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处理制度(收集3篇)
餐厨垃圾处理制度范文篇1
一、外地餐厨废弃物管理的典型经验
1、市。市自2007年开始了餐厨废弃物处置工作,于2011年7月被确定为全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目前已形成了“属地化两级政府协调管理、收运处一体化市场运作”的模式。其做法特点:一是创新运行模式,提高收运质量。即创新性地建立餐厨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置”一体化运行模式。由政府委托一家公司完成,减少管理的环节、对象,提高餐厨废弃物收运质量。二是财政合理补贴,引导源头管理。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对餐厨废弃物的收运环节进行合理补贴(118.8元/吨),并对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暂免收餐厨废弃物处理费,引导餐饮企业将餐厨废弃物交有资质的企业来处置。三是属地协同负责,部门联动配合。建立属地化两级政府管理体系,县级市、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监督管理工作,发改委、公安、财政、水利、农业、商务、卫生、环保、食药监、物价、工商、质监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发挥联动优势,对非法收运进行了集中整治,没收非法收运黑车,迫使餐饮企业不得不配合环卫部门寻求地沟油和泔水的出路。四是技术处理先进,资源利用充分。通过产学研结合,利用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率为全国领先,饲料原料转化达10%,油脂提取率达90%,实现了资源化技术集成。五是效益实现平衡,避免终端再补。通过技术创新,市餐厨废弃物处置设施能够实现经济的基本平衡,在终端处置环节上不需要政府再进行补贴。
2、市。市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引导、法制管理、集中收运、专业处置、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为特色的餐厨垃圾处置模式。其特点为①建章立制,依法管理。该市颁布了《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建立了市区联动、目标考评与考核激励等相关机制;制订了收运车辆和收集容器配置要求、收运处理作业及管理考核办法等规范;建立了处理企业资格行政许可和自行收运备案制度,对处理企业实施在线监控,用制度规范相关各方的行为。②强化服务,严格监管。一方面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完善合同配送制度,积极引导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尤其是新设立的,配合做好餐厨垃圾收运工作。通过上门签订合同,发放餐厨垃圾专用桶,配置收运车,对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的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实行“三位一体”收运模式,切实做好收运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做好重点企业工作,将签订餐厨垃圾收运合同作为国家等级酒店考核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对部分签订收运合同抵触情绪比较严重的产生单位进行耐心劝导,对任意倾倒餐厨垃圾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③培育市场,循环利用。该市已初步形成了餐厨垃圾由4家企业收运、厨余垃圾由开诚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处理、废弃食用油脂由3家企业处理的格局。该市2400多家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已签订收运合同,签约率为80%;餐厨垃圾日均收运174吨,占预计产生量的87%。自《办法》正式实施起到目前,累计收运餐厨垃圾14万吨,制成饲料原料7600吨、不饱和剂2600多吨,沼气18万方。
3、市。市餐厨废弃物产量每天约1165吨,主要来源于餐企、公共食堂和餐厅。因现有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少数不法商贩非法炼取“地沟油”、“潲水油”,使部分餐厨废弃物重新流入餐桌,危害市民健康。目前,作为国家首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之一,市出台《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其特点是①由城市管理部门通过招投标等公平竞争方式对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单位作出餐厨废弃物处置许可的决定,向中标人颁发处置服务许可证;②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使用符合标准的餐厨废弃物收集容器单独收集、存放,及时将餐厨废弃物交由取得经营许可的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单位收运;③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单位每日使用专用车辆密闭化到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清运,且双方都要建立台账,登记数量、流向等;④餐厨废弃物处置单位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标准,实施无害化处置,不得接收、处置未取得餐厨废弃物收运许可的单位和个人运送的餐厨废弃物;⑤征收餐饮餐位产生餐厨废弃物处理费;⑥实行定位定向控管。对餐馆发放装有芯片的垃圾桶,对餐厨垃圾运送车安装GPS定位系统,对车辆进行全程跟踪,严防出现餐厨废弃物非法交易。
各地对餐厨废弃物的处置,其具体运作方式虽不尽相同,但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政府唱主角;二是城管部门负责餐厨垃圾的监督管理工作;三是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实行许可(备案)制度;四是对餐厨垃圾进行综合利用,达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二、我市餐厨废弃物管理的现状问题
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餐饮示范先锋,引领着我市餐饮业的发展。目前我市共有餐饮单位2315家,其中餐馆类973户(特大型餐馆2户、大型餐馆27户、中型餐馆76户、小型餐馆868户),快餐店类712户,小吃店类319户,饮品店类67户,食堂类244户(学校食堂81户、幼儿园食堂113户、企事业机关单位食堂46户、工地食堂4户);餐饮废弃物排放每户在10-300公斤/日左右,餐厨垃圾平均日产出量估计在24吨。
我市餐厨垃圾管理工作尚处于不规范的自由流动状态,没有对餐厨垃圾进行分类收集与回收。据调查,主要流向有三个渠道:一是大部分被有偿或无偿收集作为喂养禽畜的饲料,用于养猪场的情况较为普遍;二是通过地沟流入污水管网或混入其他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三是被非法回收后去向不明。
这些处理方式存在着极大隐患:其一,餐厨余物含水率高达80%~90%,其渗沥水极易通过渗透作用污染地下水,泔水中富含的有机物在温度较高时,则很快会发酵而变质,产生出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若用其饲养家畜如作为猪饲料,各种病原菌就会扩散到猪身上,同时腐败过程中产生的刺激性气体,对家畜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产生强烈刺激,引发各种疾病。最终这些患病的家畜会进入到农产品市场,被居民消费,身体健康危害不可小视。其二,直接排入下水道后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加重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担,深度长远污染不能小看。其三,餐厨废弃物被非法收购后被提炼成“地沟油”回流餐桌危害人体健康,其食品安全隐患不容小觑。
市食药安委办公室针对餐饮业餐厨废弃物流向问题实施了源头管控,要求餐饮单位建立台账,登记收运人的信息及餐厨废弃物收运量等,但餐厨废弃物流向不明的情况仍大量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餐饮业主有利益驱动,利用餐厨垃圾变卖增加收益。据调查,一方面我市中小型餐饮每年出售“泔水”收入平均为一万元左右,大型餐饮多达几万元,同时收运人还免费提供清洁及收运生活垃圾的服务。这些“甜头”的吸引无疑使餐饮业主不顾道德,利欲熏心。另一方面,收运餐厨废弃物的不法人员,也是不顾食品安全,不管环境污染,不顾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择手段,追求暴利,将餐厨废弃物用于养殖畜禽,或生产“地沟油”或让其流入其他非法渠道。
三、我市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措施建议
我市餐厨废弃物的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有助于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环境卫生等问题,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餐厨垃圾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垃圾,具有其自身特点,随着对城市管理的提升,对餐厨垃圾实行单独收集和处置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落实管理责任,实施餐厨废弃物的社会综合管理。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企业为主、社区协作、社会参与的综合管理模式。
市政府出台《市餐厨垃圾处置管理办法》,明确餐厨垃圾产生单位、收集运输单位、处置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餐厨垃圾处置管理规范,从法制层面完善对餐厨垃圾处置的监管。
城市管理部门负责餐厨废弃物处理(含收集、运输、处置)的监督管理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的组织实施;体制机制改革理顺职能以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依法查处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含个体工商户)以餐厨废弃物为原料制作食品的违法行为,负责依法查处食品生产单位以餐厨废弃物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负责依法查处销售废弃食用油脂的违法行为;农业管理部门负责依法查处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废弃物饲养牲畜的违法行为;环境保护部门负责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和处理单位的环境监督管理。
(二)规范处置程序,实现餐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市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引进或建设能对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实行统一管理的餐厨垃圾处置企业,实行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服务备案制度。
目前,市住建委正在加紧垃圾处理厂(站)的建设,处置餐厨废弃物的能力基本具备。城市管理部门通过招投标等公平竞争方式确定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置服务企业(企业要有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有资金投入实力),同时对相关企业实行许可备案制度,加强资质监管,保障合法合规经营。目前,荆州市兰天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递交申请,计划在市免费为餐饮企业安装油水分离器,并在我市投资建立一个油水处理中转站,再将经过处理的油水混合物交给有环保污水处理设施的单位进行处理。
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将餐厨废弃物单独收集、存放于城管部门专门配备的垃圾桶内,交由取得备案资格的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单位收运;市食品监管部门督促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建立台帐,真实、完整记录餐厨废弃物产生数量、去向等情况,并加强日常监管。
餐厨废弃物收运单位要每日进行清运,使用专用车辆密闭化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滴漏、撒落;与处理单位签订服务协议,收运前后要将餐厨废弃物种类和数量与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及处置单位共同确认。
餐厨垃圾处置单位生产的油脂作为工业油脂的生产原料(生产皂化剂和生物柴油),其余食物渣部份要进一步进行科学处理,加工成饲料、肥料,用于发展养殖业或种植业。处理餐厨废弃物时,要遵循国家和我市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在处置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防止再次污染,市环保部门要定期对其进行评估检测。
(三)加强部门监管,防止餐厨垃圾流入非法渠道。
涉及餐厨垃圾处置的相关职能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加强对餐厨垃圾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等各环节的监管:一是城管部门加强对餐厨垃圾与非餐厨垃圾的分类收集监管,防止餐厨垃圾混入生活垃圾或直接排入下水管网。二是交通部门要加强运输环节的监管。餐厨垃圾的运输必须实行密闭化运输,对运输工具建立明显的标识。凡未使用有标识的专用运输工具的,一律依法予以查处。三是城管部门定期对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收集运输单位、处置单位建立台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是各部门实行联合执法,加大对非法收集、运输、处置餐厨垃圾的单位和个人的打击力度,严防餐厨垃圾非法收运、非法加工,消除餐厨垃圾再利用危害。
(四)落实政策扶持,保障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有效有序运行。
餐厨垃圾处置工作需要政府的扶持。一是对餐厨垃圾的收运单位和个人,从收取的垃圾处理费中给予资金补助。目前我市餐饮单位按照每桌8元的标准将一般垃圾交由城管部门收运,而这些费用远远不够收运工作的运作。建议实施初期对餐厨废弃物的收运环节进行合理补贴,并对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暂免收餐厨废弃物处理费,减轻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的抵触情绪及保障收运垃圾的正常运作。二是对餐厨垃圾处置企业的用地和税收给予优惠政策;对同时发展种植、养殖业的,给予项目扶持。三是制订财政补贴政策。按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和处置单位的协议制订标准进行财政补贴,目前市已确定餐厨废弃物处置环节的财政补贴标准,为90元/吨。
餐厨垃圾处理制度范文篇2
【关键词】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管理现状问题对策及建议
在美国、日本、韩国及欧盟等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早已法制化和企业化,成为了一项成熟的环保产业,而我国对于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尚处在起步阶段。随着2012年《青岛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政府令第220号)的颁布实施,青岛市餐厨垃圾管理纳入了依法管理的轨道,走在了我国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管理的前沿。办法中所称餐厨废弃物是指从事餐饮经营活动的企业和机关、部队、学校、企事业等单位集体食堂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
1餐厨垃圾产生规模及去向
根据2014年青岛市统计公报,青岛城区(6区)人口已达487万人,按照市环卫科研部门调研测算数据――每万人日产餐厨废弃物1.26吨计算,总产生量为613吨/日。目前,青岛市餐厨废弃物去向主要有三条:第一,集中收集,由各区环卫公司登门将餐饮单位产生的餐厨废弃物收集、处置。第二,随意倾倒,其中一部分未经任何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另一部分混入生活垃圾中由环卫机构统一收集清运。第三,私人收购,用作饲养生猪以及提炼加工成泔水油。
青岛市餐饮业较为发达,全市上规模的餐饮店铺约1.6万家,另外还有大量未经注册的快餐店、夜排档、早餐店。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食堂。私人收购收运工具多为简陋破烂的摩托车、三轮车,在运输过程中造成餐厨废弃物沿途漏洒,污染城市道路,运途飘出酸臭味,严重影响城市市容环境卫生。餐厨废弃物流入社会,为“泔水油”、“泔水猪”提供了原料,严重威胁着青岛市食品卫生安全。
2管理现状
(1)《青岛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各区陆续建立了餐厨垃圾管理部门,对全市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的企业实行特许经营授权准入机制等,基本建立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三级餐厨垃圾管理体制。
(2)率先在市南区、市北区和崂山区进行了餐厨垃圾收运试点,由政府出资对第一批餐厨垃圾收运车辆进行招标采购。目前通过特许经营授权管理,已初步建立了餐厨垃圾收运体系。
(3)以“220号令”为管理依据,对餐厨废弃物收运单位的收运协议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制定各区餐厨垃圾收运量及收运签约率目标,每月对各区餐厨垃圾收运管理及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借助市环卫数字信息平台,对餐厨废弃物收运车辆运行轨迹、生产作业过程进行在线监控。
(4)2011年青岛市被列为全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新建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厂处理规模200吨/日,选址于滨海路36号,主要服务于市内三区,通过公开招标(BOT招标)确定了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山东济南十方公司),并与2014年初正式运行。
3我市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存在问题
(1)餐厨垃圾“三化”处理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青岛垃圾分类收集10年以来,多次进行了垃圾分类试点收集,但分类对垃圾减量的效果并不明显。2013年出台的《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虽明文规定生活垃圾分为六类: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装修(装潢)垃圾、大件垃圾和其他垃圾,但大多数家庭餐厨垃圾仍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合堆放或者直接排入下水道。缺乏有效推动垃圾分类、减量的机制,导致各区餐厨垃圾收运数量与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末端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另外,财政投入和优惠政策不够合理,过于偏重末端处理。
(2)青岛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实施年限较短,未积累充分的管理经验。从职能层面看,餐饮垃圾的收运处置涉及到的政府部门职能较多,组织协调较难。从业务层面看,餐厨垃圾管理的覆盖面广,涉及对象及潜在管理漏洞多,收运处置任何一个环节的监管都必须到位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长期以来,各地餐饮服务企业向养猪人或油脂加工作坊有价销售餐厨废弃物,形成了一条稳固的利益链。而现在政府向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征收处理费,这一落差使得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在利益驱使下,私下把餐厨垃圾卖给非法商贩而获利,导致各区餐厨废弃物签约收运工作进展较慢,收运率较低。
(3)目前已投入运营的餐厨垃圾处理厂仅有山东十方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BOT形式运作的青岛市餐厨垃圾处理厂,现有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的复杂性和低经济价值、高运营成本使得小投资者难以从事该行业而获利,而大中投资者亦需要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有限的餐厨垃圾处理企业不能满足青岛日益增长的餐厨垃圾产生量及生态环保处理要求,对日益严重的“垃圾围城”现象起不到有效遏制作用。
4对策及建议
(1)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市民、环保组织的共同参与。应明确垃圾管理“三化”优先次序,即减量化(抑制产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堆肥、能源重获)、末端处置。在青岛垃圾管理长期规划方面,建议政府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和减少二次污染等方面。以“三化”为检验标准,在源头将生活垃圾中占一半左右的餐余垃圾分离出来,简化分类技术,加快干、湿分离的垃圾分类试点推广。建议政府将垃圾末端处理节省下来的费用转移到前端分类环节,加大垃圾分类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组建专业分类回收团队,重点扶持分类回收利用企业,从税收、融资、企业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
广泛开展公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参与率。建立明朗的利益共享(激励)体系,上海的“绿色账户”、杭州的“积分换礼品”表明,对认真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进行奖励,能够长期保持居民的垃圾分类热情。
(2)为提高餐厨垃圾收运质量和数量,建议一是将餐厨垃圾产生单位收运协议的签订与餐饮企业卫生许可证挂钩(捆绑),对违反收运处置规定的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就像交通违规一样实行扣分制度,餐厨垃圾收运出现问题餐饮企业也不能通过年审。二是建立评估考核制度,对不达标的收运企业实行退出机制,实现餐厨垃圾收运市场的“能进能出”。三是明确各区属地化管理责任,定期通报各区收运率,纳入城市管理综合考核体系。
今年我市环境卫生数字化平台初步建成,建议借鉴“苏州模式”,以信息化数据采集为依托,完善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监督管理体系,运用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定制开发一套完整的信息交流网络系统,对餐厨企业废弃物产生、收运、终端处置等情况进行全方位实时数据采集和监管。
加强多部门协作,实现联动执法,合力破解餐厨垃圾监管难题。组织食品药品、环保、建设、工商部门开展废弃食用油加工企业、潲水流向监管专项检查,对不符合条件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仍未达标的,依法取缔;组织各部门餐厨垃圾规范监管公告,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立体化管理模式。完善举报投诉制度,明确公众有参与餐厨废弃物收运监督的义务。
(3)目前,我市市区新建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处理规模仅为餐厨垃圾日产生量的1/3,建议政府加快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处理能力,并按照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引进餐厨垃圾源头就地生态处理新技术,并对餐厨垃圾就地生态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等给予政策扶持。
传统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最显著的特点是处理成本高、耗能大、污染大。日本和美国是比较早的开展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国家,但近些年来已基本废弃了以传统厌氧发酵技术为主的集中处理方式,主要推行源头就地生态处理技术处理餐厨垃圾。该技术采用微生物酶制剂对餐厨垃圾进行分解最终变成有机粉末,处理过程对温度、湿度没有要求,无污水排放、无臭气排放、无噪音污染。目前餐厨垃圾每顿的处理成本在200-400元之间,而采用微生物酶处理餐厨垃圾每吨的处理成本低于80元,在处理成本上也占有很大优势。该技术已在天津中新生态城等地区推行多年,2012年北京实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对“达到一定规模并具备就地处理条件的,应当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建设符合标准的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借鉴北京、天津的生态处理经验,建议在我市推广此类免运输、低成本的餐厨垃圾原位处理技术,并将“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推进餐厨垃圾源头就地处理”写入现行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中。
参考文献:
餐厨垃圾处理制度范文篇3
关键词:餐厨垃圾;堆肥;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8011502
1引言
根据调查,机关单位、学校等食堂就餐人数多,餐厨垃圾产生量约为0.45kg/人・d,主要以餐后垃圾为主。而餐厨垃圾具有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丰富,水分、盐分及油脂含量高,易腐烂变质等特点。为此,寻求一种既经济又能有效处理和消纳餐厨垃圾的方式至关重要。
我国城市餐厨垃圾的传统处理方式主要是收集作为猪饲料或者与城市生活垃圾一起填埋、焚烧。但由于餐厨垃圾可能会滋生猪瘟病菌、口蹄疫等多种致病菌,直接作为饲料原料会使致病菌通过食物链造成人畜之间的交叉传染;同时餐厨垃圾含水率高,填埋会产生过多的渗滤液;并且其燃烧热值低,也不利于焚烧处理。因此,通过堆肥技术将餐厨垃圾转变成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有机肥料,是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
2餐厨垃圾堆肥进展
餐厨垃圾富含蛋白质、淀粉、脂肪等有机质,可生物降解成分多,C/N比低,营养元素全面,且具有无毒、不含有工业重金属污染源等优点,在当前社会资源紧缺的现状下,是很好的资源化利用原料。餐厨垃圾相比传统堆肥原料具有更高的有机营养元素含量与更好的营养和利用价值,且堆肥化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运行周期短,应用普遍等优点。
2.1国内餐厨垃圾堆肥化处置
堆肥法是利用微生物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代谢分解,在高温下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产生有机肥料,是一种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于一体的生物方法,已经成为处理各种有机废弃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堆肥技术中,好氧堆肥处理法由于技术成熟,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内诸多餐厨垃圾处理厂均采用好氧式堆肥技术。日处理能力400t的北京市高安屯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作为我国最大的餐厨垃圾处理厂,通过将餐厨垃圾经长时间的高温好氧发酵后,再添加益生菌,制成生物有机肥,供市郊的农户使用;上海浦东新区有机垃圾综合处理厂生产好氧堆肥,处理量达100t/d;合肥市与台湾阜利生物科技公司合作,采用微生物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处理工艺,将餐厨垃圾变成液态或固态有机肥[2]。堆肥技术常采用的方法还有充氧动态发酵法、快速烘干法、微波法、厌氧发酵方法等。其中厌氧发酵处理技术是有机废物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同时伴有甲烷和CO2产生。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传祥生活垃圾处理厂及重庆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厂,均采用厌氧发酵工艺,沼渣处理成有机肥,同时还能产生能源气体沼气[2],是一种既节能又产能的堆肥技术。
目前,能够快速、及时、高效地将餐厨垃圾降解成有机肥的餐厨垃圾处理机也得到广泛应用。宜兴国豪公司生产的垃圾处理机,通过加热、搅拌、通风等方式,同时引进日本的微生物菌群,采用好氧堆肥工艺,有效地将餐厨垃圾制成供绿化和种植使用的高效有机肥料。杭州增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校企合作,研发出了自动化水平高的垃圾处理机。天津科恩达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餐厨垃圾处理容器,能在8h内实现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产生有机肥料。南京审计学院在食堂投入使用了餐厨垃圾处理机,每天能处理500kg泔水\[2~5\]。
在堆肥过程中,堆肥效果会受堆料的颗粒度、温度、含水率和通风量等因素影响。任连海等对餐厨垃圾高效好氧堆肥过程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表明,含水率、环境温度、填料量等因素对堆肥减量化影响显著[6]。Lin等对餐厨垃圾生物好氧堆肥工艺的研究表明,含水率、温度和接种量等都会影响餐厨垃圾的处理效果[7]。蓝俞静等研究表明各因素对堆肥中含菌量影响的大小的顺序依次为环境温度、含水率和接种量[8]。
2.2国外餐厨垃圾堆肥化处置
国外在堆肥技术方面发展相对比较成熟,近年来,堆肥设备正向移动化和专用化的趋势发展。目前国外采取的堆肥技术主要有定期翻堆条垛式、通风静态垛式、被动通风条垛式、反应器式和蠕虫堆肥系统[12]。例如Berkely大学从1993年起用蠕虫发酵法每年处理餐厨垃圾200t,美国Georgia大学于1999年进行了利用密封式容器处理餐厨垃圾的可行性研究,英国CountyMulch公司建造了可移动堆肥系统,并采用计算机控制温度和氧含量\[4,5,9,10\]。
目前,国外餐厨垃圾堆肥技术的普及工作也比较到位。以日本为例,开发出了能实现物料破碎、干燥及快速堆肥等多种型号的餐厨垃圾处理机器,并拥有相关技术专利,在大型饭店、食堂等得到大量的推广和使用。此外,日本在利用高效微生物菌剂进行堆肥化技术的研究也处于领先水平,利用特殊菌种处理餐厨垃圾,有效提高了堆肥处理的消化效率。美国对餐厨垃圾也广泛进行堆肥处理,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蚯蚓堆肥、密闭式容器。其中蚯蚓堆肥是在好氧堆肥的基础上接入蚯蚓,通过蚯蚓自身的酶系统实现餐厨垃圾的无害化,是当前堆肥化研究的热点。韩国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也以堆肥为主,现阶段所采用的堆肥技术有微生物发酵产沼厌氧消化和两级厌氧消化堆肥、好氧堆肥生物反应器等处理方式[2]。
3餐厨垃圾堆肥化的作用
3.1实现食堂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据统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增长等因素,餐厨垃圾的产生量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其中食堂作为餐厨垃圾的主要来源之一,有着产生量大,数量较稳定的特点。餐厨垃圾用作传统的饲料会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而未经处理的餐厨垃圾外排将会导致环境恶化。因此,对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进行堆肥处理不仅能够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减轻其运输、收集和处理的成本,还能将餐厨垃圾变废为宝,通过堆肥获得绿色环保的有机肥。有机肥料既可用于本单位树木和植被的施肥,自行消化,又能外销给周边农户,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堆肥化技术能为餐厨垃圾的处理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实现废物的有效利用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3.2促进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
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存在一定的弊端,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有机质持续减少、pH值下降、土壤板结、营养元素失衡、保肥保水能力差,农业生态平衡被破坏,严重影响农业的增产增收。相对而言,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腐殖质,通过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利用,能够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环境,丰富土壤的有机组分,从而促进了作物对肥料和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从而减少农作物病虫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因此,为推动我国绿色农业、有机农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利用餐厨垃圾生产绿色高效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并使废物资源化,让有机物回归自然,恢复土壤肥力,对发展绿色(或有机)农业,实现农业产品的优质、高产和增效等方面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3对行业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目前年需化肥约1亿4000万t,当前社会呼吁广大农民减少化肥使用量,提倡多施有机肥及新型生物肥。因此,开发适宜不同生态区域、不同物料成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餐厨垃圾堆肥实用技术,对废物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进行不同区域范围内的技术应用和示范,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4餐厨垃圾堆肥化的前景及效益
据统计,我国餐厨垃圾产生量达到4800~6000万t/年,并以每年5%~10%的速度持续增长。而截至2012年无害化处理能力约400万t/年,处理率不足10%[11]。因此,对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能大量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餐厨垃圾中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环境中的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得其中的糖类、蛋白质、脂类、纤维素、木质素等大分子有机物质得到有效降解,通过进一步加工处理,可作为优良的生物活性有机肥。通过对餐厨垃圾合理的资源化利用,将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
4.1环境效益
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堆肥后生产有机肥料,能减少废物的排放,减少蚊蝇等的滋生机会,降低病原菌存活时间,切断了病原菌传播到人类的途径,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又解决了农业上造成的偏施化肥使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退化等问题,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2社会效益
把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生物有机肥,为农业部门提供了优质、价廉、高效的生物肥料,也使作物增产增收,同时变废为宝,既发展了环保产业,也为地区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同时,针对食堂餐厨垃圾的堆肥化技术研究成果还能在全国各大院校和其他机构进行推广应用,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4.3经济效益
据了解,我国生物有机肥料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前景。据估计,未来市场生物有机肥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实施以质量替代数量、以有机(肥)替代无机(肥)的发展战略,生物有机肥将成为农业生产的必需品。这将给有机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潜在市场。
5结语
结合当前我国食堂餐厨垃圾产生量相对较大、处理资金投入少、环境要求高的现状,采用堆肥技术处理餐厨垃圾,能为当前食堂餐厨垃圾提供有效的处理途径,使废物资源化,并有效防止生态环境污染,从而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共同效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以及显著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保霞,付婉霞.北京市餐厨垃圾产生量调查分析[J].环节科学与技术,2010(S2):651~654.
[2]王桂才,李洋洋.餐厨垃圾堆肥化处置方式探讨[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3,6(10):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