔斯坦保护的过程中逐渐依赖并爱上了他。因此,尽管她安全到达灵魂的安息之地,但她却对失去了崔斯坦的陪伴感到痛恨,她更愿意永远与他一起漂荡在荒原中,甚至不惜冒着恶魔的危险。
她只知道:我要走回去,我要陪伴他,我要拯救他——摆脱他的宿命!
爱,使她充满了力量。前途即将如何?不知道;能否找到他?不知道;如何面对恶魔的吞噬?不知道!
有了勇气,就有了一切;剩下的,交给命运就可以了。
于是,她以前所未有的勇气,独自一人面对恐惧,毫不犹豫地展开了寻找崔斯坦的冒险旅程。
没有了迪伦的崔斯坦,重复着自己毫无意义的摆渡生涯。也许太久的禁锢,以至于他再次遇到迪伦时,除了惊喜,更多地却是对未来充满了恐惧;他不敢尝试、甚至不敢想像,自己还能去哪里?
此时,他才是荒原上需要"摆渡"的灵魂;迪伦才是崔斯坦的灵魂摆渡人。
迪伦的爱牵引着他们,回到原点,回到事故的起点,穿越回时间的刹那,奇迹必然诞生。
迪伦瞬间回到了事故的现场,并且从事故中苏醒了过来;而崔斯坦,却在不远的地方,微笑地看着她。
她说:“原来你在这儿。”
他说:“我在这里。”
读《摆渡人》有感篇5
这本书还是有一定的想象力的,前面像是恐怖小说,后半部又有一点言情小说的意味。但细细品味,你才会被作者带入情境。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十五章,是关于那个湖的描写。很多地方读起来,都能在脑海中都有画面感。例如,当女孩因为难过要与男孩分离,天气骤变,不幸落入密度介于水和石油之间的满是魔鬼的'黑色湖中时的冰冷和刺骨以及恐惧。还有一个印象最深的是,当男孩成功摆渡女孩前,男孩那深情的一吻后还是选择推了女孩一把,他依旧认为他的使命、他的命运只会是这样。隔着像玻璃一样的墙,透着无奈和遗憾。原以为小说到这里关于男孩和女孩的故事就结束了,作者会开启下一个摆渡的故事。但却没有,最后的结局也很美好。
看完这本书,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我们的生活总是被一些条条框框束缚着。我们好像很久都没有做过自身。自身的信念、追过的梦想,很多人都因为生活放弃了。而当有人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时,往往会带来嘲笑。因此,最关键的在于,明白自身要的什么。
读《摆渡人》有感篇6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选择的故事,也是一个15岁小女孩的成长与救赎之路。
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时,她在荒原中,遇见了崔斯坦,他在一路上拼命地保护她,迪伦渐渐地喜欢上崔斯坦了,在他的引导下来到天堂的彼岸。然而走过分界线后她便再也见不到崔斯坦,对崔斯坦的思念让迪伦痛苦,逐渐坚强起来的迪伦知道自己真正追寻的是什么,她决定逆着危险重重的荒原回到起点,和崔斯坦在一起。命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开始,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故事里的人物仅仅有迪伦和崔斯坦,这一段长达十几天的荒原之路上也只有他们两人相伴。书里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心像所投射出来的荒原,或风景清丽,或障烟重重,有悬崖峭壁的起伏,有深不可测的黑水,最最不忍放下书本的是,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所投射的荒原下,还隐藏着什么,哪怕是你心底里最深的期冀,你都不一定会明了,那到底是什么。
上帝为了帮助孤苦无依的灵魂找到回家的路,便为每个灵魂安排了一个摆渡人,陪伴他们一起走过这段艰难的路途。每个行走在荒原中的人们,都将天堂视为自己灵魂的终点站,他们拼尽全力地向着自己的理想与幸福奔跑,却常常忽略了沿途的风景。但是迪伦和崔斯坦却是个例外,在荒原中,迪伦遇见了男孩崔斯坦,她的灵魂摆渡人。他的笑容令人内心宁静,他的孤傲又有些神秘莫测。最重要的是,他让迪伦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有了渴望许久的安全感: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陪伴在她的身边,不离不弃。他们一起躲避恶魔的利爪,艰难地携手走过泥泞的沼泽地,渡过危险的湖区,在安全屋里烤火休息。她的灵魂不同于所有他曾经保护过的灵魂,即使自己身处险境,依然对世界和他人充满好奇,富有同情心,还有只属于少女的娇羞与悸动。两人在荒原中相伴行走的故事是整本书中最温暖的一段:他们从彼此陌生走向相知相恋,像一对儿真正的小情侣一样聊天,心动,争吵,拥抱……这一切在危险的荒原之中显得那样弥足珍贵,仿若时光静止,所有的情愫都凝固在美好的瞬间。再远的旅程,终需有一别。两株刚刚萌发的爱情幼苗,被一块看不见的帷幕隔在了冰冷的两个世界。
迪伦终于来到了天堂,传说中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然而对她来说,失去了爱人的陪伴,天堂不过是座散发虚幻光芒的荒凉城堡。她注定要为爱寻找,以前是父亲,现在是崔斯坦。她想念他的陪伴,为了找到他,她愿意付出生命与灵魂的双重代价,即使等待着她的,是跌入黑暗的炼狱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初走荒原,崔斯坦是她的摆渡人,而再次返回时,没有了摆渡人,迪伦靠的是自己,是自己强大的信心和信念!每一次黑夜的降临都意味着死神恶魔的呼唤,迪伦说,她不再害怕看到恶魔了,那是因为,心里有了坚定的爱,就有了无畏一切的胆量。终于再次见到崔斯坦,他们的角色打了个颠倒,迪伦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我们一定要回去!”15岁的'迪伦再没有了是不是带小熊的犹豫不决,再没有了面对不符合心愿的生活环境而在心底产生的怨怼,她有的只有对爱的向往和坚守!果然,爱带来了奇迹!“她看着他出现在自己的世界里,如痴如醉。”紧张的我怎么都不肯放下手里的书,一直在读到这句话时,才放心的合上书,抬了眼,看一看窗外的绿树,深深的吸入一口满含桂花香的空气,来平复一下自己紧张的思绪,终于一起回到这个世界里,心才可以放下,为迪伦和崔斯坦而放下。
其实,这个神秘的灵魂摆渡人可以说是自我投射的,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明了自己的摆渡人来引领自己,在将要溺水时获救,在深陷淤泥时被扯出来,在不知道方向时被指引。所以,与其说两人相伴,还不如直接说,每个人的荒原最终只有自己陪伴着自己,孤独而坚定的走过。摆渡人引领的是人的灵魂,而指引摆渡人来引领的,却是自己。其实,摆渡人,就是你自己!给了我们希望的摆渡人,其实,就是自己给了自己希望!自己给予了自己的救赎!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不能说急于去寻求帮助,急于去依赖于别人,万一别人也是无能为力,那我们该怎么办?怨恨别人?还是说嚎啕大哭?都不是,我们要知道真正可以让我们度过难关的人只有自己,真正的灵魂摆渡人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的勇气,信念和毅力,才可以得到让自己真正的救赎。当我们必须直面生存和死亡、灵魂的毁灭与爱情的永生之艰难选择时,自己应该怎么走才能不让自己后悔?
读到这里,我似乎从书中找到了答案,面临艰难的选择,禁锢我们的从来都不是有形的枷锁或隔门,而是来自我们心底的怯懦、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担忧,你的信念决定自己的人生,只有无所畏惧的自由灵魂,才能抵达甚至改变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赎,是来自心灵的自我成长与非凡勇气,没错,只有遵从自己内心所想走出来的路,才能不让自己后悔,要知道,所谓每个人生命中的那个灵魂摆渡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读《摆渡人》有感篇7
有幸坚持下来看完了这本好书,此书前一半真是没有太多的吸引力,一度看的我很压抑,好在没有放开它。
我们直面死亡、生存和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
在书中,我看到了摆渡人的宝蓝色(忘记是不是宝蓝色了)眼里的温情,看到了迪伦为爱无畏的勇气,看到他们美好的爱情结局。
人死后会发生什么呢?谁会是你的摆渡人?真是一本很好的心灵治愈系小说,至少现在感觉并没有那么恐惧死亡,因为死亡意味着失去挚爱亲朋,失去了自己他们怎么幸福生活!所以有时候会想到自己好好的活着也是一种爱的方式。如果死亡后的路真的有人陪你度过,直到你再一次的“回家”,等待家人的到来,也许就并不可怕了。
是否每一个太早夭折的孩子都可以在自己的荒原体验从未体会过的人生,每个人的`荒原不都是自己的情绪和愿望所反映的吗?包括摆渡人崔斯坦的样貌及性情也是和迪伦理想中一样。他们是否都像女主人公迪伦一样在荒原里有着健全的身体,可以体会刻骨铭心的爱情,有着现实生活中从未有过的勇气,冲破一切困难只为和最爱的人在一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死亡就是去另外一个世界和你的摆渡人一起经历一段旅程,旅程的精彩由你自己决定,然后到达目的地,继续好好“活着”。生命没有终结,只是换个方式重新开始!?愿我们都能和迪伦一样勇敢,一样幸运!
读《摆渡人》有感篇8
她,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她,引领我打开智慧的大门;她,陪我在想象中畅游。看到这本书,我如获至宝,这是一本温暖、令人振奋、发人深省的伟大作品,教会我们如何去爱,是的,她就是——《摆渡人》。
在这个假期,我阅读了《摆渡人》,几乎是一口气把她读完的,当我在新华书店里初遇她时,就被她的封面吸引了,“摆渡人”,这是一本讲述什么的书呢?我情不自禁地站在了货架边,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读着读着,越发地有意思,我带着问题在书中探索。崔斯坦为什么不能回归人类?迪伦和崔斯坦会有危险吗?他们能生存下去吗?一个个问题在我脑海中浮现,书中的主人公似乎又在给我解答,我们像好朋友那样,谈论着内心的想法。
在我与迪伦的交谈中,迪伦告诉我,她本是一个担心自卑的女孩,在经历过生死离别后,突然让她发现生命是多么的美好,崔斯坦倾尽一切保护她,看似是一个摆渡人的职责所在,但也只有迪伦知道,那是爱情的力量,崔斯坦的出现,让她变得勇敢坚定,为了梦想而坚持不懈,迪伦与崔斯坦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他们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明天,伟大的爱情感动了上帝,在决定为爱一搏时,他们重返事故现场后,终于变回了人类,梦想成真,可以永远在一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自己的摆渡人,他们会指引你走向正确的方向,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你伸出援助之手,让生命不再艰难。生活中,我们也要用爱去感化他人,努力成为他人的摆渡人。
读《摆渡人》有感篇9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最著名的作品,一举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大奖,版权销售33个国家,是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我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其宣传,很久之前边听过,甚至曾看过有关电视剧和电影。总得来说,小说的脑洞故事情节远远不如中国的网络小说,但是却有着独到的启发性。
这本书的女主迪伦是一个15岁的单亲女孩,她与妈妈生活在一起,她讨厌母亲的喋喋不休,讨厌学校里的老师同学,她没见过父亲,却渴望与父亲见面。为了逃避生活的不满意,也为了见到自己的父亲,她踏上了去见父亲的列车。作者克莱儿十分擅长心理描述,把女主的孩子心理描述的淋漓尽致。她担忧早饭的好坏,恐惧同学的嘲笑,在考虑是否带泰迪熊上火车的时候犹豫不决,她还是个孩子,她的心中是一片荒原。她怀着忐忑的心踏上旅途,不曾想这场旅途却将她彻底改变。在旅途中,火车出了事故,她成为了唯一的遇难者。也就在那时她遇到了崔斯坦。崔斯坦一个灵魂摆渡人,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从事这份工作,他引领了成千上万的灵魂。他一直认为:这是命,他没得选择。最初,他工作热情投入,后来经历了很多灵魂的自私,贪婪,工作渐渐成了例行公事。故事的开篇,他疲惫的坐在那儿,冷漠的应对。他的心,又何尝不是一片荒原呢?直到与迪伦的相遇打破崔斯坦世界里的规则。崔斯理变成了迪伦想要的样子,一个16岁的翩翩少年。两颗荒芜的心在数次的遇险中靠近了彼此。他们两个在这段旅途中,相识、相知、相爱,然而他们本不属于同一世界。迪伦走入了新的世界,而崔斯坦需要继续工作,去引导下一个灵魂。彼此相爱,却无法相守。故事的最后,不甘放弃的迪伦重新走入荒原,寻找崔斯坦,并与村斯坦一起回到了现实世界。
“每一个镌刻着爱与善意的灵魂,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摆渡人。”这是《摆渡人2:重返荒原》书的封面上的话,处于对第一部的喜爱,我买了一本,并在读书活动期间看完。在《摆渡人2:重返荒原》中,爱与善仍然是故事的.主题,女孩迪伦和灵魂摆渡人崔斯坦在经历了异常惊心动魄的抉择之后,终于打破生死界限,来到了现实世界中,两人一起面对种种困难。与此同时,一位名叫苏珊娜的摆渡人因为窥探到他们逃离了荒原,也心生向往,渴望来到现实世界里生活,为此她欺骗了一个由她引渡的灵魂,并引发了一场巨变……崔斯坦和苏珊娜同为摆渡人,同样穿越生死之间的帷幕来到人间,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崔斯坦和迪伦在人间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而苏珊娜却不得不重新回到荒原。
这本书有很多美好的语句:
1.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
2.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3.每一个灵魂都是独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过错。
4.“嗨。”她也轻声回了一句,嘴唇颤抖着露出了微笑,“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
5.有些时候,你觉得一个人所说的话都对,其实并非如此,只是你选择相信那是对的。
6.你之所以相信一个人说的话,是因为他说了你想听的话。
读完书很长时间我都在思考:谁因谁而存在?谁是谁的摆渡人?生命若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又能成为谁灵魂的摆渡者?所有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只有自己。你在成功摆渡别人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我们生活在社会上,本是孤独的彼此,在茫茫人海中遇到对的那个人,可能在这之前我们都是孤独的存在,但是当那个人出现,结合在一起,就成了彼此的依靠和温暖,也成为彼此生命的向导,两个人携手面对所有的困难和险境。当两个人同心,成为彼此的牵引,所有的一切困难终将克服,而这也终将迎来美好的明天。人生路上,只有那些心怀善念,坚强、勇敢、勇于承担的人才能得到爱的字样,才能获取前进的动力,才能真正左右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灵魂的摆渡人。
读《摆渡人》有感篇10
我的存在是因为有你,爱让我勇敢,让我不再胆怯——题记。
爱,爱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在过去,在未来都是如此。但是,如何表达爱呢?每个人对于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读完《摆渡人》这本书后,我深受触动。
曾经,有个名叫艾琳的单亲女孩,她一直过着没有父亲的日子。直到有一天,她决定去找寻自己多年未见的父亲,却不幸在途中遭遇了一场可怕的事故,失去了生命。然而,在她迷失的灵魂中,她遇见了一个神秘的摆渡人,他名叫格林。命运似乎因此而改变了轨迹。格林一直陪伴着艾琳,保护她,帮助她找到所谓的归宿。他那被岁月冰封的心,也在艾琳的存在下渐渐融化。他对她付出了真挚的感情,但是他知道这段情缘注定无法持续下去。他为了保护她,只好选择欺骗她,让她相信他不能陪伴她到最后。艾琳虽然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和痛苦,但她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她决心逃离所谓的归宿,穿越危机四伏的荒野,只为了在无尽的光球中找到那个她深爱的格林,再次回到他们的.世界。而这一次,格林比她更为恐惧,因为他知道自己并不属于那个世界。然而,为了艾琳,他咬紧牙关,强迫自己保持坚强,让自己相信着这看似虚无缥缈的希望。最终,幸运眷顾着他们。他们成功地找到了彼此,重返了那个世界。在漫长的旅途中,他们学会了珍惜和守护,他们的爱情也变得更加坚定和纯粹。这是一个关于命运、爱情和勇气的故事,也是一个描写奇迹的传说。
一本书,要让人产生感受,就需要有爱,而《摆渡人》是一个教会我们如何去爱的故事。他关心着她,她同情着他。他小心翼翼地告诉她死亡的真相,她理解他过去的经历。他让她勇敢,她让他感到温暖。所有这些都是因为爱。一个15岁的女孩经历了无数困难,一个不知道自己身份的摆渡人,他们之间本该是两条平行线,只有一个交点。然而,迪伦因为爱着崔斯坦,相信崔斯坦也爱她,于是她勇敢地回到了荒野,让彼此的线从此重合。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爱。
或许,现在讨论这个话题可能有点早,但是它却具有深刻的意义。我们常说,爱能使人勇敢,但我认为,只有勇敢才能谈得上爱。迪伦深深地爱着崔斯坦,但是如果她因胆怯而错过了那个所谓的归宿,在默默等待亲人的过程中,两人将永远失去再相见的机会。崔斯坦也深爱着迪伦,但如果在最后关头他没有鼓起勇气,没有坚持和迪伦一起走下去,他将永远被困在为他人摆渡的角色中,再也无法与迪伦相见。
所以,勇敢是表达爱意的方式,也是建立爱情基础的关键。如果一个人连表达爱意的勇气都没有,那可以说他并不真爱对方,或者说他不配拥有爱情。崔斯坦和迪伦是很好的榜样,尽管他们的故事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但无论是爱家人、爱朋友还是爱社会,都需要勇气。只有鼓起勇气,勇敢地去爱,你才会发现世界变得与众不同。
读《摆渡人》有感篇11
《摆渡人》是英国著名实力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著作,凭借此著作,她一举获得了五项世界文学大奖。故事发生在神话背景下,以穿越荒原为主线,展现了人物灵魂成长的踪迹。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叫迪伦的普通女孩,乘坐火车去看望早已与其母亲离婚的父亲。不幸的是,火车在隧道处发生事故。当她从昏迷中醒过来时,四周悄无声息,她走出隧道,以为自己走错方向了,但她看到了一个叫崔斯坦的男孩,于是二人一起走向荒原。在后来发生了一幕慕神奇诡异的事件后,她才知道原来自己早已在车祸中死去,而眼前的男孩只不过是一个要带她平安走向所谓天堂的.摆渡人。死,原来这么地轻易,但她却并没有太过悲伤,反而是更加坦然了,甚至还关心起摆渡人了。在一次次的危险下,在一次次的逃亡中,二人渐渐地产生情愫。最后经历了种种困难,二人神奇般的回到了现实世界…
故事情节可谓是引人入胜,极其新颖。孤独的荒原,爱情的萌芽,生死的拷问,贯穿了整部小说,让人在惊心动魄之余还会陷入沉思:何为生命的意义,何为真正的爱情?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关于打破既定规则的自己。崔斯坦觉得他一生的宿命就是做别人的摆渡人,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放弃这份职业的后果是什么。每一个到达天堂的人都没有想过离开,只有迪伦想原路折返,一个人再次经历魔鬼,寻找心中的所想。别人告诉你这样不行,你打破格局就是不对。可总有人要去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也要有人在不打破道德的前提下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些尝试。
很多时候,人性存在的软弱,是我们不期待别人去尝试我们做不到,或者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我们悄悄抱着这样的心态,告诉他后果会有多糟糕,甚至说一些尖酸刻薄的话,那是因为我们有时候会担心,若是他成功了,我们却还在原地徘徊,我们的内心会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