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妊娠合并心脏病(收集3篇)

来源: 时间:2025-09-07 手机浏览

妊娠合并心脏病范文篇1

【关键词】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严重的一种合并症,发病率为0.5-1.5%【1】,以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占80%左右,尤以二尖瓣狭窄最为多见,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占第二位,由于妊娠期合并心脏病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使心脏功能进一步减退而导致心力衰竭,严重危险到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使母婴安全的度过孕产期,降低母婴危险系数,是医务人员和孕产妇最关心的问题【2】。选取我妇产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220例妊娠期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妇产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220例妊娠期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2―40岁间,平均年龄在30.1±2.7岁,孕周为28~40周,平均孕周为32.5±3.2周;初产妇为39例,经产妇为41例;心功能分级用的是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1928年提出的一项分级方案【3】:Ⅰ级65例,Ⅱ级115例,Ⅲ级34例,Ⅳ级6例;风湿性心脏病为87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为36例,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为53例,妊娠期合并其他心脏病为44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及发绀、肺充血、右心衰竭等临床表现,均符合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诊断标准【4】。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严重肝、肾等疾病。

1.2护理方法

1.2.1病情观察

患者入院后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协助患者取坐位或者半坐卧位,不能自行坐位的患者提给予被及高枕等靠物,心功能Ⅰ-Ⅱ级的患者,每天吸氧三次,每次1h,Ⅲ-Ⅳ级的患者给予间歇低流量吸氧;加强巡视,15-30min一次,及时发现患者的生活所需并给予解决。

1.2.2心理护理

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患者常担心自己的病情会影响到胎儿的安全,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我们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缓解其焦虑心理,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知识宣教,使其正确的对待疾病,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耐心的解答她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减轻孕妇及家属的心理负担,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1.2.3第一产程护理

这一产程,患者应保证休息和营养,吸氧,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一般体格检查和产科检查,了解宫缩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及强度、胎位、胎方位、胎心音及胎头入盆的程度【5】,充分利用产程图进行产程的监护及母儿情况监测,临产初期间隔4h查一次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程度,于宫缩间歇时间每隔1-2h听胎心一次。

1.2.4第二产程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心脏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心衰的先兆症状,助产士、护士应陪伴在旁,给予待产妇安慰和支持、缓解,此产程宫缩频而强,胎儿易产生缺氧,必要时可以进行胎儿监护,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宫缩时先深吸一口气,配合宫缩,宫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休息,再次宫缩时反复上述动作,胎儿娩出后,立即在产妇腹部放置沙袋,持续24h,静脉或肌内注射缩宫素(禁用麦角新碱)【6】,遵医嘱输血、输液,仔细调整滴速,新生儿娩出后,应立即用吸痰器吸出口、鼻腔内的粘液及羊水,进行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然后给予脐带结扎,用无菌纱布覆盖。

1.2.5第三产程护理

首先协助胎盘娩出,然后将胎盘铺平,用纱布轻轻擦去母体面血块,检查胎盘小叶有无缺损,然后将胎盘提起,检查胎膜是否完整,胎儿面边缘有无血管断裂,及时发现副胎盘,仔细检查会阴小内侧有无裂伤,产妇全部结束分娩后,要留在产房观察,注意子宫收缩、出血量情况,妊娠期心脏病产妇要密切注意产后血压,待观察证明无异常,2h后方可送出产房。

1.2.6饮食护理

指导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摄入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饮食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铁、锌、钙等,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在6g以上,适当限制食盐的摄取可减低血管对升压物质的敏感性,防止血管收缩痉孪,减少因血管壁水肿而引起的管腔缩小等,减轻心脏负担;还要预防便秘,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尽量避免食用含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蛋黄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严禁吸烟、饮酒。

1.2.7健康教育

怀孕一开始就应进行产前检查,检查次数和间隔时间应听从医生安排,怀孕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动,每日至少睡眠10h,中午最少也要休息半个小时以上,孕中期应注意营养摄入,例如新鲜蔬菜、新鲜水果、蛋白质以及维生素A、D、B1、B2、C、E和和铁、叶酸等都要适量摄取,在怀孕过程中,如果出现面色发青,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或痰中带有血丝,应马上到医院进行治疗。

2结果

对我妇产科收治的220例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第一产程护理、第二产程护理、第三产程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孕产期,无1例母婴发生死亡。

3小结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常见的合并症,也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非直接妇产科死因中占第一位,从我妇产科的研究中发现,在治疗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同时进行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第一产程护理、第二产程护理、第三产程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孕产期,无1例母婴发生死亡。结果表明,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进行早期监测和各项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GaoTing-xiao,TaoHui-qin,ZhuYa-nongEffectofcardiacdiseasetypesandcardiacfunctiononprognosisofinfantsandmotherswithpregnancyassociatedwithcardiacdisease[J].ModernPreventiveMedicine,2012,39(07):736~737.

【2】陈霞,顾红红,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急性左心衰并发的护理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9,156~157.

【3】DrenthenW,PieperPG,Roos-Hesselinkjw.Outcomeofpregnancyinwomenwith.congenitalheartdisease:aliteraturereview[J].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2007,2303~2311.

【4】张晓燕,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并发左心衰竭顺产产妇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4,05,378~379.

妊娠合并心脏病范文篇2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儿的影响以及内科在诊治该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5年7月间诊治6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在妊娠的不同时期予以内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心脏病。4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在妊娠早中期内科治疗,心功能多能控制在Ⅰ~Ⅱ级,围产儿死亡0例,早产儿4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2例,孕产妇死亡0例;1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在妊娠晚期开始内科干预,心功能多在Ⅲ~Ⅳ级,围产儿死亡2例,早产儿9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4例,孕产妇死亡1例。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孕期监测,早期内科干预,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妊娠;心脏病;内科干预;妊娠结局

ClinicalAnalysisof62casesPregnancyComplicatedwithHeartDisease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resultofpregnancycomplicatedwithheartdiseasetoinfantandpregnancy,andexplorethediagnosisandtreatmentforit.Method:WereviewedtheclinicaldatasofthepatientsfromJan.1999toJul.2005.Result:Mostofthecomplicationisarrythmia.All46casesunderwentmedicaltreatment.TheheartfunctionwasinI-IIgrades.There'snodeathofinfant,4ofthemwerepremature.2withIUGRandnodeathofparturient.16caseswithinternalmedicineinterventionandtheheartfunctionwasinIII~IVgrades,2infantsweredead.9caseswerepremature,4caseswithIUGR.Oneparturientweredead.Conclusion:Themaindeathreasonforinfantandparturientistheheartdiseasecomplicatedofpregnancy.It'simportanttointervenewithinternalmedicineearlytoexamineforimprovingthepregnancysequal.

Keywords:Pregnancy;Heartdisease;Internalmedicineintervention;Pregnancysequal

妊娠合并心脏病属高危妊娠,直接危及母儿生命[1]。当孕妇严重心功能欠佳时,会使胎儿处于不良的生长环境,而且临床上常为了抢救孕妇的生命安全而采取提前终止妊娠,导致医源性早产[2]。现将我院六年共收治6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1999年1月至2005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妊娠合并心脏病62例,年龄22~38岁,平均28.4岁;孕周25~40周,平均36+2周。病例来源于广东省各个地区。

1.2心脏病诊断:所有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均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色B超、心肌酶学、心功能等。心肌炎的诊断方法是有呼吸道等病毒感染史,随后出现心脏病的症状和体征,检测柯萨奇病毒阳性,心肌酶学有异常改变,排除其他种类心脏病;病程超过6个月则诊为心肌炎后遗症[3]。采用1964年纽约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心功能分类法[4]。所有患者在诊断为妊娠合并心脏病后均进行系统监护。

1.3内科治疗时间跨度:孕12周前内科开始干预治疗的有27例,孕12周至孕28周内科干预治疗的有19例,孕28周后内科干预的有16例。

2结果

2.16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种类及心功能分级:6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病种类中,心律失常有30例、风湿性心脏病有13例、先天性心脏病8例、心肌炎6例、妊高征心脏病有4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1例。心功能和分类见表1。

表1心脏病种类及心功能情况(略)

2.2内科干预的时期对改善心功能的影响:内科在妊娠早期干预治疗27例、心功能控制在Ⅰ~Ⅱ级的有26例、心功能在Ⅲ~Ⅳ级的有1例;妊娠中期干预治疗19例,心功能控制在Ⅰ~Ⅱ级的有16例、心功能在Ⅲ~Ⅳ级的有3例;妊娠晚期内科干预治疗16例,心功能控制在Ⅰ~Ⅱ级的有5例、心功能在Ⅲ~Ⅳ级的有11例。

2.3不同心功能分级分娩孕周、母婴并发症的比较:Ⅰ~Ⅱ级的46例病例中,足月妊娠42例,平均孕周(39±1.32)周,围产儿发生早产4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2例、围产儿死亡0例、孕产妇死亡0例;心功能Ⅲ~Ⅳ级16例,足月妊娠5例,平均孕周(34±1.7),围产儿发生早产9例、IUGR4例、围产儿死亡2例、孕产妇死亡1例;心功能在Ⅲ~Ⅳ级与心功能Ⅰ~Ⅱ级比较孕周明显缩短(P<0.01),早产、IUGR、围产儿死亡明显增多(P<0.01)。1例孕产妇死亡,系孕32周因高热、肺部感染、中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死亡。2例死亡围产儿均胎死宫内。

3讨论

3.1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对心功能的影响:有资料报道:心肌炎和心律失常发病率已升至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首位。本资料证实此报道,6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中,心律失常30例,构成比是48.5%,心功能多在Ⅰ~Ⅱ级。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分别占第二、三位,心功能在Ⅲ~Ⅳ级的比例较心律失常明显增多,可能由于大部分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没有器质性损害。

3.2不同心功能分级对分娩孕周、母婴并发症的影响:由于心功能不良者,其血液循环处于低氧状态,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对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应以抢救母亲生命为主,从而导致医源性早产、低体质量儿、围产儿死亡率增高,母体死亡率相应增加[5]。本资料显示,心功能在Ⅲ~Ⅳ级者,孕产妇心衰发生率、IUGR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心功能Ⅰ~Ⅱ级者。

3.3妊娠心脏病的内科治疗:妊娠期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使整个孕期循环血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水钠潴留,周围静脉压升高,而妊娠晚期膈肌上升,心脏向左上移位,大血管扭曲,血管位置的改变均使心脏的负担进一步加重[6]。心脏病合并妊娠的处理关键是减轻心脏负荷,维持心脏功能,防止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因此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早期诊断有赖于系统的、定期的产前检查,正确地处理常能增加孕妇的安全性和胎儿的成活率[7]。一旦产前检查发现妊娠合并有心脏病,应立即转诊至内科,内科医师及时予以规范治疗。如:正确生活的指导:避免过劳和情绪激动,保证有规律、充分的休息;饮食要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肪;监测:早期就开始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心脏射血分数、每分钟心排血量、心脏排血指数和室壁运动状态,判断妊娠进展时心功能的变化,将心功能尽可能控制在Ⅰ~Ⅱ级。通过以上监测常能及早地发现心力衰竭等危重症的早期征象,给予及时的处置。同时积极治疗妊娠期发生的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泌尿道感染等,以及各种合并症与并发症,如纠正贫血、控制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心功能Ⅲ~Ⅳ级者,首先要去除病因和诱因如降低血压、纠正心律失常、抗感染治疗。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利尿剂可以减少肺淤血,降低心脏前负荷来改善心功能。血管扩张剂通过扩张静脉和动脉血管来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但要注意,妊娠期间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避免导致胎儿畸形严重后果。可以使用小剂量的加强心肌收缩力的洋地黄类药物。在治疗的各类不同类型的心脏病则根据各自的特点使用不同的药物。此时应该协同产科的医生共同进行会诊。根据情况适时中止妊娠。本组资料显示:妊娠早中期内科治疗,心功能多控制在Ⅰ~Ⅱ级,母婴预后良好。

总之,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妇产科中非常重要的疾病,妊娠可以加重心脏病的发展,严重可导致心衰,甚至死亡。而严重的心功能不良也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导致围生儿疾病发生率和围生儿病死率增加。因此早期的内科干预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协作组.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11):654-647.

[2]徐文健,等.妊娠合并心脏病536例临床处理探讨[J].河北医药,2003,25(12):902-904.

[3]许其炎,邓正文,周民成,等.PCR反应检测血中柯萨奇病毒B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23:122.

[4]方忻,王士雯,宁海田,等.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对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23:83.

[5]林建华,等.妊娠合并心脏病266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6):341.

妊娠合并心脏病范文篇3

关键词:妊娠合并心脏病诊断治疗

一诊断

一些妊娠妇女在正常孕期生理情况下可存在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体检亦可在心脏各瓣膜区闻及收缩期杂音,心脏移位有X线下表现心影轻度扩大。因此,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必须慎重,故如不典型,慎勿轻下诊断,以免增加孕妇思想负担。但医务人员思想上应提高警惕,密切观察,以免漏诊造成对母儿的危害。

下述几个方面可以提示妊娠心脏病:

1.病史除现病史外,孕前有无心脏病史及心衰史对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关系。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晕厥史可提示诊断。

2.体征伴有舒张期杂音、震颤的杂音、心脏扩大或严重的心律失常可以确诊为心脏病,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亦提示心脏病。

3.X线、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诊断。X线可有心界扩大,心房或心室扩大。心电图可有心肌受损或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可提示有心脏结构上的异常、舒缩功能受损。

二处理

1.孕前对于心脏病患者在孕前应充分评估其心脏功能是否能够耐受妊娠。早孕来诊或未孕咨询时,根据心脏病情及社会情况决定能否继续妊娠或是否适宜妊娠。一般情况下,心功能Ⅲ或Ⅳ级、肺动脉高压、慢性心房纤颤、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细菌性心内膜炎、活动性风湿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患者不宜妊娠。严重的心脏畸形,例如主动脉瓣面积<1.0cm2的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的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狭窄等患者,应该在孕前进行治疗,待病情恢复后,重新评估患者心脏状况,再决定是否可以妊娠。

2.孕期可以进行妊娠的心脏病患者应加强产前检查,病情恶化达心功能Ⅲ级或者有感染时应入院治疗。

为预防心衰,患者夜间应保证10小时睡眠,日间餐后休息半至一小时。要限制活动量和摄入量,整个孕期体重增加不宜赶11kg。积极防治贫血,加强营养,给予维生素B、C等辅助治疗。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及早期控制感染。对于早期出现的心衰症状和体征应警惕:肺底持续口罗音,深呼吸后不消失;突然体力下降、阵咳、心率加快、水肿加重,均为心衰的早期表现。

心脏病孕妇即使无症状,亦应在预产期产1~2周入院。

对于急性心衰者给予吸氧、镇静剂、静注作用快的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如孕妇有低血低,应鉴别是由于内出血抑或由于心肌病所致,如系后者,则预后差,这类患者需进行血液动力学方面的监护。

3.分娩期既往认为心脏病孕妇均应进行阴道分娩,但近年来的观点已有改变。随着监护手段、手术技术以及麻醉方法的改进,剖宫产逐渐成为心脏病孕妇分娩的主要方式。

剖宫产时如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反而较阴道分娩要平稳。硬膜外麻醉时,由于下肢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可以有效地避免胎儿娩出后大量血液回心所致的心脏负担加重而发生的心衰。

经阴道分娩者,规律宫缩后可给予度冷丁镇痛,分娩时宜采取半坐位,避免仰卧。进入第二产程,应行会阴侧切术,尽可能地应用产钳或吸引器助产以缩短第二产程。胎儿娩出后,要进行腹部加压,防止腹止腹压骤降引起心力衰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