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热点作文

游平遥古城作文(收集5篇)

来源: 时间:2025-10-30 手机浏览

游平遥古城作文篇1

去年春天随寿光旅行社去山西旅游,印象最深的要数平遥古城了。

平遥古城是一座有着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平遥古城墙是重要景点之一。从导游那里了解到,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进行过多次补修和修葺。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墙外有护城河,深宽各4米,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城墙历经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雄风犹存,宏伟壮观,令人感叹。置身于古城墙内仿佛亲历了一场古战争,坚固的古城墙在防御外来侵犯保一方平安上一定荣立过赫赫战功。

古城占地2.25平方公里,共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巷,是完整的古城墙、古街巷、古店铺、古县衙、古庙宇、古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古城内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四合院民居有3797处,其中400余处保存完整,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民居风貌,是中国明、清时期县城的活标本。现在多数居民穿着现代的服饰,居住在古建筑的房屋内,过着既古朴典雅又有现代气息的生活。在此旅游使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平遥古城景点很多,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也是平遥的景点之一。日升昌票号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遗址占地2324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百年沧桑,业绩辉煌,曾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游中国第一票号,不禁使人联想到陈建斌主演的电视剧“乔家大院”,昔日的繁荣凝聚了晋商们多少聪明才智、心血和汗水。

平遥古城向游客展现了古城风貌、晋商文化,值得一游。

游平遥古城作文篇2

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诸位游客,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平遥古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著名画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游平遥古城作文篇3

出去——陌生的城市,陌生的风景,还有陌生的陌生人。

回来——熟悉的城市,熟悉的街景,还有熟悉的陪伴者。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与古城的简单相遇,一段爱觉不累的时空穿梭。

离开时,默默地对自己说:在未知的未来,不要让时间陌生了彼此和自己,记得此刻的熟悉!

有一天当我们踏过那条熟悉的小路,发现曾经的拐角已是岔路

成群走在街上的人,哪个不是深怀着自己的一份孤独,或许一个人并不孤单,一个没有回忆的人才是真正的孤单。

有时候我不是不想张口,我怕一张口,那些深隐的念便碎成了泪,那些令人心酸的感觉又浮上了心头。

多年后的一天,刻骨的东西忽然变得模糊不清,你记不起曾经与某个人在一起的细节,只是感觉一切恍然如梦。

爱有时候只是某个阶段,我们却将其假想成了一生,我们的心啊,为何如此的彷徨,原来我们一直都在离别中。

我们可以做到对一个人放弃,却做不到对一个人忘记,有一天当我们踏过那条熟悉的小路,发现曾经的拐角已是岔路。

时光的角落里,零落了几多无力诠释的清愁,却不能够再与一个人重新认识,重新开始一次。

人生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今天的亲近或许就是明天的遥远,如梦如幻的往事,只在心间留下一抹惆怅的'真。

生命的故事里曾经走失了谁,人生的河流里淹没了多少勇敢的执念,爱总在最深时落下交织的帷幕,我们已不敢向那个故事里的人索要太多。

或许冷漠与薄凉,才是分开的两个人最适应,最恰好的温度,我们已经无法再酝酿出那些突然的温暖,我们的心已经无力再承受那样猛烈的撞击。

错过,却不再期待新的遇见,多年后依旧在反复问询自己的心,我究竟爱过的是那段时光,还是那段时光里用心陪我走过的人。

错过的人,即使还在心底千百次的忆起,却只能说与文字里的天涯海角听了,我已经不敢在一个人的心里,拾取一份仿若当年的在乎……

游平遥古城作文篇4

下午,虽说有些疲惫,但有一处美丽的风景在前面吸引着我们,我们不得不继续向前出发。

我,生性喜欢逛古城。因为里面有一堆堆能让我大开眼界的东西,所以,我一听到古城两个字,就不觉得精神起来,原有的睡意也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我先前去过许多古城,例如:丽江古城、周庄、西塘等等,可是这次的平遥古城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这个古城建于明朝初年,目的是防御外族南扰,至此以后,景泰、正德、嘉庆、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近十次的补修。

走进这历尽沧桑的古城门,有一种回到了明清时代的感觉,古城的各种建筑处处体现了明清时代的特色。而如今。大街小巷,处处售出着杂样的商品,让游客不禁大饱眼福。走上这高高的城门楼,向下俯视,整个平遥尽收眼底,对面指挥部上几门当年威武雄伟的大炮,依然矗立在那儿,笔直的炮筒冲向前方,好似正在保卫这平遥古城,欢迎远方客人的到来。

坐上景区里的小电动车,穿行在这井井有条的青石板路上,不时看见几条那时留下来的马车走过的`辄印,深深浅浅,当年古城繁华的景象仿佛就展现在眼前。

其实我也不知道都去了哪。因为时间紧,只知道用眼睛去瞄一瞄街边摊子上的小玩物,不一会便来到一座寺庙前,正厅上有一块儿匾额高高地悬挂在中央,上面有三个霸气的题字:城隍庙。步入内屋,便有一个烧香炉,我便得知那便是一个祭祀用的庙宇,快步绕过,那浓烟呛的人不敢大喘气,生怕这烟尘吸入口中。我还记得,城隍庙有句宣传词“皇帝有难上天坛,县官有难到此来”,真不知是出自于何处。

在这古城之内,还有不少票号房,被不少游人称作是“中国的古代华尔街”,显得这儿更加繁荣。

除此只外,我还知道这个古城从飞机上向下俯视,十分像一只乌龟,因此,古城故有“龟城”之称了。

夜幕慢慢降临了,灯光亮起来了,这灯火通明的平遥古城,更加光辉耀人,引人瞩目了。漫步在这喧哗的街道上,不时,淡定的心也跟着沸腾起来了……

游平遥古城作文篇5

平遥,这个曾在两千年前因出产陶器而被命名的平陶城,后因避北魏拓跋陶之讳而改为平遥的历史古城,虽然现在我们已看不到它两千年前的古城风貌,然而此刻我们有幸能看到三百年前重修于康熙年间的这座平遥古城,并且它的城墙保存得十分完好。

在这古老的城墙之上,三千垛口,七十二敌楼依然巍峨耸立,难道这垛口,这敌楼,仅仅是用来防御敌人的进攻吗?从它的实用角度来说确实如此。但,三千,七十二不正象征了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大贤人吗?古代战争年代,平遥古人仍不忘学习及文人的重要性。可见这“文武结合”的精神早已种在了平遥人的心中,这也无怪乎坐落于文庙对面的平遥一中,年年高考升学率很高,一直也是省属的重点中学,或许这已是在历史的沧桑中早已注定的了。

走下这刻满历史符号的平遥古城墙,再走入这票号之祖的“日升昌记”,奇迹!这简直是个奇迹!在这举世闻名,为战争而造的古城墙内又有一个举世闻名,关系着商业兴忘的票号。一个是战争中的焦点,杀声,喊声,弓箭,火炮充塞其中;一个是金融界的中心,钱进,票出,商贾,富豪频频进出。这日升昌记的名头,在几百年前就享誉全国,名满世界了。“轻重权衡千金日利,中西汇兑一纸风行”这副对联,足以说明当时日升昌票号的火爆与昌盛,别小看了“一纸风行”这四个简单的字,就这四个字,便断送了有数百年历史的镖局业。日升昌票号当年定下来的一些规章制度,在如今的金融界,企业界仍是制胜的法宝,日升昌票号的运作虽然现在已经消失了,但它的`规范,它的精神却一直留传下来。

走过古老的平遥城墙,看过光辉的日升昌票号,穿过平遥县衙的层层大院,才立于城隍庙的戏台之上。我仿佛刚从历史中走来,一路观赏,一路品味。三百年的历史从身边匆匆而过,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古城让人们永远感受着古代城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