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范例(3篇)

来源: 时间:2025-07-15 手机浏览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151-02

艺术设计的本质和核心是创造,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和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艺术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广大群众艺术审美层次的持续提高,艺术设计专业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重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更新艺术设计办学理念、转变艺术设计办学思想、创新艺术设计教学策略,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满足艺术设计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是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所肩负的重要责任。

1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重要意义

创新思维,是一种以感知、记忆、思考和想象等思维能力为基础的,具有探究性、求新性和综合性等典型特征的,通过个性化、创造性和变革而创造出对人类社会有益的高级心理活动。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创造特质的行业,艺术设计人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于艺术设计产品质量以及艺术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决定性作用,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就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在艺术设计办学过程中,采取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技术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强化学生积极尝试和勇于探索的意识,培养出真正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是各艺术设计院校和教育工作者适应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实际、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推动我国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2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相关原则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思维是一种相对复杂、独特和高级的心理活动。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要遵循艺术设计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更为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完成创新思维培养任务。

2.1主体性原则

以生为本,即尊重学生在创新思维培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作为教学目标,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才能,为学生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学生主体自身的一种完善,教师必须要在尊重学生主体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应始终把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意愿,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思维培养的目的。

2.2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即将封闭教学环境充分打开,使之与外部世界密切联系起来,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广泛的学习环境。在开放式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下,知识体系的开放性、思维交流的开放性、教学训练的开放性和评价的开放性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打破了原有的僵化、静态、封闭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一个更富于弹性、灵活、动态的教学环境,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2.3渐进性原则

渐进性原则,即阶段性地完成最终目标。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设置阶段性培养目标,更为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这些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在渐进性原则指导下,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一种递进、上升的态势,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和发展。

3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具体策略

作为艺术设计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之一,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活动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尊重思维培养的特质、学生学习的实际以及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的基础上,采取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

3.1密切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作为始终处于师生关系强势一方的主导者,教师应主动“放下架子”“走下神坛”,与学生共同为打造和谐师生关系做出努力。在更为轻松和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在更加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是放松的而不是紧张的,是愉悦而不是抵触的,是活跃的而不是沉闷的,是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在这样良好的状态下,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更富于创造性地开展艺术设计活动,其创新思维必然得到更快发展。

3.2多样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实现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与一般性思维相比,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飞跃性、整体性、新颖性等优势,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单一的、固定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实现教学目标的。只有立足于学生学习的现实基础,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一中心任务,打破旧有的教学壁垒和束缚,更为灵活多样、更富创造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才能真正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

3.3多元化教学评价

多元化评价是巩固学生创造思维培养成果的重要手段。借助多元化评价,促使学生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促进创新思维培养成果的充分内化和巩固。实施多元化评价,一方面,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地衡量和测评学生的艺术设计作品,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另一方面,应注重评价过程的阶段性,要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如将新的艺术设计作品与上一阶段的作品进行比较,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性,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实现进一步的完善。

当今社会已进入创新竞争时代,具有一定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艺术设计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才能创作出内涵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艺术设计作品。从我国艺术设计行业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艺术设计产品仍缺乏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这也是艺术设计教育的一种失败。艺术设计院校和相关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有效策略营造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推动我国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尔健.创新思维发展障碍及对策[J].江苏教育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27-29.

[2]刘莹,艾红.创新设计思维与技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李伟.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J].装饰,2006(12):40.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范文篇2

>>浅析民办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浅谈职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教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研究美术教育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策略与方法例谈开发与培养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策略研究性学习与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关系科学教育与学生创造力思维的培养研究当代职业教育“特殊性群体”浅析浅谈职业学校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职业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和经验观察浅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权力的特殊性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策略研究教师的创造性素质与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在体育教育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思维化学课堂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浅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2012-08-09.

[5]庄寿强,成志毅.普通创造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50.

[6][10]刘冠华,车晓明.思维与动机:创造力具有可教育性的心理学阐释[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01):94-99.

[7]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8.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范文

1.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水平与英语能力、思维水平有明显的正相关,这就要求要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完善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结构,力争做到让学生的认知结构系统化、结构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位一体”教学法的词汇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教给学生学习的思维方法,如演绎、归纳、联系、比较等。针对高三学生,首先给学生布置准备阶段的任务:梳理词汇,按发音规则整合3050个词汇(科学系统地分配12周的时间)。例如,第1周:按元音的读音规则、发音归纳整理英语中含元音字母的单词;第2周:归纳和整理含元音字母组合的单词;第3周:归纳和比较含元音字母组合的单词等。通过音形义的系统归纳、总结,把3050个词汇重新整合,再通过教师引领学生演绎、比较、联想,扩充一定量的词群,便于学生读准读音,准确记住词义和词块,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词汇的策略,使词汇知识脉络清晰,结构层次分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2.给予学生锻炼思维的机会

“四位一体”日常授课法,即4PS授课法,注重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锻炼思维的机会,让学生体验语言,用语言做事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环节一:Preparation。课前让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软作业”,例如,根据每一阶段学习中的词汇,横向地归纳。通过学生亲历亲为地归纳、演绎、比较、总结和训练,突破各个阶段的重点和难点。根据系统归纳的内容,对已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思维。环节二:Presentation。即授课环节,让学生呈现在Preparation阶段自己归纳、演绎的知识,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补充漏掉的词汇,并进行分类,使得知识系统化、结构化。Presentation环节的形式很多,有讨论、研讨、辩式等,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生生有互动、师生有互动。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这个环节,学生不仅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策略,而且学生们在明确的学习动机及学习任务支配下,自觉地发展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任务特点选择学习策略,能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活动,充分锻炼了思维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PS教学法的环节三和环节四则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