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方式(整理2篇)

来源: 时间:2025-10-19 手机浏览

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方式范文篇1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契约式

资料与方法

对象:调查对象653名,其中灯塔村集体签约居民308人,个体签约居民153人,非签约对象192人。男324人,女329人。

方法:采用调查表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法,调查表采用自行设计的《居民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人群一般社会特征、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等。

统计方法:数据采用foxpro6.0建立数据库,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居民对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了解程度:可以看出,居民对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有一定的了解,选择“了解”和“基本了解”两项的分别为28.9%、21.0%;这与确定调查对象与密切关系,样本中有两组对象已经接受了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从总体来看,居民对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还是相当陌生,了解有限。

居民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接受和信任:在对居民进行个别访谈时了解到,居民对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健康服务合同”就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的服务项目,普遍是欢迎的,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对653位居民进行的“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的接受和信任”调查结果:82.3%愿意接受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其中68%的居民愿意接受需付费的契约式服务,25.6%的居民考虑尽快签订合同;可见,居民对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是欢迎的,但也有许多疑虑。17.7%的居民不愿意接受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32%的居民不愿意接受需付费的契约式服务,74.4%不会马上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合同。多数居民还是持观望态度。

对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的意见:对已经签订了“健康服务合同”的居民进行的“对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和建议”的个别访谈结果:①个体签约的居民组,认为服务满意的有33人,占35.5%,认为不满意的有13人,占14.0%,认为一般的有47人,占50.5%。②灯塔村集体签约对象中,认为满意的只有22人,占13.3%,认为服务不满意的有71人,占43.0%。可见,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在服务上质量不高,使得居民的满意程度也普遍偏低。也反映出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在质量控制上存在缺陷和漏洞,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服务的全部优势。

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在对已经利用了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的灯塔村村民和个体签约对象进行的个别访谈,问及对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所存在的问题时,服务对象均诚恳地提出他们的看法。

可以看出83.3%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没有按照合同提供全部服务,44.2%居民认为服务不到位。可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完全履行合同中所规定的义务和责任,不能提供所有规定的服务。如:家庭访视、家庭护理和家庭病床等有特色的服务不能正常开展。这反映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不规范、不到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对开展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

签约服务对医患关系的影响:调查中,谈及与医生的关系等医患关系时,签约服务对象表示出更多的是肯定,认为签约服务可以改善医患关系。

结果表明,在与医生关系上,签约服务对象与非签约服务对象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签约病人大多认为医患关系一般,占55.7%。而签约服务对象中,灯塔村集体签约对象与个体签约对象又表现出区别,个体签约对象更多地认为医患关系是好的。这显示出,签约方式的服务可以改善医患关系,而又以个体签约方式最佳,这可能与他们自愿签约有关。

讨论

把契约方式引入到社区卫生服务领域是我国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一种尝试。实践证明,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受到多数居民认同与欢迎,从长远看它有较高的研究与推广价值。本课题研究显示,居民对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认识还很有限,部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不高、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不高。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能按照服务合同规定提供服务,或者是服务不到位所造成。当然,也存在居民本身对利用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不习惯、不适应的问题。进一步推广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就必须首先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提高居民对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认识、接受程度。其次重点提高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严格按照服务合同规定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士雪,郝晓宁,张伟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功能与运行机制研究分析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8

2杨,赵亚利,刘向红,王竞波.社区合同式健康管理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06,19

3张新平,巫云辉,周指明,王贤初.社区卫生服务契约筹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04,3

4黄会坚,张新平,周指明,李艳霞,梁冠帮.社区卫生服务契约筹资的意愿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4,6

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方式范文篇2

关键词:全科医学模式医学生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中职卫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基层医院和社区培养实用型卫生医学人才,我校在教学改革中,增设了全科医学模式教育课,以培养学生为基层社区医疗岗位服务的能力,提升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层次。

1.教改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在我校2009级社区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中随机抽取一个班为教改班、一个班为对照班。两个教改班共102人,对照班共98人。

1.2方法。

1.2.1调整教学计划。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在第四学期对教改班增设全科医学教育课程,学时为38。

1.2.2编写教材。针对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水平,组织教师自编讲义作为授课教材,讲义类似专题讲座,内容包括“全科医学的概念、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及功能、社区卫生服务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和服务模式、健康教育实施方法、医患沟通的技巧、社区中的医患关系、如何规避医疗风险”等。

1.2.3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要求把所讲内容制成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求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采用课堂讲授、社区卫生服务实例录像分析、演示讨论和社区见习等方法,更新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培养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专业更快地适应社区医疗服务岗位。

1.2.4评价方法。(1)在全科医学模式教育课程开课前,通过无记名问卷的方式测评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常识。(2)在学生社区实习结束后再次问卷测评。教改班、对照班分别统计后再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

2.1教改班学生对教学效果及自身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评价,结果见表1。全科医学模式教育对增强学生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2.2毕业实习结束,各实习单位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进行评价,教改班对比对照班,认识水平和服务能力有明显提高,结果见表2。

表1教改班学生全科医学模式教育教学效果及自身能力评价结果

注:表中数据均按学生人数换算为百分率。

表2教改班学生全科医学模式教育教学效果及自身能力评价结果(实习后)

3.结果分析

3.1在校医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缺乏正确的认识。

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资料分析,57%的学生根本不知道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内容等,43%的学生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内容听说过。由此可见,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知识匮乏,如果学校不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知识的教育,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就难以胜任基层社区医疗服务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