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幼儿护理及疾病预防(收集5篇)
春季幼儿护理及疾病预防篇1
幼儿急疹的症状
幼儿急疹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尤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常见于出生6个月至2岁以内的宝宝。幼儿急疹往往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次生病,所以爸爸妈妈难免惊慌失措。事实上,幼儿急疹虽然是传染性的疾病,但却很安全,病愈后宝宝可获得永久的免疫力,以后不会再复发。
宝宝感染幼儿急疹后,经过一段潜伏期,便会突然发高烧,温度可达39℃~40℃,起病凶猛,来势汹汹。高热早期,有的宝宝可能伴有惊厥,出现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和眼结膜炎。发热期间,宝宝食欲较差,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轻度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还有咽部轻度充血,枕部、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一般3~4天后会突然自行退烧,然后全身出粉红色的斑丘疹,面部和四肢疹子较少或无疹,伴随发烧出现的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也随着烧退疹出逐渐消失,1~2天后皮疹会消退,并且不留疤痕、不脱皮。
幼儿急疹的护理
宝宝得了幼儿急疹后,爸爸妈妈不要慌张,因为目前还没有什么药对幼儿急疹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大部分得幼儿急疹的宝宝病情都比较轻,很少合并其他感染或其他疾病,所以爸爸妈妈只要细心照料,做好恰当的护理就够了。
1幼儿急疹一般会连续发热三四天,等发热退后才会出皮疹。很多爸爸妈妈往往在宝宝发烧的几天里,带着宝宝天天跑医院,这样是不可取的。如果已经明确诊断,只要按照医嘱在家护理,三四天后宝宝就会慢慢好起来。
2在宝宝发热期间,应多给宝宝饮水,以温开水为佳,不要喝甜水。因为宝宝发热时食欲欠佳,甜水会进一步影响宝宝的食欲,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给宝宝吃易消化并且有营养的食物。
3患病期间宝宝体虚,应特别注意避风寒。宝宝发热出汗时,可用温热的湿毛巾或柔软的干毛巾给宝宝擦拭,这样既可散热又很舒适。
4宝宝高烧时,要采用物理降温法。比如给宝宝贴退热贴,或者用温水擦澡。当宝宝体温超过38.5℃时,应及时给宝宝服用退热药,防止宝宝因高热引起抽风。服用退热药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慎用含双氯灭痛、扑热息痛类镇痛解热剂和抗生素。可适当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板蓝根冲剂、清解合剂或抗病毒口服液等。发生惊厥时,可给宝宝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安定等。如果宝宝有腹泻,可予止泻及助消化的药物。
幼儿急疹的预防
幼儿急疹没有什么非常有效的预防方法,但爸爸妈妈可以注意宝宝的饮食,精心照料,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对宝宝也是有好处的。
春季幼儿护理及疾病预防篇2
一防过敏性疾患。过敏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春季发病率尤高。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万物以荣,百花盛开,加之春季多风,花粉、杨柳絮、尘土、虫螨等随风飘动,使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以及荨麻疹等疾病之人明显增加。所以有过敏体质之人,应特别加强防范,如出门戴口罩,不要在风大鲜花盛开的天气出游,回家之后要注意洗手、洗脸、清洗鼻子,卧室可挂一湿布门帘,减少与防止过敏性疾病发生。
二防传染性疾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也乘机肆虐。加之冷热交替容易骤变的气候,使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若不注意加强防护,外邪最容易侵犯人体,导致流感、流脑、猩红热、水痘、麻疹、腮腺炎、风疹等传染性疾病传播流行。所以,春季一定要加强锻炼,重视调整饮食,提高身体素质。对老人、孕妇与婴幼儿更要加强防护,在各种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不去商场等公共场所,不去探视患传染病的病人,防止与减少传染的机会。特别是儿童,在春季传染性疾病尤其多发,若出现发烧、咳嗽、头痛、呕吐、皮疹等症状时,家长要特别提高警惕,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三防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疾病复发。春天是气候交替的过渡季节,这种冷暖无常、容易骤变的异常气候,极易造成交感神经失调,引起毛细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凝时间缩短、血液稠粘度上升,从而最易诱发高血压、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发生,甚至会导致猝死,所以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特别要加强防寒保暖,注意节制情志,不生气动怒,重视及时补充饮水,避免过度劳累,防止与减少发病。
此外,春季还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呼吸道疾病、偏头痛、胃痛、慢性肝炎、慢性咽炎、肺结核等容易复发与加重的季节,也要加强防治。
四防旧伤痛复发。曾经做过手术,或曾发生骨折,或曾有其他陈旧性外伤史者,每到春季气候转暖之时,刀口处或旧伤部位往往会发生疼痛与瘙痒感。这是因为春季气候多变、冷热变化无常,血液循环也会随着发生变化,使旧伤与疤痕组织随气温的变化而收缩、松弛,这样就会对神经纤维产生牵拉与刺激,因而就会产生疼痛等感觉。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保温防寒,并经常按摩局部组织,加强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尽量使疤痕变软。
五防精神疾病。俗话说:“春天到,痴子闹”、“菜花黄,痴子忙”。春天是精神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季节。3~5月是油菜花飘香的时候,这时精神疾病的发病与复发明显增多,并在四月达最高峰。这是因为春季气候冷暖交替、变化剧烈,而精神病人对气温、湿度、气压的变化最为敏感,极易引发烦躁、易怒、紧张、焦虑、狂妄等表现,甚至有过激与冲动行为,如打人毁物等。也有的人表现为沮丧、忧郁、表情木然。因此有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在春暖花开的前后,应加强对患者的监管与防护。要特别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防患于未然。对正在治疗中的患者不可随意停药。对复发的病人要及时给予治疗,并应有专人照管,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六防“上火”与出血性疾病。春归大地,阳热上升,生机勃发。春应于肝,在志为怒,宜疏泄条达。若春天过食辛热(人参、鹿茸、附子、羊肉等),致真阴内耗;或恣食肥甘油腻,痰热内蕴;或情志失调,郁怒太过,五志化火,均容易导致阴虚阳亢、火邪上升,引发高血压、眩晕、头痛、口舌生疮、鼻子出血等疾病的发生与加重。所以,在春季一定要重视保持愉悦的心态,慎思戒怒,饮食宜清淡,少吃辛温燥热等助火之品,注意多饮水,多吃些蔬菜、水果,不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防止与避免上火。
春季幼儿护理及疾病预防篇3
深圳市龙华新区卫生监督所,广东深圳518109
[摘要]学校、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有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腮腺炎、水痘、流感等,其中腮腺炎、水痘、流感及麻疹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传染病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轻者可影响学习、生活,重者可危害身体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学校、托幼机构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
关键词]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R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8(a)-0034-02
学校、托幼机构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同时,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的发生与寒、暑假有着密切的关系,寒、暑假过后的两次开学,所伴随的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不仅仅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季节吻合,更重要的是在寒、暑假中,学生的走亲访友的流动和活动,可能将接触的外地传染病带到本地,又随着开学而带进学校、托幼机构,通过学生间的密切接触而在学校中传播。了解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的季节特点,抓好春、秋二次开学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对学校、托幼机构中传染病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深圳市龙华新区学校、托幼机构2013年发生传染病的基本概况
深圳市龙华新区现有学校、幼儿园共187所,其中:中学5所、小学51所、幼儿园131所;中小学在校学生10.71万人,在园幼儿4.45万人。
2013年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发病情况:2013年发生传染病疫情共903例,涉及病种18种,其中:法定传染病14种(流行性腮腺炎266例,手足口病128例,其他感染性腹泻91例,猩红热38例,细菌性痢疾10例,乙肝6例,肺结核5例,麻疹4例,风疹3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例,淋病2例,伤寒1例,梅毒1例,艾滋病1例),非法定传染病为4种(水痘335例,其他疾病3例,尖锐湿疣1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1例)。
传染病发病种类:主要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为主,占总发病数的93.69%,其中:呼吸道传染病6种616例,占总发病数68.22%,肠道传染病4种230例,占总发病数25.47%。
传染病发病时间分布:呼吸道传染病中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发生在4~7月份,占49.62%;水痘主要发生在1、4、5、6、11、12月,占81.49%;肠道传染病中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6、9月,占49.22%。
发生爆发疫情情况:2013年学校、托幼机构爆发疫情4起(水痘3起,乙流1起),发病53例。
2深圳市龙华新区学校、托幼机构防控传染病的各项措施落实情况
2.1传染病防控措施具体内容
开展全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重点围绕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组织机构建设、管理责任制和管理制度的建立、晨检、缺勤追查等基础资料的记录情况和疾病防控管理责任制的落实等方面进行了监督检查。具体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①有无建立和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疫情是否向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②有无建立每日晨早健康检查制度,有无指定专人负责对每个学生及上岗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传染病病症及早采取措施;③有无做好卫生管理和消毒工作(包括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及空气的定期消毒);④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顺畅流通,厕所有无定时打扫及消毒,空调滤网有无定期清洗消毒;⑤有无开展健康教育,是否培训、督促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个人卫生和疾病防护。
2.2检查结果
检查187所学校、幼儿园,173所学校和幼儿园均按照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织,制定了晨检、疫情报告、因病缺勤追查登记和消毒制度,落实了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能够较为规范地执行晨检登记制度,开展了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病因排查登记,做好卫生管理和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及空气的定期消毒工作,定期做好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工作;14所学校和幼儿园未达到上述要求,部分措施落实不全。
3防控传染病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检查中发现的部分学校及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部分学校和托幼机构的传染病防控意识淡薄,未建立传染病防控组织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各项管理制度及防控预案不健全。②部分学校及幼儿园相关负责人传染病防控意识薄弱,未能建立传染病防控长效管理机制,未将传染病防控和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教学计划,工作中缺乏积极主动性。③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落实不力,登记不详实,尤其是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踪不到位,就诊医院不明确。④传染病防控力量薄弱,绝大多是学校和幼儿园未能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要求配备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现阶段各学校的保健老师均是由学校内的任课老师担任,未接受相应学校卫生专业知识、传染病防控和急救技能等相关知识培训,未取得相应的合格证;而大多数私立幼学校基本未配备专职卫生保健人员。
4对策措施
从近年来学校、托幼机构发生传染病态势分析,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发生传染病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和学习,也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从以下四方面继续加强:①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配合教育部门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呼吁增加对学校的经费投入,增加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数,使学校卫生工作真正做到专人专管。②加大传染病防控宣传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深入开展学校及幼儿园手足口、麻疹等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学校及幼儿园相关负责人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能力、处置能力。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电子屏幕等各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卫生知识宣传活动,使老师和学生掌握更多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传染病自我防控意识。③积极落实整改,将各项防控措施真正落实到位;④加强卫生部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通报,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
参考文献]
[1]戴孟阳,王磊石,许志广,等.实施综合管理确保传染病防制效果[J].现代预防医学,2003(1):56-58.
[2]何静怡.上海市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监督检查与抽检结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8(20):102-104.
[3]崔霞,焦力群,吴镝,等.综合医院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36-37.
[4]张素艳,庞世娱.大中专院校传染病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0(10):97-98.
[5]于贺,李俊孚,呼艳宏.白城市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4):235-236.
春季幼儿护理及疾病预防篇4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43-03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3―6岁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非常迅速的阶段,具备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魄、协调灵敏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他们参与其它学习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由于年龄小,自身免疫系统还不完善,因此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很差,在幼儿园这样一个幼儿高度密集的区域内,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各种传染病的传播甚至爆发,因此,为了保证幼儿身体健康,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幼儿园卫生保健及疾病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朱宗涵在《儿童早期发展面临的挑战》的论述中对儿童保健提出如下定义:“儿童保健是要努力消除疾病对儿童生存和健康的危害,并保障和促进儿童实现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只有做好卫生保健及疾病预防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每年冬、春季节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幼儿园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咽颊炎、百日咳、肺炎、手足口病、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它们具有传播快、流行广且不可预知的特点。季节性传染病肆虐,使幼儿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家长奔波于医院和工作单位之间,身心俱疲,班级幼儿出勤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度。各幼儿园为了提高出勤率也是严防死守,各出奇招,甚至于前几年出现了给幼儿服用病毒灵来防病的荒唐之举。
如何做好幼儿园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提高幼儿身体的抵抗力,从而提高幼儿的出勤率,重获幼儿家长及社会大众的信任,是摆在幼儿园管理者及全体保教人员面前的最具挑战性的课题,毕竟幼儿身体健康是进行其他活动的基础。
笔者认为,幼儿园季节性传染病预防的管理策略应该具有以下环节: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提供安全卫生的园所环境,保证全面充足的营养,开展适度的体育锻炼,整合幼儿园保育教育管理、膳食管理、家长工作等,有效地阻止季节性传染病在幼儿园的传播和蔓延,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健康教育管理
首先,幼儿园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对全体保教人员、幼儿乃至幼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使大家明晰传染病的特性、发生和流行的环节以及应对季节性传染病的策略。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请医院儿科专家、医学院校的老师、有医学背景的幼儿家长、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等,对幼儿教师及家长进行疾病预防知识培训,使保教人员及幼儿家长了解预防传染病的有关知识,知道传染病的特性、发生和流行的环节、传染病的种类及每种传染病的临床症状、预防传染病发生和蔓延的有效策略,从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抵御季节性传染病的侵袭。
其次,幼儿园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幼儿防病教育计划,针对季节性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特点,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整理出适合每个年龄段幼儿的防病教育内容,根据季节的变化,选取其中适宜的内容对幼儿进行疾病预防教育,如春冬季节进行预防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咽颊炎、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结膜炎等方面的内容,夏秋季节则进行预防乙脑、腹泻等方面的内容,四季都要进行手足口病预防的内容。教师通过幼儿感兴趣的听童话故事、唱儿歌、表演话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幼儿知道应该如何做才能不生病,才能不被生病的人所传染,生病了怎样做才能痊愈得快、不传染别人,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卫生保健及防病流程管理
做好卫生保健工作,保证幼儿生活在一个安全、洁净的环境中,远离致病细菌、病毒的侵扰,是幼儿园预防季节性传染病的重要一环。
首先,要制订严格的卫生保健制度及各岗位人员的一日工作流程,使全体保教人员都知道自己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效,保健医生和分管园领导要组织人员定期进行全园大检查,平时不定期抽查。
其次,要定期对全体保教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使他们熟悉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如84消毒液、高锰酸钾稀释液的配比,紫外线消毒灯、高温消毒柜的消毒时间等,严格按操作规范操作,以保证消毒效果。
再次,要加强季节性传染病的防病流程管理。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传染病防病流程,对预防幼儿园季节性传染病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简而言之就是“一擦、二泡、三看、四量、五教”。“一擦”,就是早、午入园时在园门口放置消毒垫,所有进入园内的人,无论成人或是幼儿,都要在消毒垫上擦一下脚,保证入园者脚底的细菌不被带入园内。“二泡”,就是在活动室门口放置高锰酸钾稀释液,幼儿要先浸泡双手方可进入活动室,这一环节保证了幼儿双手沾染的细菌、病毒等不被带入活动室。“三看”,就是晨检环节,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的精神面貌,看手、口腔等部位是否正常,对于生病的幼儿要劝其在家休息,好了以后再入园。特别是有传染病疑似症状的幼儿,如手、口部位有疱疹的,无论什么情况,都要去相关医疗机构检查,避免传染病在幼儿园的传播和蔓延。症状消失再入园时,要持有医院的诊断证明及痊愈证明,以保证大部分幼儿的身体健康。“四量”,是指一天两次为幼儿测量体温,一次是早上入园时,可由幼儿家长代劳,在晨检表上登记入园体温,体温正常者才能接收入园,第二次测量体温是在午休起床后,由当班教师逐一为幼儿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如发现体温不正常的幼儿,要及时联系家长,以免延误病情。“五教”,就是要教给幼儿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主动防御疾病的能力。全体保教人员对防病流程了然于心,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落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全园幼儿的身体健康,笔者所在的幼儿园近几年来无一例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
最后,要制定详实的季节性传染病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要严格按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第一时间将疫情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上级主管部门,通告幼儿家长,同时隔离病儿及密切接触者,做好班级环境、幼儿物品的消毒清理工作,以防传染病在更大范围内蔓延。
三、膳食管理
膳食管理是幼儿园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关系到幼儿摄入营养素的多少,摄入的营养素是否全面、合理,能否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幼儿只有摄入安全、健康、数量充足、搭配合理的食物,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增强体质,提高抵御季节性传染病侵袭的能力。
(一)加强营养学知识的培训
膳食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对人员的培训,由营养师对厨房工作人员、保教人员进行营养学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于营养与健康关系的认识,知道营养素缺乏对幼儿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从而在日常工作中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计划及膳食工作制度,提高全体保教人员及全园幼儿的认识,积极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幼儿的身体健康水平及抵御季节性传染病侵袭的能力。
(二)幼儿健康带量营养食谱的研制
幼儿健康带量营养食谱的研制是幼儿园膳食管理的核心环节。幼儿身体生长发育快,活泼好动,单位体重的能量需求量比成人高,由于幼儿的胃容量比较小,一次不能摄入过多的食物,比较容易饿,因此应当在正餐间加入适量点心,在保证营养素足量摄入的同时又不增加肠胃负担。制定幼儿园带量营养食谱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幼儿全面、充足的膳食营养需要,幼儿园膳食应满足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取的食材要求品种多、数量足。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3―6岁幼儿能量的推荐摄入量为1300―1700kcal/日,其中蛋白质的摄入量为45―55g/日,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14%―15%。脂肪摄入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4―6g,占总能量的30%―35%。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约15g,约为总能量的50%―60%,还要摄入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维持机体的正常发育。
2.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宜,要注意选取能量密度适宜的食材,并且要注意其营养质量指数(INQ)要接近1,以保证幼儿摄取适宜的营养,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育。要保证膳食蛋白质中优质蛋白质(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如鱼、肉、蛋等)所占的比例应不低于50%,要使用植物油,特别是使用含有a-亚麻酸的大豆油、低芥酸菜子油或脂肪酸比例适宜的调和油为烹调油,动物性食品的选择上,以富含n-3长链多不饱合脂肪酸的水产品为佳。
3.食物的搭配要合理,要注意主食与副食、杂粮与精粮、荤菜与素菜的搭配,成品的品种应丰富多样,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在保证营养的同时,要调动幼儿感官,使幼儿心情愉悦,将进餐变为一种美的享受。
4.三餐的分配要合理,早餐应占全天总能量的30%,以满足幼儿一上午活动的需要,午餐应占40%左右,晚餐应相对清淡,占全天总能量的30%左右。对于不设晚餐的园所,应在带量食谱上注明晚餐营养建议,以指导幼儿家长对幼儿晚餐的营养搭配,保证幼儿一日营养的摄入全面、合理。
(三)完善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不容忽视
光有科学合理的带量营养食谱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食品采购、验收工作,保证原材料的新鲜、安全。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食品采购、验收制度,大宗物品集中采购制度,食堂库存随时清查制度,严把进货、消毒、卫生关,每天采购入园的食品都要经过严格的验收方可入库。材料仓库及操作间卫生、整洁,防虫、防鼠设施设备齐全,并随时检查,发现被污染的食材要及时妥善处理,防止幼儿误食后出现不良后果。餐具一餐一消毒,消毒后集中存放,确保消毒效果。
(四)严格操作流程管理
从食材的选择、清洗、切法、搭配到制作,炊事员必须严格按程序操作。如食材的清洗步骤是:择菜―去泥―清洗―剥皮―清洗,省掉了其中的任何一步,都是不规范的。对于大部分富含水溶性维生素(B1、B2、B6、烟酸、叶酸、B12、Vc、Vk)的食材,为防止营养的流失,要先洗再切。蔬菜的制作步骤也有相应的顺序,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的蔬菜,由于这三种维生素属脂溶性维生素,不怕高温,它们的营养能溶解在油脂里,炒菜时要先入锅,使其营养素与油脂充分接触,完全释放出来,利于幼儿吸收。
(五)进餐环节的管理
1.进餐准备环节
为保证幼儿餐食的卫生,所有接触幼儿餐食的保教人员都要穿戴专门的餐点工作服、工作帽、工作口罩,用肥皂洗净双手,用84消毒液稀释液对幼儿餐桌进行消毒,引导幼儿正确洗手。
主班老师向幼儿介绍食品的名称,食品所包含的食材的名称,所含的营养素,吃了对身体的作用等,让幼儿通过听、看、嗅,对食物产生兴趣,引起食用的欲望。
2.进餐环节
分餐后,幼儿回到餐桌旁,老师说“小朋友请吃”,幼儿回“谢谢老师”,然后开始安静地吃饭。教师要巡回指导,对身体不好、挑食的幼儿进行进餐指导。进餐时可播放一些节奏舒缓的轻音乐,以营造温馨、舒适的进餐环境。对于小班刚入园的幼儿,教师要多关注,先放手让幼儿自己吃,实在吃不下时,教师可以适当喂一下,表现好的应及时鼓励。对于早吃完的幼儿,可引导他们去“娃娃家”、图书角等区域做一些安静的游戏。
四、开展适度的体育锻炼,提高幼儿机体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增强幼儿体质
体育锻炼是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途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针对健康领域提出了非常细致的参照标准,保教工作者要参照指南,结合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园的园舍条件,创造性地落实指南精神,保证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空间,提供丰富的锻炼器材,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增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发展平衡能力,提高其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使其具备一定的力量和耐力,从而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康发展。
春季幼儿护理及疾病预防篇5
一月
学期尾声,总结考核
元旦新年,万象更新
常规事项:
1.学期尾声,半年教学效果检验。
2.寒假安全、春节礼仪教育。
3.预约家长,写好评语,汇报幼儿情况。
4.统计寒假留园人数,做好值班安排。
5.归还所借物品:图书、玩具、电教设备等。
6.年终总结,分析得失。
7.发放年终奖。
8.集体备课,研讨新学期保教目标。
9.后勤对园所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寒假安全。
10.添购新学期所需物品资料等。
季节性工作:
1.慰问教职工家属或特殊情况员工。
2.做好寒假值班安排。
过好一个节日:
元旦:新年联欢、会餐等。
二月
春节寒假,亲情团聚
规划全局,展望未来
常规事项:
1.加强毕业班师资,培养合格孩子。
2.插班生入园的准备。
3.全员大会:宣讲新学期计划和实施要点。
4.新学期家长会准备:讲稿、演讲练习等。
5.新学期物品的采购和发放。
6.新生入园的准备。
7.继续收取学费。
8.年后开学典礼的筹备。
9.清洁、修理和清点设备,园舍检查。
季节性工作:
1.预防春季传染病,注意空气消毒和幼儿衣着。
2.寒假安全例会。
3.环境布置,焕然一新。
过好一个节日:
春节:家庭团聚,同事拜年等。
三月
开学准备,员工大会
春季防病,庆祝“三八
常规工作:
1.开学准备:员工大会、宣布计划、清洁消毒、有重点家访、更换主题墙、通知家长收费标准。
2.祝贺小朋友长大一岁、让幼儿在“又长大一岁的喜庆气氛中入园。
3.制定全年度收支预算。
季节性工作:
1.预防春季传染病,重点是手足口病。
2.收集有关家庭成员,亲属、邻居有无疾病的信息,针对性防病。
3.引导幼儿观察初春季节变化特征。
过好一个节日:
“三八妇女节:座谈、联欢等。
四月
大好春光,组织春游
春季防病,迎接“五一
常规事项:
1.加强春季卫生保健,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家长开放日。
季节性工作:
1.引导幼儿感受动物、植物、气温的变化。
2.组织幼儿春游,互帮互爱,保证安全。
3.春季运动会。
4.迎接“五一,教育孩子爱劳动。
过好一个节日:
清明节:组织员工踏青、游览、凭吊。
五月
学期过半,幼儿体检
准备六一、迎接夏天
常规事项:
1.做好一年一度的幼儿体检工作。
2.学期过半,进行小结,调整补充。
季节性工作:
1.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检查用电安全,电风扇等,消毒游泳池,准备幼儿嬉水用具、防蝇灭蚊设施、防暑用品,并检查房屋是否漏雨。
2.准备“六一儿童节:制定六一活动方案。
过好三个节日:
1.“五一劳动节:对幼儿进行爱劳动、爱家乡的教育。
2.“五四青年节:组织团员、青年幼师开展有益活动(半天)。
3.母亲节:各种形式的亲情和感恩教育。
六月
夏季来临,防暑降温
“六一过后,大班毕业
新生报名,做好登记
暑假摸底,半年汇报
常规事项:
1.开展夏季卫生保健,预防肠道传染病,灭蚊蝇等。
2.家长教子经验交流。
3.保教质量调查,重点调查毕业班。
4.新生报名,做好登记。
5.暑假有困难幼儿情况的摸底、登记工作。
季节性工作:
1.安排应季种植:蔬菜和豆类等。
2.防暑降温、保证孩子喝温开水、汤。
3.增加玩水设备和教材。
过好三个节日:
1.“六一儿童节:综合庆祝联欢会。
2.端午节:传统文化教育。
3.父亲节:感恩教育。
七月
大班毕业,暑假开始
全员总结、值班返园
新生录取,新人安排
常规事项:
1.大班毕业欢送会。
2.全员总结会。放假前一天进行。
3.帮助家长安排幼儿假期。
4.暑假值班,返园安排。
5.下学期准备工作:新生录取,体检时间、报到须知等。
6.新学年人事安排。
八月
进入暑假,休养生息
充电培训,提升价值
未雨绸缪,准备开学
常规事项:
1.新学期人事安排调整。
2.新学期家长会的准备:讲稿、演讲等。
3.新学期物品的采购和发放。
4.新生入园的准备。
5.继续收取学费。
6.环境布置,焕然一新。
7.开学典礼的筹备。
8.清洁、修理和清点设备,彻底检查园舍。
九月
秋季入学,开学典礼
老师节日,福利准备
国庆中秋,安全放假
常规事项:
1.催缴未缴费家长。
2.9月份新生报名。
3.新生入园的接待。
4.开学典礼。
5.教师节:座谈会、优秀教师颁奖等。
季节性工作:
1.“十一“中秋双节教师福利准备。
2.“十一放假安排:安全检查:门窗、锁、水电;值班人员安排;保洁、厨房消毒;幼儿礼仪教育;相关部门送礼品。
过好一个节日:
教师节:座谈会、联欢会等。
十月
体验秋天,感恩收获
传统节日,爱国爱家
常规事项:
1.组织好教研活动。制订教研计划,举办专家讲座。
2.及时更换班级环境。
3.保健工作:消毒,防止秋季腹泻。
季节性工作:
1.观察秋天。花、树、草、昆虫等的变化。
2.秋游,选择秋季特征明显的自然景点游览。
3.参加秋收秋种。(大班)。
4.准备秋季运动会。
5.小制作:利用秋叶等进行美工创作。
过好四个节日:
1.“十一国庆节:开展爱祖国的教育。让幼儿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为国争光事迹、优秀文化传统等。如“争当幼儿园的小小升旗手、“祖国特产、“民族大联欢等。
2.中秋节:中秋环境布置、小手工、儿歌比赛等。
3.重阳节:开展幼儿爱老、敬老的活动。
4.万圣节:环境布置、小手工等。
十一月
秋冬交替,晨检流感
学期过半,汇报规划
常规事项:
1.听取汇报,规划下学期。
2.家长工作,进行家访。
3.防寒保暖:物质准备,安全检查;保护好越冬花卉。
季节性工作:
1.秋冬交替,昼夜温差大,加强晨检。
2.了解附近地区流感等病情信息,一旦发现某病的第一例病症或传染源,应及时采取消毒、隔离等措施。
过好一个节日:
感恩节:亲子互动、环境布置、小手工等。
十二月
隆冬季节,防寒保暖
圣诞元旦,辞旧迎新
常规事项:
1.保证幼儿吃热饭。如:控制饭菜出锅时间,减少幼儿洗手和吃饭间的等待时间。
2.冬季取暖安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3.教育家长,保证幼儿坚持天天按时起床(不睡懒觉)、按时入园(不迟到)等。
4.开展年终评优、评先进等活动。
5.与共建单位(如部队等)开展慰问、联欢活动。
6.年终账目结算、审核。
7.防寒保暖的物资供应,并特别注意用电、用火安全。
8.动物、植物的越冬护理。
季节性工作:
1.加强锻炼:如球类、跑步等,活动时注意风向。
2.冬季传染病的预防和隔离。室内空气流通和定期消毒,经常晒幼儿被褥。
3.观察冬天,做结冰实验,做冰花,打雪仗,堆雪人等。
4.进行迎新年“长大一岁的教育活动,元旦前举办庆祝会或游园。
5.交流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记,互致新年祝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