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危险化学品安全预案(整理2篇)

来源: 时间:2024-09-21 手机浏览

危险化学品安全预案范文篇1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生产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1、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害

1.1、人员中毒

突发性危化品事故经常会导致多人中毒,甚至多人死亡,常被称为重大灾害性事故。如发生中毒人数在100人以上,死亡人数在30人以上,则形成为特大灾害性事故。比如2013年8月31日,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余人受伤,其中5人重伤。

1.2、燃烧和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建筑物遭破坏

危化品事故中的燃烧和爆炸会导致人员伤亡,造成爆炸点和周围建筑物破坏。如2013年3月19日,潍坊海圣化学有限公司的火灾爆炸案。造成8人死亡,多人烧伤。对周围的建筑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分析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过程中企业安全意识的欠缺是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原因。在企业的发展中,强化产品安全生产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成本,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就产生了利润与安全之间的冲突。因此在安全意识方面,危险化学品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具有侥幸心理,重视经济利益追求而忽略安全生产投入;二是在欠缺安全管理意识的基础上企业使用滞后的管理办法,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混乱;再者是对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过程中,安全投入问题集中体现为人才投入以及资金投入欠缺。

3、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探讨

3.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首先,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对安全生产进行高度重视,并对储存、使用流程做出全面防范。做好宣传与培训工作是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使用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安全风险防治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具体工作中,相关企业首先要对安全生产使用法律法规进行宣传,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引导工作人员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同时,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实践中,企业还需要将安全管理工作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重视处理向强调预防转变,通过邀请相关行业专家来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事故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应急处理知识做出讲解,以此来提高员工对法律法规的了解以及对相关安全事故的认知。另外,可以利用网络、电视等宣传媒介来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使用的宣传活动,从而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企业有必要对安全培训教育情况以及安全生产使用制度落实情况做出严格的监督与考核,以便确保培训工作以及安全生产制度的有效性。

3.2、完善应急体系

首先,危险化学品企业要重视应急机制的构建。在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过程中。构建统一指挥、合理结构、灵敏反应、高效运转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体系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的重要保障。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借助地方安委会专家的作用,调动企业安全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来构建合理的安全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其次,危险化学品企业要重视应急预案体系的完善。应急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以及现场处理方案等,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具有可行性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当作为企业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依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做出动态调整是应急预案体系完善中的重要内容,在此方面,要强调危险化学品存储以及集中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在对应急处理体系进行完善的基础上提高安全事故处理能力以及完善安全事故预防体系,确保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对事故进行有效且快速的控制,从而使得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再者要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事故演练工作,每当完成演练之后,对应急预案做评价,并建立一个应急响应系统,一旦发生事故,立马结合事故的实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将现场人员与物品迅速撤离,降低事故的损失率。进一步建立完善现有各级政府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部门联席制度,各个部门紧密配合,支持有关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督检查活动。

3.3、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现阶段,我国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的安全管理方法依旧比较传统且混乱,以至于传统管理方法的较多弊端存在于生工作过程中,致使整个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经营活动中充满了安全隐患因素以及事故风险,从而给生产经营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在工作中需要探讨一些有效措施改变与创新传统安全管理方法,从而降低企业的危险因素。基于此,在以后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法,不断的总结以往安全事故案例的经验与教训,同时,积极的吸收与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安全管理方法,从而有效对传统安全管理方法进行创新,进而保障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的安全。

3.4、强化人员安全培训

首先,良好的师资资源是保证安全培训效果和质量的必要条件。企业安全培训讲师应由具有丰富安全管理经验的一线安全管理、技术人员或者注册安全工程师担任,若本单位人员不能胜任时可外聘有资质的安全培训人员担任讲师。其次,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结合现有的多媒体技术,采用如情景模拟法、讲授法、点评法等多种培训方法。第三,在培训结束后,企业应严格落实安全培训记录制度,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做好资料存档。

3.5、做好隐患、事故管理

安全隐患是诱发事故的根本源头,若是将隐患消除则可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企业的隐患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定期进行隐患检查工作,将隐患排查工作落实到位,在排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立马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其次,严格开展排查工作,排查时全体人员都要参与,不留任何一个死角,针对重大隐患,若是不能立马进行消除,需要采取防范措施,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然后相关人员进行备案,将其纳入到技改项目当中,定好整改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进行事故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原因分析,调查了解诱发事故的真正原因,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的生产人员、物品进行快速转移,查找到原因后向所有人员说明情况,避免事故再次发生,并通过现场安全教育的方式,使所有生产人员吸取教训,认识到不安全操作所造成的危害,若是外部企业发生事故,则同样吸取教训,避免本企业重演。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很多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情况依然令人担忧,这就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从问题的原因出发,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强化安全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管理,以此逐渐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参考文献

[1]王欢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288.

[2]张晓惠.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问题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0:131-132.

[3]王悦.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害及处置措施[J].广东化工,2014,19:128+141.

危险化学品安全预案范文篇2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TQ086.5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8日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规范方面的法律体系刚刚得到初步完善,虽然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具有了整体稳定的局势,但是也依旧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作出阐述与分析,对于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一)安全意识问题。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企业欠缺安全意识是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原因。在企业的发展中,强化产品安全生产需要投入资金成本,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产生了利润与安全之间的冲突。所以在安全意识方面,危险化学品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具有侥幸心理,重视经济利益追求而忽略安全生产投入;二是在欠缺安全管理意识的基础上企业使用滞后的管理办法,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混乱。

(二)安全投入问题。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安全投入问题集中体现为人才投入以及资金投入欠缺。在人才投入方面,具有较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以及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生产技术人员是预防安全事故产生的重要保障,但是在企业生产中安全管理人员往往具有较小的升值空间,这导致了安全生产人员工作积极性欠缺。而缺乏在企业技术人员方面的组织与投入,也导致了技术人员对生产设备的操作以及工艺欠缺了解,从而为安全事故的产生埋下隐患。在资金投入方面,主要表现为安全生产环境有待改善,如企业管理机构有待健全、企业现金生产设备等配置不足、企业在老化工业区的改造方面存在不彻底现象、生产技术落后或者设备超负载运转等都是导致安全生产隐患存在的重要原因。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策略

(一)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安全意识欠缺以及主体责任不明确是导致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从强化宣传与提高认识等方面来构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保障机制。在此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对安全生产进行高度重视,并对生产流程做出全面防范。做好宣传与培训工作是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安全风险防治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强化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引导工作人员树立安全生产理念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最为紧迫的任务,同时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实践中,企业需要将安全管理工作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重视处理向强调预防转变,通过邀请相关行业专家来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事故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应急处理知识作出讲解来提高员工对法律法规的了解以及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认知。另外,可以利用网络、电视等宣传媒介来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宣传活动,从而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次,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重视培训的规范化以及考核的严格化。在重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宣传以及培训的基础上,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有必要确保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在企业中有必要开展企业、车间以及班组三个层次的教育,要求特种工作人员能够做到持证上岗,企业负责人也需要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以及安全知识素质。生产过程中则有必要依靠禁令来对员工生产行为做出规范,从而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条例的贯彻与落实。另外,企业有必要对安全培训教育情况以及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情况做出严格的监督与考核,以便确保培训工作以及安全生产制度的有效性。对于培训机构工作的开展,企业有必要实行动态的监督与管理,可以通过对培训机构课堂秩序、教学情况以及到课率做出抽查来对培训机构开展经常性的检查与监督。同时,可以通过组织培训教师队伍听课、讲课比赛来推动教师在安全生产培训方面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在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与安全培训工作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来提高企业领导以及各级员工对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视与认知。

(二)对应急体系进行完善。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其目的在于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然而,危险化学品企业规模以及储存规模的扩大和集中生产导致了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如果对安全事故所进行的应急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方法不当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升级以及失控,并在社会中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对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做出完善十分必要。

首先,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要重视应急机制的构建。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构建统一指挥、合理结构、灵敏反应、高效运转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体系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在此过程中,地方安全管理委员会要发挥出自身的参谋作用,通过调动企业安全管理主动性与积极性来构建合理的安全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工作考核机制以及联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良好的安全管理格局。

其次,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要重视应急预案体系的完善。应急预案应当作为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作出动态调整是应急预案体系完善中的重要内容,在此方面,要强调危险化学品存储以及集中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在对应急处理体系进行完善的基础上提高安全事故处理能力以及完善安全事故预防体系,确保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对事故进行有效且快速的控制,从而将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降低。在应急预案体系的构建中,需要确保应急预案本身具备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应急预案要具备针对性。即应急预案的编制要符合企业生产实际,这要求在应急预案的标志中要广泛听取管理专家、技术人员以及一线工作人员意见;二是应急预案要具有及时性。一旦在日常监管中发现安全生产问题,即需要针对潜在的风险编制应急预案,从而确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之后能够以应急预案为依据来进行及时的处理;三是预案演练要具有有效性。预案演练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的成效,所以针对应急预案中的内容,各个企业重视预案演练的定期组织,从而通过预案演练来对预案中的缺陷以及不足进行查找、分析以及修正,以确保预案体系构建中的科学性以及预案本身的有效性,并可以实现企业工作人员面对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反应能力的提升。

(三)重视安全投入。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与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安全投入是重要的基本保障。在此方面,企业作为安全生产投入的重要主体,应当构建资金投入机制,在依据相关规定对安全生产费用进行提取的基础上重视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设施设备以及宣传资金。同时,有必要重视人才投资,通过提高管理队伍素质来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政府财政部门以及安监部门有必要对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投入进行监督,合理引导和增加企业投入安全生产费用,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企业对安全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对安全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其中,安全生产资金应当优先用于安全隐患的检查与排除、危险源的分析与监控、安全生产设备与设施的构建、安全管理队伍以及应急队伍的构建、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演练以及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与宣传中。另外,有必要将对企业的安全评价与企业的经营生产许可证颁发与更换进行结合,从而确保在准入门槛方面紧抓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安全生产队伍建设与管理方面,首先有必要对专家培养、引入以及退出等机制进行完善,通过形成各专业人才结合、结构合理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家管理队伍来发挥出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监督作用。同时,企业管理部门需要对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进行引导,鼓励企业通过定向培训以及校企联合等模式来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并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启敏.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源辨识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2.

[2]邢娟娟.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响应关注要点[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