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体裁作文 > 观后感

万里归途观后感(收集8篇)

来源: 时间:2025-10-11 手机浏览

万里归途观后感篇1

《万里归途》用商业大片的质感拍出了最真实感人的情感,尤其是对于战乱场景和跋涉沙漠的刻画,越是惊心动魄的沉浸,越能体会到撤侨道路的不易。我总是会被这样的故事打动,没有口号,不存在说教。

在这样的战乱背景下,《万里归途》还向我们呈现了无国界的爱,在紧急撤侨过程中会去救努米亚的孩子;也呈现了真实的、有血有肉外交官,外交官也是普通人,会有惊惧、会有担忧、会有踌躇。但在面对刻不容缓的撤侨任务时,他们会把更多人的安危放在首位。

我们能看到撤侨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会看到同胞的困境,国家的努力,还有各种小爱与大爱的互相帮扶。

张译的演技再一次赚足了我的眼泪,在“家庭”与“责任”的抉择上,他牵挂万里外待产的妻子,却也毅然逆行进入战区执行撤侨任务。跟妻子两次通话的`愧歉,一路上的千万种情绪,也融进了最后终于抵达的那个紧拥。

电影中每一个同胞和外交官背后的家庭丰盈了整个情感节奏。只有外交官们安全带所有人回家的坚定信念和全力以赴。影片最后是一段飘雪的北京街景,安谧却震撼,前段的炮火纷飞恍如隔世,原来这样“平淡到不值一提的一天,却是有人跨越山海终于归来的日子。”

片中最让人惊喜的一点是,虽然故事是围绕张译饰演的宗大伟展开的,但是全片可以说是没有群演,生动描绘了在战乱地区支援建设的同胞群像。

宗大伟打电话“骗”妻子在度假、成朗无畏的用英文喊话、白婳的那一句“别怕,有妈妈在”,还有哈桑、瓦迪尔….每一个觉得都熠熠生辉,描绘了人性的底色。

万里归途,是同胞们的归途,也是祖国和无数外交官为大家搭起来的归途,晴空风雨几万里,都要平安归家。谢谢万里归途,让我们看到惊心动魄的撤侨,和背后无数的爱与无言的付出。

万里归途观后感篇2

看完整部电影,从故事性来说,它是一部根据真实撤侨事件改编的电影,没有金手指,但仍然让人心惊肉跳。但是故事的处理上,主要有两处我觉得有点扯后腿。一个故事点,就是张译为了找王迅他们被反叛军抓走,这段情节据说有过删减,所以在影院看着有点轻描淡写的感觉,尤其外国老人的死(一脸和善一直坚持职责的司机),虽然是为了显出张译这个人物人性的弱点或者说每个人都会在生死之间选择的怯懦,从而推进最后剧情张译在同样的选择的时候,勇敢的面对而迈出那一步,但是故事的戏剧张力我总觉得缺那么点感觉,(可能因为删减的缘故,网上看到的个别片段也没有在影院看到。),第二个点,就是结局,反派头领的死亡游戏(或者也可以说生存游戏),是一个骗局,这对他的部下来说应该是一种背叛,而且最后他的表现,足以让那些叛军杀死他,但是电影对他的结局点到为止(网上说叛军首领应该是死了,只是片段被剪掉了)。相比较之下,这部电影前半段的节奏其实更好,尤其张译和王俊凯司机三人去战区找樱桃的时候,星星点灯这首歌响起,莫名升起一种感动。

下面是我个人特别喜欢这部电影觉得值得观看的点,看完电影,第一感觉,和平万岁。这是一部反战电影,我想起叙利亚、利比亚等国家的战争,远比电影残酷得多,想起网上的一句话:苟活的和平,也比战争好的太多了。

当活着也变成奢侈的时候,当枪声爆炸声随时随刻响起的时候,当国家的政府已经无力保护它的'人民的时候,活着是一种奇迹。

边境官说,国家是信仰。以及他饱含热泪的说,活着。还有司机说的,回家。中国外交官和所以滞留在外的中国同胞说回家。这部电影所有的表达已经通过他们抵达了目的地。

和平是伟大的且珍贵的存在,国安家在,国泰民安。

我时常觉得,祖国仿佛是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它从战争中走过了那么些年,才走到了如今的位置,真的太不容易了。

没有政治是完美的,没有制度是完美的,外国的月亮也并不比本土的圆,人性不分古今中外,始终如此。

她不完美,但我仍旧心存感激,时刻热爱,并且相信会越来越好。

万里归途观后感篇3

国庆节,我观看了一部电影——《万里归途》,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影片开始时,是在一个战火连天的国家努米亚,是一面面小国旗,是一双双高高举起国旗的中国人的手,是主角——外交官宗大伟(张译饰)送走同胞后毅然决然地留下继续撤侨的背影……我一下子郑重地坐起,心里说不清的感动:明明宗大伟家庭美满,明明可以如期回国,明明有很多更好的工作……通过宗大伟帮助华侨归国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千千万万个为人民,为社会,为中华献身的中国外交官,仿佛把祖国的山河尽收眼底。

其实宗大伟也是普通人,他脾气又倔又暴,和同事吵架,讽刺成朗和领导;他还有些圆滑,面对边境官哈桑,他油嘴滑舌,反而惹得哈桑讨厌。但正是如此,正是因为宗大伟是一个普通人,这部电影才这样真实、宏大而有力!如此平凡的人可以为了华侨而奋不顾身,如此普通的人可以和穆夫塔这样的亡命徒较量。宗大伟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英雄!他会因为怕死而不敢和穆夫塔“玩游戏”,他会因为怕大家不跟自己走而撒谎,但是他还是一路坚持到底,带领一百多华侨回家!回中国!

从一场无情的轰炸开始,宗大伟就踏上了万里归途。残酷的战争与政变也第一次展现在我的眼前,至今这些场景还是令我记忆犹新:一批批民众流离失所;无辜妇女抱着被炸死的孩子;一个男子瘫坐在废墟边痛苦又无力地哀嚎,原来他的.身子被炸成了两半……在努米亚这个国家,人们每天要经受多少次这样的轰炸?轰炸声的背后是多少民不聊生,硝烟四起?电影里脏乱的房屋,纷飞的战火给我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理的震撼,那里与我们所生活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我之前没有见过战争的场面,但是战争的可怕令我心惊胆颤的同时又添了一份安心,因为我是中国人!

是啊,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们的海外同胞们无论经历着怎样的苦难,祖国都会是我们强有力的护盾。祖国母亲时时刻刻都在牵挂着游子们,游子们也无比希望回到祖国的怀抱。就算万里归途,就算深陷泥潭,祖国也会时刻保护我们。因为——我们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

万里归途观后感篇4

国庆第一天,选择了观影。众多电影,选择了《万路归途》,选择这部电影,一是因为张译,二是因为撤侨题材。

三部关于撤侨的电影,我都看了。《战狼2》是也门撤侨,亮点在于军人的个人英雄主义;《红海行动》也是也门撤侨,突出的是军人的团队协作;《万里归途》讲述的虽然也是非洲国家,也是撤侨题材,却是从努比亚撤侨。而且,和前两部电影不同的是,这是一部非军事题材的电影,重点提突出的是使馆工作人员在撤侨行动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万里归途》这部电影角色印象最深刻的当然还是张译。演技当然没的说,但是情节因为编剧的原因有几处败笔。

第一个情节:张译两次枪轮转赌输赢,太过荒诞,尤其是第二次。作为使馆领保人员与努比亚反政府人员赌轮转,完全是强加的突出个人英雄主义,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电影中也说明了,努比亚反政府武装人员之所以不敢杀害中国人,是因为中国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

第二情节:王俊凯扮演的使馆工作人员,那个摄像机早在第一次因为拍照就被反政府武装人员摔坏了,而最后在撤侨的关键时刻,他又拿出那个摄像机,而且所有人员都拿出手机拍照,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这可能激怒这些人,从而导致人员全部被杀害。

第三个情节:努比亚撤侨真实事件中,在人员撤往迪亚特的路途中,是非洲的当地人给予了所有人员食物和水,才得以补充能量,顺利到达迪亚特。而这一个突出中非关系友谊的情节却被编剧选择性遗忘了,这是一个败点。

《万里归途》观后,最大的感触就是身在异国他乡,面对战乱,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真好。不论是《战狼》中手举五星红旗以及丁海涛雷霆一怒“开炮”,还是《红海行动》特战队的英勇,以及《万里归途》中反政府武装人员在听到张译说“我背后的国家不会放过你们”恐惧,都无一例外地证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真好。

万里归途观后感篇5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们的背后是强大的祖国,正值中国建国73周年,我和同学去观看了《万里归途》这部电影,再次感受到了祖国对我们的关心与呵护。

《万里归途》是20xx年中国国庆节期间上映的一部“海外撤侨”题材的电影,影片以利比亚撤侨为原型,讲述了中国外交官在努米亚共和国境内遭遇了战乱,当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接一批华侨回家,可白O不幸因车子损坏并停在了战乱爆发点。于是宗大伟、成朗和一名努米亚老人一起去寻找白O。可他们并不知道,和白O在一起的还有约一百多名中国人,中国外交官们带着那些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迪拉特,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几名中国人对中国外交官产生了质疑,他们偷偷溜走了。为了保证这些人的安全,宗大伟和白O赶快去寻找他们,可惜却因为偷了井水,被叛军给抓住了。叛军的首领并不把这些中国人的命当做一回事儿,提出要和宗大伟玩场游戏,就是用自己的生命作为赌注,放下中国外交官的身份,拿起这只左轮枪,向自己的头部开一枪。叛军首领朝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结果却平安无事。其实宗大伟也明白,拿起那部左轮枪,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命将走到尽头。可是如果不和叛军首领玩那场游戏,那么这些中国人就将会遭到被枪毙的下场。那位老人看不下去了,为了这些对他似如亲人一样的中国人,他毫不犹豫地先拿起枪在自己的头部开了一枪,英勇牺牲。

走出影院方感意犹未尽。《万里归途》把中国人这种团结一致的.性格描写得活灵活现。当别人身处逆境的候,当他们得知是中国侨胞时,他们选择了去帮、去救。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却要竭尽所能保全中国侨胞的生命。这种无私的精神让人为之感动,这就是中国精神!

宗大伟是一个值得书写的人,他是一个平凡而不平凡的人。平凡,因为他是千千万万中国人中的一员,是许许多多外交官的一员。但他却不平凡,是因为他能够在努米亚叛军枪口的威胁下,将性命作为赌注,为了中国公民而不怕去死。他指导年轻下级成朗带领侨胞、引领平民走出心灵困境,带领他们回到祖国和亲人团聚。这就是中国人的本色!

“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

万里归途观后感篇6

就在昨晚,我与父亲去看了一部爱国题材电影《万里归途》。

这部电影让大家认识到外交官的工作不是宴会中高谈阔论、觥筹交错,也不全是会见会谈、电视曝光,还有很多工作是你要冒着生命危险,甚至是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宗大伟因为学习阿语的原因,所以他的驻外工作几乎总是和艰难、复杂、战乱、危险联系在一起。在一个个危机时刻,他坚守初心,无惧生死,不辱使命,令人肃然起敬。

影片里有一个场景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反叛军让宗大伟录制中国外交官承认反叛军独立建国的视频,面对周围的威胁,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说出了敢于牺牲的宣言。这个片段很好诠释了对祖国忠诚,敢于担当的表现。但是在另外一个片段中,宗大伟被迫跟反抗军首领用枪玩轮盘游戏时,他也表现出了胆怯和害怕,这是普通人都会有的反应和感受。但他没有选择退缩,秉承着一个信念:我要把他们都救出来。

我觉得外交官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对家人的牵绊,他们也会在某些危险时刻感到害怕。但于职责所在,使命所在,促使他们坚守自己的职责,坚守自己的.使命,也正是这种坚守,会更加凸显他们在那一刻人性光辉。联想到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对待事业,对待家人都要有足够的责任。每个人的肩上都背负着不同的责任,当你逃避时,责任只会越发沉重,让你喘不过气来。当你勇敢面对它的挑战,生活将会越发的精彩。

看完《万里归途》,最大的感触就是身在异国他乡,面对战乱,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真好。我作为祖国的青年,将好好学习,向他们看齐,待学成归来,为祖国奉献力量!

祖国带你们回家!万里归途,是同胞们的归途,也是祖国和外教官们为大家搭起来的归途。世界会好起来的,千难万险后,一句“飞机已进入中国领空”,意味着太多太多。哪有什么和平年代,只不过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而已。

万里归途观后感篇7

我觉得万里归途最戳中我的地方是外交官们是有血有肉鲜活的个体,他们有恐惧,有自己害怕,但绝不懦弱,有自己想要守护的爱与责任。他们最强大的地方是为了这份爱与责任,他们直面自己的恐惧,没法料事如神,并非刀枪不入,他们也会受伤,但却挺身而出,他们不是神却守护了每一个在外的中国人。

王俊凯这次的演技真好!我以为他很难超越孟超了,没想到这只是我以为!台词功底也是一顶一的好!

最神的我觉得是张译,最牛之处是把人对死亡的恐惧演绎得淋漓尽致,明明恐惧到极致,却还咬牙硬上。太强了!

《万里归途》的观后感5

万里归途电影中每一个同胞和外交官背后的家庭丰盈了整个情感节奏。

只有外交官们安全带所有人回家的坚定信念和全力以赴。

影片最后是一段飘雪的北京街景,安谧却震撼,前段的炮火纷飞恍如隔世,原来这样“平淡到不值一提的一天,却是有人跨越山海终于归来的日子。”

片中最让人惊喜的一点是,虽然故事是围绕张译饰演的宗大伟展开的,但是全片可以说是没有群演,生动描绘了在战乱地区支援建设的同胞群像。宗大伟打电话“骗”妻子在度假、

成朗无畏的用英文喊话、白婳的那一句“别怕,有妈妈在”,还有哈桑、瓦迪尔…。每一个觉得都熠熠生辉,描绘了人性的底色。

万里归途,是同胞们的`归途,也是祖国和无数外交官为大家搭起来的归途,晴空风雨几万里,都要平安归家。

谢谢万里归途,让我们看到惊心动魄的撤侨,和背后无数的爱与无言的付出。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当中最勇敢最有智慧的人保护得很好。”

后面知道电影是真实事件改编更有感触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在他国动乱时,在那些新闻里的数字下,每一位“安全归国”的中国人背后的故事。

万里归途观后感篇8

在20xx年国庆节,我观看了主题讲中国外交官奋勇撤侨的《万里归途》故事片,感慨颇多。

(一)故事片反映的是中东某国动乱我国紧急撒外交官们奋斗牺牲的故事。影片展示了中国外交官们在极其困难的'不安全环境下,为了保护中国公民利益和安全,克服无数困难,尽职履责,成功帮助一批失去护照的中国人成功归国的故事。故事片最大的看点是,中国外交官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枪林弹雨背景下,仍主动尽职尽责,没有逃避,没有塞责,在枪林中驱车救人,在弹雨飞驰前行,在困顿中建立临时团队,把不同来源、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中国人组织起来,集中物资,集中补给,克服无数挑战,成功走出困境,成功实现归途。

(三)在故事片中,多层次展示了外交官主人公在困难中妥善处理工作与生活,克服了国际的无数困难;在坚守规则与灵活变通中以挽救中国人生命为最大公约数(争取边境官认可,并周旋叛军);在面临生命挑战中表现常人之性与维护中国人利益果敢勇猛交替展示,使人物形象与现实情景密切互动,契合时代特点与公众期待。

(四)故事片重点展示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外交官的奋斗。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人在拓展国际化过程中经历了无数风险。事实上,中国人国际化是一个全景剧,也是一个连续剧,无数的中国人在国际上奋斗牺牲,包括企业家、工程师、营销研发人员、律师等等,与故事中的外交官一样,在风险中坚守,在挑战中进取,在不利中争取有利,在被动中争取主动。一句话,搞国际化经营,中国人在中东、中亚、非洲、拉美等地的动人故事,值得挖掘与传播。

(五)中国人的国际化是全球大事,必然要直面千难万险,故事很多,有名的故事片很少。我也期待,此片也提供了中国公众了解中国参与国际另一个窗口。但愿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