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手工雕刻技术(收集3篇)
木工手工雕刻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数控雕刻技术;家具行业;生产率
一、引言
中国家具的生产制造,数千年来均以木匠手工制作的模式存续,但传统的手工艺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家具行业的产能需求。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引进国外的人造板技术,建立起现代化的板式生产线,板式家具抢占了传统实木家具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实木家具并没有因此而消亡,相反近年来国内的实木家具企业,均引进了数控雕刻技术,为传统的实木生产工艺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当前家具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企业不仅要做出质量,做出规模,还要做出效率,只有提高了生产效率,企业的产品才会有竞争力,因此数控雕刻技术的应用是家具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数控雕刻技术的出现
数控,即数字控制(NumerialControl,简写为NC)。数控技术,即NC技术,是指用数字化信息发出指令并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1952年诞生于美国MIT,是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控制技术,早年主要应用于军事等高精尖行业。[1]后来在德国和意大利等传统制造业强国中,率先将数控技术运用到家具生产中,实现了家具生产技术的一次飞跃,家具生产从此进入了高科技时代。国内家具行业对于数控技术的应用,主要用于实木的雕刻,异形材料的开料,传统纹样的雕刻等,在使用范畴上与国外的家具行业有不一样的需求,在内在需求的引导下,逐渐诞生了一批适应国内家具企业需求的软件企业和设备企业,如北京精雕软件公司、广州圆方软件公司和山东神绘数控等企业,在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数控雕刻机在家具行业的应用得到了较好推广。
三、数控雕刻技术的分类
家具企业中目前应用的数控技术,按照使用功能分类可分为四大类:
1.数控加工中心
在众多数控设备中,数控加工中心的技术含量是最高的,可以在一台机器上完成开料、封边、雕刻、打孔等工序,代表了家具制造的最高技术水平。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衍生出众多类型的加工中心,如实木门加工中心、实木楼梯加工中心、板式家具加工中心和实木家具加工中心等,但加工中心的价格极为昂贵,配套软件及人力培训成本高昂,在国内的家具企业中应用并不够广,在大型家具企业中才有所应用。
2.激光雕刻机
激光雕刻机目前已经国产化,利用聚焦二氧化碳激光管通电后产生的高能量,完成在木材上切割或雕刻的效果,目前广泛应用于工艺品行业,家具行业中也开始使用大型激光雕刻机完成家具纹样的雕刻。[2]
3.平面雕刻机
平面雕刻机也称为三轴雕刻机,通过电脑绘制灰度图或在电脑中直接生成数据文件,最终生成数控设备可识别的G代码,雕刻机通过读取G代码中的X/Y/Z坐标信息及进给速度,完成平面雕刻。实木家具成产中常会涉及到一些平面化的雕花,板式家具生产中则会有屏风等需要镂空的家具,应用平面雕刻机就能满足生产需要,而且操作简单,设备和生产成本较低。
4.立体雕刻机
立体雕刻机即数控设备中的四轴雕刻机和五轴雕刻机,通过读取三维扫描或电脑中设计的立体模型文件,根据刀具参数和材料性能,经专用后处理器软件,最终生成数控雕刻机可识别的G代码。四轴雕刻机的工作轴是指X/Y/Z/A轴,五轴雕刻机的工作轴是指X/Y/Z/A/F轴,两种雕刻机均能完成木制品的立体雕刻。[3]目前家具行业较多运用四轴雕刻机完成实木家具零部件的雕刻,再进行手工修饰,实现了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的平衡。而五轴雕刻机,由于价格昂贵,特别是专用软件价格甚至达到数十万元,在国内家具行业中的应用并不广。
四、数控雕刻当前在家具行业的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具的质量及审美要求也不断提高,很多人选购家具的时候往往更倾向做工精美,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家具产品,导致实木和板式材料相结合的板木家具渐成主流。传统样式家具和新中式家具常用雕刻作为点缀,雕刻工艺往往会成为家具产品的一大亮点,目前形成了手工雕刻和数控雕刻并存的局面。
如浙江连天红等大型家具企业,均已将数控雕刻技术应用到生产线中,实现了质量和产量的同步提高。在企业中,雕刻样品的制作会交给经验丰富的雕刻师傅来完成,等标准样品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样品的数字化加工。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雕刻专用的三维扫描仪及专用软件,在计算机中生成1:1大小的STL数字模型,在计算机中完成模型的修正后,再置入Powermill或精雕等数控加工软件中,经过专用后处理加工,最终生成G代码。国内目前生产中运用的立体数控雕刻机,主要以四轴为主,较大型的设备通常会具备8个工作轴,可同时进行8个家具零部件的生产。平面雕刻机的使用方面,通常使用大幅面都雕刻机或双头雕刻机,能容纳1220x2440mm的人造板,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材料损耗。
五、结束语
家具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原来的生产效率较低,只有通过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升级改造,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家具生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也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家具消费国,届时家具行业的产量必定会再上一个台阶,因此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如何配置数控设备,培养专业人才成为了必须面对的问题,相信通过设备企业、软件企业、家具企业和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破解这个难题。
参考文献
[1][美]MichaelC技术.
木工手工雕刻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徽派木雕;空间设计;应用
一徽州木雕艺术的形成
徽派建筑以高大的马头墙和白墙黑瓦为特色,以三雕闻名于世。在明清时期民间的建筑制度相当严格,虽然徽商富甲一方可是鉴于规定都不敢有所逾越,正因如此富商们便将自己的宅院营造得小而精,注重内饰的雕刻,将徽州民居成为三雕的瑰丽载体。三雕中又以木雕为主,现存的数量多且艺术价值高。徽商的经济勃兴和徽州文化昌盛的现实基础造就了徽州木雕连续几个世纪的辉煌,徽商的“贾而好儒”的文化精神成就了徽派木雕艺术的独立性格。宋元以后,大批的徽人外出经商,在长江以南一带形成了“无徽不成镇”之谚。大部分徽商都是亦商亦儒,拥有较高的文化层次。他们仰仗官府的势力让徽商的经济迅速崛起。到明清时期,徽州商人已形成势力较大的商圈。为了光宗耀祖纷纷回乡一掷千金地修建宅邸、祠堂。碍于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徽商不敢越礼,因此修建宅邸的争奇斗艳不在于规模的大小而在于雕刻是否精致,追求工艺的典雅。这样促使徽州木雕工艺在竞争的机制下越来越趋于成熟和完善。黄山宏村的承志堂建于清末。由二十多个工匠历时四年雕刻而成。在“程朱阙里”自称的徽州,徽商的崇儒思想让徽州木雕成为儒家礼教思想的文化载体。经济的富裕促进徽文化的全面发展,作为代表之一的新安画派对木雕的工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清朝后,徽州宫刻、坊刻、家刻继续独占鳌头,戏曲插图及砚谱和画谱中更是产生了许多传世佳作。徽州刻工的高手均是技艺高超,无论是人物故事还是山水宫室都栩然如真。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徽州版画的艺术成就更是完善丰富了徽州木雕的工艺技巧。
二徽派木雕的艺术价值
1.艺术题材与文化载体。
徽派木雕的艺术形式多样,常见于建筑的架梁、楼层栏板、窗户、栏杆、梁托等处。[1]天井四周的架梁上以及宅邸中的屏风、桌椅、床栏上都体现着木雕的风采。徽派木雕的题材丰富、技艺娴熟,通过线刻、圆雕、浮雕、透雕的综合应用表现画面的内容、雕刻工艺和构图的完美。木雕的题材主要来源于文学故事和民间传说以及徽州的山水风光。徽州木雕的图案多数表达着吉祥和人们的美好愿望。图案的表现形式朴实大方、一目了然,主题围绕着“福、禄、寿、喜、财”展开。
2.徽派木雕的艺术特征。
(1)鲜明的区域特征和时代特点。在明清时期,由于自然及人文环境的不同,经济基础的发达,徽州木雕已经成为了木雕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徽州地区经济文化的发达和富裕更是成就了徽派木雕的热情饱满进取向上的基调。在宋代之后,人物画开始走下坡路,直到明清更甚,画作的人物塑造能力很弱并受当时戏曲与小说中弱不禁风的病态美影响。徽派木雕却不受其干扰依旧是凸显着健康洋溢的审美情调。时至民国之后,徽州木雕中自信的艺术感觉也伴随着徽商的日渐没落而逐渐消失了。
(2)构思与布局的精妙。徽州木雕有着十分高超的总体设计规划,每栋民居的内容与风格都有着明确的创作倾向。每栋民居中的雕刻都透漏着宅邸主人的气节。在绩溪县胡适的故居中,厅堂门壁上刻着的《兰花图》和平板上雕凿的“兰为王者冠,不与众草伍”的诗句体现出主人清丽脱俗的君子气节。大部分读书人的住宅都会选择在天井的隔扇雕刻上以诗教为内容的唐诗选刻木雕组画,东西雀替上大都雕刻着蟾宫折桂和魁星点斗,窗户的栏板上分别雕刻着府学、社学、书院和私塾。木雕匠人们设计的布局十分巧妙,直奔主题,用简约的手法就能扎住人物或事件的特征。木雕在情节处理的方面继承了汉代壁画的整体风格,选择具有戏剧性的事件为素材,构图布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可以在一副木雕作品中展示多个故事情节,出现多个故事人物。
(3)丰富的雕刻工艺与材质。木雕艺术区别于绘画艺术,它要求匠人们用所掌握的工艺围绕一个“雕”字将平面设计与空间构造相结合。木雕工艺中有圆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镶嵌雕和多层雕刻。其中常见的是多层雕刻,雕刻的技艺也各有千秋粗放的、精细的、严密的。[2]徽州木雕在材质的选择上也不像潮州木雕和湘雕那样挑剔,既不追求木材的名贵也不在乎木材的质地,甚至还能运用有些木材的肌理纹路来造型。[3]徽派木雕的因材施艺使得它在众多木雕流派中能够源远流长并脱颖而出。(4)形式美与装饰美的结合。徽州木雕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讲究营造意境美。从明代到清代,木雕的风格从粗放到细腻繁复。徽州木雕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形式语言,比如,有时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花朵雕刻得比人都大;有时,也会运用暗喻的手法,用仙桃暗喻长寿,用石榴喻示多子。[4]为了与徽派民居的白墙黑瓦相结合,徽州木雕更是在题材和工艺上追求装饰美。这种装饰美体现在徽州木雕对线的运用上,用线的造型巧妙地处理单一的画面边框,用线的长短粗细展示木雕作品的律动。在木雕的色彩上,为了凸显材质的肌理或纹路很少施以重彩,一般常用红色、黑色和金色。
3.徽派木雕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徽派木雕艺术也可以说是传统民间艺术门类中最“中国化”的艺术形式之一。西方人对中国木雕匠人的工艺所惊叹叫绝,称他们为“艺术魔术师”。木雕艺术在中国传统装饰设计构成形式中,也是最具有现代设计语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当中所包含的现代艺术的许多特征,非常值得我们在现代设计中使用、借鉴。
三木雕艺术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1.中式风格的典型特征。
在徽州明清时期的民居中,木雕大多用来表现建筑装饰,根据所处建筑的不同位置刻绘不同的内容和布局。出现最多的地方是梁架、梁托、雀替、门窗和栏杆上。虽然在建筑中的木雕处于装饰位置,但是也要和建筑型制保持一致符合其所处位置,比如梁托和雀替就不易采用多层雕刻手法。建筑围护体系中的门窗也是徽州木雕艺术存在的一部分。一些实力雄厚的徽商讲厅堂门窗的棂花和下半部分的裙板也做成木雕的形式,甚至还进行多层雕刻。徽商们在内部装修上的争奇斗富也是心思用尽,室内的隔断也成为一个很好的媒介。罩和博古架是隔断的两种具体形式,罩通常采用浮雕和透雕的雕刻手法,上面的图案也内容丰富,几何纹、动植物、人物像精美绝伦。[5]在徽派民居的家居中木雕的应用也相当广泛,虽然没有太多的繁复纹样又朴实无奇却是暗藏着微妙的雕刻手法,在这些木雕纹样中蕴含着儒商的思想和信仰。木雕的楹联也是徽派古民居中的一个重要装饰,“楹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其特点是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深刻的道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引导。[6]楹联以木雕的形式出现在徽派古民居中,这不仅仅是木雕文化与徽州人民思想文化的结合,也是完好地保存了木雕原有的本质,应将其完美地呈现出来。
2.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木雕艺术在封建时期由于礼制只是为少数富有的商人及贵族所用,沿袭至今,徽派木雕艺术已经被现代家居设计所借鉴,在现代兴起的中式风格的家居装饰中,将徽派木雕艺术与现代家居紧密结合,完美地表现在室内背景墙、隔断、家具、吊顶以及门窗上。这样的古今结合,使得现代家居设计既现代简约又透漏着古色古香的韵味。现代家居设计中将木雕艺术与人体工程学相结合,剔除木雕的冷硬,融入现代生活的实际需要。中式风格的家居装饰中要在过去风格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元素,雕刻家具的造型和色彩给人的感觉比较醒目,所以在整体布局上可与现代家具按7:3的比例来摆放。这样的格局既能在居室中增添古典韵味又能保持现代感。木雕艺术还应用在家居的陈设品上,例如室内的壁挂、屏风以及摆件上。可根据居室的墙面大小选择壁挂的尺寸,壁挂的内容一般多是古典名著或神话故事。屏风属于室内隔断的一种,在室内雕刻上可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镂空雕或浮雕。一些精致的小摆件也可选择木雕作品,将实用和观赏相结合。在室内装修中,徽派木雕艺术在窗户的装饰中也很受欢迎。例如雕花窗,造型为方形、圆形或是菱形,不但装饰了墙面还隔断了空间。现代中式风格的家居设计中可以在吊顶、隔断、墙面布置、门套窗套的设计中糅合木雕元素,将传统木雕的刻板用现代的极简风格所取代。
3.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
木雕艺术近几十年来在商业空间的应用方面越来越多,大量的酒楼、茶馆在设计装修时也广泛采用。多采用中国传统的木构架构筑室内藻井、天棚、隔扇、隔断、窗棂以及传统的木雕桌椅等;并运用对称的空间方式,以营建雅致宁静、古色古香的氛围。在中式餐饮空间设计中,木雕艺术体现在具体的家具上。如分隔空间的屏风,大多采用镂空雕花设计,不但整体效果上起到了装饰作用,也在视觉上产生了开阔、通透的效果。餐桌的选用上也大多采用木雕的大八仙桌与太师椅,这与随处可见的木雕家具相得益彰,营造了高雅、宁静的中式餐饮空间环境。
四结语
徽州木雕之所以能在所有的木雕流派中源远流长,这与它在作品中展现出的与时俱进、反应徽州社会生活的题材有关。木雕的图案都寄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和精神追求,不管是祈福的还是吉祥的或是喜庆的都蕴藏着徽州文化的传统文化内涵。木雕的艺术魅力不仅体现在其精致唯美的造型上,而且也体现在其对历史和文化的提炼和凝聚力上,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儒家精神。通过对徽派木雕的艺术语言及装饰特点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做了较深入的研究,现代空间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但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还能增强现代空间的文化艺术氛围。
参考文献
[1]曾芳萍,何建波.小议徽州木雕[J].艺术研究,2012(3):64-65.
[2]杜文超.传统木雕文化艺术研究及其在室内设计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8.
[3]孟卫东.徽商对徽州木雕性格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1(3).
[4]孙丽莎.木雕“百子闹元宵”及明清徽州木雕兴盛原因初探[D].安徽大学,2010.
[5]许艳敏.建筑装饰-徽州木雕艺术探索[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2(3).
木工手工雕刻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徽州人;木雕;民间艺术;雕刻
徽州是指地处皖南,毗临江浙,纬线范围在北纬30℃左右的这一地区。历史上称为新安,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建徽州府,遂得名。徽州人创造丰富多彩的美学艺术形式则是其历史传承的重要文化载体,徽州木雕作为其儒学文化思想和艺术美学的浓缩,是徽州文化记忆的重要物证和独特的代表性。
传统的文化取向
徽州木雕之美在于其高超的雕刻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徽州木雕是指徽州古建筑中的雕饰部分,那些隔扇、窗扇和拦板、梁、柱、斗拱、雀替等,到处都是精雕细刻的木雕艺术,这些木雕艺术丰富的彰显了徽州人的生活情趣、爱好以及信仰。在徽州木雕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国正统的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贯穿于其中,徽州木雕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独特的雕刻技法和丰富的雕刻题材
徽州木雕,主要有高浮雕、浅浮雕、透雕、半透雕和圆雕。雕刻技法主要采用线雕、剔地雕、混雕、贴雕、透空雕。
线雕:通常以刀刃雕压花纹,讲究刀法,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对于木雕花纹的刻画和形象的勾勒有着重要作用,还可以雕刻纹理,表现景物的质感。
剔地雕:是传统木雕中最基本的雕刻技法,通常指的是剔除花形以外的木质,使花样突出。剔地雕有两种刻法,一种是半混雕刻法,将花样做很深的剔地,再将木雕的主要形象举行混雕,成为半立体形象,常用于额枋上。另一种是浮雕刻法,花样周围剔地不深,花样不是很突出,然后在花样上作深浅不同的剔地,以表现花样的起伏变化。或者在花样上作刻线修饰,勾勒花形,增强仿古木雕的修饰成效,或表现花瓣的轮廓和构造,多用于装板、裙板的雕刻中。
混雕:相当于雕塑技法里的圆雕,具有三维主体的成效,可多面观赏,多应用于撑拱、垂花等部位,常利用混雕技法,将仿古木雕的形象刻画得非常精细,充满生气。
贴雕:是后期雕刻技术鼎新的效果,即将雕刻好的图案纹样直接粘贴到木雕构件中,通常一些难以做剔地的刻件、延续纹样、轴对称的构件都是利用贴雕来完成。其工艺省工省料,便利制作,而且艺术成效绝不减色其它浮雕形式。
透空雕:将木板刻穿,造成上下左右的穿透,然后再做剔地刻或线刻,这种雕法必要有高超的技巧,刻成的木雕正反两面都可观赏。其花草作品枝叶穿插流畅,花瓣翻卷自然舒展,常见于花罩、挂落、雀替、木门窗中。
精湛的刻画手法
具体的刻画手法则根据雕刻内容而定,例如:承重梁柱,只做简约的装饰线条塑造或做彩色绘画配以浅雕,以避免减损木料的承载力;窗雕多使用透雕或半透雕,整体造型上力求大气沉稳而端庄、造型谨严,或热烈奔放,或趣味横生,形象栩栩如生,蕴涵了更多的浪漫主义美学风格。题材涉及:花鸟虫兽、人物、器物、文字造型等。
徽州木雕的主要特征是不遵循实物的原始比例,也不在意近大远小和近实远虚的自然透视原则,而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来构图,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约束。徽州木雕艺人创意大胆,手法抽象,刻画对象夸张幽默而生动,充满活力。一件件精美的木雕,美化了徽州人的生活,更是呈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已成为徽州人传承信仰、弘扬传统美德、寄托美好愿望的重要文化载体。
小结
徽州木雕艺术历经沧桑的岁月蹉跎,有创新、有消失、亦有传承,而木雕是传递皖南先民最为精确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在民间的家具、建筑和各种生活器物中,凝聚了一代代徽州人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美学观。徽州木雕在追忆徽州文化的场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们带有岁月见证的古意,带着深厚的民间艺术色彩,给观者以美的熏陶和启迪。
参考文献:
[1]《中国徽州木雕》作者:李飞钱明,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1版。
[2]《木工雕刻技术与传统雕刻图谱》作者:路玉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1-1版。
[3]《中国民间木雕技法》作者:王笃芳,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1版。
(第一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第二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