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参考文献(3篇)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篇1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赵著.幼儿园混龄课程园本化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10)
[3]何影仪.混龄分班一一一种特别适合我国幼儿园的教学组织形式[J].教育导刊.1999(55)
[4]王晓芬.国外幼儿园混龄教育研究概述[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03)
[5]玛丽亚·蒙台梭利著.江雪编译.有吸收力的心理[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194-208.
[6]张丽娟着.儿童教育与幼儿园管理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7]Elks,S,Rogoff,BandCromer.C.C:Agesegregationinchildren'ssocialinteraction,DevelopmengPsychology,1981(7).
[8]张更立.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9]李南.丹麦幼儿园的“零”教育及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
[10]珍妮特·摩伊蕾斯著.刘炎等译.仅仅是游戏吗游戏在早期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尼尔·本内特等著.刘炎等译.通过游戏来教一教师观念与课堂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2]罗文军.践行蒙台梭利混龄教育困难的原因探析[J],教育求索,2011(4).
[13]张俊楠.混龄游戏在幼儿园中的`运用于发展[J],剑南文学,2011
[14]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2-203.
[15]束从敏.论儿童“教”儿童[J].幼儿教育,2001(12).
[16]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12
[17]丁海东编著.学前游戏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16-117(5).230.
[18]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9]赵莹莹.浅谈混龄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实践价值[[J].活力,2010,(4)
[20]张博.学前混龄教育应成为我国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模式[[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2)
[21]玛丽亚·蒙台梭利著.肖咏捷译.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2.
[22][23]吴育红,季燕.对幼儿教师开展混龄活动的态度及指导状况的调查[J].幼教园地,2006,(4)
[24]胡瑛.对我园实施混龄教育的思考[[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Z6)
[25]EvelynD.Adlerblum,MentalHygieneintheKindergarten,NEAJourna1,44(February1955),p.80.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篇2
[1]段然.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功能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7,(04):86-88.
[2]俞明雅,叶波.“互联网+”能促进教育公平吗?--兼论“互联网+”教育公平的挑战与应对[J].教育科学研究,2017,(04):15-18+23.
[3]张善鑫.公平感:教育公平的深度价值追求[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02):14-19.
[4]吴振华,张学敏.中国农村居民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基于1988-2012年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解[J].教育经济评论,2017,(02):20-37.
[5]吴华.公办教育能够保障教育公平吗?--基于“俱乐部模型”的观察与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2):1-11+114.
[6]项贤明.论教育目的的公平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2):24-32+116.
[7]王焰,张向前.我国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互动关系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56-66.
[8]李兴洲.公平正义:教育扶贫的价值追求[J].教育研究,2017,(03):31-37.
[9]林坤,黄真金.少数民族教育公平发展内涵探析--基于正义理论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03):217-221.
[10]本报记者刘博智赵秀红张滢.教育公平成果要让百姓感受到[N].中国教育报,2017-03-07(001).
[11]蔡诗敏,沈建波.社会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实践及探索[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1):84-88.
[12]岳燕.包容性发展视野下老年教育公平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7,(01):33-38.
[13]张玲.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角下的当代教育公平缺失问题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4):91-93.
[14]蒋维西.基础教育改革中城乡课程公平问题及对策--基于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7,(02):109-114.
[15]唐明钊.多元视角下的教育公平及其实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7,(06):31-33.
[16]唐海龙.论我国高等教育入学公平机制建设及原则[J].现代教育科学,2017,(02):44-50.
[17]崔一鸣,赵芳.英国公平教育联盟:英国需促进教育公平[J].世界教育信息,2017,(04):76.
[18]陈文亮,周泽霖.社会转型期教育过程公平价值诉求与阶段性分析[J].蚌埠学院学报,2017,(01):162-166.
[19]岳伟.株洲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4):175-177.
[20]王红杏.差异性视域下的教育公平[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02):145-147.
[21]马克·布瑞,奥拉·郭,刘淑杰.免费教育的表象背后:影子教育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J].教育科学研究,2017,(02):42-48.
[22]王瑞德.“个体努力”与“教育公平”--一个基于文化批判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4):25-29.
[23]吴支奎.云课程: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生长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4):56-59.
[24]李秋月.教育公平视角下的高考加分政策分析[J].法制博览,2017,(04):235.
[25]高铭铄.基于教育公平问题视角的公共经济学分析[J].知识经济,2017,(03):17+19.
[26]李远宏.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公平教育平台[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五)[C].:,2017:1.
[27]邹卫.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配置公平问题探讨及建议[J].肇庆学院学报,2017,(01):65-69.
[28]程天君.新教育公平引论--基于我国教育公平模式变迁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7,(02):1-11.
[29]王建华.新教育公平的旨趣[J].教育发展研究,2017,(02):12-17.
[30]李金刚.多元教育公平观:新教育公平的题中之义--基于涂尔干社会团结思想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7,(02):25-31.
[31]陈栋.底线与上限:论教育公平的立场、内涵和限度--兼论新教育公平的实践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7,(02):32-41.
[32]董莉莉.中小学课堂中教育不公平现象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01):79-80.
[33]王雪峰.教育公平理念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继续教育研究,2017,(01):76-78.
[34]尹建锋,徐文婷.阻止贫困代际传递:高等教育公平底线的理论及策略[J].学习与实践,2017,(01):112-117.
[35]周波,黄培森.关注个体差异:教育过程公平的路径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1):91-94.
[36]文军,顾楚丹.教育公平向何处去?--基于教育资源供给三阶段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1):22-29.
[37]孙艺,刘兵.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公平发展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1):137-138+141.
[38]许文文.创新引擎:教育公平治理中的非营利组织--以“双师教学”公益项目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7,(01):118-120.
[39]童琳,顾定倩,周利华,米思.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比较[J].绥化学院学报,2017,(01):12-16.
[40]程志高.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功能的研究[J].成人教育,2017,(01):31-34.
[41]王建华.教育公平的两种概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06):24-28.
[42]许长青.新常态下的中国教育公平问题探讨:基于社会流动的视角[J].教育与经济,2016,(06):8-16.
[43]陈新忠,卢瑶.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前沿--基于CNKI数据库2005-2014年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9):32-38.
[44]吕立杰,马云鹏.基于教育公平的基础教育课程发展质量考察维度构建[J].教育研究,2016,(08):99-106.
[45]李明欣.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公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
[46]贾恒欣.马克思的教育公平思想及其现实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6,(06):41-45.
[47]徐继存.“互联网+”时代教育公平的推进[J].教育研究,2016,(06):10-12.
[48]鲁炜.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
[49]吕琼华.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过程公平观察[D].杭州师范大学,2016.
[50]张文立.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考的公平性研究[D].鲁东大学,2016.
[51]汪利芳.教育生态化视野下民族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6.
[52]张劲松.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视野下孤独症群体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
[53]黎运.教育公平视角下的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云南大学,2016.
[54]盛洁.社会分层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公平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55]司马懿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D].西南石油大学,2016.
[56]葛新斌,杜文静.教育公平诉求中的民粹主义倾向批判[J].高等教育研究,2016,(05):13-20.
[57]刘佳琪.我国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58]麻宝斌,范琼,杜平.中国现阶段教育政策公平感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6,(03):67-76.
[59]魏晓雪.从高考分省定额录取制度看教育公平[D].吉林大学,2016.
[60]宁召雯.公平视角下的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6.
[61]崔璨.义务教育公平视角下我国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河南大学,2016.
[62]刘畅.公平理念下公共教育财政支出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6.
[63]李鹏,朱德全.公平与发展:中国义务教育督导绩效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报,2016,(02):49-57.
[64]谢良才.论职业教育结果公平与职业教育的吸引力[J].中国高教研究,2016,(04):105-110.
[65]金娟.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公平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6.
[66]李海.论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及其当代价值[D].江苏大学,2016.
[67]杨璞.全纳教育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公平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68]黄麟雅.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69]陶夏.美国义务教育财政诉讼对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70]周丽.公平视角下四川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西华师范大学,2016.
[71]霍佳颖.教育公平内涵演变的历史考察[J].教学与管理,2016,(09):33-36.
[72]吕陈博.和谐社会视角下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6.
[73]张继平.高质量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特点及实现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6,(02):13-18.
[74]汪杰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的现状审视与路径探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01):74-78.
[75]张丹.教育公平视角下流动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1):62-68+117.
[76]丁亚东,薛海平.博弈论视角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J].教育导刊,2016,(02):27-31.
[77]李学书,范国睿.未来全球教育公平:愿景、挑战和反思--基于《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6,(02):6-11.
[78]位涛.促进教育公平:从学生的差异性资源入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1):10-13.
[79]檀慧玲,刘艳.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6,(01):50-53.
[80]郝文武.教育既应均衡发展更要公平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6,(01):34-37+49.
[81]石连海.文化学视阈下的教育公平研究[J].教育研究,2015,(12):120-123.
[82]董泽芳,赵玉莲.从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看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公平[J].现代大学教育,2015,(06):1-6+107.
[83]王学男,李五一.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回顾与反思--兼谈对教育本质是追求抑或遮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04):177-183.
[84]邵亚萍.义务教育“零择校”与教育公平[J].浙江社会科学,2015,(09):85-90+159.
[85]张虎,周迪.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马太效应比较及协调发展实施路径--基于1995-2012年分省份数据的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5,(Z1):12-18+28.
[86]章露红.二十年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学术进展--基于1994-2014年间的文献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04):39-45+56.
[87]苏圣丹.教育不公平的.影响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88]熊霞.基于罗尔斯正义思想的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89]石宏伟,孙静.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制度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61-65.
[90]张天祺.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
[91]赵娅媛.基础教育师资调配对教育公平的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5.
[92]王聪.中国教育公平的制度建设现状与实践安排[D].吉林大学,2015.
[93]姜文晶.农民工随城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94]逯思思.国际人权法中的受教育权研究[D].郑州大学,2015.
[95]闫惠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
[96]夏梦雪.教育公平视角下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97]周净.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98]袁超.农村学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政策公平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99]何克抗,余胜泉,吴娟,马宁,陈玲,赵兴龙,曹培杰.通过学校自身的内涵发展促进“教育结果公平”的创新举措[J].电化教育研究,2015,(05):5-16+25.
[100]冯国有.教育公平的政策导向与财政策略--美国联邦政府的政策实践与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04):20-25.
[101]段丽华,周霖,柳海民.MOOC的全球化发展与高等教育公平[J].现代教育管理,2015,(04):11-16.
[102]徐辉.“十三五”期间推进教育公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5,(07):1-4+17.
[103]罗云,钟景迅,曾荣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分配正义与关系正义之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02):146-167+192.
[104]宗昊.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105]杨继成.教育公平视角下的我国民族预科教育实证研究[D].宁夏大学,2015.
[106]董泽芳,张继平.以质量保障提升高等教育公平水平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5,(03):1-5.
[107]李晨清.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108]施灵杰.教育公平理论视域下异地高考问题的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109]吴筱萌.以人为本的区域教育信息化促进校际公平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03):75-80+96.
[110]钱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问题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5.
[111]高耀,刘志民.机会扩展、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公平--基于高校学生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15,(01):44-54.
[112]魏先龙,王运武.近十年中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5,(02):12-18.
[113]庞君芳.教育公平机制的四维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5,(02):107-114.
[114]李恺,朱国华.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基于湖北省武穴市农村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79-88.
[115]严三九,钟睿.教育资源的公平共享与可持续发展:慕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2):176-178.
[116]栗玉香,冯国有.结果公平:美国联邦政府教育财政政策取向与策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161-167.
[117]李颖晖.教育程度与分配公平感:结构地位与相对剥夺视角下的双重考察[J].社会,2015,(01):143-160.
[118]庞君芳.教育公平视域下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J].学术探索,2015,(01):141-146.
[119]陈文,宋小娇.高等教育公平补偿政策优化前瞻--以农村贫困地区专项招生政策为例[J].江苏高教,2015,(01):14-17.
[120]许端.无锡市城市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江南大学,2015.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篇3
[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出版社,2002,(4):58-112.
[2]苏婷.让自制玩教具成为“常青树”[N].中国教育报,2004,(6)
[3]鲍小如.徽州地区举办自制玩具展览[J].安徽教育,1980,(4):40-43.
[4]谢宁.基于游戏共同体的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9)
[5]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
[6]沈晓燕.幼儿园活动区自制玩学具及其效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5)
[7]王晓芬.从幼儿教师自制玩具的演变看其教育观的变化[D].学前教育,2005,(12)
[8]肖岚.规范提升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展[J].江苏政协.2011(06)
[9]戴莉.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我们的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7(03)
[10]陈影.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J].才智.2012(34)
[11]卢云舒.学前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以Y县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