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新能源汽车(收集5篇)

来源: 时间:2025-09-20 手机浏览

新能源汽车篇1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5月3日在世博园区摩纳哥馆举行的电动汽车领导力峰会上说,中国电动汽车已经在隧道中看见曙光。

广阔市场空间

《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可能将在近期公布,而2009年3月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就已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到2011年要形成50万辆产能的目标,以每辆20万元的售价计算,市场价值达1000亿元。

4月23日开幕的北京车展,作为中国晋升“全球第一汽车市场”后的第一个国际性车展,共有95台新能源汽车亮相,其数量几乎占了参展整车数量的十分之一。新能源车的产业化甚至被认为是此次北京车展的最大看点。有分析人士称,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或将以北京车展为分界,迎来从暗中发力到高速发展的拐点。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就是,无论是消费者的消费愿景还是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产业潮流。

今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着力突破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交通、工农业节水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这一官方表态,被汽车业内人士普遍解读为新能源汽车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气候组织与国际咨询公司贝恩合作完成了一份研究报告《低碳技术市场化之路:电动汽车》,这份报告于5月3日,报告称,国家推动电动汽车发展与产业化的政策体系已具雏形,庞大且增长迅速的国内汽车需求,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不过,中国电动汽车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和产业路径在业界还未达成共识,技术和产业化瓶颈还有待突破,价格过高难以激发购买欲望等。

政策的扶持

今年2月5日,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宣布中央财政将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鼓励全国13个试点城市率先在公交、出租车、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办法》明确规定,中央财政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按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价差,并适当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其中,长度10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是此次补贴的重点,混合动力客车最高每辆补贴42万元,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客车每辆补贴分别高达50万元和60万元。

国家战略的定位,将急剧强化政策对产业的扶持力度。可以预见,对乘用车领域的大力扶持,将是政策力度跃升的重要表现。

成本和技术难题

尽管政府和厂商都在高声卖吆喝,可是消费者却一直不怎么买新能源汽车的账。

汽车咨询公司美国环球通视有限公司今年初预测报告称,即便有政策补贴,2010年和2011年中国市场的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的销量,也只分别达到4万和30万台。这一数字与中国2009年销量超1250万的汽油驱动汽车相比,仍然只是个零头。

目前,电动车在国内消费市场的推广还是困难重重:国家给予老百姓购置电动车的优惠政策,电动车使用安全以及配套设施、政策环境的进一步完善;电池、电机、电控等一系列技术问题的进步和突破,以及国家在电动车领域的技术标准制定等等,都是实现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基础和关键。

相对价格而言,技术可靠性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更大障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原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厂商不能一味指责消费者认识水平提不上去,更应该从提升技术水准入手。“技术问题一天不成熟,就甭指望能卖得好。”

贝恩公司副总裁曾伟民长期研究电动汽车业,他对全球市场分析发现,国外高端消费者更看重其环保性,而中国潜在消费者则更关注成本,如果中国电动汽车能解决成本和适用性两大难题,未来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有望达到20%以上,短期内降低成本,需要政府补贴,包括使用电动汽车的电价配套政策。

新能源车隐忧

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局中,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但有专家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各地在制订发展战略时要保持清醒。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新能源车战略缺少的不只是基础设施的配套,亟待补课的地方还很多。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技术是主要瓶颈。研制成本低、体积小、持续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的电池,是破解新能源汽车难题的关键。此外,如何保证由电机系统组成的动力总成与整车匹配,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新能源汽车除了混合动力之外,纯电动车及其他代用燃料车尚无国家统一标准。在标准缺失的情况下,新能源车型的审批上市就不可避免地遭遇许多标准的盲区。而采用什么样的国家标准,将直接影响到未来零部件配套、生产设备改造等各方面,对每个参与的企业来说影响重大。

新能源汽车篇2

该政策生效十天后,9月10日,在上海北外滩码头上,东风日产的启辰品牌便了他们的第一款纯电动汽车――晨风。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任勇在新车现场表示,“历经四年打造这款新品,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成为中国纯电动车市场第一品牌。”

另一个吸引人眼球的消息来自于江淮汽车,9月2日江淮汽车股份公司公告称,江淮将向美国GTA公司出售“爱意为”纯电动轿车。GTA公司将采购至少2000台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销售,首期200台电动汽车销售合同已签署,第一批100台电动汽车已于9月3日从合肥港启运。

而在9月9日,上海江淮汽车也推出了“和悦iEV4”电动车。一时间众多新能源汽车厂商摩拳擦掌纷纷在今年亮出自己的新品牌、新款型汽车。

在这份由工信部拟定的名单中,包括北汽、广汽、江淮、比亚迪、东风等25家车企的113款车型,涵盖当前业内的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品牌和型号。

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也在今年全面铺开,除了减免购置税以外,包括公务车新能源化、电动车实行扶持性电价、落实地方补贴和打破地方保护、放开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入等等举措也在逐步落实。

例如在今年3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耀新在上海城市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公益活动上宣称,上海将重点在大学、机关、大型居民社区等区域布局充电桩,并考虑建立带充电桩的停车位供新能源汽车专用。预计到2015年,上海全市将实现13000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标,新建各类充电桩6000个左右。

厂商的力推和政策的扶持让中国电动车市场在今年迎来了爆炸性的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产销量已超过上年全年数量。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85辆和11777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507辆和8700辆。

汽车界业内人士甚至称2014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汽车新媒体AutoLab创始人赵奕接受《财经天下》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电动车能在今年爆炸性增长,除了以上厂商和政府推广原因之外,还有民众对电动车、新能源汽车认识的转变。

“这要拜特斯拉的推广。”赵奕认为正是特斯拉这种高端电动车的入市让众多消费者改变了对电动车的“接受程度”。“特斯拉一下子从高端领域切入汽车市场,让消费电动车成为时尚前卫、有环保理念的事。”赵奕称。

对于消费者而言,此前新能源汽车的售价或将是阻碍他们积极消费的一大因素。好在一系列的补贴政策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定的优惠支撑。

新能源汽车篇3

关键词:新源汽车发展现状发展问题传统能源

中图分类号:V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01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能源消耗越来越大,能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问题成为关系着一个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问题,被整个国际社会所广为关注,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在石油消耗中,汽车燃油消耗占据了石油消耗的重要比例,也是近年来石油消耗增长的主要因素,但石油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的,其存储量极为有限。据估计,目前所探明的石油储量仅能支撑到2050年左右,石油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与威胁,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节能减排成为全球各国能源政策的重要内容。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各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解决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经过数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下面,该文就传统能源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参考。

1传统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1.1传统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问题与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虽然发展新能源汽车,包括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是世界各国的长期目标,但短期看来,传统能源汽车依然将会占据主流,因此在各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传统能源汽车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节能减排技术方面。在节能技术方面,近几年传统能源汽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效汽油机、柴油机技术的研究,高效载重汽车及其发动机技术的研究,轿车和轻型车柴油化技术的研究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的节能技术也是我国当前传统能源汽车节能研究的重点。目前,在均质压燃发动机技术、非活塞式内燃机技术、高效传动技术几个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有效的提高了传统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水平,此外在用车节油方面也有所研究,如汽车维护保养、机油添加剂等,也对传统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有一定促进作用。

1.2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早在“八五”期间就已经开始了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持续鼓励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尤其是“863”计划中,更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多个重大项目,有效的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进度和产业化进程。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发动机汽车以及其他新能源汽车五大类。我国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的发展相对较为成熟,即传统燃料与电能的混合能源汽车,这类汽车相较于传统能源汽车来说节油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且不需要专门的配套基础设施的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较大的商业化运营前景,如上汽开发的荣威750混合动力轿车、荣威550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即已经顺利上市,一汽双电机重混合动力轿车和中度混合动力客车也开始投入运行。据统计,目前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25个试点城市就有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74万辆,2013年3月预计示范推广规模达到3.97万辆。而全球范围来看,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已经达到了700万台,我国大力扶持的纯电动车由于受技术和产业配套的影响,至今销量一直较低,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混合动力汽车将会成为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的主流。

2传统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传统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

传统能源汽车在节能技术方面的研究,有效的降低了传统能源汽车的能源消耗水平,提高了节能效率。不过从目前看来,我国内燃机技术方面的研究同国际发达水平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柴油机多次喷射技术、废气涡轮增压技术、高压共轨道燃油喷射技术等方面。在高效载重汽车方面,我国目前应用于高效载重汽车的发动机技术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落后,尤其是大功率高效柴油机技术方面,高效载重汽车品种相对较少,缺乏系列化高效载重汽车的研发能力。此外,由于应用于轿车和轻型车的轻型高速柴油机技术研发方面的不足,以及柴油品质方面的问题,我国轿车和轻型车柴油化程度还远远不足。

2.2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是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策略,在传统汽车内燃机技术无法满足石油消耗和碳排放需求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经过数年的努力,全球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从政策等各方面给于扶持,新能源汽车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果,但当前新能源汽车依然身处推广困难的困撞之中。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依然过高,在我国,既便是政府补贴后的售价同传统汽车相比也依然没有竞争上的优势,同类型混合动力汽车售价往往高于传统燃油车两三倍,而同类型纯电动车售价更高达传统燃油车的三四倍甚至更多。究其原因,与零配件未能实现批量化生产,关键零部件需要进口等有关。另一方面,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如为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提供服务的充换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既便是在试点城市也存在布点不均的问题,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服务范围覆盖能力,此外城市用地资源紧张,也影响了配套设施的建设问题,使得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受到了限制。此外,新能源汽车安全性问题还有待解决,如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还存在技术上的缺陷、锂离子电池回收体系还不完善等,另外保障新能源汽车稳定运行的一些关键技术也还未掌握。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都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3结语

能源问题与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被全球各国提到了战略高度。汽车作为重要的传统能源消耗产品,降低汽车的传统能源消耗,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节能与环保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传统能源汽车节能技术方面的研究,提高传统能源汽车的节能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与规模化,扩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范围,不断取代传统能源汽车所占比例。

参考文献

[1]张发龙,陈春菊,闫忠孝.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刍议[J].价值工程,2012(23).

[2]姜凯.十二五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攻略[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1(4).

新能源汽车篇4

不给力的市场

近日,日产汽车宣布,聆风电动车在全球范围的累计销量突破5万辆,但与之前的预期并不相符。其中在美国市场,聆风去年销量仅为9819辆,同比仅增加145辆。而自导入市场以来,销量尚不足2万辆。为了加速开拓市场,日产不得不将2013款聆风的基准售价下调6400美元,从35200美元减为28800美元。

去年9月,丰田率先对电动车的发展规划作出了“纠正”,认为短期内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财务上,尚不具备大规模普及电动车的基础。丰田副总裁内山田武(TakeshiUchiyamada)表示,丰田将叫停纯电动车业务,承认对纯电动汽车市场和电池技术满足市场需求存在误判。

目前,不单单汽车巨头的态度在转变,美国政府也对之前目标进行了重新的校正。今年1月,美国能源部承认,已经无法完成政府之前设立的2015年之前电动车在美实现销售100万辆的目标。而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最近两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为27432辆,其中公共采购为23032辆,私人购车数量为4400辆。这与我国在去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3年)》中提出的目标相距甚远。据该规划,到2015年,国内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

收购逐渐理性

新年伊始,在大洋彼岸,一家待售的电动跑车生产商菲斯科,正搅动着国内汽车产业的神经。有消息传出,东风集团将出资3.5亿美元,欲收购菲斯科85%的股份。而吉利汽车将出资2亿至3亿美元,并开始做相关技术评估。近日,情况急转直下,吉利控股集团决定不按原计划收购菲斯科公司仅四天之后,东风也宣告退出收购谈判。

据悉,菲斯科成立的时间并不久,仅有6年时间,总部设立在美国加州。目前仅有一款产品,便是“卡玛”的电动跑车,售价约为11万美元,至今售出约为2000辆。作为电动跑车,卡玛的行驶里程达到了483公里,与现在电动车约200公里的行驶里程长约1倍。

由于受到A123陷入危机的影响,加上美国政府停止了菲斯科5.3亿美元的贷款,菲斯科已经陷入了停产的泥潭长达半年时间,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为此,在去年12月份,菲斯科便开始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EvercorePartners合作,寻找新的投资方,已获得新的血源。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菲斯科也将目光投向了拥有大量现金的中国车企。

而国内两家企业相关人员也本打算对菲斯科的工厂进行实地考察,东风汽车派出技术人员,而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将亲自带队出马。考察的风声刚透漏出来半个月,这边两家企业就相继宣布退出竞购。知情人士透露,吉利原以为收购菲斯科可为其带来电动汽车技术,但分析后发现,多数技术掌握在菲斯科供应商手中,并非菲斯科所有,吉利随即退出竞购。而另一家热门竞购方东风汽车退出竞购也可能源于此原因。在新能源领域,我国的海外收购也逐渐趋于理性化,不再像以前一样一窝蜂地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商业化――奋斗的方向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认为汽车生产企业在充分看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困难时,还应该学会抓住机遇。万钢直言:“市场经济是给有准备的人、不怕困难的人的机遇。如果政府把什么都准备好了,你的机遇也就丧失了。”

其实,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路线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针,不应该是政府的事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线更应该是汽车企业自己的事情。

不管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抑或普通式混合动力,还有更多的其它节能的汽车技术,只要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就是应该予以支持和推广的技术。政府可以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面有自己的态度,但是采取终端目标控制才是最好的办法。

新能源汽车篇5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文献综述消费者市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税收政策等,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专注,引发了巨大的投资浪潮,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研究领域也相对有限,本文通过对比总结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对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消费者市场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一、国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

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的必然选择,也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国家制定的战略及相关扶持政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度重视,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手段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发展,并取得了成就。国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通常在政府引领下联合大学、研究机构及企业共同展开,主要关注新能源开发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成功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的研究。

美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理论与政策,并主要针对电池汽车和氢能源汽车。JohnR.Wilson和GriffinBurgh(2003)在氢能源研究报告中分析了氢能源在美国能源独立和安全方面的作用,但是他们指出大规模利用将会面临技术、热动力损失、规模和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氢能源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氢燃料汽车技术,所以美国想要进一步发展氢能源还需要克服很多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困难。Amble(2011)较全面地研究了近年来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及政府为保障新能源汽车发展所形成的政策法律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新能源汽车须建立统一的生产、安全国际标准体系。2013年美国能源部氢燃料电池技术负责人SunitaSatyapal所说,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仍有诸多挑战,基础设施是关键,但政府目前还不打算拨款修建加氢站。

日本主要致力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其中有日本学者MaxAhman(2004)重点研究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发展中日本政府所产生影响,以及在政府支持计划中技术灵活性的重要性,还介绍了日本政府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所出台的一些综合政策。YoichiKaya(2006)实例验证了氢能及其燃料电池的能源利用率和无污染性,指出氢能源引用推广的关键是提高能源转化技术水平、提高燃料效率和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HasishiIshitani(2007)在概括了日本新能源已有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前提下,深入探讨了未来纯电动和燃料汽车的技术研发格局和发展方向。MasonoriMond(2007)证实了氢能源环保性能的高效性,阐述了日本氢能加气站的建设运营状况,并提出了日本下个阶段大力发展氢能和燃气电池等基础设施的建议。井志忠(2007)对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总结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因、政策扶持体系和官产学一体化的研发与应用格局。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问题相关研究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后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开局。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本上紧随世界发展潮流,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针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程振彪(2010)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国际相比有着自己的优势部分,如新能源公交车。杨萍、易克传(2011)指出总体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需要在各个方面加以努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整车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相配合、产学研相结合,政策的制定和技术的发展相同步,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的研发体制,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而一些学者指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李廷洪(2013)认为新能源汽车其发展要依靠传统汽车产业的基础,我国虽然传统汽车销售量和保有量均居世界前列,但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无疑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李大元(2011)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核心技术瓶颈突出,整体研发水平还不高,尤其是以电控系统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缺失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林琳(2011)的研究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方面存在问题。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仅仅出台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测试、性能、安全稳定等反面的相关规定,技术标准不统一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制约因素。王海峰、田雪萍(2013)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如充电桩、售后服务点等存在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符贵兴(2013)认为政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政策支持的力度看起来很大,但政策的时滞性、地方保护主义等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程振彪(2010)还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存在浮躁之风,科研人员投入相对较少,地方保护主义、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问题都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