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冬季疾病预防健康知识(收集5篇)

来源: 时间:2024-09-22 手机浏览

冬季疾病预防健康知识篇1

为贯彻落实《全市秋冬季校园疫情防控暨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校认真开展预防新冠状病毒感染得肺炎工作,从而保证了师生的健康,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现将学校工作自查情况汇总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疫情防控工作

认真落实上级预防传染病有关会议、通知精神,做到上行下达,不折不扣。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秋冬季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我校制定了预防传染病应急预案,成立了预防传染病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各项应急工作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及时监督落实。切实做到对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置”的原则。

(一)建立健全制度,认真检查落实

1、完善了疫情报告制度。在学校一旦发生流行性疾病时,就必须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及时有序地把疫情报告上级,力争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不瞒报、不谎报、不漏报、确保疫情准确无误地上报。并做好记录。

2、强化了晨检制度。我校加强了晨检制度。每天早上学生到校后,班主任首先检查学生是否正常到校,有无发热现象,其他症状。认真执行晨检制度,有晨检记录和因病缺课记录。

3、及时发现、报告。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确保预防措施落到实处,掌握师生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学校有发热等症状的患者,防止传染病蔓延,

4、加强学校的消毒、通风工作。定消毒通风制度,学校所有需要消毒场所都有专人负责。

(二)开展活动,措施得力

1、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情况。各班每周上一节的健康教育课,学校还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班会等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真正使每一位师生对传染病的防治有高度的认识,上下一致,齐心协力,严防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流行。

2、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吐痰,保证了校园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每周开展1次大扫除,每日开展2次小扫除。教育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教育学生生病时及时让家人陪同就医,对疑似有传染病的学生先劝其先治好病再上学,并及时与家长沟通,防止发生学生因带病上课而传染他人的现象。

3、建立和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充分发挥校微信群的作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与家长随时可以联系的通讯方式。教育学生有事要请假,来不及请假的要及时打电话告诉老师,因病请假的要把病因告诉老师,并做好记录。

二、广泛开展秋冬季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一)重视秋冬季安全宣传教育。

学校十分重视对师生进行秋冬季安全宣传,召开全体教师安全工作会议,强调秋冬季安全教育,尤其是注重防范校内外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以及秋冬季消防、交通等安全教育。在宣传栏和各班级黑板报对全校师生进行冬季安全知识宣传,通过各班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和秋冬季安全知识主题班会,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安全自查和整改工作。

1、学校对校内消防器材进行全面检修,教学楼及教师办公室的灭火器及时添置。

2、冬季来临,容易引起火灾,学校对线路、插座、开关及各种用电器材进行了检修,以免线路及用电器由于老化引起火灾。对平时来客来访严格执行来客登记制度。

3、对校园内部分绿化带及时修剪,避免擦伤学生。

4、强化路队管理,确保学生交通安全,无事故。加大教师护送力度,确保学生有序、安全上下学。

冬季疾病预防健康知识篇2

健康,还需要引入一个新的因子,那就是时间。今天是未来的起点,未来的健康需要现在就开始维护。在疾病形成和发生之前,我们可以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身体,促进各脏器之间、身心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来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这种办法,叫做治未病。浦东中医院开始了治未病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扁鹊长兄治未病

扁鹊是战国时代的名医,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他排行老三,他和他的大哥、二哥都是良医。他原来姓秦。因为他医术高明,人们借用上古神话中的神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行医时间长了,名声大了,原来的姓名被人遗忘,他以扁鹊之名传世。

扁鹊救死扶伤,医术相当高明。历史记载,他曾救过危重患者的生命,甚至能起死回生。有一次扁鹊到了虢国,虢国太子半天前突然暴亡,还没有装殓。他想赶到宫里想看个究竟,但门卫不让他进去。扁鹊告诉他,自己是医生,想进去看看太子体内是否有鸣响、鼻子是否肿了、大腿至会阴处是否还有温热之感,如果是,可能还有救。门卫听了,不敢怠慢,急忙进去向国君禀报,虢国国君一听是扁鹊,亲自出来迎接。扁鹊马上检查太子,说:“太子所得的病,就是所谓的‘尸厥’。病因是阴阳失调,内外不通,上下不达,导致气脉纷乱,失去知觉,形静如死。不过,也许还有救。”于是,他与弟子用针砭进行急救,用针刺太子三阳五会诸穴。一会,太子果然醒了过来。扁鹊又煮药熬汤,调理二十多天后太子痊愈了。

他不但能救重症患者,而且能在疾病初起时认识疾病。有一次他到蔡国,看到蔡桓公气色不好,说:“大王您有病,刚染身,病在腠理(体表),还可以治。”蔡桓公听了,觉得自己好好的,不当回事。过了五六天,扁鹊又一次见到蔡桓公,说:“君有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蔡桓公仍然不信,答道:“寡人无疾。”扁鹊一再说王上有病,蔡桓公感到不高兴,自己明明蛮好的,说自己有病,触霉头,不吉利。又过了几天,扁鹊再次看见蔡桓公时,又郑重地说:“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蔡桓公更加不愉快,没有答理他。

一晃又过了好多天,扁鹊见蔡桓公脸色灰暗,什么也没说,急忙悄悄地溜走了。蔡桓公感到奇怪,派人追问,扁鹊说:“疾之居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肌肤,针石之所及;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意思是说,蔡桓公的病,一步一步在发展。现在病根很深了,到骨髓了,他想治也治不了。不久,蔡桓公病发,派人去请他治疗,他已跑到秦国去了。最后蔡桓公病亡。他回避,一是惜名,二是避祸。

扁鹊的医术如此高明,但是他谦虚地说,他大哥、二哥的医术比他更高明。他说:“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大哥医术最高明,患者的病还没有发作,大哥已经发现,帮助他调理,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于是村里人病还来不及发作,就被他调理好了,就根本不发病。二哥能及时地发现小病。当患者刚有点不舒服时,他能及时发现,将小病治好,决不让小病变成大病。扁鹊说:“而我呢,医术最差,有时治好了大病重病,反倒名声远扬。”大哥能治于未病,不生病,二哥能治于小病,不生大病,这本来是健康的更高境界,却没有扬名的机会。

治未病,这一种预防医学的思想,我国在先秦时代就有了。治未病,患者的痛苦最少,医学的成本最小,对健康的影响最轻。这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是最经济、最有效、最节约的。费最小的力,取得最大的效果。

认识自己治未病

疾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发病总有引起发病的因素,例如心理的打击、过度疲劳、致病因子的感染等,都是引起疾病的因素。疾病的发生也不是突然的,一般会有个潜伏期、酝酿期。在这段时间中,致病因子与身体的抵抗因子进行着斗争,免疫大军在反抗着、调动着。这样,如果在疾病发生之前,及时地认识自己的健康弱点,及时地作出调整;如果在身体脏腑失衡、阴阳失调、机体容易感染疾病的时候,及时地发现失调的倾向,及时地进行调整,使机体恢复平衡,就能免于疾病。这不就是治未病吗?无形之中,就是减少了一场可能的疾病。

那么,普通人怎么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呢,怎么知道自己的阴阳是否平和、脏腑是否和谐呢?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是个整体。脏与腑之间、脏与五官之间,都密切地联系着。例如,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肺主气,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这就是说,脏器与五官是互相对应的,脏器有病,头部相应的五官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肺部的健康与鼻功能、皮肤的情况有关,如果鼻塞流涕,意味着肺受侵袭了,肺受到了侵袭,皮肤会灰暗枯槁;心与舌是相关的,如果舌质红绛,可能心血瘀阻,心火上炎;如果肝火上旺,则目赤红肿等。你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气色、五官的情况来判断自己的脏器状态,及时地了解自己的体质如何。

但是,许多人不了解这些中医学的知识,无法准确地判断自己的机体情况,那也不要紧。有些医院已经有了体质检测,并且还是免费的,例如浦东中医院开创了中医体质辨识的业务。经过测试,你很快就会获得自己体质情况的信息。知病是防病的第一步。中医认为,阴阳平衡、虚实匀和、气血充盈、经络通畅,则百病不生,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过程。如果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知道阴阳是否平衡,经络是否畅通,气血是否通畅,就可根据体质状况,未病先治。

知道自己的体质情况以后又怎么办呢?如果知道自己整体的阴阳、虚实、寒热偏差的状况,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寒之,寒则热之的原则加以调整。

如果知道自己气血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例如,如果是气虚,可以采用补气的办法,用黄芪等泡茶饮;如果是气滞,就饮一些行气的药;如果是血虚,可以饮一些有补血作用的中药如丹参。及时地加以调整,阴阳平衡了,气血畅通了,就可以减少和避免疾病发生。

如果自己没把握,请医院的中医师们进行调理更放心。此时,你的感觉还不错,但是,存在着某些不健康因素。这就如一个大坝,有些小洞在漏水,如果不将它补上,小洞会变成大洞;滴滴漏水,有可能变成哗哗流水。早日堵上,比较放心。除了中药,还可以通过食疗、导引、推拿、刮痧、拔罐等办法,实现身体的综合平衡,促进机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冬病夏治治未病

有些疾病发生具有季节性。冬季天寒风大,肺脏容易受风寒侵袭。哮喘、老慢支、咳嗽等疾病容易发作。有的人到了冬天经常咳嗽、哮喘,这是因为人生病与外邪有关,冬天的寒邪、风邪、湿邪容易侵袭机体,引发疾病。这一类虚寒性疾病常常是在冬季发作或加重,而在夏季缓解或消失。

中医认为,这类疾病是由于外部阴寒之邪猖獗。夏天不大发病,因为夏天阳气充足。如果在阳气充足的夏天治疗此类疾病,一来是补充阳气,使机体积蓄能量,在冬天时与寒邪斗争时增加一点正能量;二来,冬病在夏天相对处于缓解期,此时治病,有驱邪治本的作用,有可能预防冬季发病,减少或减轻冬季的病证。因此,冬病夏治,非常符合中医“既发之时治其标,未发之时治其本”的治病原则。夏季虚寒性疾病病情较稳定,针对“虚”证采用“补”、针对“寒”证采用“热”的治疗方法,如内服温补药物以扶助正气,驱逐寒邪;采用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外治方法温通经络、散寒祛邪。夏天认真补阳驱寒,有可能达到扶正祛邪、促进疾病好转,减少冬病发生或者减轻冬病症状的效果。

冬季疾病预防健康知识篇3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冬季,请加强体育锻炼》!

冬季的到来,给北方的天气增加了几分寒意,这个季节,没有了夏日的骄阳,正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参加冬季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还能锻炼不怕严寒的坚强意志,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增强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冬季体育锻炼,由于肌肉不断收缩,呼吸加快,新陈代谢旺盛,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同时还增强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体温调节中枢灵敏、准确地调节体温,提高人们的御寒能力。所以,坚持冬季锻炼的人,抗寒能力比一般人增强8-10倍。

冬季体育锻炼,大都在室外迸行,不断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人体造血机能发生明显变化,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抵抗疾病的抗体增多,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就是这个道理。

冬季体育锻炼,接受阳光的照射,弥补阳光照射的不足。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但能杀死人体皮肤、衣服上的病毒和病菌,对人体有消毒作用。还能促进身体对钙、磷的吸收作用,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尤其对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来说,多参加户外锻炼更为重要。

冬季体育锻炼,还可以加快血液循坏,增加了大脑氧气的供应量,这对消除大脑长期工作带来的疲劳,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

冬季锻炼好处很多,冬季锻炼的项目也很多。一般多采用长跑、球类、跳绳、踢腱子、跳橡皮筋等项目。这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不同的项目,灵活掌握。

那么,冬季体育锻炼又要注意什么呢?

1、冬季天气比较冷,参加锻炼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幼。准备活动可以提高身体各器官的运作水平,改善肌肉、关节的灵活性,防止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现象的发生。

2、冬季锻炼要注意预防感冒。冬季天气比较冷,锻炼着装要合理,锻炼后要做适当的整理活动,及时穿衣保暖,以防感冒。3、参加冬季锻炼,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更要有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冬季疾病预防健康知识篇4

所谓“天时”,就是要知道人体健康、疾病与季节的关系。季节改变了,养生也得随“季”应变。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一般是随天时气候变化而变的。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不同,致病的性质也就有所区别。《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肋,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冬善病痹厥。”故春天气候温和应防温病,夏天气候炎热应防暑热病,秋天气候干燥应防燥症,冬天气候寒冷应防伤寒。痹症、哮喘等病症,也往往在气候急剧度化之际,或季节更替时节复发或加剧,故应提前预防。不仅一年四季气候寒来暑往的变化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一日之中昼夜的变化,也会对人体的生理及病理活动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知天时变化与人体生理节律的关系,采取相应的养生保健措施,是健康长寿的保证。

所谓“地利”,就是要了解人体健康、疾病与地域的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他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腑,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现实生活中的确如此。久居南方或北方的人,一旦南北易居,初则多不适应新的地理环境,有的甚至因水土不服而发病,影响健康。故须入乡随俗,在饮食、居住、穿衣、防疾、保健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防范措施。

所谓“人和”,就是要认识人体健康、疾病与每一个人的关系。人不一样,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心理特征也不一样。就是说,要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有自知之明,从而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进行养生保健,适度地参加体育锻炼,正确地求医问药,量力而行地进行社交活动,开朗豁达地与邻友和睦相处。以进补为例,男性应以补气为主,女性应以补血为主,老人应以药补为主,孩子应以均衡饮食为主。酸甜苦辣咸,你吃了补益身体,他吃了就不一定有任何作用。

一句话,就是要按照“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前提条件,针对不同情况加以把握,以达到增强体质、养生保健之功效。

冬季疾病预防健康知识篇5

寒凉天气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童朝晖副院长介绍,从全国来看,呼吸道疾病近几年的排名在往上攀升;从朝阳医院的门诊量来讲,呼吸科的门诊量过去一天是400人左右,现在达到六七百,患者增加明显。这个季节正是过敏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容易高发的时候。

那么,导致过敏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高发的原因是什么呢?童朝晖说有几方面的原因。这些年老百姓防病、看病的意识提高了,过去很多人有小病就扛着,现在人们注意保健,注意预防,感到不舒服,比如咳嗽、感冒会及时去医院就诊。另一方面,呼吸道疾病增加与天气、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天气寒冷时,呼吸道疾病就会高发,因为冬天气_卡比较低,空气流通较芹,从这方面来说也是空气质量问题。过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比如慢支、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基础病,在空气不好的情况下病情会反复发作。而对于健康的人,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空气环境里肯定也会受影响。

健康小贴士:空气不好时,已有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等疾病的患者,会加重咳嗽症状,出门时戴上专门的防护口罩,在小环境内使用空气净化器等,都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打喷嚏、流鼻涕是感冒症状

在呼吸道疾病中,感冒尤为常见。感冒、流感、上呼吸道感染都有什么症状?它们之间有什么不一样吗?童朝晖解释,这几种病都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大家平时说的感冒,就是普通感冒,老百姓有时候叫伤风。普通感冒往往表现为局部症状,一般不发热或低热,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子不通气等症状。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H1N1禽流感、H7N9,都属于流行性的感冒。流感表现的是全身症状,没有局部打喷嚏、流鼻涕等表现,主要是全身高热,肌肉酸疼,甚至很容易出现常见的流感病毒所引起的肺炎,从病情进展、严重程度上是比较重的。流感主要有季节性,冬季、春季发病会多一些。而普通感冒随时都有可能,比如夏天空调过凉,就可引起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个总称,比如前面说的感冒、流感,还有扁桃体发炎、鼻窦炎,也就是上呼吸道以上的器官所发生的感染就叫上感。

健康小贴士许多市民往往把感冒、流感和上呼吸道感染混为一谈,其实是不同的。流感的最主要特点是流行,可引起区域性、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急性伤风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种,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普通感冒大多为散发性,不引起流行(但冠状病毒感染可引起某些流行),一般经5——7天可痊愈。

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应注射流感疫苗

我们都知道打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很多人有疑问,流感每年流行的种类可能不太一样,那打疫苗管用吗?童朝晖副院长说,世界卫生组织,包括中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通过监测进行分析预测今年冬天会出现哪个类型的流感,然后推荐大家去注射这方面的疫苗。即使预测的不是特别准确,但因为流感疫苗有交叉性,因此也会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童朝晖建议,老年人、儿童还有体弱者最好注射流感疫苗;而过敏体质的人,包括对药物、青霉素、牛奶等过敏的人,还有6个月以内的婴儿等人群,则不主张打疫苗。

普通感冒一般不用服药可自愈

有听众说感冒时他就服用维生素和阿司匹林泡腾片,不吃药,童朝晖肯定了这名听众的做法,并提醒大家尽可能不用抗菌药物。他说,得了普通感冒,多喝水、好好休息就可以了,一般一周就能自愈。如果有发烧,咳嗽比较厉害,可以用一些退烧药、止咳药。

对一些普通感冒病人提出输液的要求,童朝晖说,一般普通感冒没有必要输液,更没有必要用抗菌药物,像消炎药、抗生素都不要用。至于那些体弱的老人,有时会因感冒引发细菌性感染转成肺炎,医生对这种情况会做出判断进行对症处理。呼吸系统疾病重在预防

童朝晖提醒大家,对呼吸系统疾病,不要只关心得了以后怎么治,重要的是预防。生活中首先要做到的是不吸烟,尤其是患有此类疾病的人更得戒烟。童朝晖说,大部分呼吸道疾病都和吸烟有关系,特别是长期大量吸烟,比如烟龄在10年、20年以上,一天吸一包。这种病人一般到了10年、20年以后肯定要得肺气肿,甚至一部分人会得肺癌,这是有科学研究、证据证明的。对空气污染,客观上很难逃避,但是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在冬天或遇有雾霾天气时,要减少外出和户外活动,尽量留在室内,寒冷天气尽量减少外出。

本版文字据《城市零距离》节目整理

专家简介

童朝晖留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呼吸危重症、呼吸内镜及介入诊治技术、间质性肺疾病、哮喘等方面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卫生部呼吸内镜培训基地主任等职务。2003年因在抗击“非典”中表现突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健康咨询问答

听众问:肺癌患者做手术已经两年半了,现在比较容易感冒,没有过敏史,能不能打流感疫苗?

童朝晖答:做了肺癌手术,病人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要比正常人差,所以容易感冒。可以打一些肺炎、流感疫苗。另外,如果经济条件好的话,可以打一些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比如胸腺肽类的药物。

听众问:过敏性鼻炎能根治吗?

童朝晖答:一般来讲,这种病是去不了根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都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易感基因有遗传倾向;外在因素就是环境,比如有的家里养花、养动物、铺地毯,这些都是容易导致过敏的环境。因此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同时,还要注意环境的改善。除了过敏性鼻炎,哮喘,还有慢阻肺,都不能去根,凡是广告说能去根,我说越是说能去根越是骗你的,我们医生,像我们大医院,哪些病能去根,哪些不能去根会明确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