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自驾游战略(整理2篇)

来源: 时间:2025-07-17 手机浏览

自驾游战略范文篇1

关键词:自驾游发展趋势多元融合

一、我国自驾游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一)旅游散客化时代孕育新机遇

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已经进入散客化时代,最近几年的国内旅游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9.02亿人次,经旅行社有组织接待的过夜旅游者约占7.2%,2010年这一比例下降为6.7%,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6.4%和5.5%,2013年,我国接待国内旅游32.6亿人次,经旅行社有组织接待的过夜游客数量的比例进一步下降为4.5%。随着旅游散客化时代的到来,自驾车出游、自由行等旅行方式开始受到市场青睐,灵活、自由、随机组合的旅行产品对旅游地的供给体系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挑战,旅客的小众化、专业化趋势也为旅游企业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同时这一趋势也为专业化、特色化的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宏观环境及政策有利自驾游发展

近年来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旅游政策也为自驾游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13年初《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3》出台,明确提出了“支持汽车旅馆、自驾车房车营地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展自驾车旅游”。2013年10月《旅游法》施行,从客观上进一步推动了国民旅游的散客化趋势,使得自驾出游的比例大大提升。2013年中央“八项规定”以及“三公消费”相关的新政出台,高端酒店、餐饮业的营业额骤降,但自驾游等以平民消费为主的旅游新业态却未受影响,逆势增长。近期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全面深化改革,文件中关于带薪休假落实、旅居车上路政策及其设施建设标准等问题,直击我国自驾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环节,将会长远地促进自驾游发展。

(三)当前我国自驾游发展的现状

在以上国际国内环境和产业发展背景下,当前自驾车旅游市场潜力得到快速释放,各地区、景区推出大型活动和各项优惠措施着力吸引自驾游客;各个经营主体和相关行业交叉融合,创新产品和服务;管理部门开始着手促进和规范,不断推动整个行业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根据《中国自驾游年度发展报告(2012―2013)》和《中国自驾游年度发展报告(2013―2014)》,2012年自驾车出游人数达到13.6亿人次,占当年国内旅游总人次的46%,自驾游客消费约为10661.7亿元,相当于2012年国内旅游总收入的46.9%。2013年,自驾车游客约为17.3亿人次,占年度国内旅游人次的53%,自驾车游客消费约为12040.97亿元,随着政策层面的支持和接待设施及服务的不断完善,未来自驾游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自驾游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自驾游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态势增强

1、行业融合。自驾游是汽车服务业同旅游休闲产业相互融合的结果。汽车研发、设计、营销、修理、美容、救援服务等不断细分的汽车服务业同大众旅游休闲潮流的结合,产生了多种形式的自驾游活动。同时,这一行业融合的趋势也影响了自驾游的多样化发展,例如自驾旅游形式同体育业的结合,形成了汽车拉力赛、汽车越野赛等多种形式的自驾旅游活动。

2、经营主体的融合。随着近十年来旅游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旅行社的发展空间受到严峻挑战。在2013年1月,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对传统的旅行社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进一步压缩了传统旅行社的生存空间。传统旅行社、电商、汽车俱乐部、汽车4S店、论坛媒体等纷纷涉足自驾游经营,出现了旅行社同汽车俱乐部融合的趋势,目前很多汽车俱乐部开始申请旅行社资格,很多旅行社也开始开发自驾游产品,培训自驾游人才。此外,线上与线下经营的不断融合。自驾游俱乐部、旅行社等主体也不断寻求同在线旅游商的融合与合作。旅行社开始创办自驾游网站,在线旅游商也开始经营多样化的自驾旅游产品,寻求同汽车俱乐部的合作,线上线下进行互动。

3、组织联盟。国内专做自驾游的俱乐部数量较少、规模相对小,盈利模式和渠道尚不清晰稳定,面对庞大的自驾游市场,这些组织者开始寻求组织化的力量,实现“抱团式”发展,各地自驾游联盟纷纷成立,例如北京的“目标行动品牌联盟”、“畅游中国自驾游俱乐部联盟”等。

(二)自驾游的地域范围将不断拓展

1、国内自驾旅游。从国内自驾的重点区域来看,在北京、上海、广州为首的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汇集了全国最为密集的短途自驾车流。而经由汽车俱乐部有组织的自驾活动,主要集中在华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等地域。从全国范围内这种长短结合、个人自驾和组织自驾相结合的态势还将进一步发展。

从产品形态来看,一方面,长线产品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长线旅游中“飞机+租车”的落地自驾活动更为普遍。同时,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始更多整合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从各地美食、多元化的住宿、到土特产、以及温泉、冰雪等特色休闲项目,使得自驾车旅游产品丰富度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延长了全年自驾游的经营时间。

2、境外自驾旅游。境外自驾游的兴起将是未来发展的亮点。随着出境旅游人数和消费的增加,参与出境自驾旅游的旅游者的比例和人次都将有显著增加。中国游客赴韩国、日本、埃及、德国、法国、意大利、希腊等进行自驾车旅游活动兴起。特别是一些媒体和影视也开始意识到境外自驾蕴含的商机,对境外自驾的主要目的地和景点进行推广。这些将进一步推动自驾旅游目的地拓展到欧洲、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北极等多个区域。

3、跨境自驾旅游。随着我国全方位立体式开放格局的形成,未来、粤港澳、台湾的自驾游格局已经形成,京津-蒙古国、黑龙江-俄罗斯、中国到中亚的古丝绸之路、云南等地的边境跨境自驾旅游活动也已经有所开展。在未来,跨境自驾旅游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边境旅游,将会推动奠定区域旅游开放的新格局。随着近年来我国同中亚各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双方资源互补,政府合作意愿强烈,旅游合作前景广阔。2010年5月,乌兹别克斯坦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也正积极申请成为中国旅游目的地国。这些地方将会成为中国和中亚国家旅游合作的一大亮点,未来可以形成西安、兰州、敦煌乃至延伸到中亚各国的自驾游产品。

(三)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

1、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目前,国内自驾游相关服务和产品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地方自驾游设施和服务同一般大众旅游雷同,专用性较差,不能精准满足自驾游游客的个性化需要。自驾车旅游仍然依赖自驾游组织者的个人经验以及对市场、道路、目的地资源的掌控能力,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自驾游组织者缺乏资格评定标准,产品创新能力不强。随着自驾游各相关主体主体意识的增强,自驾游相关协会的不断建立,行业规范、任职资格、设施标准将不断出台,将会推动自驾游产品和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2、产品类型的多样化发展。在自驾游产品中,近郊和中短距离自驾旅游占相当大的比例。根据近两年的形势来看,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分化以及新的供给能力的不断形成,将不断衍生出新的自驾游产品类型,出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第一,形成包括近郊自驾、长途自驾、跨境自驾、境外自驾、入境自驾等长短搭配、形式多样、种类齐全的自驾车旅游产品;第二,还将形成车辆类型的更新换代,如房车自驾游、摩托车自驾游、老爷车自驾游等多种类型的活动;第三,汽车拉力赛、汽车冰雪越野等多种类型的竞技、娱乐、休闲相结合的自驾旅游产品。

3、自驾游的特色化程度将提升。在2013年,自驾游同温泉疗养的结合得到市场认可,未来自驾游产品本地化和特色化还会凸显。自驾车旅游同当地冰雪、草原、生态、疗养、节庆、美食等特色资源的结合将形成特色化的自驾游线路;同农家乐、乡村旅馆、农场、客栈、疗养院、露营地等的结合,将形成自驾游特色化住宿体系,提升自驾游客的住宿体验;同汽车影院、实景演出、大型节庆的结合,将提升自驾游客的文化娱乐体验。自驾游这种新的旅游形式,只有经过不断地同本地资源结合,提供更为特色化、私人化的丰富体验,才能到达目的地和游客的双赢,获得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汉奇,吴金梅,马聪玲主编,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2012―2013[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

自驾游战略范文篇2

关键词: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1自驾车旅游的起源

自驾车旅游是当代差异化、复杂化和个性多样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催生的产物,最先出现在美国,当时旅游者使用的代步工具叫“旅游房车”,也称休闲露营车(recreationvehicle),车内配置有卫浴设备、热水器、床铺、炉台、烤箱、微波炉、冰箱、衣物柜等,至少可容纳6个人躺卧休息,最多能达到10人。现在,它已成为风靡全球的自助旅游方式,以张扬个性、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为目标,完全由旅游者自主选择和安排旅游活动,没有全程导游陪同,旅游者从中得到了极大的选择、参与和体验自由的伸缩空间。

2自驾车旅游在我国的发展

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自驾车旅游市场正在我国兴起。据报道,2003年国庆黄金周自驾车到桂林市旅游的游客达3.28万人次,车辆数为5450辆次,2004年春节期间,约有5000辆“自驾旅游车”到海南岛观光、度假。根据对重庆市主城区、主城区外城镇和农村居民的调查,将2005年度和2007年度的数据进行对比。

自驾车旅游者占样本总量的比例从15%上升至23%,而在出游方式上,参加由旅行社组织旅游的旅游者的比例由48%下降到了32%,这说明旅游者对严重束缚其个性发展的标准化旅游产品的需求日益减弱,对自行安排的散客旅游,至少是对按自己的要求而“定制”的旅游安排越来越感兴趣。Www.133229.COm近几年蓬勃兴起的特种旅游(包括自驾车旅游)呈快速发展之势,使得传统中短线旅游市场参团人数出现下降,给旅行社业务造成不小的冲击。

旅行社该如何应对这一旅游市场的新趋势,本文尝试以aseb(activity,setting,experience,benefit,即活动、环境、体验与利益)栅格分析法对旅行社经营自驾车旅游产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市场开发策略。

3aseb栅格分析法

国际知名的管理学者史提勒(steiner)将企业本身的优势(strengths)、弱势(weakness)和环境中的机遇(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组合起来,称之为swot模型,该模型可对项目开发等重大的投资决策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但由于没有把顾客体验纳入分析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就忽略了战略的可操作性。aseb是一种新型的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管理手段,专门针对由体验型消费引发的问题而设计,是对传统的swot分析方法的改进,有利于在体验型产品开发中对消费者或者市场导向的产品进行开发与升级,比swot分析方法更适合对体验性极强的自驾车旅游产品进行分析。

4深度开发自驾车旅游产品的策略

4.1选定自己的目标市场,集中资源开发

成本的高昂使得旅行社不可能将市场一网打尽,分析各目标市场的需求,可使旅行社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旅游者最大满意的效果,也有利于在一开始就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优势。比如低档自驾市场的需求主要是观光旅游,中档市场对应的是度假、娱乐和休闲,高端市场则是自驾房车的度假旅游、自驾老爷车观光体验旅游、汽车拉力赛、自驾车沙漠探险等专项旅游活动。由于旅游者年龄、职业、兴趣等因素的不同,需求也呈现差异化的特征,旅行社在进行正确估计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的选定目标市场,全力为这一目标市场服务。

4.2合理的设计旅游线路

由于我国自驾车旅游刚刚开始起步,缺乏政府的引导机制,相应旅游信息和配套服务、设施仍然很缺乏,设施建设远远滞后于自驾车旅游的发展,比如交通和路况信息的发布、明确的路标指示、加油站的合理布局与标志指示、汽车旅馆的建设、汽车维修以及紧急救援服务等方面。旅游者对线路选择、行程安排十分随意,旅行前缺乏必要的信息收集,在客观上使得旅行社专业化的旅游服务成为自驾车旅游者的一种需要。

4.3发挥自身的服务优势

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消费常常伴随高付出的代价,由于油价上调、高速路收费、旅游原料零散购买以及车辆的损耗等原因,旅游费用偏高,而且由于游程随意性大,使得景区购票、旅游投宿难度大,旅游者经常会遇到因饭店客满而不得不驱车在景区周围寻找留宿地的尴尬情景。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和旅游者经验的有限造成自驾车旅游者花费不必要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而旅行社正好充分发挥在酒店、餐饮、景区门票预订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价格也比自驾车游客优惠的集中采购的优势,为旅游者提供更为实惠和方便的酒店、门票订购服务。通过集中批量购买,综合协调能力降低自驾车旅游者经济负担,同时提高旅游者整个旅行途中的快乐体验,当然也可降低节假日景区交通的无序性。

4.4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发

旅行社若要开展自驾车旅游产品,可以考虑与汽车俱乐部、租赁公司进行合作。首先,汽车俱乐部拥有大量长期的会员,可间接地减少旅行社推广产品的营销成本。再次,在自驾车旅游的组织与安排方面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可提高保障旅途救援、途中安全的能力,还可以弥补旅行社在汽车保养、维护、急救等专业方面的劣势,大多数参加自驾车旅游的旅游者缺乏山路驾驶和野外驾驶的经验,对路况也不熟悉,会开车又不懂修车,这些具有多年自驾游经验的企业的加盟使得开发成本进一步降低,整体投资减小,且更具操作性。

4.5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的结合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信息呈喷井式增长,但是目前网上旅游信息大多是景点的介绍、旅游线路和产品推广、票务预订以及驴友的自助游记,且更新速度慢,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也无法保证。而自驾游旅游者大多为年轻的都市白领,在进行消费决策时,网络已成为其信息的主要来源,并对其最终的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从两年的重庆居民出游信息渠道来源调查中可以发现网络在旅游者信息来源中的比重在增加,其他传统信息传递方式的作用在减弱。所以旅行社要针对自驾游旅游者的生活和旅游特点加大营销的力度,充分发挥网络营销个性化和交互性的优点,与传统营销方式结合起来。

5结语

尽管受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人们所接受的消费观念和旅游模式的限制,自驾车旅游市场才刚刚起步,但是自驾车旅游在我国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前景。重庆市渝中区旅游局2007年12月出台我国首份《自驾车旅游服务合同》试行文本,最大程度地减少各种旅游纠纷的发生,确保自驾车旅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而有条件的景区也开始针对自驾游旅游者设计专门的、凸显景区不同特色的游道。黑龙江的伊春已经出现了国内第一条专门为自驾车旅游者设计的风景道,这一切都为自驾车旅游市场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可以肯定,随着自驾车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旅行社可以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旅行市场空间的分离和赢利空间的拓展。

参考文献

[1]翟向坤.中国发展自驾车旅游的战略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2]李琬琼,罗明春.旅行社自驾车产品开发研究[j].考试周刊,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