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设计原则(6篇)
园林绿化设计原则篇1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施工管理
1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原则与特点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原则与特点:首先,立意鲜明,注重细节。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在项目设计初期即确定项目建设的形式和功能,注重园林、绿地、城市环境以及周边设施的细节规划与统一。其二,以植物为主。园林设计时,充分利用不同种属植物的生长形态、植被功能以及花色等的协调统一。其三,尊崇地方特色。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突出本地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文化和传统色彩,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应考虑当地的生态系统、气候条件以及人文传统等因素[1]。其四,艺术性、人文性与园林性统一。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不仅要尊崇园林绿化的生态学原则,还要遵循以人为本以及艺术性的原则,关注城市人群对于绿化和养生,艺术美感受的追求。
2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管理
2.1准备工作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之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应该根据项目设计进行整体预算,准备施工场地、设备设施、材料以及确定施工队。另外,对施工工期进行估算,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施工有效开展和推进,防止项目延期竣工[2]。
2.2施工注意事项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监理等其他施工现场负责人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效地监督和管理,督促施工材料的补充与供应,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及时按照施工进度制定施工计划,确保在工期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施工[3]。
3土壤选择
园林绿化植被的种植离不开土壤,土壤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植被的种植与存活。因此,在园林绿化植被土壤的选择上,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园林植物种植专业要求,选择最合适园林绿化植被生长的种植土,以保证园林绿化植被的成活率。
4苗木种植与养护
用于城市建设的园林绿化植被品种并不单一,种类较多,包含木本园林植物(雪松、南洋杉、金钱松、巨杉等)、阔叶藤木(龟背竹、络石、叶子花、紫藤以及凌霄花)、阔叶乔木(广玉兰、榕树等)、灌木(桧柏、连翘以及榆叶梅)、草类、观赏花(月季、桂花以及梅花)等。不同的苗木、栽培时间、栽培技术以及后期养护措施均不同,首先应该根据不同种属的苗木种植特点,确定最佳的种植时间,种植前应该对苗木根系进行修剪,整理培植土,保证植被的成活。种植后,应加强园林绿化植被的养护,如定期浇水、施肥,保证园林绿化植被正常生长的营养需求。
5小结
目前,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断地推进,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该根据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原则和特点,不断创新设计理念。在项目的施工阶段,项目的管理负责人员应该提高认识,不仅要掌握建设施工各个阶段中的管理办法,同时要结合园林绿化建设的要求,及时进行项目施工指导计划,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给人们以园林艺术美的享受。
作者:张鸣单位:河南省固始县园林绿化管理所
参考文献:
[1]胡晓晴.关于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402-403.
园林绿化设计原则篇2
1.1遵循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好比山脉的东西两侧植被分类,东侧为雪松,西侧为女贞,雪松抗雪压,女贞易折断;再比火山顺势而上的水势,由阔叶林到针叶林,展示了大自然的不凡力量,同时,凸显出生态位原则在立地条件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是浅根性树种,如香樟、广玉兰,坑深30~60cm,如若江南的樟木、海南的榕树,也有是深根性树种,如雪松、蜀桧,坑深50cm,如悬崖上的松树;因而将生态位纳入立地条件,其重要实践指导作用就是园林绿化设计根据大地设计导向,从而进行适地适树和乡土树种植物配置。并且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园林工作者可以进行合理地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从而可以将立地条件进行合理的生态位配置,如镇江市丹徒区恒顺大道上三版四带式的乔灌草植物配置,大乔木如香樟、合欢、苦楝、黄金柳、高杆女贞等,小乔木如樱花、紫薇、法青、紫叶李、木芙蓉、本石楠球、红叶石楠球等,灌木如红叶石楠、金边黄杨、金叶女贞、小叶女贞等,草坪采用白三叶草坪、天堂草草坪。
1.2遵循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相协调原则
“山林城市”镇江囊括佛教,镇江江天禅寺、甘露寺、宝华山;道教,句容茅山;儒家,沈梦溪;同时,北固山、南山、圌山风景线,立地条件深根性树种、浅根性树种中种植,大树移植施工技术完备,绿化是大头,绿得靓丽、绿得不凡。“生态丹徒”绿字给人标志性标识见地,丹徒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聚焦绿化树种是老百姓的生活,丹徒上党三明医药有限公司、宝堰新颖生态园都是兼具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综合举措,现代实体综合体系中绿色之肺是地球生命力,园林树木是这绿色之肺的闪耀空气离子,现代绿色园艺都是时代所趋,大势之举。
1.3遵循“三分种、七分养”原则
通过深挖坑、浅栽树,人们发现这“三分种、七分养”的原则很协调,联系园林规划设计、预算定额与施工技术细则,现代的园林技术与园艺设施都非常强调场地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园林绿化通过栽植、浇水、修剪、施肥等一系列的园林技术发展,园林工作者越来越利用当代先进技术来展现一整套的园林栽植过程,例如大树移植、适地适树、日常养护中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与治理,这给我们大家的启示是,在园林植物的栽植重点上园林养护比重较大,在园林日常养护当中,植物病虫害预防与治理又是重中之重,与其说园林养护中养是养、护是护,不如说园林养护是种植的必经之路,是通过园林管理部门验收或是城市管理部门日常养护的必由之路,又是园林绿化管养单位进行合理管养的重要举措。
1.4遵循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相统一的原则
现代园林通过道路绿化、厂区、小区绿化、苗圃绿化、公园绿化、屋顶花园绿化、立体绿化等绿化手段给人必要的阅历与经历,现代园林是继古典园林元素后再创辉煌、再立新功,现今就人们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后现代园林技术,这是一种中外合璧的超现实主义杰作,主要有广场设计与庭院设计,则园林植物要求的立地条件大致为立地50cm的浅根性树种;然而古典园林则是更讲究异曲同工、柳暗花明,在园林植物上又讲求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效果和意境。广场作为既寄教于情、寄情于乐的公开和半公开场所,适宜种植乐昌含笑、高杆女贞、广玉兰、香樟等高大乔木。庭院栽植紫竹象征紫气东来、竹报平安,苹果树寓意平平安安,枣树示意早生贵子,牡丹花表达富贵花开等,以一般小乔木和宿根性花卉为主。
2不同规划性质的绿地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
2.1道路绿化的立地条件
遵循生态位原则这方面,道路绿化一般为三版四带式或者四版五带式,其一,缓解司机驾驶视疲劳,其二,美化环境和韵律调节的重要性。镇江市丹徒区谷阳大道道路绿化设计属于三版四带式,其植物树种为香樟、白玉兰、广玉兰、海桐、金叶女贞、红花继木、龙柏、杜鹃、丰花月季、大叶黄杨球、白三叶、法青、龟甲冬青、棕榈、洒金柏球、紫薇、龙柏球、丝兰、花桃、火棘球、红花檵木球、慈孝竹、夹竹桃、美人蕉、紫荆、瓜子黄杨、红叶小檗、云南黄馨、鸢尾、迎春、连翘、红叶李、桂花、栀子花、花柏球、大龙柏球、中龙柏球、石楠、木槿、剑麻、腊梅、金叶女贞、红花檵木、小叶黄杨。
2.2厂区、小区绿化的立地条件
重视立地条件的绿化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作用,小区、厂区的绿化在园林绿化设计中乔灌草合理、有序的搭配,这是园林绿化根据不同绿地的规划性质而进行的绿化设计,集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绿化规划。镇江市丹徒区工业园区苏润船舶的绿岛内植物树种为香樟、广玉兰、红花檵木、意杨、四季桂、高羊茅草坪;镇江市丹徒区尚上城一期的园林绿化品种较重视地形的起伏,种植的植物树种为乐昌含笑、榆树、金边黄杨、海桐、樱花、果岭草草坪,这反映了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相统一的原则。
2.3苗圃绿化的立地条件
镇江市丹徒区上党镇丰城村三明医药有限公司和丹徒区宝堰镇新颖生态园的绿化设计方式,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原则和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特有的丘陵风貌给人别有形式的风光滋养,表现在园林绿化上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运用彩叶树种的季相变化和落花春泥的峰回路转及山穷水复,运用地形起伏的特有条件在立地基础上的树种习性和地方小气候,现今的苗圃种植红花檵木桩、紫薇桩、樟木桩和五针松等以盆景形式来表示山水示意的诗意盎然。
2.4公园绿化的立地条件
镇江的人文地理以宗教文化组织,以文人墨客瑰宝组织,同以油粮格架脉络组织,人民生态公园、米芾书法公园等,公园是市民的心地、百姓的焦点,天时的季相变化、地利的立地条件、人和的护绿爱绿,这都向人们示意了山青、水绿、人好的江南水乡之情,人情练达即文章,纵是山好、水好、人更好,总有石青、池粼、诗腾之。红叶石楠球、大叶黄杨球、红花檵木球、龙柏球等球类衬托春鹃、金丝桃、珍珠梅通时绿带的表达,香樟、白果、玉兰等大乔木支撑整个亭台楼阁,天师石榴树与茂林修竹都向世人抒发了众多的安平基式。
2.5屋顶花园绿化的立地条件
屋顶花园的攀援紫藤与凌霄搭配花架更有趣味,蔓春洒脱,花泪溅滴,金山素有水中浮玉的美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一定程度上与金山白娘子美丽动人传说相调和,七峰亭的台阶上古柏直耸云宵,屋顶花园向人们表达私密空间的松树、水池和遮阳伞,更有夏荷、叠山和汀步台。园林植物中,浅根性树种在屋顶花园中较多,忌讳槐树、柿树和梨树,栽植女贞、黄杨和天竹,更有柏盆、龙柏和石楠。
2.6立体绿化的立地条件
主要是爬山虎、凌霄、月季和紫藤。于此运用花架、亭廊等绿化给人异样风采,盆景在绿化中的重要作用就在园艺的精髓。根据园林建筑的不同形式,将亭、廊、花架等表现为形中有花、花中有形,促阳余宜椿,季华有须弄;若闻泥数飘,始见黄花蜜。
3镇江市绿化立地条件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的不足之处
道路绿化、厂区、小区绿化、苗圃绿化、公园绿化、屋顶花园绿化、立体绿化的相互联系,绿化性质、绿化形式、绿化规格都是不同的意境,红叶石楠是比较好的品种,已经木质化的芽可以扦插,就文化因素、经济因素、营林因素、大树因素对镇江市绿化立地条件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的不足之处进行阐述。
3.1山水文化因素
山水文化名苑在镇江的名气较大,如朴园、瑞泰、冠城等,但是绿化的文化性质纳入到整个园林中,象征园林绿化的发展新征程,不足就是文化内涵的缺失,文化表达程度与文明进程高度都是值得思考的话题,在大量苗木进城的现实情况下,政府的文化导向、企业的文化氛围、百姓的文化知识都是镇江市绿化立地条件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的首要不足。
3.2经济不足因素
由于企业和政府的忽视,在造绿、护绿上人们都把园林绿化的经济不支持作为整个经济的侧向方面,所以很多园林绿化前期方案、绿化设计、绿化施工、绿化验收等都是整个招商引资的重点,而园林绿化的整体规划都是政府关心的重中之重,经济的导向力也是整个园林绿化行业在镇江市绿化立地条件,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的重要不足之处。
3.3营林造林因素
适地适树和乡土树种的应用是整个园林绿化行业的重要因素,是镇江市绿化立地条件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的不足的重要因素,因而,把营林造林因素纳入到镇江市绿化立地条件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操作技巧过程。
3.4大树移植因素
园林绿化设计原则篇3
关键词:植物配置;养护
前言
园林绿化是景观设计中的组成部分,园林绿化主要目的是美化城市的环境,在园林绿化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设计的美观问题,还要考虑到植物是否能适应当地当时的环境,由于经济技术的发展,一些园林绿化的植物不能适应当地恶劣的环境,就会死掉,因此园林绿化就不能达到美观要求,同时也不能起到绿化环境的本质作用。
1、怎样配置植物
园林植物的配置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植物间的搭配,合理的搭配植物的种类,根据平立面的构图、植物的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要素之间的配置,如建筑物、流水相互之间的配置。
2、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2.1生态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愈加严重,园林绿化不仅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也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造园林绿化设计中关于植物的配置一定要遵循生态原则,由于不同植物生存条件是不同的,我们一定要了解不同种类植物对生存条件的要求,使植物在适宜的环境下发挥作用!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园林绿化设计要选择一些生命力较强,容易管种植的植物,这样可以期待改善环境的作用;还有就是要保证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多样性,丰富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和群落类型的多样性,尽可能的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这样既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还可以达到美观的要求!保证园林绿化中物种多样性就可以保证其稳定性!生态原则对于园林绿化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符合生态原则就能够保证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就能最大化的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为城市居民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2.2功能原则
园林绿化具有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植物配置首先必须满足其生态功能的原则,其次是社会功能!只要达到生态功能才能改善城市的环境,才能起到美化市容的效果!植物的生态功能包括净化空气、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减少水土流失等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一定不能忽视生态功能。园林绿化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指美化市容功能,净化空气功能,文化教育功能还有防护和减灾的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该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植物进行配置,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2.3经济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是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每一个城市的经济条件都是有限的,经济条件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条件,不论城市的经济水平是高是低,都会以最经济实惠的方案来实现城市的绿化,并且保证园林绿化中所有的植物都发挥着绿化城市的作用,也确保植物的配置是最佳的!经济原则的特点就是花费做少的金钱,来达到最大的价值,城市的经济水平会影响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植物的配置方案有很多,为了达到双赢的目的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会选择最经济的方案,经济原则不仅考虑设计过程中的经济还考虑后期对园林的管理也要满足经济原则,后期的管理会有养护费用的支出,经济原则是既考虑前期的投入也考虑后期费用的支出的,后期费用的支出主要是指植物的修剪、施肥等费用,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选择一些有寿命长的,生长速度中等的,容易打理的、生命力顽强的等特点的植物,还要注意保证群落的多样性,则可以降低后期的管理费用。
2.4艺术原则
植物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园林的观赏性!植物配置不是把绿色的植物堆积在一起,而是要在审美基础上进行艺术配置!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调和、统一、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根据植物自身的特点结合艺术形式,尽最大的可能把植物的绚丽的色彩、婀娜的姿态、沁鼻的芳香表露出来从而提高观赏价值。
3、园林植物的养护
3.1春季时期养护
随着天气的逐渐变暖,在这一时期的园林养护之中,春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春季,气候多表现为干旱多风,因此蒸发量比其他季大,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及时对树木进行浇灌,以此对春旱进行较为有效的防止,在施肥土壤解冻之后,应当及时给植物施用肥料并灌水。此外,春季是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季节,病虫害防治是重点环节,在日常的养护之中,一定要多加检查,一旦发现就立即处理,防治病虫害的蔓延,从而造成各种损失;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并定期、适时、适量的给植物喷药防治。
3.2夏季汛期养护
6月份之后,气温上升较快,在这种环境条件之下,树木也迎来了生长高峰期。夏季炎热干旱,植物缺水量相比其他季大,因此需要及时给植物补充水分。在夏季有一项特别的工作,即防汛防台,在这一工作之中,应该做好对于树木的检查工作,对于一些存在松动、倾斜的树木应当及时扶正,并在其之上做上一定程度的加固措施。防台工作主要是剥芽修剪,并对树桩进行检查.发现松垮的应该立即扶正并绑紧。综合而言,6月份的树木养护及绿化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病虫害的防治、草坪的修剪与整形等,要想做好这几个重点,就必须在之前进行劳动力组织、物资材料以及工具设备等方面的充分准备。总之,夏季气温的逐渐升高,存在着病虫害、洪涝等方面的隐患,这给园林树木养护工作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难。
3.3秋季时期养护
到了8、9月份,气温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下降,在这一时期的园林树木养护及绿化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对树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剪,尤其是行道树,应该进行第一次剥芽修剪;绿篱造型的修剪、绿地内的除草工作以及草坪的切边工作也十分重要。除此之外,还应该进行死树的清理工作,一定要保证树木青绿、绿地整洁。当然,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草花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更换,选择颜色相对鲜艳的草花品进行种植,然后做好配套的灌水、养护工作。
3.4冬季期间养护
当到了冬季,由于温度低,一些露低树木基本上都进入了休眠状态。因此,在这一时期,应该对一些常绿乔木以及灌木进行有效的修剪工作。在进行冬季修剪的过程之中,应当全面
展开对于落叶树木的整形修剪作业;对悬铃木、大小乔木上的枯枝、伤残枝、病虫枝及妨碍架空线和建筑物的枝叶进行修剪。此外,还应该对园林树木不同的应用目的进行充分的参考,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正确的整形修剪,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调整树形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对地上与地下之间的关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协调,对树木的开花结果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本文主要论述植物的配置和养护,在园林设计中,配置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不是随意的配置,所选择的植物要与当地的环境相适应。而养护则是有季节差别的,不同季节的养护要根据气候条件有所改变。园林立体绿化的植物配置与养护非常重要,必须做到科学化、合理化。本文主要对园林立体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及养护进行简要的探析。
参考文献:
[1]徐俊校,于金平.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原则[J].现代农业科技,2011(06).
[2]刘博,薛俊华,邓志刚.浅议立体绿化的原则及方法[J].国土绿化,2010(10).
[3]《环保工作者实用手册》编写组编.环保工作者实用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
园林绿化设计原则篇4
在保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还应该尽量地保持原有地貌,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节省建设投资,尽可能利用当地园林建设位置已有的地形地貌,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避免影响对园林建设地意外地物地貌的破坏,间接地实现节约地皮的目的。只有遵守这种原则,才可能真正建设符合时展需求的节约型园林。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平衡,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表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回填。园林绿化建设中能源消耗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需要一定的能源资源作支撑,利用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要把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尽可能使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城市园林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途径,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并主要集中在节水技术的研究层面。节药型园林的建设本身是个复杂的体系,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影响到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实施,浪费的问题广泛存在与各种绿地,实事求是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节约型园林建设节地要素运用的具体措施
2.1加强保护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成果
为了保证节约型园林建设中节地要素运用的最大效果,不仅要遵守上述三项基本原则,还需要同时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来相互配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保护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效果,这是因为保护绿化效果,可以延长园林的使用期限,进而就减少了对园林建设的需求,进而达到节约地皮的效果,这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使绿地资源的生态效益最大化,对于一切可绿化用地充分进行绿化。在合理的原则下,尽量缩小纯草坪性的开敞空间,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也有利于营造城市自然和谐的风貌特点。积极引进适合当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节水耐旱型的新优植物品种,丰富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
2.2严格控制节约型园林土建设计
除了加强园林绿化效果的措施,还需要严格控制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土建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节地要素运用效果的主要措施,有针对性地研究和采用改善植物生长立地条件的措施,保证树木正常良好的生长态势。园林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有效途径。从绿地规划设计到绿化植物的选择到植物种类的种植搭配等各个环节,选择当地乡土树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园林绿化建设与保护和建设乡村景观相结合,既能解决部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提高园林绿化的经济收益,营造更加丰富的园林景观。
2.3加强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宏观指导和规划管理
加强园林绿化规划的审批控制,在规划上要保绿、保留原来的大树,坚决切实避免移种大树、古树、珍稀树种和洋树种的现象。继续加强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监督检查,大力推广节约型模式,走节约型、可持续性发展的园林绿化道路。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园林绿化,在节约型园林绿化中发挥技术保障作用。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浪费资源的行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实施绿线管制制度。要加强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宣传工作,进行节约型园林绿化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氛围和环境。
3总结
园林绿化设计原则篇5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绿化规划;具体设计
0引言
现代的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要结合适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的设计,同时设计要体现住宅区功能区的划分、住宅区的生态化、住宅区的空间利用,满足人与环境的亲密性,环境可以服务于居民的同时,起到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因此,作为设计者,要对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熟知掌握,才能更好的进行设计工作。
1现代居住区园林绿化的设计原则
1.1功能与形式统一的原则
居住区的园林设计要遵循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功能就是满足人们与园林的融合,人们可以与园林保持亲密的联系。园林设计的形式要具有特色,包括地方特色、地域特色、小区特色。同时,空间的组织形式要满足不同年龄居民的需求,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和人员疏散问题也要体现在设计中。
1.2经济实用的原则
进行居住区的园林设计规划需要经济的投入,为了保证投入的经济性与美观性,园林设计的规划很重要。设计者要对规划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具体体现在尽量利用原有地貌,避免大规模的动土施工。进行栽植的树木要耐贫瘠、管理维护简单、抵抗性强,避免珍贵树木的种植选择,总之,经济实用的设计原则是以创造生态环境与良好户外活动环境为核心,设计人员需要全面的进行分析研究,确保设计的经济实用性。
1.3美化环境的原则
居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在以自然为基础之上进行的空间环境规划,要同时丰富平面构图和立面构图,体现美化环境,提升城市文明建设,将植物、建筑物、美学巧妙的进行结合,使自然条件与时间空间的变化具有适应性。
1.4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以人为本
居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是体现以人为本,设计要贴近居民生活,设计的整体性不仅要考虑到设计风格与植物配置及、对于建筑整体的衬托,植物配置简单大方,选择的树花可以开三季,四季常青。还要考虑到居民生活中对于日照、通风的需求,总之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2现代居住区园林绿化的设计
2.1空间的分割
所谓园林设计的绿化分析,无非就是最大程度的满足居住者使用环境的感受。空间的分割要注意尺度和深度,营造多层次的设计空间,将远景、中景、近景空间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为了增强空间设计的效果,可以在有限的绿化空间内部用绿篱、攀缘植物进行分割,分割的高度在三十厘米到六十厘米范围内是不会造成视线的遮挡的,人们可以坐着观赏美景。超过九十厘米到一百七十厘米,观赏的视线就会造成阻碍,高度越高,阻碍性越强,会造成人与环境的隔离。分割空间还可以使用水面、山石、树丛、花架、小品等,水面如处理得当能拓展空间将有限空间的距离感拉大。山石如砌筑得法况以树丛能增加空间层次。花架的选择不可以用太过纤细或是过于粗壮的,纤细会忽视,粗壮呢感觉堵塞。地面高差和铺装的变化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也能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改变地面高差来分割空间是常用的手法,地面铺以质感不同的材料效果也较显著。硬质铺地砖同草皮形成质感的对比,绿地底界面高差的变化增加了深度感。采用下沉式或上升式广场给人一种独特的领域感。广场沿街边界可用灌木、绿篱分割内外空间。
2.2空间的渗透
空间的渗透与空间的分割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空间的分割需要空间的渗透,同时,空间的渗透需要空间的分割。如果将二者割裂开来,那么景观空间都会让人感到压抑、枯燥,只有相邻空间的延伸扩展产生丰富的变化,才是优秀的原来设计。空间渗透的手法常会使用门窗、花格墙、植物框景,这样既分割空间,同时还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还可以利用居住区的绿地花架,也可以满足既分割又渗透的景观设计要求,同时,花架作为中景,可以使空间产生远、中、近这样的层次感觉,达到空间延伸的效果。
2.3适地适树尽量保留原有的大树
树木要倡导乡土树种,因为适应当地的环境能力强,存活率高,同时,树种的观赏性也要具备,所种植的树种可以改善居住区群落的结构,并且增加居住区的群落多样性。植物与之间之间的联系要协调,过度要缓慢,总之,达到建筑物与景观完美融合。
3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3.1园林设计与建筑风格相结合
居住园林的设计要参考楼盘的风格,例如一些楼盘为古典主义或是地中海风格,那么园林设计要结合建筑风格选择适合的园林设计,避免出现风格反差大、景物不相融的现象。同时,设计元素不可单一,要给人新鲜、眼前一亮的视觉感受。
3.2园林绿化设计应具备多样性
居住区园林设计要避免单调,让人产生疲劳感。居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会陪伴居民每一天的生活休闲,作为一个放松休闲的环境,设计者要做到景随步动,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风景,让人感受到活力与宁静的归属感,因此,进行多样化的设计是园林设计工作的重要部分。
3.3设计风格上注重“中西结合”
我国传统的文化是讲究含蓄内敛,人文情怀,追求精神的意境,景观的布局表现在大小、远近、虚实等方面。但是西方不同,西方在表达设计布局的形式为规划式、对称式,讲究造型感,几何感,设计风格表现为“大手笔”,想要达成完美的园林设计,进行中西合璧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将西方的“大手笔”与我们的虚实、远近特点进行结合,大气磅礴中,尽显静雅、含蓄之美。
3.4以植树造林为主要的绿化手段
营造绿化的生态环境,做好提高绿化覆盖,在居住区进行园林绿化设计中,尽量种植树木,像是落叶树种或是常青树种的比例要大,不过对于过于大的树种,要谨慎的使用。
4结语
作为城市绿地规划的重要的部分,居住区的园林规划是城市建设以及居住区完善的一种体现,随着城市建筑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居住区的居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做好居住区的园林设计,要不断的累积设计经验,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这样才能设计出优质的园林景观,为居民提供温馨的栖息港湾。
参考文献:
[1]田丰.试论居民区小游园绿化的规划设计原则[J].中国西部科技,2011(15).
园林绿化设计原则篇6
关键词:景观园林;工程设计;艺术性
景观园林工程设计中艺术的表现方法多种多样,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中。景观园林工程设计中艺术的表现主要是通过相应的艺术性表达手法展示城市景观的艺术性效果,把景观设计与绘画艺术紧密结合起来,满足统一美、调和美、均衡美和韵律美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展示城市的美观、开放的良好形象。因此,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艺术性的表现方法值得不断地研究,在实践中传承、发展、完善,促进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水平的提高。
1城市景观园林工程设计的艺术性原则
1.1景意交融原则
城市景观中的树木花草错落有致、造型各异,从形态上为城市的形象增添光彩,从生态方面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绿色植物覆盖率越高,降尘、消声、调节环境温度、净化大气质量的功能就越强。树绿花红,高低相间,随风舞动,令人惬意。因此,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艺术性的表现原则就是要把景观的形态美与意境美结合起来,使人置身景观之中,能够净化思想,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1]。以街头公园建设项目为例,应注意土石景观工程与绿化工程的搭配设计,土石景观要作为绿化景观的中心,突出绿化景观的层次感、色调感及其园艺特色,还要思考绿化景观的有机组成与街道隔离的绿化带的乔木选型、灌木选型、花草配置等,使草地、灌丛、乔木与土石景观相互掩映衬托,浑然一体,使人置身其中有“身在画中走,画在心中留”的景意交融的美的享受。
1.2形式美原则
城市景观建造的亮点就是实现景物与美术的和谐统一。景观工程完成后,从上面俯瞰或从侧面远眺,要有一幅画的感觉,这就是形式美的艺术表现效果。甬路两旁高大的树,绿化隔离带的灌丛,绿地中的花卉,公园中多种景观,给人以愉悦的感受,使生理感应、环境作用、物理特性形成和谐统一的感官效应,强化城市景观的表现效果。以古代园林建造设计为例,很多有名的园林都是文人、画家和曲师等会商合作的结果,园林建造艺术与诗文、绘画、音乐可以融汇贯通,如明末张南垣给王时敏设计建造的乐郊园就是成功的案例。王时敏能诗善文,其园林设计以雅为主,从形式上表现中国古典山水画、诗歌的意境之美。园寓诗文,诗、书、画、山、水、草、树,互为表达衬托,相得益彰,为诗人墨客游园即兴赋诗、作画提供灵感,把形式美的资源最大化地盘活。又如,青岛市青年广场的树木、花草、艺术雕像等错落有致,展示出青春活力的形式美,给游客留下很深的艺术印象。
1.3静态与动态表现原则
随着季节的变化和植物生长周期的往复,城市景观整体或局部的美感效果不断变化,形成一定的动态效应。例如,冬天人们看不到树绿花红、草青燕舞,到了春天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及至夏日,叶绿茂盛、翠滴,秋天树叶则由绿变黄、叶落草枯。为了展现生机,有的地方则栽植常绿植被,如万年青、松柏树、竹子等,最大限度发挥艺术性设计表现手法的功能[2]。园林设计的动静结合主要表现在时间上和形态上,错季延时的花草树木的落叶、常绿、开花等,能够形成时间视觉上的流动;流水、喷泉等设计与土石、花草景观则形成形态上的动静结合,如跌水与叠水设计、假山喷泉设计、人工湖设计等,都是动静结合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4地方特色原则
园林建设必须与当地的风俗文化传统相结合,因地制宜,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充分体现园林建设中的人文情怀。在园林中休闲、游玩、漫步健身的以当地人居多,各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及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尊重当地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有利于为人们营造舒适的观赏氛围,所以园林建造设计要遵循地方特色原则,从人文历史、自然环境中挖掘园林的艺术特点,开发相应的艺术项目,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园林建造设计中的标志性石雕、铜像等,都是在当地有所作为的著名人物,不仅象征了历史上当地人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值得尊重,更重要的是传承延续先人的精神血脉,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1.5人性化与创新原则
园林建造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户外健身活动的场所,因此建造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人们的休闲、游玩的需求,遵循人性化的原则,对传统的建造模式进行创新,最大限度适应现代人对园林的需求。1)根据人流量确定园林建设规模。每个城市的园林不止一处,园林建造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园林周边常驻居民和流动游客的流量,以确定园林建设的规模大小。流量大,园林建设规模相对大;流量小,园林建设规模就相对小,满足人们休闲需要的同时,避免资源浪费。2)围绕人们的精神需求,确定园林的景观布置和文化特色。例如,有些城市的市花、市标等都是园林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元素,还有本地的文化传统特点、歌舞活动特点等也是重要元素,在设计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2城市景观园林工程设计中艺术性的表现方法
2.1注重生态与整体艺术效果的表现
园林景观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地域特点、传统风俗、文化习惯和气候条件,运用艺术的设计表现手法,实现生态与美观的有机结合。要有整体效果观念,对设计理念、方法、效果与实际作系统性的比较,既不能过分追求生态效益,不顾及美术的协调,又要避免过分追求景观园林的美术艺术效果,轻视景观园林生态功能的发挥。在艺术性设计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过程中,必须保持一盘棋思想,要有整体意识、整体思想和整体观念,注重艺术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景观绿化与土石设施项目的协调搭配。若确定艺术表现方法时不顾及整体性要求,效果便可能不佳。例如,部分城市公园景观工程设计在艺术性发挥中过分追求奇花异草和树木花草的多样性,投入巨资从外地甚至国外引进树木花草品种,结果树木花草不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早早枯萎死亡,更有甚者,增加了新的病虫害,危及其他生态植被。历史上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艺术性的表现方法注重整体效果的成功案例也不少,如颐和园泉眼式小水域设计与万寿山不搭配,经过不断完善,从整体布局考虑,改为昆明湖大水域景点设计,与万寿山相得益彰。整体性设计符合当地水系功能特点,表现出山稳水活的艺术效果,充分发挥了地理优势,强化了园林设计的艺术效果。
2.2注重植物景观设计艺术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园林景观设计通常侧重植物的多样化组成,从动态、静态景观视觉效果的需要出发,结合绘画艺术、园艺艺术的效果功能,进行有机组合的创新和发展。1)形态组合的多样性。园林景观由乔木、灌木、藤类、花草等组成,形态各异,根据场地不同,在选择品种、确定数量上有所区别。例如,街道、甬路两旁主要的景观植物品种是乔木,乔木多种多样,有的地段适合栽植国槐,有的地段适合栽植垂柳,有的地段适合栽植法桐。绿色隔离带植物则以灌木为主,有的路段适合栽植冬青,有的路段适合栽植紫薇。对于公园、广场的植物景观的设计则另有特点。2)个体形态的艺术性。街头公园植物景观的艺术性比较明显,有绿色大球、蘑菇形国槐、飘带式紫薇和雨伞式乔木等。设计要根据景观植物的株高、空间造型和园艺工修剪的难易程度,结合场地和周边建筑进行考虑,力求和谐统一。3)景观设计形式的选择。植物景观与山石景观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具有动态性变化。春夏秋冬,发芽、开花、茂盛、落叶,要保持形态美感的连续性、长期性,就要熟悉建筑式设计、图案式设计、造型式设计的有机选择方式,并能综合运用,使植物景观表现出不同风格。
2.3注重景观色彩的远近轻重的艺术性表现
园林景观与绘画艺术在色彩感官方面息息相通,主要是根据人们的色彩感官体验,进行艺术效果的表达。红黄色彩给人的感觉通常是热情、温暖,蓝色给人的感觉是凉爽舒适,绿色则呈现生机盎然。因此,园林景观艺术性表现方法要注重色彩的轻重感、色彩的距离感、色彩的冷暖感的合理搭配。例如,北方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选择在公园周边及道路两旁设计枫树景观,每到秋冬季节天气变凉,枫叶逐渐变红,置身其中,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因此,在设计中,艺术表现方法要有较强的针对性。1)远近色彩的处理。根据人们视觉感官习惯,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采取动态方法,公园、园林、小区等公共植物景观集中的地方,从入口处,一直向内延伸,多采取草本景观设计,根据季节不同植入不同的色彩,冬春季节增加红黄色彩设计,炎炎夏日,则注重增加绿色植被的比重。2)轻重的处理。根据园林整体特色,使景观色彩比重不尽相同,以满足不同游览人群的休闲需要。3)冷暖的处理。绿凉、红暖、蓝安、黄兴,不同的色彩给人的艺术感觉不同。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换位思考,从游客或者休闲居民的从需求出发,做好冷暖色调的处理,力求使艺术效果能符合人的艺术享受需求[3]。
2.4注重环境氛围设计的艺术性表现
园林景观艺术性的设计目的,就是通过园林景观形象情景营造特定的场景,给人以艺术享受,在错落有致的景观中给人以愉悦、爽快、洒脱的体验。生活小区、广场的景观设计则更要注重营造生活气息,将节日、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等多种需求元素统一,提高艺术水平,强化艺术审美效果[4]。
2.5注重生态和谐设计的艺术性表现
艺术离不开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园艺艺术、园林景观设计艺术与生活的艺术性需求紧密相连。园林景观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休闲、观赏艺术服务,是陶冶人们艺术情操的载体。因此,园林景观工程设计艺术性的表现方法要注重生态和谐设计的艺术性表现理念,从城市的发展规划、建筑布局、基础设施功能等方面就景观植入的可行性、艺术性与人们的需求性进行各方面的权衡,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尊重自然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创新拓展艺术空间,提高特色设计水平[5]。从人们的娱乐休闲、观赏美景、休憩等生活需求出发,提升城市品位、打造靓丽形象和优美环境,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
3结语
设计是景观园林工程施工的标准化规划,运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创新景观美感的构建模式,进一步提高城市景观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打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展示城市的独特个性。因此,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的艺术性的表现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在发扬传统艺术设计表现手法优点的同时,注重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晨林.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原则与植物多样性分析:以宿州院子C区一期景观工程为例[J].江西建材,2022(5):44-45.
[2]孔祥龙.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空间氛围营造分析:以自行车专用路同成街景观工程为例[J].现代园艺,2022,44(10):73-74.
[3]龚行华.园林景观工程的植物配置设计研究[J].居业,2022(3):24-25.
[4]王淦太.园林工程中假山景观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咸阳秦汉历史博物院景观工程为例[J].江西建材,2022(10):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