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中优秀作文

与杜甫对话作文(整理3篇)

来源: 时间:2025-10-17 手机浏览

与杜甫对话作文篇1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的磨难与挫折,但是当他经历这些的时候,他却先想到的是祖国,是人民。因此,他写了许多的诗来记录这些。

泰山又名岱山,是五岳之一,它高大巍峨,神奇秀丽的景色,吸引了杜甫的视线,而他此时正是在唐玄宗开元23年的科举考试落败后,开始了他放荡不羁的生活中,在途中看到的,所以写下了一首《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唐肃宗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爆发,山流破碎,民不聊生,唐朝由盛转衰,而杜甫将妻子家小安置好后,只身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虏,困居长安,到了次年三月,没能逃过战乱的清扰,因离别而怨恨,国破家亡而悲哀,写下了《春望》,其中“国破山河在,陈春草木深”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胸怀和悲伤的情感。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肃宗乾元三年的春天,杜甫到成都,在远郊盖了茅草屋,有的栖身之所。但没过多久,狂风吹破茅屋,大雨接踵而至,感慨万千,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达了诗人自己在经受生活苦难,精神上的痛苦时,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广大人民遭受的灾难的广大胸襟。

自己身处苦难,却心想他人,心怀国家,真不愧是诗圣——杜甫。

与杜甫对话作文篇2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我每周都会给父亲背诗词,恰恰这一首,是本周背的最后一首。虽然背完了,但思绪还停留在这悲怆的诗中,咀嚼着杜甫当时的生活状况。

如果我是南村群童的一员,我就一定会对他说:“您放心,我不会和他们一起抢茅草,我来帮您把茅草追回来。”紧接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叹了一口气,无奈又悲凉地对我说“谢谢”。当然,这一直是我想象中的情景,别人也许认为我很荒谬,但我还是努力地完善着这幅思想中的画面。

如果我是当时的富家学子,就一定会谦虚的向“诗圣”求教。我还会向他学习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胸抱负。我们一起吃饭,当我向他请教时,他一定会认真地充满愁绪地回答我的`问题。“这里生活安定,不愁吃穿,您还在担心什么?还有什么烦恼?”我猜他一定会站在窗前,双眉紧皱,深邃地眼光已飞过千山万水。“当前皇帝贪恋女色,已多日不上朝,我有好的治国方法却无奈不得志,我倒没关系,恐怕整个国家、人民会遭殃啊!”面对杜甫深刻的一番话,让我不禁肃然起敬。

看着他的背影,那件随风摇曳的长衫,让我动容,心中一缕怜惜,但的是敬重。如果上天给我一个机会,我希望可以穿越到他的身边,哪怕只是平静地站着,瞻仰我梦中的伟大……

与杜甫对话作文篇3

你的爱国情怀虽不像辛弃疾那样豪迈,却是最真诚的坦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你眼前的春日是那么凄凉,面对这样破败的长安,你却无能为力,或许你也曾想象过当一个将军征战沙场,在“安史之乱”时率领士兵收复失地。

你的感慨虽不像李白那样豪放不羁,却也如春日艳阳般洒脱。“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收复河南河北的.喜讯令你久久不能平静。你开怀畅饮,像孩子一样泪湿衣襟,而在你心中,最牵挂的还是家乡。你一定想看看家乡的模样吧,可身处乱世,怎样才能无忧无虑呢?这真是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

你笔下的景色虽不像李清照的词句那样秀丽,却打动了无数人的内心。“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初春美好的景色不过是为你的情感所照映,它们照映着战乱平息后你快乐的心情。你可能也想过随着偶像李白游山玩水,可你心怀天下,选择用诗歌记录那个时代最直露的现实与悲剧,所以始终无法像“诗仙”那样逍遥自在。

诗圣啊诗圣,再美的景色,也挡不住你忧国的心;再安定的生活,也挡不住你忧民的情。你确实是圣人,你不谈风花与雪月,只哀叹民生之多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