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收集8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1
昨天晚上,我坐在电视前观看《开学第一课》。这一次《开学第一课》的主持人是:撒贝宁和董卿。
节目开始啦!首先,由帅气的吴磊哥哥来为我们唱一首《梦想开始的地方》。歌曲过后,一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宁教授,通过“正直”一词为例子告诉我们了字的来源。接下来,是一位名叫理查德·西尔斯的先生的汉字故事……
看着看着,终于到了我最喜欢的节目了。世界围棋冠军,柯洁。他讲述了自己在去年和阿尔发比赛时的情景。那年,阿尔法向柯洁发起了挑战。最后,虽然柯洁落败了。但他还是坦然的面对了。我觉得,阿尔法不管是输了,他也不会伤心难过。还是赢了,他也不会露出笑容。因为,他没有灵动的思想和鲜活的.情感。但是,不管谁赢了。这都代表着中华的博大精深。
还有一个节目,就是弹钢琴。首先上台的是朗朗老师,还有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机器人,和一位钢琴少年。他们每人都在屏幕后面弹了一首同样的歌,然后,让大家猜猜那边是机器人,那边是人。我没有猜出来。而郎朗老师却从一个错音里听出了是非。后来,朗朗老师又和徐子航一起比赛了机器人的速度,最后,机器人以五十三根手指赢得了比赛。
通过看《开学第一课》,让我知道了作为一位中国人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呀!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今天晚上,我看了《开学第一课》的视频,这个节目实在太好看了,里面有汉字、唱歌、武术、跳舞、弹钢琴,唐诗、宋词等等。主持人是撒贝宁老师和董卿老师,我看到了机器人弹钢琴,九十六岁的爷爷会说英语,太惊讶了!
看过这个节目以后,我深深地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看完这个节目以后,我终于明白了,读书成就梦想。我一定努力读书考上一个好大学,为国争光。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2
在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的第二天,即9月4日,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人们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围绕着“英雄不朽”这一主题,“开学第一课”讲述了从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和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在这长达14年的抗战岁月里,中国人民用“爱国”、“勇敢”、“团结”、“自强”抗击日本侵略者。“开学第一课”同时也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部分英雄烈士们:1935年不幸被捕枪杀的赵一曼、1940年不幸牺牲的杨靖宇、掩护部队转移的.左权,宁死不当亡国奴的王璞。牺牲的先烈中有男也有女,有年幼的儿童,也有年长的老人。但在敌人的枪口前,他们都宁死不屈,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批爱国志士,中国才能骄傲地站起来。
1937年12月,南京的上空传来了阵阵轰鸣声,地面传来剧烈的爆炸声,接着日本侵略者的脚步踏上了南京的土地,对中国人民刀砍、枪杀、活埋。南京城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到处是撕心裂肺地哭声,到处是侵略者的狞笑声。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由于侵略者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我三十多万同胞在南京城惨遭屠杀,如果将被屠杀的同胞手拉手站成一排,竟长达一百八十多公里!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掠,手段残忍,罪大恶极,世所罕见。我们痛恨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不禁要问:当时我们的百姓、战士呢?因为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人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更造不出坚枪利炮,许多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只能任人宰割,甚至出现了少数人为吃一顿饱饭,而向侵略者屈服。如果当时中国经济发达,能够制造出先进的武器,那么中国还会遭受敌人的侵略吗?但是,没有如果,我们只有牢记这段历史,铭记这血的教训,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科学知识,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正如“开学第一课”所讲,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只有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只有担当起振兴中华的责任,才能让祖国这东方巨龙早日腾飞!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3
不知不觉,两个月的暑假就结束了,我们又要迎着晨光走进校园的大门,开始端坐在黑板前,认真汲取老师教授的知识,然后在答卷上写下满意的答案。九月一日是开学的第一天,首先我们要上的第一课,便是给广大中学生带去欢乐与思考的“开学第一课”——央视出品的大型公益教育类节目《开学第一课》。这档节目就是开学之旅的第一站,也是让我们从暑假收心,把注意力重新放在学习上的法宝。
到了晚上七点半,我与同学们一起聚在教室,等着收看《开学第一课》。不得不说,“一个人”的假期放久了,重新回到集体的感觉真的很奇妙,尤其是大家伙聚集在一起,兴致高昂地看一档节目时,也许这种快乐,很多年之后,还能细细品味吧。没过多久,时针指向了数字8,吵闹的教室也逐渐安静了下来,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多媒体屏幕吸引了,都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开学第一课》。
每年《开学第一课》的节目主题都会不一样,今年的主题便是奋斗成就梦想。和以往一样的是,节目邀请了各行各业了不得的人物,给我们讲述了这些先进人物身上所经历的事情,以及给广大开学的中小学生带来开学寄语,鼓励我们认真学习,成为想成为的人。每每看到他们诚挚的.面孔。我都不得不感慨,如果祖国的发展,没有他们的贡献,我们又如何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听他们娓娓道来过去的故事?
看完节目《开学第一课》,我感触颇深,深刻地明白了心怀理想信念,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支撑生活,那他日复一日过着重复的生活。和带线的木偶有什么区别?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实在是不可取。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明白,我们要努力学习,充实自己,为以后建设伟大祖国打好基础。最重要的是,要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心,在这光荣伟大的日子里,向祖国和党致敬,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栽培。最后内心要装满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新时代青年,为自己、为人民、为国家的光明未来努力拼搏,奋进青春,为实现中国梦加油。
同学们,相信大家都明白何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出生在和平盛世,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就应该自觉承担起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散发自己的光彩,为国家的建设献上绵薄之力和那清澈的爱。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4
20xx年,中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的背面。1月11日,“嫦娥”和“玉兔”,完成互拍月亮的一边。照片之一,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它俩胸部标志,迄今回,在月亮标志“闪耀”。
什么样的特殊材料能使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发光?为什么我们要去月球背面?整个项目有多困难?“玉兔”能回家吗?
围绕着这些孩子们关心和好奇的问题,“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总设计师孙泽洲将来到现场,在AR和虚拟技术装饰的宇宙背景下回答问题和问题。同时,“虚拟”AR虚拟图像“玉兔II”将充当一个小教学助手,与现场的孩子们密切互动,分享它在月球上看到和听到的内容。
身处月球的“嫦娥”和“玉兔”,完全暴露在强紫外线和严酷环境之中。为了让它们身上的.在国旗不褪色,“嫦娥人”经过上百次的试验,终于找到了制作国旗的材料和工艺,还进行了上百次的调色和比对,完美展示了“中国红”和“中国黄”。而这,只是整个庞大研制工作的一个缩影。别看“嫦娥”和“玉兔”个头不大,但它们身上有300多套设备,几万个元器件,每个产品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即便难度巨大,“嫦娥人”还是一往无前,并且成功了。
该团队的平均年龄为33岁,也将于20xx年出现在第一课的舞台上,把热切的希望传递给孩子们。
总设计师孙泽洲寄语道:“我相信,未来我们中国的航天员,也会登陆月球、登陆火星,我也希望登陆火星的第一个宇航员,很可能就在在座的你们之中。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同学们,加油!”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闪耀”在月背的五星红旗,凝练着着九天揽月的千古情怀,代表着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它将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让“航天梦”徜徉于宇宙更远的地方。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5
秋天是清爽的,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许多同学一定开始怀念我们的校园生活了,9月1日是我们正式返回校园的重要日子。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电视节目央视《开学第一课》的开播日,和往年一样,我仍然按时看。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带给我深刻的感受,今年的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我从这个节目中学到了“英雄”这个词,我所理解的“英雄”可能会有所不同。所谓英雄应该是精神领域的东西,可以是为祖国、为梦想等等。因为世界从来都是不太平,我们没有被战争打扰的原因是有人给我们背负了沉重的负担,这些人是我们的英雄,他们的精神是英雄的精神,我们应该去学习,去倡导,也应该铭记他们。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人都是英雄,我们也无时无刻的在学习着“英雄精神”。当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时候,难道不是在学习先辈们抵制邪恶的精神吗?当你有了孩子,并且悉心照顾的时候,难道不是在学习你父母交给你的精神吗?因此不管是在什么时候,英雄总是陪伴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也无时无刻贯穿着英雄精神。当你遭遇困难,但是百折不挠的继续努力,最后获得成功的时候,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身为一名学生,我们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基石,一定要学习《开学第一课》里面各位先辈的精神,以饱满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学习,不断努力充实自己,认识到更多的课本知识,这样我们在未来的祖国发展中,才可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力求我们有超凡的知识和雄厚的体力去实现,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每个时期赋予青少年的责任都各不相同,而我生在长在当下的中国,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美好的中国。吃穿不愁,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当下,中国青少年更要学会居安思危,不忘历史,保持清醒的头脑,壮大祖国,尽一份力书写美好的篇章。
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每天进步,不断获取新知识,形成良好的身体,在我们祖先的眼中不断朝着更好更强的方向飞跃,同时成爸爸妈妈的骄傲。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6
岁月匆匆,转眼间我们又来到了九月一日的开学日,开学日同学们的感情都很复杂。既有对暑假美好生活的怀念,也有对未知学习生活的忐忑。开学日晚上,作业也比较少,因为老师提醒我们记得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开学专题节目《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是一档有着悠久历史的教育类的电视节目,节目会请来重大事件的当事人来讲述他们亲身经历的故事,邀请的嘉宾与当期的主题都是相关的。
在经过一天的学习之后,我放学后飞奔回家。到家吃晚饭后把作业写完,抓紧洗漱后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了电视机面前,打开中央电视台来观看《开学第一课》。时钟指向了八点,《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今年度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节目请来了“时代楷模”、“八一勋章”获得者、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科学家、冬奥冠军、考古学家等奋斗者。嘉宾们用亲和的口吻,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娓娓道来。从嘉宾们身上,在嘉宾们的故事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祖国取得如今巨大的成就的背后的不容易。
正是因为有一代代前辈的不懈努力与接力,我们如今的生活才会这么美好。一代代人的积累,终于成就了新中国的发展伟业。我们很多同学都出生于2000年后,是名副其实的“00后”,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伴随着新中国在新世纪的初期的高速发展,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被祖国的各项伟大成就所震撼,在我们身上,身为中国人的自信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但这份民族自信心的`得来背后,却是前辈们抛洒的热汗铸造。身为新时代的年青一代,我们在努力的学习生活中,难免觉得迷茫,觉得没有方向,有的同学也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但是,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如果人生不先吃苦,就得一直吃苦。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绝对不是权宜之计,我们唯有学习台上的嘉宾的优秀品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实践,不惧怕行进路上的艰难困苦,才能有一番成就。
看罢今年度的《开学第一课》,相信各位同学内心的爱国情愫都不自觉的产生了。新中国一路走来的巨大成就,证明中国道路的正确,也激励着各位同学发愤图强,努力在自己的人生书页上写就新篇,彰显人生价值。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7
今年开学第一课大型电视节目的主题是:美就在你身边。看到这个题目,我就觉得这个“美”,绝不是一般的“美”。接下来的节目,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让我认识到美的可贵。
第一节课,这个第一位女航天人——刘洋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太空上的美。当她已经习惯了在神舟九号上生活时,她却开始想念地球,想念地球上的空气、家园、动物、人类。回到地球,她才发现,地球上的一切都是这么的美,像和谐的音符一般。她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探索美、发现美。
第二节课,最佳女运动员——焦刘洋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她从小坚持不懈地游泳、学习,并不断提高,梦想自己站在世界最高的领奖台上,最后成功的故事,并鼓励大家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一种创造美。
第三节课,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堂课。著名学者于丹老师告诉我们,生活就像一锅煮着的水,滚烫滚烫。在锅里放入鸡蛋,会被煎熬所折磨,最后变成熟鸡蛋,硬得很,这样一类人对别人漠不关心,不帮助他人,是铁石心肠的人。在锅里放一根胡萝卜,煮熟后会变成烂泥,这样的人对生活没有热情心,而且对社会也没有贡献。在锅中放一些茶叶,沸腾后,它和水便合为一体,把美、香都给了水,这便是对生活充满热情,而且贡献了许多美的人。
我若有所思,自己到底做怎样的人呢?生活不自信,不关心的人,与对生活充满激情,热切向往的人相比,一个是上天堂,一个是下地狱。对生活不关心的人,他们不会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甚至别人很漂亮,自己都从未察觉。
对生活向往的人,他们从未看见别人有困难却不帮,他们会发现身边的美和不同,让人们赞扬。美,不仅在外表美,更在心灵美。
对,应该做把自己的美传递给别人,并且让别人把美传递给更多需要美的人。从于丹老师的话语中,我能听出她想表达的是:美,是雨中最纯洁那滴雨点;美,是天空中最闪耀的星星;美,是花园中最艳丽的花朵……
用心去感受身边的美,从小小的搀扶,到大大的贡献,一直到你能用心去体会真正的美。让美,温暖我们每个人的心,触动每个人的心,从开学第一天做起,让世界美好。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8
2018年9月1日晚,我观看了中央1套的《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的主题是:“创造向未来”。我看了节目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节目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是一名摄影师,他叫解海龙,他拍了20多年的黑白照片,这些照片里,记录着一个个美好的回忆,有“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照片中,她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一双大大的眼睛看向前方。今天,“大眼睛女孩”来到现场,感谢解爷爷对她的帮助,在她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起了重要的影响。同样的情况,还有“小光头”和“大鼻涕”,他们现在都已成家立业,这些20多年前的照片,清楚的记录了他们当时渴望知识的神情。“如果没有这张照片,我可能只读到高中毕业,也就没有现在的成就。”苏明娟姐姐在节目中说道。
我从他们的照片中,看到了一双双儿时渴望学习的小脸,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骄阳似火,他们都在恶劣的环境下坚强学习。
看到这里,让我想到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像我写作文一样,一旦写不下去就乱发脾气,但等我静下心来后,我就会想,我为什么写不好,是平时积累不够,词汇量欠缺,还是根本没有认真思考题目,理顺思路呢?我想,这些都有可能是我写不下去的原因吧。
首先,我觉得我应该要多看书籍,书籍才是知识的源泉,我们要吸取书本里的各种知识,就像“大眼睛”那样,对知识充满渴望。平时有空要多学习多看课本中的'词语和美句,学会灵活运用。看课外书时,要带着心去看,把文中的好词好句一一标出来,记在心里。等到需要的时候就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写好作文。所以,只要肯努力肯花功夫,没有什么难题可以难住我们。
当想到“大眼睛”、“小光头”他们在四面透风、破破烂烂的教室里还能那么刻苦学习,而今天的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知识改变命运,理想创造未来”,这就是“开学第一课”带给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