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作弊作文(5篇)
考试作弊作文
连着几天,北京某报都在说中学生考试用笔作弊的事。人们纷纷怒斥:“发明这种笔的人真是缺德,孩子的前程难道要靠一支笔来成就?”这说的是一种隐形笔,细笔尖写在纸上没痕迹,但用粗笔头一涂字就现形。还有“卷尺笔”,圆珠笔笔杆里藏张纸,像卷尺一样一拉就出来,一松手就缩回去。这家报纸显然反对花样百出的“高科技”作弊工具,他们的每一篇报道中都有一句扎眼的直接引语。看到这里,我的内心涌起一种莫名的感觉。考试作弊应该吗?
首先,我们认识到作弊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很不光彩的。为了取得好名次,为了满足自己那可怜的虚荣心,也为了应付家长、老师那“善良”的期望,就采取“作弊”这种投机取巧的手段去谋求高分。试想一下,这样不是凭自己的实际能力而获得的高分有什么意义?又怎能心安理得?这不是自欺欺人又是什么?
可悲的是,有些作弊的同学居然大言不惭地认为自己“得分有道”;这里,我要向这样的同学奉上—句“作弊有效也有限”,“作弊”可以得逞于一时,却不可能得逞于一世,终有一天自己的“庐山真面目“会大白于天下的。不诚实的人,终究会露出马脚。我想每一个人都听过“滥竽充数”的故事吧!南郭先生可以在那个昏庸的齐宣王处蒙混—时,却终究没有骗过明智的齐湣王。最终不是灰溜溜地逃走了吗?
抄袭,原本是一种大智慧,可一旦变成作弊后,它就成了愚蠢。据我所知,西方国家的考试,不要说大学,中学甚至小学也大都是开卷,孩子们完全可以抱着一摞参考书进考场,人家看重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一个孩子没记住或一时忘了某个数学公式,你怎么就能说他不会解考卷上的那道题呢?他怎么就不能用“卷尺笔”查查这个公式呢?但是,假若抄袭变成了作弊,把别人的答案信手拈来,变成自己通向高分的台阶,那么就算名次再怎么高,能力还是在不同层次之上,抄袭就成了一种极为愚蠢的做法,因为这样做,莫非是告诉人们,我不行。
作弊,是一种病毒,人一旦感染上了,就会总想着投机取巧,总想着“不劳而获”。这样发展下去,自己的意志会慢慢被消磨,不思进取而碌碌无为。我想,这不是我们大家所希望的吧!应当说,这种“作弊风”不仅危害作弊者本人,也败坏了学风,挫伤了广大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试想—下,不动脑,不学习,却能得高分,成绩居然能超过那些平时刻片用功的同学,那些学习用功的同学会怎么想?
考试作弊,实在是一种不太高明的手段,为什么我们还要让它一而再、再二三地毒害我们呢?把握大智慧,让我们用诚心对待人生的每一次考试!
考试作弊作文篇2
近年来,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屡发生,这一问题不仅困扰着学校、家长,也让学生头痛不已。似乎只要有考试,作弊就总是会如影随行。一次的考试,一次的作弊,考试和作弊就像是一对无法分离的孪生兄弟。
考试作弊方式可谓五花八门:古代有“肚皮上的文字”、“手臂上的蚂蚁”、“脚底下的足迹”和“刻米技术”等;现代有事先在考场的桌、椅、墙上“克隆”公式、习题等;缩印书本内容、课堂笔记、他人总结等于纸条上;在网络上下载文章,改头换面后堂而皇之地成为自己的论文;利用文曲星、传呼、手机等传答案,最明显的就是在“等级考试”中发短信息;做假考试证,直接请“枪手”入场;考前、考后请客、送礼,要么与老师联络感情,求老师高抬贵手,通融过关……
种种的作弊方式简直令人汗颜,从最低级的纸条作弊法到高级的科技作弊法。我不禁怀疑,到底是什么原因迫使一些人要想尽一切办法来作弊呢?
小萧说:作弊已经形成一种习惯,成为准备考试的一部分,就像准备笔和纸那样,兜里揣着心里就有种安慰感。当时,我作弊是把教科书的一页剪了下来,这说明我当时并不是特别想作弊,只想敷衍敷衍,混过考试。如果我真是想作弊的话,我就会把答案写在小纸条上,不会这样不经心。那件事真是没什么,而且我也并不很在乎,作弊现象很普遍。
……
作弊其实就是一个“诚信”问题。为什么要作弊?要取得好成绩,取得自己能力达不到的成绩。每个人在作弊的时候都知道这是不对的,可没有人在乎,这就是对“诚信”的淡漠。
有时候,作弊的确能使一个人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取得一时的荣誉和辉煌的名次,还有同学的佩服和老师的表扬。但是,当作弊被抓获后,一切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或许,你会被取消考试资格,成绩以零分计算,你会被处分;又或许,同学不会再佩服你,甚至会瞧不起你,老师不再表扬你,甚至以后你一考得太好就怀疑是作弊得来的;又或许,你这次好运,过关了,但下次呢?你总不会一辈子好运吧?总有一天,你也会失手,得到报应吧?……而这一切,值得吗?
亚美路说过:“信用像一面镜子,一有裂痕,就难以复原。”是的,诚信这面镜子一旦破了,任凭你的拼凑工夫再高,它始终会在人们心里留下一道难以弥补的裂痕,很难再建立起别人的信任。
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而作弊这种行为则会夺取我们宝贵的诚信。所以,我们一定要杜绝考试作弊这种不好的行为,为珍爱我们的诚信,扪心无愧地用诚心去对待每一次考试,取得真正属于我们的人生辉煌。
考试作弊作文篇3
自从那天后,有好一段时间,一般和他来往的同学都不理他了,还特意避开他,把他孤立起来,只有几个特别友好的同学才和他说话。表面看他好像没什么,但他心里的痛苦只有他自己明白。他受够了别人的白眼,他也忍够了同学们孤立他的行为。
在他作弊后,老师把情况反映给了他的家长:他父亲以前是一个厂的老板,结果工厂倒闭了。他父亲用不知如何形容的表情说:“我说过多少遍,成绩差就算了,为什么非要作弊,如果再有下一次,你自己看着办。”因为他父亲工厂有员工偷工减料,中饱私囊,结果出了事故,最后工厂被查封,倒闭了。所以他父亲最憎恨那些营私舞弊的人。
经过这次,他知道了作弊的后果,决定不再这样下去。他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经过时间的磨合,他与同学们之间的隔阂终于消失了,他第一次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一晃又一个学期,这个学期有点特别,他们班来了一个插班生,就坐在他的后面,经了解和观察,他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虽然那插班生外表好像正常人一样。但从他的言行、成绩看出他是一个智障儿童。别的同学知道后,都开始排斥、孤立那个插班生,插班生自己也开始变得不太爱说话了。他很理解插班生。而且这也是他弄出来的事端,解铃还需系铃人,于是,他与插班生成为了好朋友,还不断去开导插班生,但都没什么成效。他看出了插班生还有其它心事。
他只好趁插班生的心情好些,让插班生讲出心中的秘密。终于有一天他让插班生道出了心底话,原来如果这次期末考试他的成绩还是这样的话,他父亲就不让他读书了。他很同情插班生,决定帮助插班生:给他补习。但是,一点进展也没有。
很快就到了期末考试,插班生很不开心,因为这次也许是他最后一次考试了。卷发下来了,插班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吃力地完成着。他却在那里打开书来拼命地抄。同学们看到后,从惊讶变为不屑,他不管周围的同学以后会怎样看待他,他也知道作弊之后,家人会怎样对他。但他必需这样做。当他就要抄完的时候,觉得有点不对劲。他一转过头来,老师就站在那儿。他立即转回来把最后几个字写完,写上“名字”。然后站起来:“老师,我作弊,你抓我吧。”在讲话时,他早已把自己的卷子和后面桌子的卷子换了过来。
几天后,成绩下来了,插班生的成绩出奇的好,但脸上却看不出喜悦。而那个‘作弊’的人却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来上学了……
考试作弊作文篇4
在我们步入人生第二次大考之时,紧张的气氛伴随着我们。不知不觉间感觉到如此重要的考试,仿佛被抹上一层不协调的黑影。接下来又是一个紧张的时刻-发试卷。面对试卷的来临,同学们的喜怒哀乐,又冒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一部分的差等生竟奇迹般得超越过优等生?是他们临时抱拂脚?不会那么巧吧!唯一的途径就是-作弊。
如果我在讲台上问:”谁敢承认自己从未作弊?”显然没有多少个同学敢问心无愧地回答:”我没有作弊!”同学们,作弊并不是什么光彩事。即使你用作弊来考到自己理想的成绩,你能逃得过老师,同学的双眼?在你沾沾自喜的同时,你有
没有觉得内心油然生出一种对不起父母的惭愧。你们想想,当你拿着偷来的成绩回家,在路上,你有没有觉得脚步变得沉重了。回到家,自豪的拿出试卷,发现父母的笑原来也没了多大光彩;当你拿着自己考来的成绩,虽说不多,那你有没有觉得父母在责怪你的同时,眼中还有一丝鼓励。
我们为什么要作弊?是因为父母下了指令,还是为了逃避同学们的冷嘲热讽和家长的责骂,还是为了满足你的虚荣心。许多家长不是说:”做人要灵活。”可我们已经掌握了,为什么还要百般阻挠?其实我们错了,家长所说的”灵活”,是让我们在学习中掌握,多积累知识,不要抱有依赖的心理。当你长大后,步入社会,你用这种心理坐上令你满意的职位。但好景不常,你终会从高高在上,跌到一文不值。所以说灵活不该用在考试上。现在21世纪,到处充满挑战。如果你还抱着侥幸的心理,你将是永远在落后。
世界上没有什么轻轻松松完成的大好事。人间正道是沧桑。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才有收获。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掌握正确方法的人,在成功之路上比别人走得快些,走得顺些,但付出智慧和汗水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各位家长,教育好孩子,不要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呼吁你们,特别是还执迷不悟地沉浸在作弊中的你们,远离作弊,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实力。让父母为你而骄傲!
考试作弊作文篇5
似乎有了考试,作弊也像附属品一样涌现在世上。无论是在清代的考场上,还是当今这个社会中,有了考试就会有作弊。
在现代这个尖端的信息发展时代,发达的信息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然而一些人却利用它作一些不法之事。在不知不觉中,这种恶习也逐渐渗透在教育当中。许多的同学在考试时利用手机短信传阅答案。这无疑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其实在这以前也有许多考试作弊的方法,在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学生作弊成功,有的心中充满无比喜悦,成绩无忧,下次继续。有的则恐慌万分,为刚刚惊心动魄的一幕而心跳加速,并带有一丝内疚。考试作弊是帮助成绩提升的途径之一,也可以说是一条捷径。许多的同学也铤而走险,“顺理成章”地他们取得了高分,获得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同时,他们也失去一样重要的东西——诚信。乔叟曾说过: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试问一个没有诚信的人还能在这个社会立足吗?诚实是无价的,它既不用任何的东西来替换,也永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如果一个学生从小就染上了违背良心做事的恶习,那他就注定一生生活在没有诚信的世界中。身边的朋友会慢慢地离开他,亲人也不会对他寄予厚望,工作单位也会因此不再雇用他。没错,不诚实只会欺骗一时,但长期下去,尾巴总会露出来。而且从此失去人们的信任,导致的损失是当初作弊时万万想不到的。21岁的林肯,在朋友开的一家商店里当店员。一天,一位老妇人来买纺织品,多付了12美分钱。林肯当晚就步行赶了六英里路,把多收的钱退给了那个老妇。又有一次,一位女顾客来买茶叶,林肯因疏忽少称了四盎司,为此他又跑了好长一段路把少给的茶叶补上。附近的居民都很尊重和喜爱这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亲热地称他“诚实的林肯”。任何一个伟人,都会以诚信为本。作为一名学生,更应该去学习这一点。无论在是否有人监督情况下,做事都绝不能背离诚信。
再次回到学生考试作弊这个话题来讲,其实我们也应该对出现这些现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是什么导致了学生考试作弊呢?是学生的虚荣心作怪,还是教育的问题?我觉得原因更偏重于后者,学习成绩真的有那么重要吗?高分低能是外国对中国孩子的评价,如果孩子真的只局限于试卷,而不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的话,那么学的都是用无之书。正因为老师们太注重学生的成绩了,而导致学生们不得不往成绩这方面钻,费尽心思地想提高成绩,作弊是必然的。试想一下中国的孩子都是试卷上的专家,能力上的白痴,那未来的中国又将会是怎样的呢?让学生抛开成绩是第一的这种念头,才是解决作弊现象的彻底方法。
作弊无论怎么讲,都是弊大于利,因此我们要杜绝作弊,就要从根本上找出解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