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数控车精品课程教学范例(3篇)

来源: 时间:2025-06-27 手机浏览

数控车精品课程教学范文

关键词: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体会

技工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在企业生产一线从事数控设备机械加工工作,该如何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以满足企业的岗位需要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明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1.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中级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突出教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的中级技能人才。这类人才能运用数控技术,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机械零件加工,并能根据说明书完成数控机床的定期及不定期维护保养,发现并排除由数控程序引起的数控机床的一般故障。

二、以国家部颁教学大纲为依据,制订数控课程教学计划

根据教学大纲制订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基础理论课设置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专业课要与实训课有机结合,教学中的课题设计要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特点,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利用当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计划。

三、根据教学计划选择适合的教材

首先,教材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在专业知识的安排上,紧密联系培养目标,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摈弃“繁、难、偏、旧”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加强基本技能与核心技能的训练。其次,教材要能反映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尽可能多地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的国家技术标准。再次,教材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便于学生的自学和老师的讲解。

四、建设优质的校内和校外数控实训教学基地

校内数控实训基地的设备要多样化,实训、生产、管理过程要与企业场景相似,便于学生学习技术,并将学习过程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为将来进入企业积累工作经验。校外数控实训基地可以作为学生进入企业前的实训演练场所,也可作为学校培训“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基地。对技工学校来说,校外数控实训基地必不可少。

五、要有能胜任数控实训一体化教学的教师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操作技能,丰富的实训教学经验和较高的从事产品生产的能力。教师要成为具有生产、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企业需求,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更新知识和操作技能,与学生一起,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生产环境中进行综合性的技能训练,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六、要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在新生刚入校时,可利用他们对新环境、新专业、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好奇心,做好宣传,介绍数控技术的重要性、优越性,突出数控技术的优点,展示数控加工产品全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于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2.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文明生产

安全操作保证实训设备的完好,保证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文明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数控车工操作技术工人,就必须养成安全操作和文明生产的习惯,才能保证人身的安全、设备的完好和产品的质量。

3.重视普通车床的实训操作

普通车床的实训操作是学习先进数控制造技术的基础。通过普通车床的操作,学生可掌握车床的结构、性能、维护保养、加工特点、加工刀具、切削用量的选择、合理的编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等基础知识,为之后学习数控车床打下牢固的基础。

4.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笔者在数控车工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数控模拟仿真—数控车工加工这样的一种循序渐进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计划绘出实训练习图,让学生们分析和解决机床选择、毛坯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选择、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编制等问题,然后编制出合理的数控加工程序。将学生编制出的数控加工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仿真,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每一位学生在熟练掌握数控模拟仿真后再进入数控车工实训车间实训。

5.解决好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以FANUC0iMATE-D编程为例。首先是多重复合循环的G71和G73指令的应用。应用G71指令有类型Ⅰ和类型Ⅱ两类。应用类型Ⅰ时,Z轴、X轴方向上必须都是单调增加或单调减少;精车形状中有槽孔时,务必使用类型Ⅱ,应用类型Ⅱ时编程格式必须如下,否则使用G73指令时程序不会运行。

G71U(d)R(e);

G71P(ns)Q(nf)……;

N(ns)GOO(G01)X(U)Z(W);(指定构成平面的两个轴)

……;

N(nf)……;

G73指令在应用时G73指令描述的精加工走刀路径应封闭。程序格式如下:

N30G00X100.Z2;

N40G73U26.W0R13;

N50G73P60Q120.U0.5W0F0.2;

N60G00XZ;

……

N120G00X100.Z2;

其次是螺纹切削循环指令G92和G76的应用。G92指令可以分多次进刀完成一个螺纹的加工,车削螺纹时可以任意改变背吃刀量,加工简便。G76指令通过多次螺纹粗车、螺纹精车完成规定牙高的螺纹加工,其为单刀刃螺纹加工,吃刀量逐渐减少,有利于保护刀具和提高螺纹加工精度。G92指令主要用于车削螺距小于3㎜、精度要求不太高的螺纹,G76指令主要用于加工螺距较大、精度要求高的螺纹。

第三,重点讲解子程序和宏程序的程序编写方法、调用格式。

通过以上重点、难点的解决,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6.数控车工实训操作要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数控实训操作与现代企业的实际生产有一定距离,学校可联系企业,让学生在学习后期全部进行产品零件的加工或直接去企业实习,以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实际生产。

7.做好学生实训期间的考核工作

考核以模块为基本单元,对学生在本模块中的表现进行打分。比如对加工工艺的制定、数控程序的编写、数控设备的操作、数控零件的加工等分项打分,再综合考评。这样可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今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技工学校数控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数控车精品课程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数控车床;职业教育;教学

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式严峻,一方面企业普遍出现技术型工人的短缺,另一方面学生的就业困难。这一局面的形成,与多数职业学校课程设置陈旧、教学方式传统、实习设备落后、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现状有关。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掌握最新技术和知识的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应该尽快地完成传统实习内容向新技术、新工艺培训内容的转变,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地与企业生产需要接轨。

一、明确培养目标

数控专业毕业生必须熟练掌握普通机床设备的操作及专业课的基础知识,具有数控机床加工的工艺工装设计和编程能力,能熟练地操作数控机床进行产品加工,能够进行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也可以从事车间生产与技术管理工作。

1.理论知识方面

要求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制图、机械基础、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CAD/CAM技术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

2.操作技能方面

较好掌握普通机械设备的操作、金属切削知识、及工艺知识;要求具有熟练运用和操作CAD/CAM软件进行一般机械和模具的设计和制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应用能力,并且要通过CAD操作软件中、高级考试获得证书;具有熟练的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能力,并要取得数控车或铣、加工中心等中高级证书。

二、实施教学改革

1.了解数控车床的结构,掌握最基本的操作

教学初,笔者抛弃在课堂上讲绪论的教学常规,先带着学员进车间参观车床,并讲解数控车床的结构以及操作面板上各个按钮的作用,让学员先进行数控车床的最基本操作,如上电、下电、机械回零、对刀等操作,要求学员必须熟练掌握。

以GSK980TD系列的数控车床为例,由于有极变速的车床,因此要对学员强调启动主轴前必须先选择档位,还有机械回零,学员往往出现超程的误操作。再就是对刀,这是一个数控车床的重点操作,它关系着零件的精度要求,必须强化训练。为了解决车床少、学员多的困难,同时避免损坏车床,让学员在电脑模拟仿真软件上模拟操作,熟练了再进行车床实际操作,要求学员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数控车床常用最基本的操作。

2.动静结合,提高理论知识讲解效率

在了解数控车床的结构后,进行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师可安排在数控模拟教室采用多媒体课件与黑板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动静结合,讲与练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主要讲授数控车床的加工对象、工艺制定、程序功能代码、编程实例。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普通机床,已经具备基本的加工知识,所以教师讲解数控机床的加工对象、工艺制定时,采取与普通机床相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很快熟悉情境。把授课重点放在数控编程的功能代码上,由基本功能指令格式到简单的程序编制,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学生容易接受。

3.加强实践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加强实践,并在实习课中体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以形成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每一轮理论、实践之后,都应有所深入,有所提高。此外,还要使理论课为实习课服务,实习课则要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才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掌握实践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使他们逐步掌握科学知识及其规律,为实践服务。同时,还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并认真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加强技能训练,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4.对学生做好安全操作及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以预防为主。数控车床有其自身的特点,较普通车床而言,它有许多优越性。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更应该向他们指出安全操作方面的特点。比如,因运行速度较快,操作不当会造成人身或机故,所以必须遵守操作程序。同时,还应教育学生树立严谨的学风,做到操作一丝不苟,精神集中,切不可认为数控车床属于自动加工,就可以不用管了。更不能离开机床干其它事情。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可以减少事故,保证教学,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这几年来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改革后培养的数控车床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能同时胜任普通车床和数控车床的工作。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数控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吃苦耐劳,品德较好,实践技能水平扎实。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数控加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数控车精品课程教学范文

摘要:数控编程与加工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结合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的性质和要求,对课程一体化教学进行迫切性改革以及教学改革的思路及项目教学课程一体化教学实施,以及高职学生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对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进行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数控编程与加工、教学改革、一体化教学

一、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近年来,我院面临这学院的评估年和教学改革,2011年是我校评估建设特色年,学院开始着手迎评促改工作,重点发展精品课程,而数控技术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经数控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研究决定,将数控设计与编程课程作为本专业的精品课程,正准备申报校级级精品课程。在学院“院有重点专业、系有精品课程”的号召下,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按照国家精品课程的要求,构建优秀的精品课程网站,推动学院的教学改革工作。

数控技术专业是我院的特色专业,而数控编程与加工是我系主要的课程,我系将如何才能进行教学改革,怎么进行教学改革使我们的教学改革和市场工作需求相适应,成为我们改革的重中之重。改课程建立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我系还和雷伯尔公司建立的长期的合作,即可以解决了学生本身的就业问题,又能使我们的教学理论练习实际,对我们的教学改革起了很大的帮助。

以前,我系的《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教学中,基本都是老师在教室教授书本的理论知识,学生主要以听为主,而技能训练少之又少,学生自身很少动手,教学设备无法满足学生上课的需求,老师在教授实操课的时候最基本的知识往往只能在黑板上“对刀”和“加工零件”;然后在完成理论教学后,讲完了理论课后再安排十几个课时的实训,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严重与实际脱节,教学效果很低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企业岗位的需求。我系为解决这一问题,要求这门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课程体系,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更好的进行融合,以适应学生的需求,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由此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路

如何来改变目前我系专业学生教学效果不理想,老师上课难,学生学习难的问题,根据这个问题我系制定了符合学生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课程有效的进行课程改革,积极的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现了工学结合。课程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改革时要注重数控编程与加工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践就是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基于项目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实施

1.一体化教学课程的定位

《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是我院数控技术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因此在教学改革时,必须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数控车和数控铣床以及加工中心等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熟练的操作机床,完成一些零件的实际加工等程序。为学生能够顺利走上社会提供专业技能的保证。我院地处广东省惠州市,我院都会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招聘会,我院也借此机会和一些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为今后的学生就业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我院有些系部还实施了订单式的培养,按照企业的要求,还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改革,来适应对企业的需求达到为企业培养专门人才,数控编程与加工这门课程也进行了课程整体改革,实现了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企业培养数控性的高技能人才。通过一体化教学实施,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渗透到一系列的项目教学和实训中。使学生牢固掌握职业技能,熟悉用人企业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2.一体化教学教材的编写

《数控编程与加工》这门课程以前所使用的教材符合在教室的学科式教学模式,课程主要偏向于理论知识,而在实践方面的针对性不强,不能适应对社会的需求。一体化教学采用的是项目化的教学方式,原来所使用的教材已经不适用了。按照一体化教学的特点,教材应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老师为主导,以社会需求为主线,以项目驱动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我院数控专业教师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知识层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用人企业的具体要求和我院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和组合,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材中,创建适合我院数控专业教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教材内容体系。

3.一体化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数控人才培养方案将《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拆分为车、铣两大模块,每个项目模块都式以典型的常用零件的编程与加工为主线,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渗透到一系列的项目教学和实训中,突出“教学做一体化”。

4.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和技术

在进行《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需要,学院使用仿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教师授课时使用学院购买的仿真软件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学生人手一机,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广泛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层次实训、现场体验式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以及工学结合等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一体化教学对学生的考核与评定

在《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中,我们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就业竞争能力。一方面,我们对课程成绩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过程考核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平时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考核该项考核中,学生平时的到课情况和上课表现占20%,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占20%。平时作业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实训能力考核中总评考核成绩的60%,该项考核中,学生需要完成绘图操作和上机练习,为进一步完成后续综合项目的训练以及分析、解决将来的工程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同职业技能的考核挂钩,如考车工证、铣工证、数控操作中级工、高级工、工艺员等。另一方面,我们注意融入职业技能考核,鼓励学生积极考证,将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纳入我们对学生的考核与评定体系中,同时在课程教学中全面覆盖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应知和应会,比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

6.一体化教学教室的选用

由于一体化教学的特点,边讲边练,边练边讲,教学做一体化,教师的教学必然要在实训场地进行。原来《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在常规教学时理论课都在多媒体教室上,实践课都在工业中心的实训车间,先在多媒体教室将理论课讲完,然后到实训车间做实训,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在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下,学院也为数控专业的实训车间配备了相应的设备,现在我们将理论教学的场地也搬入实训车间,满足集中讲解与分别训练相结合的教学要求。

四、结束语

我院数控专业《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改变了该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强调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应用性,基本做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一方面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得到体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能够真正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者单位: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鲁方霞;邓朝晖;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工具技术》,2006-03-20.

[2]刘英超;蔡萍;教与学的创新: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工作场学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