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奖惩措施(收集5篇)
医疗纠纷奖惩措施篇1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医患纠纷;临床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4)01(a)-0132-04
人性化管理的概念最初适用于企业管理,其主要注重的人性要素,充分的发挥个人的潜能,从而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的一种管理模式[1]。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其也逐渐引入了人性化管理模式,尤其是临床工作的人性化管理更加引起广泛的重视[2]。人性化管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主要是以人作为核心,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通过以人为本,提高医院医疗服务工作质量的一项管理模式[3]。医疗服务的管理工作者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的空间,充分的利用好人性化管理,对于提高医疗服务综合水平,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人性化管理在医疗服务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100名医务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21~43岁,平均(35.8±4.4)岁,学历:本科20例,硕士40例,博士及以上40例,职称:初级40例,中级40例,高级20例。100名医务人员均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前进行人性化管理的认知评分、工作质量评分、医务人员行为评分,医务人员均为呼吸科工作人员,均能正确的认识本项研究重要性,其可以100%接受评估。同时选取1000例患者,其均为呼吸内科患者,意识清楚,均可以在调查过程中独立完成调查分析。进行患者满意度、医患纠纷发生率的评价。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对上述指标进行评价。参与满意度评价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本项研究,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时本项研究在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进行,并且给予了全过程的追踪。
1.2方法
对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前的管理均采取本院以往的常规管理模式。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主要是有针对性的进行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谐的环境是医务人员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的重要保障。我院开展了人性化环境还礼,以宽松的氛围,增强了医务人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的积极性。②加强医患沟通和互信:医务人员充分的发挥自身沟通水平,加强心理疏导和自我心理排解的学习,提高医务人员对于工作的热情,加强医务人员的换位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③实施合理的奖惩政策:医务人员根据各自工作量、工作效率和难易程度及患者的评价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评优的医务人员可以获得优秀医务人员和星级医务人员的称号,给予证书的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有效的奖惩提高了患者的积极性和责任心。④发扬民主,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对于医疗服务工作的管理规章制度、分配制度、工作计划,医疗服务管理人员保持公正、公开的原则,尽可能考虑到大多数群体的意见,不能一意孤行,进行充分的公开讨论,最后做出令大家都满意的决定。
1.3观察指标
1.3.1100名医务人员对于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前后的管理模式认知能力情况针对医务人员对于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前后的认知能力进行评价,主要包括管理模式概念、对管理模式态度、管理模式下的行为、管理模式的环境等进行评价,每一项指标均分为认可(评价100分)、一般(50分)、不认可(20分)、非常排斥(0分),每项指标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医务人员对于管理模式认知能力越好。
1.3.2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前后医疗服务工作质量评价情况主要对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医务人员的技能操作熟练程度、自身对于临床操作创新、医疗服务工作逻辑思维顺序、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为应急问题的预判能力和临床价值观进行评价,每项评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医疗服务管理模式越好。
1.3.3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和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情况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患者对于医疗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作为基准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100名医务人员对于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前后的管理模式认知能力情况
结果显示,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后医务人员的管理模式概念、对管理模式态度、管理模式下的行为、管理模式的环境评分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8,11.37,10.15,22.57,P<0.05)。见表1。
2.2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前后医疗服务工作质量评价情况
结果显示,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后医务人员的技能操作熟练程度、自身对于临床操作创新、医疗服务工作逻辑思维顺序、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应急问题的预判能力和临床价值观评分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6,9.13,8.53,13.42,14.90,14.23,P<0.05)。见表2。
2.3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和医患纠纷的发生情况
本研究调查问卷均100%完成,回收问卷100%。结果显示,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和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均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4,3.64,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医疗服务水平也逐渐进步,人们对于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4]。医疗服务作为社会的特殊行业,人力资源的匮乏,医务人员工作量增大,工作压力明显增加,医务人员很容易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医疗服务工作质量,对医院医疗服务水平造成不良影响[5]。采取有效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的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医务人员队伍的凝聚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降低患者投诉,提高医院整体形象和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6]。笔者对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汇总如下:①为医务人员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不仅可以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同时也可以改善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7]。为医务人员购置统一的储物柜,统一的物品摆放规则,为医务人员工作地点摆放花卉和盆景,保持医务人员工作环境的整洁和舒心,为医务人员营造较好的人文环境,尽可能帮助医务人员解决后顾之忧,帮助医务人员专注于本职工作,做好各项医疗服务工作[8]。②加强医患沟通和互信:每个月定期的邀请心理学专家为医务人员进行医患沟通模式的授课,促进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尽可能满足患者提出的各项合理要求,如果客观因素满足不了患者的要求,医务人员要有充分的耐心向患者讲解不能满足要求的原因,获得患者的理解,进而增强医患之间的互信,做到以患者为中心[9]。当医务人员心理上有不良情绪时,可以在心理学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疏导,防止医务人员不良心理情绪的出现,帮助其进行自我排解不良情绪。③制定人性化的奖惩措施:根据医务人员的出勤率、工作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评价,对每个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评优活动,评优的医务人员除可以获得物质上的奖励以外,还将评优计入个人档案,作为日后进修和晋升职称的评分依据[10]。通过有效的鼓励医务人员,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了医疗服务工作质量的同时也获得了患者的好评[11-13]。④发扬民主,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医务人员在制定各项工作办法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听取医务人员的意见,对于一些涉及各个医务人员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公开的讨论。医疗服务管理人员在工作生活过程中,多关心科室内医务人员的实际情况和情绪上的变化,多进行主动问候和给予适当的合理的帮助,增强医务人员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真正的发挥整体工作的热情[14-19]。笔者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100名医务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前进行人性化管理的认知评分、工作质量评分、医务人员行为评分进行评价,同时选取1000例患者进行患者满意度、医患纠纷发生率的评价。结果表明,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后医务人员的管理模式概念、对管理模式态度、管理模式下的行为、管理模式的环境评分均明显优于实施前,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后医务人员的技能操作熟练程度、自身对于临床操作创新、医疗服务工作逻辑思维顺序、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应急问题的预判能力和临床价值观评分均明显优于实施前,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和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均优于实施前,提示人性化管理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认知程度和医疗服务工作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傅丽丽.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J].护理研究,2007,21(1):165-167.
[2]韩爱华.人性化综合护理措施对重症监护室患者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0):22-24.
[3]王朝燕.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4(27):21.
[4]InomataN,TatewakiS,IkezawaZ.MultipleH1-antihistamineinducedurticaria[J].JDermato,2009,36(4):224-227.
[5]林世红,韦成信.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锻炼应用于心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3):1494-1495.
[6]肖玉洪,岳春娥,高士辉.人性化护理在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并发难治性肠梗阻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42-143.
[7]高杰,李森龙,赵慧敏.腹腔镜手术的手术室人性化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66-3267.
[8]郝凯莉,郝浩.医院医务部门在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中的人性化管理[J].中国医院,2010,14(10):41-42.
[9]徐国斌.以人性化医院文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7):47-48.
[10]刘亚萍,邓玉娟,郑丽奕.爱通立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人性化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38-39.
[11]张君,张引.医院人性化管理与事故预防[J].包头医学,2012,36(1):60.
[12]焦薇,蒋琼华.人性化管理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672-8673.
[13]褚红.谈医技科室医患和谐关系建设[J].医院管理杂志,2011,18(11):1057-1058.
[14]粟娜.刍议人性化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4(10):146-147.
[15]陈倩冬.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5):146-147.
[16]眭勇.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柳州医学,2013,26(1):40-41.
[17]付彩儒,李云.浅议医患纠纷的成因及防范[J].西部中医药,2013,26(1):62-63.
[18]徐美华.浅谈基层医院新形势下护患纠纷的原因及管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4):68-69.
医疗纠纷奖惩措施篇2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通过院方正确的工作体系,保证医护品质与安全,杜绝医疗意外的出现,促使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进步。
二、目标:
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使我院医疗质量达到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1、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
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负责,医务科、护理部、医疗质控办及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科室主任组成。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技、药师等人组成。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
2、健全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主任分别负责医疗组、护理组的监督考核工作。各科室成立医疗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医、护质量随时指导、考核。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3、建立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和管理工作。
四、健全规章制度:
1、逗硬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⑴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⑵危急重症抢救制度及首诊责任制⑶三级医师负责制及查房制度⑷术前讨论及手术审批制度⑸医嘱制度⑹会诊制度⑺值班及交班制度⑻危重、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⑼医疗缺陷登记及过失(纠纷)报告制度⑽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制度⑾业务学习制度⑿查对制度等。
3、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理)讨论制度。逐步建立影像、病理、药剂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
4、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五、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
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
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
3、不定期举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
4、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
5、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定期组织本科的人员学习卫生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医院有关规定。
6、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要把"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和常用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
7、建立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缺陷档案。
六、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
1、分级管理及考核:
(1)、各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检查考核,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医院感染管理等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2)、职能部门药定期下科室进行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上级医师查房指导能力,住院医师"三基"能力和"三严"作风。
(3)、分管院长应组织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节假日前检查,突击性检查及夜查房,督促检查质量管理工作。
(4)、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要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科室交叉检查、考核。
(5)、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
2、职能部门及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质控小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要建立健全各种医疗质量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登记、收集、统计,定期分析评价。
3、建立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
(1)、科室医疗质控小组每月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并每月有医疗质控办上报业务工作月报表和科室当月的质控工作总结。
(2)、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向临床医技等科室下发医疗质量管理评价表,进行交叉评价,经职能部门汇总分析,在临床、医技等科室主任联系会上通报。
(3)、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办、信息科、院感办等职能部门应将检查考核结果、医疗质量指标等,分析后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向临床、医技等科室质控小组反馈。科室质控小组应根据整改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医疗纠纷奖惩措施篇3
通过领导及同事给予支持,我认真履行医务处职责。也非常感谢院领导给我锻炼机会,现将个人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道德素质提升
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服从医院管理、积极参加医院活动,坚持学习医院建院理念、院长重要讲话及工作计划,认真学习医院奖惩规定。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依据医院规定办事,不徇私情。在工作压力面前,我的思想有过波动。通过与领导谈心,我放下心结。人常说人一生最大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现在我每天反省自己,从思想上完善自己,为实现“三年大病不出县”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二、主要工作情况
2017年我自己时常给自己加担子,也做了一些工作,如:(1)按照医院工作计划,参加量化检查,对部分考核有问题的科室提出整改措施并扣分。(2)通过领导安排、协调各科室,完成2380余名高考人员体检任务、协助领导做好征兵体检工作(3)协助主任解决34次来电(来访)者接待以及突发医疗纠纷调查了解工作,详细记录并及时汇报。并协助高律师解决医疗纠纷法律诉讼及医疗事故鉴定、调查工作。(4)完成医疗系统品管圈细化管理工作及各科室品管圈日常检查工作。(5)做好医院科研和新技术统计工作,帮助临床科室申报科研课题立项8项,课题验收、鉴定5项,及1项课题荣获卫生系统科技一等奖奖。(6)按照医院工作安排完成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新入院人员阶梯培训及科室业务考核工作。具体培训考核安排由贾春磊同志负责。(7)协助主任完成医疗安全活动月工作。(8)做好临床路径模板制定及统计上报工作。(9)通过协助院领导完成对口支援开展工作。(10)组织并完成解剖中心日常培训接待工作。(10)完成司法鉴定中心统计上报工作。(11)完成全院医师定期考核任务。(12)服从医院安排,积极参加医院各项活动,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日常工作,如:医师节系列活动等。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督导科室努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做准备。
2、完成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定期做好出科考核,进一步提升人员素质培养。
3、完成现有未处理医疗纠纷诉讼工作。保障医疗安全。
4、安排新入院人员进修实习工作。做好新的培训人员。
医疗纠纷奖惩措施篇4
1.1一般资料
笔者选取皋兰县人民医院2014年间普通外科收治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两组进行对比对比研究,对照组18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中,男患者10例,女患者8例,患者年龄35至69岁,平均年龄51岁。观察组中,男患者27例,女患者13例,患者年龄37至73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病症,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笔者在工作中,总结出普通外科护理工作可能存在的风险为:1)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风险意识,在处理护理问题时缺乏主动性,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护理问题;2)护理人员缺乏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力,普通外科患者病情具有复杂、多变等特点,护理人员若不能及时有效的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发展情况,容易造成延误患者病情,导致患者康复较慢、失去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信任和依赖;3)护理制度、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外科护理人员工作普遍繁重,护理人员在填写护理日志时容易出现字迹潦草、书写过于简单、病情变化描述不及时等等情况,这样会增加护理风险出现的比率;4)患者在手术后,由于护理不及时或者家属护理不当,容易造成引流管脱落、扭曲等状况,容易造成医疗事故。
1.2.2根据以上总结出的风险,笔者建议采取以下优质护理措施
1.2.2.1实施风险管理小组管理制度。将护理人员分成护理小组,推选小组长,由小组长监督执行护理人员护理职责执行情况,准确、及时、有效的评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及时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
1.2.2.2明确制定各项护理内容及要求,发现不当护理操作及时采取措施,采用鼓励、惩罚并行的制度。对于不当的护理操作要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督促护理人员细致工作。对于优质的护理工作,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督促护理人员不断进步。以确保管理制度顺利执行。
1.2.2.3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护理人员高效、熟练的完成护理任务。及时分析医疗纠纷出现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采用相应的措施尽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出现。同时,按时查房,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患者的焦虑情绪影响医患关系。
1.2.2.4做好病房基础护理工作,确保病房处于合适的温度、湿度状态下;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督促患者家属保持病房内的卫生及通风;保证病房安静,无喧哗;认真执行病房探视制度,说服患者家属尽量减少探视人员数量和次数,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休息环境及恢复环境。
1.2.2.5合理排班,保证护理人员休息及工作时间,确保护理人员不疲劳工作,并且,保证急诊等紧急情况发生时人员调动需求。根据护理人员年龄、护理水平、护理技术、护理经验等条件合理安排搭班配合,让有经验的护士带新护士,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1.2.2.6普通外科手术中,监控手术情况,防止手术发生意外。术后明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在严格执行方案的同时,灵活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1.3优质护理措施效果判断
采用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分析,让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评分。
2.结果
笔者在对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0例,沟通不良0例,突况1例。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1例,沟通不良3例,突况4例。可见,对照组患者发生风险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
3.小结
医疗纠纷奖惩措施篇5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预防对策
Abstract:ObjectiveAnalysisofthesafetyhazardsinobstetricsandGynecology,andtoexplorethepreventivemeasuresagainst.MethodsIn2013,wehaveimplementedthecorrespondingnursingserviceinthehospital.In2014,weputforwardthepotentialsafetyhazardinthedailynursingwork.Recordin2013,2014,theincidencerateofnursingpatientsinourhospitalobstetricsandGynecology,patientstonursingjobsatisfaction.ResultsIn2013,2014,afterthecompletionofthework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inourhospitalin2014,theincidenceofnursingdisputesinwas1.19%,theincidenceofnursingdisputesin2013was9.04%,comparedwith,thesatisfactionofpatientsin2014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2013,theresult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ObstetricsandGynecology;Clinicalnursing;Safetyhazard;Preventivemeasures
妇产科是风险性较高的临床科室,也是护患纠纷及医疗事故的高发科室。本文为提高妇产科护理有效性及安全性,本研究分析了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探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2014年共收治妇产科住院患者2418例,其中2013年收治患者1161例,年龄18~81岁、平均(42.25±1.98)岁;2014年收治患者1257例,年龄18~83岁、平均(43.09±1.87)岁。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2013年我院仅根据以往临床经验为妇产科住院患者实施相应护理服务,如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给药、预防并发症等。2014年年初,我院组织妇产科全体护理人员开展座谈会,提出妇产科日常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以往实际工作经验提出符合本院实情的有效对策,将其应用于今后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记录2013年、2014年我院妇产科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于出院当天指导患者独立填写本科室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若患者因意识不清、死亡等特殊情况无法填写本调查表可由家属代替),掌握妇产科患者对本科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服务态度等,得分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越满意],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
1.2.2预防措施
1.2.2.1护理人员①组织妇产科护理人员集中学习日常护理工作中非疾病相关护理责任,各级领导应实时强调妇产科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责任感;②对策:建立严格完善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奖惩制度,条件允许可指派专人监督妇产科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状态,发现问题需及时指出并予以解决,必要时可给予经济奖惩或末位淘汰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③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学习,使其掌握国内外先进妇产科护理理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应用于日常工作中,不定期抽查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掌握情况,提高其自身业务水平及上进心。
1.2.2.2患者①对策:护理人员应通过交谈、观察等方法分析患者实际负面情绪发生原因并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及依从性;②对策:护理人员应定期向家属介绍患者治疗效果,做到护理措施透明化公开化,必要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将方案张贴于病房内显眼位置,做到家属及患者监督护理工作的目的,消除或缓解其不信任状态;③护理人员应讲解遵医嘱治疗对疾病疗效及预后的积极意义,并告知患者未遵医嘱治疗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提高患者遵医嘱治疗积极性。
1.2.2.3器械及药品①药品或器械经新引进入院实施治疗前,医护人员应通过使用说明书、厂家专业人员讲解等途径尽快熟悉其相关性能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提高药品、器械使用有效性及安全性;②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本科室储存药品种类、数量、生产及保质期等基本信息,发现变质、过期、包装损坏等情况应及时上报并隔离存放,确保临床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1,2]。
1.3统计学方法将上述研究所得数据经专业软件包(SPSS)给予相关分析(统计学),以(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当数据对比显示P
2结果
2.1护患纠纷2014年妇产科护患纠纷发生率仅为1.01%,2013年妇产科护患纠纷发生率则高达9.02%,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满意度2014年患者对妇产科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2013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文分析可知,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主要安全隐患涉及护理人员、患者、药品及器械等多方面,具体如下。
3.1护理人员①护理人员对妇产科护理工作安全意识较弱,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仅能够确保疾病相关护理措施应用到位,但对于日常住院坠床、摔倒等非疾病相关护理内容未给予足够重视;②护理人员对疾病相关护理工作麻痹大意,如未认真听取胎音、自觉忽略患者异常表现、药品发放错误等;③部分护理人员因学历较低、工龄较少等因素,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及护理经验有限,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3,4]。
3.2患者①妇产科患者因不了解病情、过度担心妊娠结局或治疗效果、对医护人员不信任等因素,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部分患者无法积极配合护理甚至排斥治疗,将严重影响护理工作顺利进行;②患者家属自我保护意识过于强烈,出于过度保护母婴安全的目的,对护理人员产生排斥感及不信任感;③患者对自身疾病意识不足,认为不遵医嘱治疗对疾病及健康并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安全意识较为淡薄[5,6]。
3.3器械及药品①医护人员对新引进药品或器械性能并不熟悉即将其投入使用;②药品过期仍应用于临床治疗[7]。本文研究可知,2013年我院仅根据以往临床经验完成妇产科护理工作,该年度妇产科护患纠纷发生率高达9.04%;2014年我院分析妇产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提出解决对策后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该年度妇产科护患纠纷发生率仅为1.19%,且2014年妇产科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2013年,提示2014年妇产科护理工作安全性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患者、药品及器械是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安全隐患来源,相关护理人员应准确分析本职工作中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对策,有利于保障妇产科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并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冯雪.妇产科安全隐患和对策[J].吉林医学,2014,35(23):5280.
[2]庄君.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临床护理措施[J].医院管理杂志,2014,21(9):872-873.
[3]张乃芬.妇产科医疗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10):1767-1768.
[4]张春晓.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下旬),2013,39(10):95-96.
[5]贾俊荣.妇产科医疗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当代医学,2013,19(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