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体育旅游市场分析(整理2篇)

来源: 时间:2025-09-13 手机浏览

体育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篇1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开发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及高校进一步扩招,在校大学生的人数逐年攀升,同时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于18-22岁,是一个潜在的出游率较高的旅游客源市场。从近年的抽样调查数据来看,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人数逐年增长,该群体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研究及市场调查,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着旅游产品针对性不强、产品设计开发盲目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调查,以期为在校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提供依据及建议。

研究方法和对象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南安阳市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共回收问卷382份,回收率达95.50%。其中有效问卷370份,占96.86%。在本次调查中,受访在校大学生男生125人,占样本总数的33.78%;女生人数245人,占样本总数的66.22%。

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及出游次数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回答“您喜欢旅游吗”时选择“喜欢”的有219人,占样本总数的59.19%;选择“非常喜欢”的有100人,占样本总数的27.03%(见图1)。WWW.133229.CoM以上二者占样本总数的86.22%。而当回答“您每年外出旅游的次数”时,选择“一次以下(含一次)”的有216人,占样本总数的58.38%;选择“二次”的有100人,占样本总数的27.03%(见图2)。同时,占样本总数55.95%的人经常会有外出旅游的计划,40.00%的人偶尔会有出游的计划。

上述调查反映了在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出游愿望,而却很少实现出游愿望。出游愿望与出游次数明显的不协调。

(二)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情况

调查显示,在回答“每月可支配的费用”时,其中有198人选择“300元以下”,占样本总数的53.51%;有143人选择“300-500元”,占样本总数的38.65%;仅有29人选择“500元以上”,仅占7.84%。据此可以将在校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分为高、中、低三个标准。其中以中、低标准最多,占92.16%。可见处于中、低标准的在校大学生具有较大的市场开拓潜力。

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花费较低。在回答“外出旅游花费的可接受范围”时,其中有197人选择“200元以下”,占样本总数的53.24%;有135人选择“200-300元”,占样本总数的36.49%;有38人选择“300元以上”,仅占样本总数的10.27%。

在校大学生经济上不能自立。其中有240人的外出花费主要来源于家庭给的生活费用,占样本总数的64.87%;有85人的外出花费主要来源于自己打工、兼职所得,占样本总数的22.97%;有45人的外出花费来源于其他途径(奖学金等),占样本总数的12.16%。

以上三方面均说明在校大学生属于低消费群体,经济条件与其他旅游客源市场相比较差,消费水平与其他客源市场相比较低。

(三)在校大学生出游时段的选择

调查显示,以往出游时段的选择以寒暑假为主,占样本总数的56.76%。寒暑假假期时间较长,在校大学生能够回家和家人团聚,能够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因此出游率较高。另外,寒暑假期间在校大学生可以打工,在学期开始前外出旅游,使身心得到放松。

(四)在校大学生出游目的地、旅游景观类型的选择

调查显示,对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占样本总数53.51%的198人偏向于外地;选择市区的有65人,占样本总数的17.57%;选择市郊的有107人,占样本总数的28.92%(见图3)。对于旅游景观类型的选择上,有42人选择“历史文化古迹”,占样本总数的11.35%;有280人选择“自然山水风光”,占样本总数的75.68%;有48人选择“探险式的远足”,占样本总数的12.97%(见图4)。

以上两方面说明,自然旅游资源在在校大学生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应该占据重要地位。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倾向反映出了在校大学生的旅游动机与需求。

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一种统计方法,常用于了解两类现象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大小方面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用概率来统计的,如果该概率大小合适,偶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可能成立的。通常寻找的相关性概率值低于0.05,意味着统计结果的偶然性越低于这个概率,数据统计意义越大。而回归分析是一种从事物因果关系出发进行预测的方法,根据统计资料求得因果关系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大,因果关系越密切。通过相关系数就可确定回归方程,预测今后事物发展的趋势。本文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旅游意愿、旅游次数、可支配费用和可接受费用四个主要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由相关分析可知,旅游意愿、旅游次数、可支配费用与可接受费用之间显著相关(p<0.01),可支配费用与可接受费用之间相关最高,基本接近1。为了进一步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旅游次数为因变量y,旅游意愿为自变量x1,可支配费用为x2,可接受费用为x3,采用stepwise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由结果可知,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共2个,标准化回归方程为:y=0.168x1+0.795x3,因此,旅游意愿和可接受费用能有效预测旅游次数。这是根据本次调查数据得出的大学生出游次数的回归方程,虽然影响大学生出游次数的因子还有很多,而且限于本次调查的空间范围的局限性,这个模型的解释功能也是有限的,但是它阐明了影响大学生出游次数的两个最重要的因子—旅游意愿和可支配费用,解释了这种行为的客观存在,而且也验证了与可支配费用相比,可自由支配的费用才是影响大学生出游的最直接的因子。

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整体呈现出旅游动机较强、旅游审美水平较高、闲暇时间较多和潜力巨大等特点。这些都应该成为认识这个细分市场的关注点。同时,这个市场中有一对矛盾特别突出,即旅游动机和出游次数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可自由支配的费用太低。表面上看,似乎这个市场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他们是未来旅游消费的主体,所以无论从旅游企业还是政府来讲,都应该对这个市场引起足够的重视。旅游企业可以提前培育强有力的潜在市场占有率,政府在培育大学生旅游观念和行为中,一是丰富了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二是培育了国内旅游消费的市场,第三也是实行全民旅游计划的重要一环。

因此,旅行社应当针对大学生市场独有的特点,采用薄利多销、推出淡季学生团等设计原则开发可行的旅游产品,如修学旅游、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等。

另外,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方面来看,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社会对大学生能力要求不断提高,校内教育在某些方面的难作为越来越明显。而外出旅游不失为补充校内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生旅游作为公益事业,政府应当给予相关旅游服务企业在投资、经营、用工等方面以优惠政策。同时,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校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工作,使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拓、发展过程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徐凌.论校园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新课题[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体育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篇2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市场

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目前在国外已经得到大力的发展,作为现代旅游的分支之一,以其休闲、娱乐、健身带给民众一种全新的旅游新概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国内体育旅游逐渐发展起来,据调查,奥运会举办2年后的今天,依然每天3、4万人去鸟巢参观,以及观赏一些其他顶级体育赛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目前江西唯一国家战略级开发区,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及体育资源,因此,将体育旅游概念引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十分有必要的。

1.环境分析

1.1自然环境即体育旅游资源的分析。

鄱阳湖位于中国中东部、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江西省的北部,接纳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经调蓄后从湖口注入长江,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具有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独特自然地理特征,湖内星罗棋布的湖滩草洲及季节性湖泊一年一度露出水面,形成特有的水陆相成的生态系统。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沿湖有南昌、进贤、鄱阳、余干、都昌、星子、德安、永修等县。由于受暖湿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平均1636毫米,形成了“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生态经济区边界山脉奇峰异谷、飞瀑流泉、云海雾岚,哺育着珍稀的动物,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悠远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采,使江西成为诱人的旅游胜地。庐山、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我认为,大致可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体育旅游资源分为以下几类。

1.2社会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及人文环境,在党的基本路线里提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一切有利于经济水平提高且不违法的项目都可以发展。体育旅游业作为新兴的产业,依托于鄱阳湖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着广阔的发展天地,政府应当借此机会,大力发展环鄱阳湖体育旅游产业,制定稳定、全面的政策,招商引资,多举办水平高、影响大的体育赛事,加强相关体育设施的建设,这样才能提升区域经济水平。这里人文环境是指区域内民众对体育旅游事业的认知程度,目前,全国各地民众都非常注重身体健康,体育旅游产业正好以此为切入点,让民众在娱乐休闲的同时又得到身体健康。在这种形势下,鄱阳湖经济区体育旅游业必然能发展起来。

2.对策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刚成立不久,体育旅游业发展时间也不长,如何才能让体育旅游产业在赣鄱大地兴旺发达起来,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2.1提高意识,加强政策制定。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把体育旅游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探索建立反映资源环境成本和生态效益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保护“一湖清水”,建设绿色家园,发展生态体育旅游产业,实现在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崛起。对于旅游政策的制定,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的参与和投入是关键,同时还应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体育旅游业,促进体育旅游的不断发展。政府要重视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制定出有利于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保持社会投资力量的积极性,规范和促进体育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企业界也要充分意识到体育旅游的市场潜力,在制定投资决策时优先考虑。只有通过政府与社会、官方与民间的通力合作,有宏观和微观、现在和未来的全面展望,才能使湖南旅游业再上一个新台阶,使鄱阳湖的体育旅游业更加蓬勃向上。

2.2加强宣传,拓展客源。

任何事物的顺利推广除了本身具有优秀的品质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宣传。宣传不只是打打广告就行,还必须有好的策划、好的口号。目前省外只是对江西的红色旅游资源较为熟悉,像井冈山会师、庐山会议等。体育旅游项目拿得出手的还没有几个,乘着鄱阳湖经济区升为国家级战略,我省应当大力宣传体育旅游资源,就像目前环鄱阳湖自行车大赛,就连本地大多数民众也不知道,何谈外省民众,政府和企业这方面应该花大力气宣传比赛。江西毗邻广东、福建、浙江等发达省份,有着很好的客户来源,应该加大对这些省份的宣传力度,来观看比赛,参加比赛。

2.3注重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个好的团队能操作好一个项目,一个好的项目会毁在一个差的团队手里。发展体育旅游业必须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增加体育旅游的培养储备是体育旅游业能稳定发展的关键之一,体育旅游行业目前人才匮乏,实际上这是一个交叉的学科,包括体育和旅游业两个专业的知识。建议在大学旅游专业开设体育旅游专业分支,系统地教授体育旅游知识,并且在教授中增加实践部分,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供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的体育旅游人才。

2.4加强管理,打造经济区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品牌管理,品牌就是商业的生命,民众对品牌的认知度非常高,鄱阳湖地区要想发展体育旅游业,必须打造一到两个精品体育旅游产品,依托现有资源,树立精品意识,认真踏实地经营相关体育旅游项目,这样才能抛砖引玉,既发展经济又提升江西知名度。二是安全管理,体育旅游业带有一定的运动性,运动必然会增加身体出现损失的风险性。因此,在体育旅游活动中,要加强安全管理,避免出现旅者伤亡事故引起的景区旅游形象损毁。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