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少年儿童故事范例(3篇)

来源: 时间:2025-10-11 手机浏览

少年儿童故事范文

关键词:绘本阅读;公共图书馆;意义;方法

绘本是一种特有的图书形式,其主要是由大量的图画和少量的文字组成故事,因此绘本能够有效地激起儿童的阅读兴趣。为了进一步地加强绘本阅读的推广,公共图书馆应该加大对绘本阅读资源的收集,提高图书馆的绘本阅读服务质量。

一、推广绘本阅读的意义分析

(一)有效地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由于儿童所处的年龄段正是处理探索的年龄段,使得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儿童是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通过绘本阅读,儿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进而影响儿童的思维能力。由于绘本具有丰富的色彩和图画,使得绘本所展示出来的故事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因此在家长的引导下,可以大大地提高儿童知识获取的能力。

(二)有效地培养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

儿童的语言能力对于儿童之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加强儿童的绘本阅读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进行绘本阅读的时候,通过观察和思考绘本所展示出来的画面和故事,儿童就会自然而然地通过组织语言能力来与家长或者老师交流自己的看法,进而提高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儿童也能借此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使得儿童能够更加流利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有效地提高儿童的数学能力

推广绘本阅读,加强儿童对绘本的阅读,还能有效地提高儿童的数学能力,首先,绘本可以通过将数学中的分类知识、计算知识、测量知识等等数学知识蕴含在有趣的故事,让儿童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也在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除此之外,通过加强儿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让儿童主动地寻找中故事中的数学规律,进而对儿童进行数学启蒙教育,为提高儿童的数学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有效地培养儿童的情感态度

绘本除了可以展示相应的故事内容外,还能给儿童带来更多的情感体验,进而为培养儿童的情感态度奠定基础。首先,儿童在阅读故事的时候,其情绪会随着故事主人公的情绪变动而变动,比如主人公开心大笑的时候,儿童就会随之开心大笑,当主人公伤心难过的时候,儿童也会随着主人公而伤心难过,在随着主人公情绪变动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其次,由于大部分的绘本故事所呈现出来的情感态度都是积极向上的,因此儿童能够在故事阅读的过程学习到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进而为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铺设道路。

二、公共图书馆推广绘本阅读的方法

(一)加强对优质绘本资源的收藏和展示

加强绘本阅读在儿童的推广,公共图书馆首先就要加强对优质绘本资源进行收藏该和展示,因为优质的绘本资源能够带给儿童更多的幸福感和愉悦感,进而让儿童更好地体现阅读的乐趣。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曾经说过,“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中你没见到好书,你一生很难培养好真正的阅读兴趣”,因此收藏和展示优质的绘本资源对于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是具有重要的作用的。故此,图书馆应该加强对优质绘本资源的购买,并且借助多种渠道了收集优质的绘本阅读资源,比如图书馆可以通过红泥巴网站来收集适合儿童阅读的绘本资源。比如,在我国江苏省的江阴图书馆就专门为儿童开辟了“儿童绘本馆”,为儿童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更好质量的阅读环境,让儿童尽情地享受绘本阅读的乐趣,让儿童因此爱上阅读。

(二)为儿童的绘本阅读提供相应的阅读指导

由于年龄的限制,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儿童的阅读效果,在儿童阅读的过程中,家长或者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给予相应的阅读指导,从而让儿童就此爱上绘本阅读。首先,给予儿童的阅读指导应该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在儿童还没有发送求助信号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干扰儿童的阅读,一旦儿童向我们发送出求助的信号时,我们就应该避免对儿童进行说教,减少对儿童的提问、说明和解释,预留更多的思考空间给儿童,这样才能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充分地品味故事,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技巧。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儿童的鼓励,鼓励儿童更多进行想象,鼓励他们自己猜想结局,鼓励他们大胆地发挥想象,编创故事。通过鼓励儿童大胆地编创故事,可以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所学习的知识慢慢地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进而更好地引领儿童快乐地成长。

(三)组织开展各种绘本阅读互动活动

1、开展“亲子读书会”。通过开展“亲子读书会”可以让家长和儿童之间的交流更加地深刻,也可以提高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了解程度。在亲自读书会中,可能在一开始的读书过程中,孩子需要家长的帮助,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孩子对于家长的求助是越来越少,而孩子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也是越来越深刻。比如,在亲子读书会上,孩子阅读了《吃书的狐狸》,通过阅读,儿童认识到了狐狸的各种行为举止,在生活中,就会有意识地模仿狐狸的行为,进而加深自己对于狐狸的认识,比如儿童可能会模仿狐狸的神态。开展“亲子读书会”不仅能够提高儿童对于绘本的阅读兴趣,还能提高儿童对于绘本的阅读效果,提高儿童对于绘本故事的认识。

2、开展“快乐童年”公益阅读项目。并非所有的儿童都是幸运的,部分儿童在出生的时候或者由于后天的原因导致自己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使得自己无法像正常的儿童一样进行阅读,因此针对于这部分的儿童,我们可以开展“快乐童年”的公益阅读项目。通过征集具有丰富的阅读经验的志愿者,然后让这些志愿者为儿童提供阅读辅导,比如志愿者可以为儿童阅读绘本故事,提高儿童对于绘本的阅读兴趣,加强他们对于新知识的学习。

总而言之,由于绘本阅读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使得绘本阅读能够有效地激发儿童对于阅读的兴趣,因此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各种能力,引领儿童快乐地成长。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加强对绘本阅读的推广工作,让更多的儿童接触到绘本阅读,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陆晓红.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4.

少年儿童故事范文

一、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造成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通过调查研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发展的两面性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卫生保健领域有了很大的进步,从儿童总死亡率的逐年下降,死亡原因排序的变化,可以看到社会发展进步有利于儿童成长。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家用电器的普及,城市建筑的高层化,交通工具特别是汽车的大量增加,又成为威胁儿童生命安全的新因素。有关部门对意外事故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在造成儿童意外事故的原因中车祸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这一状况与发达国家的情况极为相似,这说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具有两面性:在人们生活水平、儿童保健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各种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多,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2.监护人防范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

调查发现,许多家长安全意识薄弱(相对而言,教师较好),根本想不到孩子会发生意外。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大多是因为家长、教师和其他监护人缺乏防止儿童意外伤害的意识和知识。例如,1999年6月,北京一名5岁半的儿童下午从幼儿园回家后,在家里哭闹,家长为了哄他,逗他开心,将一粒日本豆塞进他嘴里,结果日本豆误入气管,家长迅速将孩子送往附近的医院,但孩子因窒息已死亡。等等类似的悲剧不胜枚举,这说明家长、教师的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

3.儿童安全知识存在空白区,缺乏一定的防范能力

儿童意外事故发生率的高低与幼儿园、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成人只重视对孩子的“知识”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方面的知识学不学都无所谓。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在3~6岁儿童中有近一半的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意识,有一成多的孩子安全意识极其薄弱,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缺少应有的防范知识,不知道躲避风险。通过调查还发现,家长、教师对儿童安全方面的状况缺乏了解,往往过高估计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成人自认为孩子懂得自我保护,而轻视对儿童安全方面的教育。例如,对某幼儿园152名大班儿童“认辨交通标志”的测查中发现,能完全通过测查的儿童只有74名,但家长和教师估计能通过测试的幼儿人数分别是102名和104名。这也是造成孩子安全知识匮乏的原因。

还有些监护人意识到外界存在着的一些对儿童发展不利的因素,但只是一味地对儿童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少出事”,许多本该孩子做的事情他们全部代劳,严格限制儿童的各种活动,剥夺了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结果孩子缺乏基本的对危险事物的防范能力,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故。

4.儿童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体各种机能水平较低

在儿童发生的事故中,摔伤头、磕掉牙、骨折、坠落、溺水、车祸等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幼儿体质较弱,体能发育不完善,运动机能差引起的。瑞典和日本的有关研究表明:儿童面对迎面而来的汽车常常不知道躲闪,过马路只注意一个方向的车辆而不顾另外一个方向,对汽车车速的快慢缺乏正确的判断力,误认为噪音小的汽车没有危险,等等。可以看出儿童是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群体。

二、减少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相应措施

1.监护人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习,为儿童创设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

调查发现,儿童意外伤害多发生于家长、教师和其他监护人麻痹大意的情况下,因此儿童的监护人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有关知识的学习,重视对儿童的保护,时刻把儿童的安危放在心上。幼儿园教师及游乐场等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有安全意识,把儿童的安全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幼儿园应制定和执行健全的安全值班制度,凡是儿童在园期间都要安排教师值班,要做到时时处处都有人想着、看着孩子,对孩子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游乐场要针对儿童容易发生的安全问题,配备必要的保护设施,不能只为营利而不顾孩子安危,要适当限制儿童活动的范围,只有这样,才会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机率。

2.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幼儿处于身心逐步发展的阶段,缺少生活经验和各种社会方面、自然方面的常识,自理能力较差,虽然教师和家长在竭尽全力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以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我们应知道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的同时,也应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只有把安全的金钥匙交给孩子才是比较可靠的。所以,幼儿园应通过健康教育活动,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抓住一日活动的各个有效环节随机强化。家长应与幼儿园配合,利用家庭教育的特点,及时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

3.培养、训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躲避伤害。例如,幼儿养成吃饭前、喝水前摸一摸、吹一吹的习惯,从冰箱中拿出的东西闻一闻的习惯,可以避免烫嘴、烫手、误食东西;走路和跑步时靠右边行,可以大大减少与同伴碰撞或被来往车辆碰撞的机率,鞋带系得牢可避免跌倒、摔伤,吃鱼时把刺挑干净可免受咽刺之痛,吃饭时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家庭和幼儿园应相互配合,反复强调,持之以恒,使幼儿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少年儿童故事范文篇3

人们的生命是世间最宝贵的,没有了金钱,可以去再赚,没有了工作,可以去拼搏,没有了学业,可以去学习,但是,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

在剥夺人类生命的恶魔中,有的是病毒,有的是灾害,可多数是车祸。病毒无法抗拒,灾害不能避免,但车祸是人祸,不是天灾。所以,我们可以控制,可以防范。2009年2月1日,山西省公安厅交管局通报了春节长假期间全省的交通事故情况。七天长假期间光一个省,就有32人死于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均有所下降。

在意外事故中,以车祸占首位,占意外死亡总数的50%以上。仅以汽车交通事故为例,全世界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比世界大战所死亡的人数还多。在交通事故中,以青少年的死亡人数最多,其次为老年人。值得指出的是:不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料均表明,自行车交通事故所导致的伤亡,儿童青少年是其高危人群。据估计,当今世界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约为25万~30万人,受伤者约3000万人,永久性伤残者约300万人。有人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因车祸而死亡的人数以15~24岁的青少年居多,且仍在继续增加。我国城市每万辆车死亡率为50——108人左右,与国外相比较,为日本的26.5倍;美国的17.8倍。若以万辆车的死亡率作比较,则我国车祸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皆居世界之首位。车祸主要危害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18万以上的15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数十万的儿童致残。交通事故在青少年发生意外伤害死亡中占首位原因。车祸后果轻重不一,多见头部受伤、骨折、内脏出血、休克、死亡。在步行交通事故中,危险人群为5~9岁儿童;在驾车事故中,危险人群是10~14岁儿童和15~24岁青少年。

查阅公安交通部门的交通事故档案可以发现,儿童类交通事故的责任方多半是受害儿童,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的车祸在交通事故中占大多数。例如低龄孩子穿越马路时没有成年人带领,不走人行横道,骑自行车技术不熟练或逆行,在公路旁玩耍,红灯亮时横过马路,骑自行车带人,在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12岁以下儿童骑自行车上马路,骑车下坡不减速、猛拐,在马路追逐,走路是不看前方等等。然而正是这些少年儿童们的疏忽大意,高度麻痹,使交通事故这个大恶魔越来越张狂。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维护交通治安,拒交通事故不再张狂,把事故率压到最小,共建一个美好家园。

汽车就像一潭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使人方便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危险,可是我坚信,只要大家共同维护,汽车一定会当“载舟之水”,绝不会作“覆舟之水。

城北中心六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