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法范例(3篇)
生物教学法范文
一、新课导入法
教学实践证明,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入新课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1、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导入新课。当讲《血管》这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公路上出了车祸,有一个人受了重伤,血液成喷射状从血管里流出,这时我们该怎么办?止血怎么止,压住什么部位?用什么东西止血较好?这个描述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之后,我再一一解答。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理论知识,又可以使其了解不同血管出血后的急救措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2、运用幽默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生动、更形象,使枯燥的知识具有趣味性,从而有利于打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与学的统一。如在学习《消化和吸收》中关于消化道的功能时,我形象地比喻成“取其精华,去其糟糟’;吃饭时“锬笑风生”会使食物“误入歧途”、“乐极生悲”。又如在进行生物遗传的教学时,我给大家说我长这么丑不怨我,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父母单眼皮而我双眼皮,一笑俩酒窝,请问同学们你爸妈个子矮,怎么到你这儿却个高了呢?同学们笑过之后自然会思维活跃,对遗传的本质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变浓,这就为上好本课打下了基础。这样设计课堂教学语言会引发学生会心的笑声,学生感到轻松有趣的同时也学到了相关知识。因此,生动形象的幽默语言可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浅显易懂,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其从心理上产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讲故事、诗词等知识导入新课。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联系教学法
1、重视生物与社会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物学和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教学中,应多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亲切,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时,特别是无饥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时,联系日常生活中吃的食物,治疗―些相关疾病学习《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中有关乳酸菌的作用时,联系实际教学生制作酸奶和泡菜;而当学到酵母菌的作用时,联系实际制作甜酒和面包,大家一快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效果挺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身边的生活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强化了人和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意识。
2、加强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在生物教学中,应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物理、化学和数学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在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时,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氢氧化钠溶液有什么作用?初一学生没有学习化学知识,是很难理解的。教师必须先告诉学生用氢氧化钠溶液起对照作用,然后引导学生做试验,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其作用。此外,在“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节,提到了气压,学生还没有学到有关的物理知识,学生学习起来很抽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模具教学,加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明确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为学习生物学服务。
三、实验教学法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搞好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选择适合于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实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1、先讲课后实验
先讲新课后实验,又叫验证试验。其基本的程序是:回顾知识,教师先示范或讲解操作,然后学生动手实验验证知识。这类实验一般编排在有关课文之后,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很多,观察操作要求较高,实验的内容比较复杂。例如:教师用两课时讲授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然后利用两课时组织学生仔细观察细胞并做实验。此外,像“观察根尖的结构”、“观察叶片的结构”等实验一般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教学。
2、边教课边实验
这类实验把讲授新课和实验结合起来,讲课与实验操作同步或交替进行,即讲授内容与实验内容是同步的。它一般编排在有关课文之中或之后,所需的基础知识较多,并且实验的内容与讲述的理论知识关系相当密切,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才能将观察结果上升为理l生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观察种子的结构”、“观察叶芽的构造”、“观察花的结构”、“观察水螅”、“观察蚯蚓”、“观察常见软体动物”、“解剖青蛙”和“解剖鲫鱼”等,均可采用同步实验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
生物教学法范文篇2
有人曾预言“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现在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对人类人类做出的贡献已经证实了这句话的正确性。高中生物是学习生物知识的基础,高中生物教学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地方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所以对高中生物教学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国当前的生物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改善,进而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保证我国基础生物教学的发展。
一、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1、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在不断地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有了一定的变化,由原来的只重视知识教育逐渐转变为开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较深,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转变教学观念。现在仍然存在许多学校,过于看中学生的升学率,并不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是一味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主要体现为:老师只是通过对课本的讲解来传授生物知识,缺乏开发和利用其他教学资源的能力;老是单一方面讲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会导致学生逐渐对生物课堂甚至生物学科失去原有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改变当前的教学观念,这样才有助于生物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创新的能力,从而完成教学的过程。
2、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当前我国高中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为填鸭式教学方式,就是教师通过上课讲授来给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决定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则学生获得的知识也相对有限。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方式基本上就是“听课-背诵-练习”,通俗的讲就是死记硬背。这种呆板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同时也使学生缺乏学习激情可实践创新。所以,我们需要对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而且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当前有些高中教师虽然教学观念上已经得到了改变,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而是沿袭传统的教学习惯。主要原因是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敢轻易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方面又具有优势。学校应该不要过重地看重学生的成绩,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保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对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改进
本文通过参考相关的文献,得出以下经过改进的生物理论课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对改善我国当前生物教学的现状有所帮助。
1、讲授法
讲授法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教育中从古沿用至今。这种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体制和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我们需要对这种教学方法作出改进。比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入肢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从而把握教学课堂的节奏,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讲授过程中也可采用幻灯片代替板书的形式,提高学生对课堂的专注力。将传统的单一讲授教学方式改进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陈诉自己课堂的收获、课后进行复习和小结。
2、谈论法
在授课课堂中,加入谈论法教学,让学生针对课堂中没听懂、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讨论,相互之间进行学习问题的交流。这种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老师所讲授的生物知识。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也可将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经小组内部讨论后,将总结的问题或对所学知识的见解在班级中进行陈诉。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设计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学生通过具体实践,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生物教学法范文
一、正确认识生物学科
让学生正确认识生物这一门学科,真正的了解到生物学习的具体意义所在,这门学科并不像数学、物理等学科一样重视计算的能力,而在于逐渐的刷新学生对于一些肉眼所看不见的具体结构或者看似常见的结构地进一步了解。例如细胞,大多数学生在没有学习生物之前可能对于细胞的认识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并不知道细胞由哪些具体结构组成,或者细胞与细胞之间的差异以及生物体是由细胞怎样分裂成多个细胞的,这些都是高中生物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所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生物这门课程是让学生高效学习生物的一种基础。
让学生正确认识生物之后,其中有很多学生暂时无法知道的知识就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欲望,而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拥有兴趣,主动去学习生物会是老师进行生物教学的一大有力助手。
二、教学艺术性
(一)教学内容实际化
生物本就是距离学生实际相关最近的一门课程,其内容并不像其他的文字科目一样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的心理,相反生物这门学科是让学生越学越觉得有趣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的知识可以与我们的实际相关的内容联合进行讲解,这样不会让学生对这个学科产生距离感;相反,会让学生觉得这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更加有利于生物教学的高效进行。
(二)教学语言艺术性
尽管生物这一门学科并不是那么的枯燥,但是引导学生能够更加专注于课堂教学内容,也需要老师在教学语言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把某些教学内容与一些幽默风趣的故事或者语言穿插起来给学生上课,这样的目的在于活跃课堂氛围以及能够让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的内容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课本,老师可以找一些课本书籍之外的相关知识教给学生,因为有些学生如果提前预习了书本,那么在老师进行讲解时学生的注意力以及重视程度会有所下降,但是在讲解课文内容知识时,同时穿插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更进一步加深课本知识的深度,可以有效的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而且学生对于相应部分内容会了解得更加透彻,对于相应的习题也会更容易解答。
三、突出生物实验地位
生物實验是让学生能够观察整个生物变化过程的教学部分,而这部分教学能够充分的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且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把学习的相关内容和实际操作进行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和具体应用,因此实验教学部分在生物教学中,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应该非常重视的内容。
而实验部分的内容因为教学设施、教学环境的限制,有些内容可能是无法进行的,这时教师可以把这些相关的实验,通过视频播放等方式给学生进行教学。因为在大多数生物教学中,老师单纯的靠口述来讲解部分内容,学生仍然会觉得老师所讲的内容很空洞,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进行实验教学部分的内容,把实际操作过程和要讲解的相关内容进行结合,这样学生能够更快的利用时间快速高效的掌握老师所教学的内容,当然,这只是老师在生物中进行高效教学的方法之一。
另外,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单纯的按照老师所讲的内容来接受知识,而是更加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每一个教育者教学真正目的。教学的意义不在于老师教了多少知识给学生,而是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教会学生充分学习知识的能力,实验教学能够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从多方向、多数量的思考问题,形成辐射性思维模式,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四、课后知识的重点巩固
虽然生物并不属于计算性科目,但是其生物内容的知识非常的细而多,所以对于学生在如何把握生物的相关知识上,也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除了老师给学生进行链条式的复习与巩固外,还需要学生在课后下工夫对学习的相关知识进一步的加深巩固,才能够让学生长时间的记住这些知识去面对考试,所以老师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习题,习题可以是针对性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老师可以筛选出教学内容的重点给学生进行出题与相应的考试测试,加深学生对难点,重点知识的掌握。
习题不一定在于量多,而是真正的能够让学生通过做习题来逐渐领悟老师在教学中所讲的内容,从而真正的把握生物的某些具体过程是怎样演变发展的。学生弄清楚这些环节之后,可以根据这些方法在以后生物的进一步学习中更加融会贯通,发现生物不同层次间所存在的差异,让学生的学习具有对比性后,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这门学科的内容。
高效的给学生进行教学,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学习,老师也应该不断的探究新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老师所讲解的内容,形成师生双方的共同学习与进步,才是这个教学时代所真正需要的。面对知识的不断更新,讲究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高效地吸收老师所讲的知识才说明的教学是真正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