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农业防灾减灾措施范例(3篇)

来源: 时间:2025-10-19 手机浏览

农业防灾减灾措施范文篇1

关键词农村雷灾;现状;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P4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8-0213-02

温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南邻黄河,北依太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干旱、大风、雷电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常造成严重的气象灾害,特别是近年来雷电等极端天气频发,对群众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据温县1971―2010年40年雷暴观测资料分析,雷暴最早出现日期2月24日,雷暴最晚出现日期11月18日。雷暴出现次数最多月份为7月,平均年发生6.5次,8月次多,平均年发生4.6次。按出现季节,夏季(6―8月)雷暴出现最多,占全年雷暴总数的79%。

1农村防雷现状

1.1农民防雷意识淡薄

一般来说,农民的知识层次比较低,对雷电的形成及发生机理不能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理解。雷电灾害一旦发生,大多数农民因为封建迷信思想,不愿意跟他人提起,更不会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

1.2农村防雷设施不完善

农村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新建的房屋也普遍未作任何防雷设施。在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偏远村落,空旷地区的制高点往往都是低矮的民居,比较容易成为雷击的对象;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乡镇,房屋建设也缺少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及审核,没有防雷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1.3涉及防雷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关于雷电灾害防御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不适用于农村。农村的防雷减灾组织管理还不完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缺乏,影响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1-3]。

2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

2.1农村建筑防雷装置建设滞后

一般情况下,农民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在建房屋时,为了节省资金,未作任何防雷装置。即使个别农户安装了防雷装置,由于缺乏科学的雷电防护技术指导,所作防雷装置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和规范化施工,质量检测及技术评价也无法得到保证,雷电防护效果不高。

2.2农村建筑屋顶存在“引雷装置”

农村不少建筑屋顶安装电视天线和卫星接收天线、太阳能热水器、金属水塔等,由于没有可靠接地,不经意间就形成了一个接闪器,极易引雷入室。

2.3农村公用设施几乎无防雷装置

目前,在农村较为空旷的农田里,很多明线架空引入,如有限电视线、电源线、通讯线等,有的线路甚至在屋顶经过或捆绑穿孔入户,这就会造成室外雷击在架空线上而引入室内,雷电波在各种导线上传导畅通无阻,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2.4农民缺乏雷电防护基本知识

农民缺乏防雷意识和必要的防雷常识,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认为雷电是不可抗拒的。当雷电来临时,由于缺乏雷电防护知识,不知所措,甚至做出引雷的行为,如在大树下躲避雷雨、扛着金属农具在雷雨天气下奔跑[4-5],造成了严重后果。

2.5农民无法及时获得雷电预警信息

由于农村通讯设施的落后,雷电预警信息在传播至农村的过程中受阻,这可能导致当地群众不能提前预防,也给农民群众的防雷减灾带来隐患。

2.6对农村的雷电灾害防御管理不力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雷电防御管理部门对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安全管理未完全到位,措施也未完全跟上[6]。

3农村雷电灾害防护对策

3.1采取正确的避雷措施

在雷雨期间,为躲避雷电,减少伤害,如果身处户外,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离开高楼平台,不要进入在户外空旷处的棚屋、岗亭,不要在大树上躲避雷雨,如无处可躲,则应与树干保持3m以上的距离并靠拢双腿下蹲,尽量不要靠近建筑物外露的金属管道。二是在雷电交加时刻,若感觉有蚂蚁爬走感,应立即趴在地上,并拿去身上的金属配饰。三是在户外遭遇雷电时,应停止行走,不能骑快车,也不能高举金属工具,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如果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应立即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面,合拢双腿坐在上面,切忌用手撑地。四是若遇到高压线遭受雷击断裂,应提高警惕,身处附近时不要跑动,应将双脚并拢,跳离现场[7-9]。

如果身处户内,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通过关闭门窗来阻止侧击雷及球形雷进入室内;关闭家用电器的电源开关,将各种通讯设备的信号线拔掉;不要靠近金属管道及门窗;雷雨天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不能拨打或接听固定电话。

3.2普及雷电防护基础知识,提高农民的防雷意识

雷电是大自然中的大气放电现象,是一种自然灾害,应引导农民认识到这一点,以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普及防雷知识,加强防雷宣传,可结合典型雷击事例,开展雷电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从源头上减少和阻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3.3在农村建筑物上加装防雷装置

防雷最经济和实用的方法就是加装接闪器(避雷针或避雷带)。框架结构建筑物利用闭合地梁基础接地措施,利用构造柱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在屋脊、屋角、屋檐等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安装避雷带、针、网等,并与构造柱钢筋相连。砖混结构的建筑物用2根以上的钢筋≥ф10引下线;每一根引下线处打入3根2.5m长(角钢、钢管)的垂直接地体,屋顶易遭雷击部位安装避雷带、针、网等,并与引下线连接[10]。

3.4对无法规避的采取预防措施

雷雨天最好不要收看电视,如果确需收看,应采取有效的直击雷保护设施对室外电视天线和卫星接收天线进行保护;屋顶如有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时必须做防雷处理,可以将其金属外壳与房屋避雷带采用作焊接的方式等电位连接,注意焊接点不能低于2点,并且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采用穿金属管埋地引入电话线和电源线,如果采用该种方式确有困难,可采用标准的绝缘子,将其铁脚于入户前的最后一根电杆上接地,以限制入户雷电压的幅值,保障室内人员的安全。

4结语

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将是各级气象主管机构的工作重点。搞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需要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农民防御雷电灾害的意识比较薄弱,认识不到位,防雷措施不到位,是农村雷击灾害多发,造成惨重损失的主要原因。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该进一步做好雷电灾害监测预警,普及雷电防护的相关知识,做好防雷工程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只要各级政府充分重视防雷工作,全社会通力协作,农村防雷的现状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5参考文献

[1]杨东亮,高建文,李全景,等.农村防雷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0(8):400.

[2]季芬琴,蔡巧晖,陈霞芳.农村防雷工作现状及措施[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10):18-19,47.

[3]冯光辉,谢思茜.东兴市农村雷电灾害发生原因及防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6):313.

[4]虞昊,关象石.现代防雷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192-193.

[5]陈惠敏.东山县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43.

[6]史永义.阳泉市雷电灾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护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302.

[7]王明学.许昌市农村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及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91,293.

[8]孙六娣.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御对策浅析[J].科技信息,2010(9):832-833.

农业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以来,我县遭受近年来最强一次集中强降水过程,农业生产受损严重。为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现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采取有力措施,抢排农田积水

由于前期降雨过多,造成目前全县大部分农田积水和受淹,各乡镇要充分利用现有排灌能力,组织人员实行24小时抢排,做到停人不停机,特别是对低洼地区,要争分夺秒,抢抓时间,采取一切措施抢排,减轻涝渍危害,最大限度降低因灾害造成的损失。电力、水利等部门要加强技术服务,保障机械电力正常运行,要组织专业突击队,确保灾区排涝正常。

二、科学制定方案,实行分类指导

各乡镇要根据灾害发生类型和农作物受损情况,提出相应的抗灾减灾方案,加强分类指导。当务之急要组织发动群众,清理田间沟系,确保排水通畅,减轻强降雨造成的涝渍影响。对于过水时间较短的田块,要及时抢排积水,扶苗洗苗,查苗补苗,增施速效肥,促进苗情转化;对于严重受灾和水毁田块,要抢抓季节,组织补种和改种。双晚秧田被冲毁或受淹枯萎,要及时调换品种,实行“早翻晚”,弥补灾害损失。

三、加强监测测报,强化病虫防治

针对当前灾情和历年同期病虫害情况,农业部门要加强病虫监测,及时病虫情报。水稻要抓好以二化螟、“两迁”害虫和纹枯病为重点的病虫防治;棉花要抓好以盲蝽象、棉铃虫和枯萎病为重点的病虫防治;玉米要抓好以玉米螟为重点的病虫防治。农技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精心指导农民除虫防病,严格控制病虫害暴发流行。

四、抓好技术服务,开展生产自救

农业部门要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深入实地了解灾情,开展生产救灾指导,加强防灾救灾服务,确保技术措施落实到田头。尤其对重点灾区,要组织专家组进行全程指导和技术服务。要做好对路的救灾种子调剂、农用物资调运和供应,确保补改种和抗灾生产的需求。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等现代传媒,开通生产救灾咨询服务热线,对缺少劳动力的地方,要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队等载体,搞好社会化和专业化抗灾减灾服务;气象部门要及时气象信息,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和生产救灾措施;农业保险部门要及时深入灾区一线,及时核实灾情,迅速理赔;民政部门要认真做好核灾和报灾工作,对特困农户要及时给予救助,支持灾区群众生产;卫生防疫和畜牧部门要做好灾区疫病防控工作。

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检查

农业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现状;防护措施;山东滕州

滕州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南部,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明显,属于雷暴活动和雷电灾害比较频繁的县市之一。近年来,高大建筑不断增加,环境的空气污染加重,市区的热岛效应加大,诱发雷击的概率大大增强[1]。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滕州市的雷电灾害达百余起,连续多年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2006、2007年东郭、姜屯相继发生过雷电伤亡事件;2007年东郭一加油站因雷击产生爆炸。近几年,滕州市气象局雷电防护技术中心对全市各有关单位进行了安全检查检测工作,并免费发放了《雷电防护宣传手册》,进一步加强了防雷的安全性宣传。但是,滕州防雷减灾工作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目前仍是防雷减灾管理的盲区。

1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

农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知识缺乏,目前,农村大部分房屋无防直击雷装置;电源线路、有线电视线路、电话线路都没有采取任何防雷措施,造成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农村雷电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雷击致人死亡或受伤,雷击引起火灾,雷击击坏房屋、电话、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2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分析

2.1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限制

农民的日常生产活动主要在田间进行,山区(或丘陵)的田地有一部分在山坡、山顶或湖泊、水塘等附近多水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易发生雷击;田间空旷缺少躲避雷雨的安全之处[2]。www.133229.CoM下雨时缺少雷电知识的农民经常在树下避雨,增大遭雷击的概率,因此很多雷击事故是在田间农民耕作或躲雨时候发生的。如2004年夏季,滕州市东郭镇大绪庄一妇女在田间作业遭雷击死亡。

2.2农村防雷基础设施建设差

农村房屋基本都是由农民自行建造,在设计时没有考虑雷电防护措施,建造时没有安装防雷装置。农村电力、通讯设施的防雷装置不合格,电视天线普遍架设在屋顶,遇到雷雨天气,雷电流就沿着天线进入屋内,电源线、电话线、信号线随意的架空引入住房,雷电经过这些架空线窜入屋内,造成家用电器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防雷装置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有的甚至没有防雷设施,学生上课时,教室一旦遭受雷击,后果不堪设想。

2.3缺乏必要的防雷常识

农民遇到雷雨天气缺乏雷电防护措施,常常把旷野上的独立大树、亭子当作避雷雨的安全场所,很容易遭受雷击,从而酿成悲惨事故。在野外遭遇雷电来不及躲避时,要双脚并拢蹲下,双手放在膝上,手臂不要接触地面。同时,注意不宜在旷野高打雨伞或高举铁锹、锄头等物体,以免带来雷击的危险。另外,雷雨天气应将门窗关闭,以免造成球形雷电入室引发雷击。

2.4部分企业防御雷电灾害意识不强

部分企业为了节约建设资金,有意逃避管理,不愿意接受雷电防御技术人员提供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查和质量检测等服务工作,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2001年8月17日,滕州官桥变压器遭雷击,损失6358元;8月27日,滕州张旺村变压器遭雷击,损失3665元;8月30日,滕州西岗东村变压器遭雷击,损失3420元;9月5日,滕州柴里中村变压器遭雷击,损失3759元。

3农村雷电灾害防护措施

3.1加强防雷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普及防雷知识

农村雷电防御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3]。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滕州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等防雷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防雷减灾意识,增强雷电灾害的防御能力。

3.2从源头上强化防雷安全措施

根据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防雷原则,对于已建房屋的防雷改造是安装避雷带或避雷针,并做好接地网。屋顶有太阳能热水器或水箱的应安装避雷针保护,并与避雷针保证一定安全距离;屋顶有电线的,应置于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并做好接地。

3.3加强雷电监测的预警预报

针对滕州市防灾减灾的需求和未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雷电灾害预测预警子系统。以雷电监测站网为依托,建立雷电信息接收和处理平台,实现雷电信息实时显示、历史雷击灾害资料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开展雷电灾害预警和对策服务[4]。加强雷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雷雨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充分利用电视、电话、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手段,及时向农民群众传播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为广大农村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尤其是偏僻的山区。

4参考文献

[1]董德文,申红石.农村防雷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硅谷,2009(1):192.

[2]陈惠敏.东山县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