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体裁作文 > 观后感

家庭教育观后感(收集11篇)

来源: 时间:2025-11-04 手机浏览

家庭教育观后感篇1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科学。《家庭教育促进法》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不少家长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家庭教育更多的应该对未成年人实施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培育、引导。国家设立家庭教育法,足以对培养孩子引起重视,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的效仿。

家庭教育观后感篇2

作为父母在陪伴孩子的12年过程中,最大的烦恼莫过于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如何应对孩子自身的情绪,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觉得父母与孩子之间要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彼此互相尊重,理性交谈。

其次,作为父母自身也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要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得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最后,要引导孩子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应该接纳共情孩子的情绪,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让他慢慢地恢复平静,理性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能够更好地管理自身的情绪。

家庭教育观后感篇3

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孩子。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该是那样的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有的世界,他的成长取决于和他接触的家长和老师为他营造的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生态状况,才是正真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家长是孩子接触时间最早和最长的那个人。我们自己丰富了,孩子才可能不贫乏;我们自己乐观了,孩子才可能有快乐幸福的能力!

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

家庭教育观后感篇4

今天我们全家参加了20xx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家庭教育需要回归育人本位”的学习。通过视频学习,自己深深的感悟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导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孩子的教育,需要多方面通力配合,从一点一滴做起,需要父母把最美好的东西展现在孩子的面前,需要父母与自己的儿女分享自己的成就。而非千方百计让孩子进课后辅导班,赢得一时的高分数,却忘记了培养他们的勤奋、专注,做身心健康的人。“双减”将儿童和家长从没完没了的作业、练习题和考试中解脱出来,使我们家长能在放松的状态下有更多注意力观察和共情孩子每天的.情绪感受,围绕他遇到的困惑进行开放性讨论,支持他通过反思去尝试解决问题。这些经历都会给予孩子被尊重、被关爱、被接纳、被鼓励的感受,成为他内心坚定自信的来源。

另一方面,在孩子面前,父母要自觉树立良好形象。孩子终将成为父母,一代父母终将养育一代孩子。家庭的生活方式、父母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脾气秉性。做父母虽然不需要经过考证,却是毕生的修炼,要以“止于至善”为永无止境的崇高追求,树立正直、善良、勤劳、节俭、敬上爱下、知行合一的好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成长于原生家庭并跳出原生家庭、高于原生家庭。作为父母,只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把谦卑放在心上,其行为就是家庭的好榜样、孩子的好老师。人的性格、行为是可塑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也是可以改变的。有人说,家长们更应该关注言传身教的“家教”,家长的主动配合、父母的积极参与,是推进解决家庭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保障。

“家庭教育需要回归育人本位”需要重新引导家长认识家庭义务与才艺兴趣的重要意义,给孩子创设更安全、更个性化的探索空间,使兴趣与艺术成为陪伴他们一生的朋友,为他们形成健康人格、感受生活之美、创建生命意义培育丰厚的土壤。而“双减”正是要将儿童从单一狭隘的书本学习中解放出来,从枯燥乏味的识记练习中摆脱出来,凸显个体的生活感受、情感体验、实践行动在学习中的作用,发扬直接经验对于间接经验的价值,使儿童的主动性得以彰显,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家庭教育观后感篇5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第一期刚出版时,我就有幸拜读了。中间的几期却错过了,3月份在小一班家长会上又很荣幸的见到了它,便毫不犹豫地把它带回了家,真是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从出生便要接受的。孩子三岁以前所接受的教育都来在自己的父母,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但是父母却是所有职业中唯一没有经过培训直接上岗的,育儿经验的缺乏是所有父母的共性,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在影响和教育着孩子。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问题也随之增多,好多时候我们都变得举足无措。《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中很多案例几乎都在我们身上发生着,面对专家的分析,我们仿佛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专家的出招、专家的指导不禁让我看得心服口服,我不禁试着去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育儿观念。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爱也是一门艺术。爱也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正确的方法。愿每位父母都能够选择科学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去爱孩子,让孩子真正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家庭教育助成长观后感通过在家长课堂的学习,我深感受益匪浅,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同时也使我更深地体会到,当教师难,做家长也难,我们在尽力做好家长的同时,就需要不断地提升和改变自己。

在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中,要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和指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有收益。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务。总之,家长课堂教了我很多,虽然真正做起来着实不易,但我会一点一滴的去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云端打造父母课堂,共同打造成长良方。感谢家长们精彩的分享,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办适合的教育,助最好的成长。

家庭教育观后感篇6

当我今天观看了季淑华老师的讲座后,我感悟颇深,我们作为父母的,应当平等地与孩子交流,给予他尊重,同时理解并鼓励他而不是一味地去克制。

首先与孩子如何平等交流呢?尊重、理解和鼓励是最好的办法,尊重既指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也意味着平等与信任,更意味着真诚理解是指对孩子的情感给予支持和回应,这不仅可以让孩子得到爱与归属感,也可以让孩子更加懂得爱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并思考问题。

鼓励既夸奖孩子,会给孩子一种可以自己掌握的感觉,会让孩子认识到成功与否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我们做到了尊重、理解和支持孩子后,不仅可以实现和孩子平等交流,更能帮助孩子成就更好的自己。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越来越美好,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在望子成龙的路上,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今天看了这个家庭教育之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我深有体会!

小时候父母都是农民,不懂什么家庭教育,只要你按时上学就行了。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网络发达了,小孩接触的东西多了,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十几岁正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叛逆期,这时他就需要大人的理解与尊重。这时候他就像个小大人,有了自己的想法。

就说我儿子吧!满脑子都是奇奇怪怪的想法,但他愿意跟我交流,我也经常鼓励他去做。

从一个个案例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成长,好的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多学习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培育好我们的下一代。

家庭教育观后感篇7

听了焦雪景老师的话,我深深的体会到,要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虽说现在有课后延迟服务,但是下班后就要全心全意照顾好孩子了。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场所,家长也是孩子的老师。家长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处事方式都将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底色。家长要重视学习型建设,陪孩子一起解锁生活技能,陪孩子一起阅读,引导孩子参加到家庭建设中来,让孩子感觉到整个家庭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力量。要善于学习,不断学习,言传身教,让学习能力在生活中落地生根。

在上课如何集中注意力方法有很多,如焦老师讲的舒尔特方格法感觉是真的很不错,我们家长平时也要多鼓励孩子,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时,要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以后我们家长要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和训斥的次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呢?听了焦老师给大家的分享以后,让我们家长也深深地体会到,首先家长应该给孩子营造出一种健康、干净、温暖和快乐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阅读的兴趣要从小培养,要想孩子爱上阅读,父母首先要对阅读也产生兴趣。书在家里无处不在,读书是家里成员的休闲活动之一,而且父母经常与孩子交流阅读经验和心得,孩子必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家长可以采用陪读、表演、提问来培养我们孩子的阅读能力。当我们家长前期在这方面做到位了,孩子就容易进到书的海洋当中,一个爱上读书的孩子,他的未来一定差不到哪里去。感觉焦老师讲的方法是真的不错的。

总之,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是天长日久的重复结果,贵在持之以恒。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讲故事是每个家长的天职。而将来有一天,孩子会捧起以前由家长捧着的书自己看,也不用大人在一边陪伴了。

家庭教育观后感篇8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最关心也是最困惑的一个问题。XX月28日下午学校组织了一场《做真正会爱孩子的家长》的家庭教育讲座,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却让我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从出生到入园、上学有如一张白纸,可塑性极强,小学的六年是孩子成长的黄金阶段。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这个“成”是最难的一个问题。通过聆听这次讲座,让我感触良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做个会爱孩子的家长

之前我以为爱孩子就是事事为他着想,穿衣吃饭出行游玩,事无巨细的给他一切,其实我不是一个宠溺孩子的妈妈,但也总会觉得孩子还小,有一些小问题是难免的,直到听了讲座之后我才明白,孩子需要的不是这些,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关注、自由成长的空间,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空间,不要去打破它,不要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交付给孩子。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1.觉得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

2.孩子在学校五天,好不容易放假了放松一下。就这短短周末的两天却把孩子在学校建立起的不错习惯丢的一干二净,只有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

三.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需要养成不错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例如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可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却看着电视、打着游戏,孩子的心里会怎么想,能感觉到平衡吗?每次别人问起:你家孩子你满意吗?回答的最多的都是这个孩子气死人了。反之,有人问你家孩子对爸爸妈妈的满意吗?扪心自问你觉得孩子会怎么回答?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

四.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高质量的陪伴

要善于倾听,倾听孩子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和孩子多聊聊天,就会发现孩子现在关注什么、需要什么、渴望得到什么,孩子乐意向父母倾诉,父母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陪伴不是你陪在孩子身边就可以,孩子玩耍你在看手机,这是看护不是陪伴,总结为:“要和孩子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空间做同一件事”。

五.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提升孩子的心理素养

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赞赏,不断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强、自尊和自立。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点,“你能行”,“你真棒”,在父母的鼓励下,孩子会觉得我行、我可以、下次要做更好,在鼓励中得到快乐和成长的改变。对孩子说话也要多多注意,同一句话不同的语句给人的感受大不相同,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六.为孩子创造不错的学习环境

都说环境改变一个人,人亦能改变环境,尤其对孩子而言,有一个好的学校环境至关重要。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才能使孩子感受到爱的存在,家的温暖,孩子才能更加积极向上。张志刚老师说:“让自己快乐是一种美德,让别人快乐是一种公德”。我觉得很对,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环境带来的快乐他才不会抗拒所有的一切。

家庭教育观后感篇9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相信每位家长都积累了一些经验,把孩子教育好是我们共同的目的,在此很愿意把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点心得和体会与大家交流和分享,抛砖引玉,以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每个孩子都会有他的长处。我的孩子刘潇泽在十一中的`学习生活中,学科成绩优秀,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此感谢学校的辛勤培育,感谢同学们对他的帮助和良好的影响。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我们认为,给孩子鼓励、引导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

家庭教育观后感篇10

看到了一篇叫《家庭教育》的文章,使我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中讲了许多家庭教育的故事。如:有的孩子因贪玩而把身体弄坏;有的孩子因自己的兴趣,而把身体弄坏;还有的'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表现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同,因家里条件并不好而对学习产生了厌倦之情,最后进入了自卑状态。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有的家长整天逼着孩子学习,孩子不喜欢学校,学习成绩也不好,甚至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同等,这时,我们就需要我们的父母去引导。

在这些现象中,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她的妈妈在生下她之后便死去了,只留下她和爸爸。爸爸去世后,她便自己一个人在家里自己照顾自己。每天早晨,她会自己起来,洗漱、吃饭、穿衣服,然后去学校读书,一直到深夜才睡去。为了养活家人,她从来不吃早饭。每天放学后,她都会把饭菜做好。如果是在我们身边的小女孩,有些还是一直依赖着父母的,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不禁为小女孩的命运感到伤心,她的妈妈死去了,她的爸爸却在外打工,我真是太感到惋惜了。我们是一个多么幸运、快乐的孩子啊!我们拥有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谊。而我们却从来不知道珍惜,还经常抱怨父母不够爱我们。和小女孩相比,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同时我们也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家庭所没有的,我们要珍惜我们现有的一切,好好学习将来回报这些热爱我们的祖国。

家庭教育观后感篇11

在中国的史册上,永远都不缺少有高尚品格的人。人格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信念,也是最宝贵的财富。那些抛弃人格的行为,是社会中最可耻的事。而那些没有人格的人便像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终究会被泥土所腐烂。

爱国之心炼成伟大的诗

人最重要的品格,莫过于对国家的忠爱。没有祖国的存在,便没有了我们的生命。肖邦曾说过“爱国高于一切”。面对于那些个人的利益和人底的畏苦之情,在国家大义的面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然而在当今的'社会上,依然存在着出卖国家的人,他们被弃人格,背信亲友,成为了社会的蛀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身为祖国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尊重、热爱自己的国家,或许我们无法为祖国贡献出什么,但是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国的情感,坚决抵制那些贪污受贿,出卖国家的行为,尽自己的力量来改进现状,这便是伟大而高尚的了

古往至今,对于中国文人来说,历来注重气节,而气节的价值,重在于人格。人格爱国第一。

诚信炼成高尚的诗

“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在我看来谎言与欺骗,都是一种对人格的侮辱。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也是一种品行和责任,他能构架起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契约,是我们宝贵的无形财富。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也不乏涌出不少关于诚信的轶事,如曾子杀猪,范式赴约等等,这些古人的品质,正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若能够懂得如何锤炼诚信,使诚信由中,那么为人处事也能近厚了。

宽容炼成美妙的诗

我曾经思考过,什么是宽容。或许当我们不因他人得过错而愤恨时,便是宽容,其实,宽容就是如此简单而美丽。莎士比亚说过:“宽恕别人所不能宽恕的,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是啊,宽容就象是被车碾过的花朵,即使受伤,却依然把芬芳留在车轮上。在生活中,我们何不给予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一缕花香,这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宽恕,也是对自己的磨练。

人格就是一首优美的诗曲,里面乘载了人类的道德和修养,即使有一天,人们死去了,腐化了但是这首诗会永垂不朽,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所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