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反应范例(3篇)
妊娠反应范文
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肇庆526040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黄体剥除结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对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8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在腹腔镜下行胚胎清除术,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胚胎清除术的基础上行黄体剥除,同时术中局部使用甲氨蝶呤20mg,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5、10、15d的血β-HCG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分析,观察组血β-HCG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0例,对照组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治疗有效率达94.1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黄体剥除结合甲氨喋呤(MTX)局部注射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与单纯腹腔镜下胚胎清除术相比,可明显降低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且无明显毒副反应,安全可靠。
[
关键词]妊娠黄体剥除;甲氨蝶呤;持续性异位妊娠;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71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5(b)-0026-03
异位妊娠(EetopicPregnancy,EP)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外,根据着床部位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腹腔妊娠等,其中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1]。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而腹腔镜手术已被证实是治疗异位妊娠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同时存在着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ecpoticpregnancy,PEP)的危险。持续性异位妊娠作为异位妊娠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易造成医疗纠纷[2]。如何防止持续性异位妊娠,提高手术质量成为临床医务人员研究的重点,我院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给予妊娠黄体剥除结合甲氨蝶呤(MTX)局部注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8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9.3±6.2)岁,停经的时间在33~56d,平均停经时间为(46.7±8.5)d,盆腔包块直径大小为(35.3±4.2)mm;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4±5.7)岁,停经的时间在32~57d,平均停经时间为(45.9±8.3)d,盆腔包块直径大小为(34.5±4.3)mm。两组患者在年龄、停经时间、盆腔包块大小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取膀胱结石位,分别在脐轮上缘、左右下腹麦氏点做3个0.5~1.0cm的观察孔与操作孔,通过这些小切口插入摄像镜头和各种手术器械,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由天业德威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蛇牌腹腔镜器械)下胚胎清除术,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胚胎清除术的基础上探查双侧卵巢,若术中在妊娠侧卵巢见一淡黄色凸起,表面皮质极薄或已破裂,为妊娠黄体,给予切开黄体表面卵巢皮质,剥除黄体组织后取出并予双极电凝止血,同时术中将甲氨蝶呤(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义制药总厂,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31020644,规格:2.5mg)20mg加入生理盐水中稀释后,注入到妊娠输卵管系膜部位。检查无内出血及脏器损伤,方可取出腹腔镜,排出腹腔内气体后拔除套管,缝合腹部切口,覆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5、10、15d的血β-HCG水平变化。
1.3疗效评价
治疗效果评价为“显效、有效、无效”,具体评价标准为:治疗后腹痛、阴道流血、腹部包块等症状消失,血β-HCG明显下降,在术后15d可恢复正常水平,未出现不良反应则判定为显效;治疗后腹痛、阴道流血、腹部包块等症状有明显改善,血中β-HCG有所下降,在术后30d可基本恢复正常,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则判定为有效;治疗后腹痛、阴道流血、腹部包块等症状均无改善甚至加重,血中β-HCG未有下降甚至上升,并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判定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血β-HCG水平变化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术后1、5、10、15d的血β-HCG水平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术后显效23例,好转9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达94.12%,对照组显效20例,好转7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为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PEP发生率情况
通过予腹腔镜下胚胎清除术的基础上行黄体剥除,同时术中局部使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0例,对照组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6.732)。
2.4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术后观察组无胃肠反应、口腔溃疡、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照组术后并发PEP的3例患者均予MTX药物肌注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3例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1例轻度肝功能损害,1例骨髓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108)。
3讨论
3.1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病机制
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滋养细胞的残留并繁殖,其发病率与滋养细胞浸入的深度有关。有研究表明,PEP发生率在开腹保守性手术为3%~5%,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为3%~20%[3]。这一结果显示腹腔镜术后更易发生PEP,其原因主要由于腹腔镜的发展速度极快,在较短时间内被临床广泛应用,部分术者缺乏相关经验,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掌握不深,术中妊娠物未能得到彻底清除,浸润至输卵管壁肌层、浆肌层的滋养细胞残留并继续繁殖,导致PEP的发生。有报道称,医源性因素在腹腔镜术后PEP的发生上起到了更为直接、重要的因素,特别是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因需要保留输卵管,无法彻底清除浸润至管壁肌层的滋养细胞,若术中不配合其它治疗措施,术后发生PEP的机率明显增大[4]。除以上因素外,停经时间短,孕龄小,术前HCG和(或)孕酮水平过高,宫角妊娠或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后病理无绒毛等是导致PEP发生的高危因素,还有学者认为盆腔包块大小亦是PEP发生的高危因素,当B超所示病灶最大直径<0.8cm或>4.0cm时,发生PEP的机率明显提高[5]。
3.2血β-HCG水平在PEP诊断及防治中的意义
PEP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在异位妊娠术后再次出现阴道流血及腹痛症状,发生腹腔内出血、盆腔包块,甚至出现急腹症表现,与异位妊娠临床表现相似。临床经验表明,多数持续性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并不是通过临床表现,首先发现主要是通过血清β-HCG值的动态监测,如有异常再行超声检查。目前,受到广泛认同的诊断标准为:①术后血β-HCG值升高或是输卵管异位妊娠时在同侧查到残留繁殖的滋养细胞;②3d后再次检测血清β-HCG值,其下降幅度<20%;③存在异位妊娠的临床症状、体征,且有严重的内出血表现[6]。当异位妊娠组织被完全清除时,残留的滋养细胞并未快速繁殖,HCG的分泌量较少,在术后早期血清β-HCG会快速下降,幅度可达到术前的20%以下,但并不能完全排除PEP的发生。有报道显示,术后7d的血清β-HCG对评价手术效果更具有价值,因为此时的血清β-HCG值可以准确的反应持续性异位妊娠滋养细胞的活性。可见血清β-HCG对于PEP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效果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3.3PEP的药物配合治疗研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单纯的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在腹腔镜手术基础上给予妊娠黄体剥除结合甲氨蝶呤(MTX)局部注射后,观察组血β-HCG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术后PEP的发生率为0例,治疗有效率达94.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MTX作为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活性,有效干扰残留滋养细胞的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抑制滋养细胞繁殖的作用,进而影响合体型滋养细胞的形成,最终杀死胚胎组织[7-8]。该次研究中,术中给予MTX20mg注射至妊娠输卵管系膜部位,患者并未出现明显胃肠反应、口腔溃疡、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证实该种给药方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王湘全在甲氨蝶呤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系统的阐述了甲氨蝶呤对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迅速终止妊娠,同时可有效降低血中β-HCG水平,且术中注射甲氨蝶呤毒副作用小,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一致[9]。
黄体在妊娠早期及异位妊娠患者中的主要作用是产生孕酮,而孕酮又是妊娠早期维持妊娠的最主要激素。黄体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后可发展为妊娠黄体,分泌雌孕激素;而滋养细胞分泌的HCG与LH同样可使月经黄体增大成为妊娠黄体,反过来妊娠黄体分泌的17-羟孕酮作用于合体滋养细胞,在早孕期有重要作用。黄体功能可持续到妊娠10周,此后黄体萎缩,其功能由发育成熟的胎盘完全取代。因此,对异位妊娠患者术中配合黄体剥除,可阻断此循环,迅速降低体内孕酮水平,控制雌孕激素的分泌,促使残留的滋养细胞凋亡,达到防治PEP的目的[10]。
综上所述,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中给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同时配合剥除妊娠黄体,有利于彻底清除残余滋养细胞,与单纯腹腔镜下胚胎清除术相比,可迅速降低术后血β-HCG值,明显降低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成为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有效手段。
[
参考文献]
[1]李环,张礼婕,李蓉,等.持续性异位妊娠最佳治疗方法的研究[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0,37(2):139-141.
[2]李环,张礼婕,李蓉,等.持续性异位妊娠最佳治疗方法的研究[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0,37(2):139-141.
[3]魏秀清,高岚,梁红.高渗葡萄糖高渗葡萄糖注入输卵管内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83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63-65.
[4]LedeboI,NystrandR.Definingethemicrobiologicalqualityofdialysisfluid[J].ArtifOrgans,2010,23(1):37-43.
[5]MatsuhashiN,YoshiokaT.Endotoxin-freedialysateimprovesresponsetoerythropoietininhemoodialysispatients[J].Nephron,2009,92(3):601-604.
[6]黄晓斌,柳晓春.异位妊娠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综合防治[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3):190-192.
[7]陈建英,林晓桃,陈良湾.甲氨蝶呤联合黄体剥除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J].临床医学,2010,30(7):68-69.
[8]杨步琴,孔东萍,陈雪兰.甲氨蝶呤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3):389-392.
[9]王湘全.甲氨蝶呤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4):44-45.
妊娠反应范文篇2
[关键词]妊娠晚期;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引产
[中图分类号]R7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7)01(a)-0116-03
妊娠晚期引产是在自然临产前通过药物等手段使产程发动、达到分娩的目的,对妊娠晚期有不适宜继续妊娠的孕妇适时给予引产,可以使已成熟的胎儿及早脱离已不适于生长发育的宫内环境,使母儿脱离继续妊娠带来的危险,可有效保护母婴安全、降低母婴患病率及围生期死亡率[1-2]。引产的方法很重要,若方法使用不当或药物使用量错误则会造成宫缩过强或不协调性子宫收缩,导致急产、子宫破裂、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或颅内出血等严重的母婴并发症,且增加剖宫产率,所以选择正确的引产方法尤为重要[3-4]。传统上采用静滴缩宫素的方法进行引产,但缩宫素对于宫颈不成熟的孕妇引产效果欠佳[5]。米索前列醇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衍生物[6]。近年来临床上开始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现将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与单独使用缩宫素进行比较,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引产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符合引产指征的单胎头位的、足月妊娠、宫颈Bishop评分0.05),具有可比性(表1)。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的孕妇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观察组孕妇先给予米索前列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30801.2,140601.1,150501.2)25μg置入阴道后穹隆,间隔6h后孕妇无宫缩,宫颈评分无改善,重复给药25μg,每天给药不超过50μg,第二次米索前列醇给药后至少4h开始静滴缩宫素。对照组直接给予小剂量缩宫素静滴引产。两组缩宫素使用方法一样:配制浓度为0.5%的缩宫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9130802,09140509,09150407),从每分钟5滴开始,根据宫缩及胎心情况调节滴速,一般每隔15~30min调节1次,每次增加4~5滴,直至出现有效宫缩,最大滴数不超过40滴/min。如果达到最大滴数后仍不能出现有效宫缩,提高缩宫素浓度至1%并将滴速减半,再根据宫缩进行调整。如果第1天静滴缩宫素已达6~8h,输液量达1000ml仍无有效宫缩,则停药休息并于次日继续静脉滴注,直至出现规律宫缩;如次日点滴6~8h仍未临产,第3天晨起行人工破膜,观察半小时,无有效宫缩,则继续予以小剂量缩宫素静脉点滴引产6~8h,如还未临产视为引产失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的引产效果,引产效果判定标准为,①成功:引产开始72h内临产或分娩判断为引产成功。②有效:引产24h内虽然未临产,但宫颈Bishop评分提升>2分则判断为有效。③宫颈Bishop评分提升≤2分为无效。总有效为成功及有效的病例。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引产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宫内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孕妇引产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02);观察组引产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引产成功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02);观察组引产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表2)。
2.2两组妊娠结局的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两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62、0.623、0.744)(表3)。
3讨论
妊娠晚期引产通常是因为胎儿或者孕妇的原因需要在人工干预作用下将胎儿分娩出来,避免继续妊娠给孕妇和胎儿带来风险[7]。宫颈的成熟度是影响引产进程的重要因素[6]。目前临床上采用Bishop宫颈评分来评估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越高提示宫颈成熟度越好,评分
临床上长期使用缩宫素对妊娠晚期孕妇进行引产,然而由于缩宫素没有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5],如果单纯使用缩宫素可能会导致引产失败和引产时间延长[10]。米索前列醇是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类似物,通过增加胶原分解酶的活性,提高对胶原纤维的分解程度,从而达到宫颈软化、增强子宫张力及扩张宫颈口的效果[11]。另外米索前列腺醇还能够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产生规律宫缩,从而达到引产的目的[6]。何闰等[12]发现对于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值低的孕妇采用,米索前列醇经阴道给药引产相对于缩宫素引产,可提高经阴道分娩率。本研究观察组先给予米索前列腺醇促进宫颈成熟,之后再使用缩宫素进行引产,与对照组单纯使用缩宫素进行比较,观察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引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还降低了剖宫产率。
相关报道米索前列腺醇容易出现宫缩过频或宫缩过强,从而造成胎心变化而引起宫内窘迫,增加胎儿的危险[6]。本研究发现米索前列腺醇结合缩宫素与单纯使用缩宫素引产进行比较,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并没有升高,这可能与用药剂量有关[13]。Loto等[14]对使用不同剂量的米索前列腺醇的产妇进行比较,发现使用50μg米索前列腺醇的产妇发生宫颈撕裂、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概率比使用25μg米索前列醇者要大,另外米索前列腺醇的副作用可能与用药途径有关。Jahromi等[15]发现相等剂量的米索前列腺醇,舌下服用比道用药发生羊水胎粪污染的概率高,而引产的效果是相当的。
综上所述,对妊娠晚期不适宜继续妊娠且有引产指针的产妇,采用低剂量米索前列醇经阴道给药促宫颈成熟并随后给予静滴缩宫素的方式引产,可增加引产成功率,缩短引产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该方法安全,不增加母儿不良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LeducD,BiringerA,LeeL,etal.Inductionoflabour:review[J].JObstetGynaecolCan,2015,37(4):380-383.
[2]BacakSJ,Olson-ChenC,PressmanE.Timingofinductionoflabor[J].SeminPerinatol,2015,39(6):450-458.
[3]NabiHA,AflaifelNB,WeeksAD.Ahundredyearsofinductionoflabourmethods[J].EurJObstetGynecolReprodBiol,2014,179:236-239.
[4]王增芳,王增艳,王萍萍,等.网状Meta分析评估七种常用引产方法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4):230-236.
[5]GilstropM,SciscioneA.Inductionoflaborpharmacologymethods[J].SeminPerinatol,2015,39(6):463-465.
[6]StephensonML,WingDA.Misoprostolforinductionoflabor[J].SeminPerinatol,2015,39(6):459-462.
[7]许晓艳,伊咏.妊娠晚期不同方法引产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6):5979-5981.
[8]EzebialuIU,EkeAC,ElejeGU,etal.Methodsforassessingpre-inductioncervicalripening[J].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15,(6):D10762.
[9]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14)[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12):881-885.
[10]SciscioneAC.Methodsofcervicalripeningandlaborinduction:mechanical[J].ClinObstetGynecol,2014,57(2):369-376.
[11]AyatiS,VahidroodsariF,FarshidiF,etal.Vaginalversussublingualmisoprostolforlaborinductionattermandpostterm:arandomizedprospectivestudy[J].IranJPharmRes,2014,13(1):299-304.
[12]何闰,杨丽娜,张虹,等.低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值低待产孕妇引产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1):35-38.
[13]McMasterK,Sanchez-RamosL,KaunitzAM.Balancingtheefficacyandsafetyofmisoprostol:ameta-analysiscomparing25versus50microgramsofintravaginalmisoprostolfortheinductionoflabour[J].BJOG,2015,122(4):468-476.
[14]LotoOM,IkuomolaAA,AyubaII,etparativestudyoftheoutcomeofinductionoflaborusing25microgand50microgofvaginalmisoprostol[J].JMaternFetalNeonatalMed,2012,25(11):2359-2362.
妊娠反应范文
【关键词】川芎嗪;硫酸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良反应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临床实践上属于妇女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给予足够多的重视,可导致孕产妇死亡率以及胎儿发育不正常率水平的升高[1]。鉴于此,为了探究临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理想方法,从而为相关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借鉴依据,笔者选取了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2~39岁,平均27.45岁,孕周35~38周,平均孕周36.54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25%硫酸镁治疗,负荷剂量为10mL,加入到10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定0.5h,然后给予剂量为60mL,加入到10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速度维持在1~2g/h,剂量控制在15~20g/d,7~10d为一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川芎嗪100mg,加入到500mL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2-3]。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4133,P=0.0113),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对照组(n=64)19(29.69)28(43.75)17(26.56)47(73.44)
观察组(n=64)23(35.94)35(54.69)6(9.38)58(90.63)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0063,P=0.0253),见表2。
表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产后子痫产后出血头痛总不良反应
对照组(n=64)6(9.38)4(6.25)4(6.25)14(21.88)
观察组(n=64)3(4.69)1(1.56)1(1.56)5(7.81)
3讨论
在临床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属于孕妇特有的疾病类型之一,一般情况下,妊娠20周与生产后两周的人群,发病比例相对较高。从临床统计数据上分析,有超过50%的孕妇具有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5-6]。通常情况下患者一旦发病,临床主要症状包括:头痛、视力模糊以及上腹疼痛等。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全身性痉挛甚至出现昏迷症状,这严重地威胁着孕妇以及胎儿的生命健康。因此,临床上针对有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方法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临床同类研究和报道结果认为:与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川芎嗪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比较优势,同时患者实施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7-8]。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实验室数据表明: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而言,其体内的镁离子浓度与正常的妊娠孕妇相比较明显偏低,因此,在临床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补充镁离子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9]。硫酸镁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临床效果,同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体内可以有效促进子宫血管平滑肌的松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胎盘的血流量,从而使得胎儿的供血效果得以保持。此外,硫酸镁在保胎以及缓解宫缩和先兆早产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川芎嗪可以显著地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脑血流量,从而起到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小板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扩张血管及支气管平滑肌的良好效果。而其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更好,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笔者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的观点: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4133,P=0.011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0063,P=0.0253)。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和探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临床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川芎嗪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余书兰.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心理干预及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8):388.
[2]李桂香.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9):103-105.
[3]胥保梅,缪莉.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对患者发生远期高血压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6):39-40.
[4]CullinsSW,GevirtzRN,PoeltlerDM,etal.Anexploratoryanalysisoftheutilityofaddingcardiorespiratorybiofeedbackinthestandardcareofpregnancy-inducedhypertension[J].ApplPsychophysiolBiofeedback,2013,38(3):161-170.
[5]PetersC,GearyMPP,HillNR,etal.Maternalhyperinsulinismandglycaemicstatusinthefirsttrimesterofpregnancyareassociatedwiththedevelopmentofpregnancy-inducedhypertensionandgestationaldiabetes[J].EurJEndocrinol,2013,168(3):413-418.
[6]陈峻,胡必成,王羽,等.Hcy及hs-CRP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相关性探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2,19(1):50-51.
[7]郭占胜,李辉霞,秦家碧,等.长沙县农村地区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危险因素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3):471-473.
[8]蔡晓扬,陈菁,高流芳,等.D二聚体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评估病情危重程度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6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