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体裁作文 > 观后感

柳州博物馆观后感(收集5篇)

来源: 时间:2025-09-07 手机浏览

柳州博物馆观后感篇1

9月28日早上,弯小二年级校访问日活动:参观柳州工业博物馆。

大家排队步行,过了文昌桥,往右转,一会儿就来到柳州工博馆。讲解员很认真地跟我们讲解:柳州第一辆汽车如何诞生。还看到蒸气火车,拖拉机,装载机,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的机器。参观着,很快就到11点了。爸爸来接我,问我有什么感受,我却讲不出来,好像对这次参观工博馆提不起劲。

回到家里,爸爸批评我,说参观工博馆是一次了解柳州工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认真参观会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希望我在下一个学校快乐访问日要做好准备,认真对待,争取有多些收获。

我想爸爸是对的',我知道怎么做了。

柳州博物馆观后感篇2

柳州市博物馆是一座拥有先进设施与现代化功能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也是柳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从外观看去,博物馆采用花岗岩风暴石砌筑,典雅厚重,外廊有21面浮雕,寓意21世纪的柳州和2100年的厚重历史,反映柳州史前文明、民族民俗文化、现代文化等内容。馆藏各类文物36000多件,以壮、瑶、苗、侗族民族民俗文物较为突出;以西周云雷王纹青铜角形器、战国扁钟、汉代虎钮錞于、铜镜和铜鼓以及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清“四王”、近汉代的齐白石、张大千等书画为珍贵,许多馆藏文物颇具地方特色,因其精美罕见而成为国之瑰宝。基本陈列有《柳州历史文化陈列》、《柳州少数民族风情展》、《古代青铜陈列》、《古代书画扇面陈列》、《古代陶瓷陈列》,向观众直观地展示出柳州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和悠久历史。

柳州又称龙城、壶城,她不仅山水秀美,更显人杰地灵,有壮、侗、苗、瑶、仫佬、毛南、回、水、满、土家等多个少数民族居住,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异彩纷呈,这里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是唐宗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任职之地。壮族的歌、侗族的楼、苗族的节、瑶族的舞,展示了柳州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人文鼎盛。从远古人类留在白莲洞的足音,到唐代俊伟柳宗元释奴办学的举措,至明清贤良惠及乡里的恩泽,丰厚的文化积淀滋养着柳州人,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柳州文化,一如浩荡柳州江、千年流芳。展览将柳州五万年的悠久历史有机地贯穿起来,既突出重点,又纵览全局。通过布景方式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实体,生动而详实地再现柳州历史风貌,以经典的亮相展示古城风采,以经典的力量呼唤文化传承,以经典的链环绵延古城文明。

展览中的文物,它们本身所呈现的或许只是人类漫长进化历程中的一个片段,一个场景,然而它们却连缀成一段完整的历史,让古城的过往生动地展现于后人眼前。

解读历史,是建设未来的另一种方式。我坚信,柳州先人给我们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历史文化,将激励后人为建设更加美好的龙城贡献更多的聪明才智。

柳州博物馆观后感篇3

火车是睿睿的最爱,去年中秋节在北京的中国铁道博物馆,睿睿有机会在武广高铁动车组司机操作台体验驾驶。

今天是大年初二,虽然下着蒙蒙细雨,却没能阻挡睿睿去柳州工业博物馆参观的热情。从报上得知春节期间可互动体验开火车,睿睿早就盼望登上那老式蒸汽火车的驾驶室参观了。

看看老式蒸汽火车的驾驶室有什么不同?从大门处进入大广场,柳钢捐赠的充满传奇的1504蒸汽机车最为引人注目。20xx年五一时睿睿第一次见到这架蒸汽火车,就很兴奋。

远远看到火车冒出的蒸汽、听着汽笛声,睿睿就激动的向火车头飞奔。第一次有机会进驾驶室呢,一起跟我来参观吧。师傅伯伯告诉我哪里是前进控制杆、哪里是后退控制杆,还让我亲自动手操作,听着火车“轰隆隆”的声音,真是很高兴。就象那首歌唱的“嘟嘟嘟,开火车,开到哪里去?开到北京去。”

脚踩炉门开关,炉门打开的同时就要铲煤了,以前的司机真辛苦呀!高铁动车就先进多了。从驾驶室下来,睿睿还仔细的看蒸汽机车的.工作原理图解,边回想着刚才的情形。睿睿在企业馆还看到了爸爸的照片,正是有许许多多、一代又一代的人为柳州工业无私奉献,才有柳州工业更辉煌的明天。

在此也向睿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所有亲历、见证柳州工业成长的人们致敬!祝大家新春快乐!健康幸福!

柳州博物馆观后感篇4

工业博物馆的规划建设具有相当的超前性,同时也会受到很多局限,因为前定性的因素很多,规划与建设中必须很好地尊重和加以利用。但是建设者可以发挥的余地也是很大的。博物馆是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文化工具。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东西,经过“博物馆化”处理,就可以成为文化遗产,在塑造历史记忆和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甚至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博物馆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随着物质产品的丰富,人类会逐渐进入一种展示性生产与生活状态,以自省与省人,达到文化自觉与理性交往的目的;二是对于现成的东西,尤其是遗产内容与要素,要以博物馆理论与方法进行博物馆化处理,使其升华,发挥展示、信息传播和教育激励等作用。

规划中的工业博物馆整体上的地理位置与基础条件都不错,周围有市府、广场、园林、江边、古镇等环境,老厂房本身更有相当价值。规划的整体框架也是清晰的`。这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将来博物馆尤其是展览展示的内容和细节。我觉得从现在起,就应该启动博物馆化思维,首先就是遗产一定要保护好,不能再在厂区内进行拆迁了,建筑里边的内容,比如有些机器设施、墙上的标语、入口处工人上班打卡的设施与内容、各种标牌,包括原来纺织工业的生产流程、产生的痕迹比如树上挂着的厚厚的棉尘等,都应该保护并考虑是否作为工业遗存展示。此外,规划时还要进一步和博物馆建设结合起来,加强相关文物与资料的征集保护及研究阐释工作。据说柳州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已经比较充分地注意了工业遗产方面的内容,还应该将普查发现和博物馆规划与未来的展示结合起来。

就园区与博物馆内容来说,无论是遗产本体还是建设性设施,要处理好信息与视觉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规划设计方案可能更强调视觉上的效果,而从遗产保护传承与博物馆语言角度则应该更突出信息,主要是遗产的原真性,因此应该尽可能地拿老厂房、拿工业遗产的实物、拿生产的遗迹来展示和说话。其他的要素则只能是起辅助性作用。遗产的核心价值是历史、科学与审美,博物馆的核心功能是记忆、激发与创新,尤其是记忆是一切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记忆是不容许掺假的。在具体设计细节方面,建筑、动线、展品、装饰、相关辅助性设施与活动,以及运营等等,都应该被放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中,体现科学与文化的精神。工业文明及其成果改变了社会、改变了生活,改变了人。这个博物馆要传达这个历史信息、这种记忆,从而激发参观者建设未来的创造力。博物馆和博览会、百货公司虽然都充满了人类的物质创造,都有展示,但是它们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博物馆里的物品已经脱离了日常生活,是历史的物证和情感的记忆。我很欣赏规划中“追忆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那句话。这不仅仅是浪漫的情怀,而是充满历史记忆和科学精神的发展动力。

总之,作为一个以老厂房为主体、以工业博物馆为核心的工业文明园区,我希望人们无论从哪一个方位进到这个园区里,就如同进入另一个时空,既可以获得对工业文明的本质把握,又享受到现代化的文化与公共服务,还可以在优美的具有工业时代特色的园林环境中的休息、沉思,反省人类文化在工业文明时代的得与失。希望这项工作将是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及博物馆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全新的探索。

柳州博物馆观后感篇5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去参观柳州工业博物馆。

在一楼,我们看到了过去的柳州,并拍到了古老的城门,还了解到以前是怎么制造出糖来的,我们还看到了活字印刷呢!

柳州工业博物馆内不仅有历史悠久的古物,还有不少现代的工业产品。我们上二楼继续参观,一上楼就看到了一辆宝骏630和一辆被解剖的景逸汽车,还有卫星、火箭、机枪、火箭筒,还看到了北京西站的员工模型与图画……

我与表姐征得大人的同意后,独自上了三楼。在三楼,我们转了一圈,发现了“神5”,我们立即想到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情景,我把在科技领域上具有历史重大意义的“神5”号拍了下来。

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我们走进3号展厅,看见许许多多的汽车零件,看来,柳州被称为“汽车城”果然名不虚传。

工业博物馆记录了我们柳州工业发展的历史,这些展览体现了柳州人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