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西瓜作文(收集2篇)
篇1
家乡的老百姓每年都以种麦子为主,其次是玉米、谷子、花生、土豆等附属农作物,这样一直延续了好几十年。不知道从何时起,老百姓的思想突然变得灵活了,不甘心那么单调地春耕秋种,不知道哪个聪明人从那里学会了西瓜种植技术,先尝试地种了一些,第一年风调雨顺,喜获丰收,每亩的收获比种麦子好多了。从此,老百姓的脸上绽放出了从未有过的笑容,真是喜在脸上,甜在心里。从前到后的一翻辛苦没有白浪费。因此,以后一家传二家,二家传三家,更多的老百姓都种起了西瓜,做起了制富兴家的梦。
由于我家乡特殊的土质和地理条件,老百姓选出的西瓜品种好,加上精心栽培和管理,每年到了西瓜成熟的时候,外地的大车都陆续不远百里前来订购,运往郑州等地销售,临近地区同也受到了洛阳、三门峡等地老百姓的称赞,都说俺家乡的西瓜好吃,不仅皮薄,而且瓜瓤鲜红甜蜜,你看见了就想吃。正与此,我家乡的西瓜十分走俏,买西瓜的顾客首先问是不是洛宁的西瓜,是了才买,以免上当。这样,老百姓陆续尝到了种植西瓜的甜头,干劲更加足了,由刚开始的一、二亩增加到了每户五、六亩,甚至十余亩,种植西瓜面积越来越大,老百姓的梦想也越做越大,腰包也越来越鼓了,笑容也越来越灿烂了。爽朗而喜悦的笑声传遍了千家和万户,响彻了农家院落的.上空,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余音缭绕不绝……
我来自农村,土生土长的,深知做老百姓的艰辛。种植西瓜虽然比麦子增加收入,但比起城里人上班当然辛苦多了。从育苗到种植到地里,到最后的成熟需要好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老百姓精心的呵护,也需要付出很多的劳力和汗水。如果老天不作美,瓜农照样劳而无获,连成本都无法收回。现在正西瓜大面积成熟的季节,每天从早到晚,都有无数辆四轮手扶拖拉机不停地穿梭于市区内外,把成千上万斤的西瓜送到市民的身边,让市民不用走多远就能吃上香甜的西瓜。而这一辆辆排成行的四轮车、以及那一张张黑黑的脸庞也成了市区一道特有的风景。所以,每当我下班回家,在路边无意看到他们那一双双善良而期待眼神的时候,内心不由得隐约难受,买西瓜时候我绝不会和他们斤斤计较。因为,我看到了他们的梦想和希望,看到了他们的艰辛和苦劳,也看到了我曾经的过往,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所以,我更懂得老百姓的心情,他们的不容易。我想这是那些城里小姐和公子们无法体会到的特殊感情,也是我一生都无法忘怀的深刻记忆,所以,我会很客气地、很温暖地给他们交易,使他们感觉不到城里人那种特有的冷漠和鄙视,让爱象春风一样吹到他们的心里,让他们感觉在城里和家里一样的自由和温暖。
篇2
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的水果一年四季品种丰富,多得数不胜数。春天有红嫩嫩的草莓、绿油油的苹果;夏天有黄澄澄的柑橘、亮晶晶的葡萄;秋天有金灿灿的香蕉、鲜甜香脆的梨;冬天有酸酸甜甜的蜜柚、脆脆甜甜的枣子……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胖乎乎、圆溜溜的“绿巨人”西瓜。
在这阳光和雨水丰富的时节,西瓜躺在地面上贪婪地吮吸着甘露般的雨水,将自己的“绿军装”冲洗得干干净净。
五月间,农民伯伯们就开始忙着在地里剪西瓜了。那碧绿的外衣上嵌着一道道深绿色的条纹,像翡翠般好看极了。西瓜的品种很多,形状也各异。有的像大篮球、有的像橄榄球、还有的像足球……有一种“口口脆”的皮最薄,只要轻轻一碰,“砰”的一声就会崩开,露出鲜红色的瓜瓤,流淌出粉红色的汁水。这种瓜不大,最大的也不过三斤左右。我最喜欢吃这一种,从冰箱里取出来,和妈妈一人一半用勺子舀着吃,那感觉真叫过瘾!还有一种无籽瓜,皮很厚,我叫它“厚脸皮”。这种瓜个儿硕大,一个就有十几斤重,瓜瓤吃起来很沙甜,特别爽口。
切开西瓜就看到水灵灵的红色瓜瓤,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咽起口水来。其间嵌着一颗颗乌黑的瓜籽,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娃娃一样很有秩序地躺在里面。黑瓜籽维生素特别丰富,可以直接生成,也可以炒熟之后当成一种很不错的休闲食品。
西瓜富含维生素C,不仅可以作为餐后美味的水果,而且还可以将西瓜皮削掉表层凉拌做菜。它的果汁特别丰盛,夏天榨成汁,再放到冰箱里冷冻一下,真是消暑又解渴的最佳饮料。据说,发烧的人多吃西瓜,还可以降温。
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西瓜,但我还是最喜欢家乡夏天的西瓜。我相信无论我走多远、长多大,那种滋味永远也不会忘怀,因为它是和其它水果不能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