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的方法范例(3篇)

来源: 时间:2025-09-04 手机浏览

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的方法范文篇1

秋日是丰收的季节,春天却是播种的好季节。春日为秋天充足准备好后,等待这秋日结束的一天。

不过,春日也好,秋日也好,它们自有不等之处,但,对于我来说,我更爱的是秋天,而我最爱的还是秋天满地的枯叶。

枯叶,并不完全代表着结束。有时,它表示无私的奉献;有时,它表示的是一种精华……

最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种濒临灭绝的物种——枯叶蝶。

枯叶蝶是一种美丽的,善良的,现今却很罕见的蝴蝶。曾经,它是与我们很亲近的朋友:现在,它成为了一个传奇。是我们,无尽地捕杀,为了夺取两个钱,而不只一次地出卖我们的朋友。

也许,枯叶蝶的濒危是因为它们遭到了一场无聊的捕猎者游戏,可主角不是它,而是和它亲近的“我们”,人类是残忍的,即使它伪装成一片结束了的枯叶,可因为人类的贪婪,它濒临灭绝。

峨眉山下,伏虎寺旁,那儿曾是枯叶蝶欢聚一堂的地方,一有动静,它们就群体伪装成枯叶,可终于有一天,它们的自我保护的诡计,让人们识破了,人们开始大量捕猎。以枯叶蝶谋取暴利,就这样,枯叶蝶越来越少,可它们依然执着地认为,只要化身为枯叶,就能自我保护,它们没有想到的是,一向有用的保护措施最后会成为出卖自己给人类的“叛徒”!

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现状;问题;对策

我国疆域幅员辽阔,横跨维度也比较多,这为我国境内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条件。目前生活在我国境内的野生动物种类和类型丰富多样,珍稀品种和特有品种较多,并且品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当然这也使得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承担着更重要的责任、面临着更多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常见性问题

(一)野生动物栖息地正逐渐破碎或丧失

全球有相当一部分野生动物正处在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到破坏,变得支离破碎或者已经丧失。野生动物被隔离在不同的生境版块内,严重阻碍了它们的迁移与扩散,既增加了野生动物近亲繁殖的几率,也使得传染疾病的危害性被进一步提高,多种因素下,物种濒临灭绝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土地开垦与森林砍伐的问题也愈发严重,土地沙化、草地退化现象加剧,大大减少了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同时也减少了野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

(二)过度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近年来,我国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正在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并且有很大一部分野生动物正在濒临灭绝,虽说保护工作已经得到有序开展,但由于相关法律的滞后以及社会保护意识缺乏等原因的存在,保护效果并不理想。以野生梅花鹿为例,古时野生梅花鹿在我国分布广泛,东北地区、华北华南、山西、甘肃等地均有亚种分布,但如今华北、山西亚种已经灭绝,东北野生梅花鹿几近灭绝,近几年通过人工繁殖,数量上才有所提升,如今野生梅花鹿在我国已是高度濒危动物,保护工作责任重大。

(三)遗传多样性逐渐丧失

野生动物遗传多样性的逐渐丧失对其保护与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遗传多样性能够反映出生物的进化潜力,并且存在遗传多样性越丰富,生物适应环境变化能力越强的自然规律,野生梅花鹿在我国存在多个亚种分布,足以说明其存在优越的环境适应能力,但由于人类的发展在不断压缩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使得野生动物逐渐丧失了大范围迁徙和扩散的机会。比如我国的朱q种群近交的问题就比较严重,经常会发生幼鸟残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种群的健康发展。

(四)环境污染严重,动物疾病日趋复杂化

环境污染物通常会产生较多的毒性,比如神经毒性物质、内分泌毒性物质等等,这些有毒物质通过空气、水等媒介转移到动物体内,进而阻碍动物的健康生长,影响动物的繁育等,并且还有部分有害物质经过食物链的作用会被放大,然后会对整个生物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例如长江水体的污染使得中华鲟体内积累了过多的三苯基锡,使得其所产幼体出现畸形,大大降低了中华鲟种群的数量,同时也给长江水系的生物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环境恶劣还使得疾病爆发的几率大大提升,而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受限,又提升了疾病的危害性,每发生一次恶性传染病,都会有大量野生动物丧生,比如发生在青海湖的鸟类禽流感,一次就夺走了6000多只鸟类的生命。

二、加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估工作

想要科学、有效的去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就要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基本状况、动态变化、原因等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再进行科学的评估,当然想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国家及相关部门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

(二)建设野生动物基因库及野外研究基地、网络

目前,我国的中科院动物所及其他一些单位已经建立了野生动物基因资源库,但相对我国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来说,这一资源库的规模太小了,所以说还要加大投入力度。与此同时,建立野外研究基地和配套的网络体系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只有建立起野外研究基地,才能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准确、科学的数据支持,而野外研究基地的存在也将有利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实现规范化、系统化、现代化的发展,这对野生动物保护是极为有利的。

(三)完善野生动物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2006年)等相关法律、法规,但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发展,这些法律法规已经严重滞后、且不得到很好的执行与落实,并不能为野生动物营造良好栖息地与栖息环境,所以说国家和相关部门还应针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具体需求来制定更加严谨、切实、有效的法律法规。比如说在野生动物疾病监测方面应制定《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以防止动物疫情的大规模扩散和出现较高的死亡率;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补偿主体、监管单位的责任与任务以及动物保护的具体程序等,以落实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为根本前提。

(四)加强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发展工作

1、对具有药用价值的濒危野生动物进行研究与驯养,将驯养繁殖作为保护药用濒危野生动物最有效的途径来发展,也可通过研发替代品,比如用鼢鼠代替虎骨,利用生物合成技术来生产野生动物的药用成分等等方式,从利用价值这个源头上,保护野生动物免遭杀害。

2、不断完善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体系,比如建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目前我国在野生梅花鹿保护方面就建立了江西桃红岭、四川铁布以及东北拜泉县仙洞山等多个自然保护区,并且还在东北建立起了梅花鹿驯养基地;此外,还可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比如说我国在东北虎的保护工作上就加强了与俄罗斯的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结语:野生动物不仅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很重要的一环,所以说我们在开发与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同时,更要注重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发展,确保区域范围内的生物种类多样性,将动植物当做我们人类的伙伴与朋友,力争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苏闽.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9)

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琅琊山;珍稀植物;古树名木;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S7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7)09-0032-03

Abstract:Rareandendangeredplantsarethemostpreciousresourcestobeprotected.ThispaperinvestigatedtherareandendangeredplantsandtreesofLangyaMountain,andhascarriedonthediscussionabouttheplantsurvivalstatusandprotectionmeasures,soastoprovidereferencefortheprotectionofrareandendangeredplantsinLangyamountain.

Keywords:Langyamountain;Rareplants;Ancientandfamoustrees;Resourceprotection

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华东地区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分明,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其潜在植物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风景区内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其中,对高钙、干旱的石灰岩山地适应性好的榆科植物尤为丰富。

1调查目的和意义

生物物种及基因资源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植物多样性又是生物多样性的一方面。由于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使得植物物种多样性受到很大的威胁,很多植物面临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危机,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2-3]。植物如果灭绝,其基因资源将会永远失去,不可能再出现,而一种植物的灭绝又会引起其他若干物种出现濒危状况,因此,保护住一种植物就等于保护了许多基因资源。珍稀植物往往数量稀少,生境恶劣,面临灭绝的威胁,对珍稀濒危植物进行研究与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十分的紧迫性和重要的意义。

2调查方法

2.1资料查询通过中国知网、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等文献查询,以及查阅《琅琊山植物志》《中国植物志》《安徽植物志》等现有工具书,了解琅琊山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基本情况,筛选出珍稀、濒危植物的大概范围。

2.2普遍调查结合实践教学工作经历,近年来利用植物野外实习,多次带领学生到琅琊山,对该风景区的植物种类、群落及其生境等进行{查,记录植物种类、规格、数量、生境、特性等,并现场拍摄照片。此外,利用周末、寒暑假期集中对琅琊山风景区的植物进行全面调查。

2.3每木调查法在普查的基础上,重点对琅琊山风景区的古树名木,包括醉翁榆古树、琅琊榆古树、银杏古树、欧梅古树等,进行详细调查和记录,调查内容包括种类、数量、胸径、高度、冠幅、生境、年龄、生长势等。

2.4咨询调查通过访问和咨询滁州市林业局、园林局、琅琊山风景区管理处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乡土专家,了解一些已知的珍稀植物信息。

3调查结果

3.1特有植物及古树名木我国有关部门规定,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为名木[4-6]。琅琊山大部分区域为高钙的石灰岩山地,盛产榆科植物,其有的榆科植物主要是琅琊榆和醉翁榆,另外还有很多青檀古树、朴树古树、榔榆古树及榉树古树。此外,琅琊山醉翁亭景区内还有生活一千余年的欧阳修手植梅等。具体种类见表1。

3.1.1银杏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琅琊山风景区内有3株树龄超过百年的古银杏,其中1株300多年树龄的古银杏大树位于琅琊山揽秀堂的门前,1株近200年树龄的古银杏大树位于醉翁亭景区内。

3.1.2醉翁榆榆科榆属,落叶乔木,我国特有树种,全国范围仅在安徽琅琊山有分布,是国家三级保护濒危种,为华东地区高钙石灰岩山地的优良造林树种。主要分布于琅琊山醉翁亭景区的墙外、山溪两侧和门口道路对面山坡上,数量极少,对榆属植物分类和种质保存有一定意义。该植物树干通直,树冠秀美,庞大的根系紧紧抓于的石灰岩上,可营造出顽强生命力的独特旅游景观。

近年,醉翁榆古树损毁较多,百年醉翁榆相继死亡。经过实地调查,发现现存胸径近1m的醉翁榆古树共4株,其中3株分布于醉翁亭景区门口外玻璃沼的旁边,另外1株分布于醉翁亭后山上。醉翁榆的幼苗、幼树多分布于林冠下或灌丛中,大多干形弯曲,侧枝横生,呈丛生灌木状,自然更新困难,难以长成乔木。对此,国家林业局及时拨出专款,对醉翁榆进行扩繁。目前,琅琊山林场已经培育出上千株醉翁榆幼苗,但数量远远不够,宜加快育苗和栽植。

3.1.3琅琊榆榆科榆属,落叶乔木,国家三级保护濒危种,仅在琅琊山及江苏宝华山有少量分布,分布面积日益窄小,数量甚小。在琅琊山上主要分布于琅琊寺、南天门一带海拔200m以下的石灰岩山地,散生于杂木林中,现存大树10余株,生长良好。作为滁州市市树,琅琊榆也应加快育苗和栽植,禁止采伐。

3.1.4青檀榆科青檀属,落叶乔木,国家重点保护树种。琅琊山上青檀资源很多,几乎遍布琅琊山的各个区域。其中,有不少树体高大的古树,林下更新幼树数量也很多。2006年琅琊山已建成滁州市青檀、琅琊榆林木采种基地,建立制造宣纸的原料基地。目前,对现有的青檀林要严禁砍伐,促进生长与更新,其古树则应重点保护。

3.1.5欧梅古树蔷薇科李属,杏梅类,落叶小乔木,为欧阳修亲手栽植,全国四大千年古梅之一,是琅琊山千年文化的遗产。欧梅树已值暮年,长势每况愈下,但仍风韵犹存,每年3月15日前后开粉白色花。目前,对该树进行了树干支撑牵引,花池面积扩容,动态监控养护等保护措施,但仍存在树干被白蚁啃食等健康问题,应加强保护与管理,禁止游客攀爬,恶劣天气进行特殊保护等,尽可能的延长其寿命。

3.1.6黄檀豆科黄檀属,落叶乔木,虽不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但一些黄檀古树需要进行保护。

3.1.7古树林在醉翁亭到琅琊寺的道路右侧,有连绵3km的天然次生林中,其中很多树木的树龄超过百年,主要集中在古典建筑与寺庙周围。除了上述提到的树种外等,还有壳斗科和槭树科的一些古树,如槲栎、槲树、栓皮栎、麻栎、栾树、臭椿、三角枫等,这部分古树需要保护其生境,促进其正常更新,从而良好生长并可持续发展。

此外,琅琊山风景区还有多株朴树古树、榉树古树、榔榆古树、三角枫古树等,不再一一介B。

3.2其他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及现状经调查与核对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第二批)》和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的我国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等[3,7],以及结合琅琊山的植被现状、历史与文化,发现琅琊山风景区中的珍稀濒危植物主要有以下种类(表2)。

3.2.1金钱松松科金钱松属,落叶乔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琅琊山上多处有栽植,资源量不多,值得大力发展。

3.2.2水杉杉科水杉属,落叶大乔木,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我国特有的古老孑遗树种。在琅琊寺内有1株胸径53cm的大树。另外,在琅琊山景区多处栽有水杉林,如醉翁亭东边的道路南边、欧阳修纪念馆处三岔路口旁等。

3.2.3榉树榆科榉属,落叶乔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琅琊山内多处山坡均有分布,如琅琊寺左侧南坡的青檀+榉树混交林、琅琊寺后方及前右侧山上的麻栎+榉树混交林等。目前榉树在各地绿化中已普遍应用,但琅琊山上的野生资源仍需引起人们的重视与保护。

3.2.4凹叶厚朴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琅琊山有栽植,宜加强保护并扩大人工繁殖与栽培。

3.2.5杜仲杜仲科杜仲属,落叶乔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古生孑遗植物。目前资源丰富,琅琊山有栽培。

3.2.6流苏树木犀科流苏树属,落叶小乔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琅琊山景区深秀湖南侧山坡有少量分布,观赏价值高,值得进行保护和推广。

3.2.7野大豆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种子药用,三级保护渐危种。我国资源虽然丰富,但植被破坏严重。琅琊山的灌丛、树林下和山野、河岸等地零星有分布,需要进行保护。

3.2.8金荞麦蓼科荞麦属,多年生宿根草本,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琅琊山的路旁草丛或溪边湿地等处有分布。

3.2.9明党参伞形科明党参属,多年生草本,国家三级保护稀有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野生资源日趋减少。琅琊山琅琊寺周围山坡岩石缝隙中有少量分布,应控制采挖,并进行引种栽培和育苗繁殖。

4琅琊山珍稀植物保护建议

由于部分树木的自身树龄较大、生活环境的恶化以及病虫害的发生等原因,使琅琊山风景区部分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出现生长不良的状况。尤其是近年来景区不断地扩大规模,大肆进行建设,加上景区游客量大增,人为破坏和影响较大,这对琅琊山植物资源的生长和保护都是不利的。植物资源一旦被破坏,恢复非常困难,甚至不能再被恢复。植物如果灭绝将永远不复存在,人类也将失去一个价值不可估量的基因库[7]。因此,珍稀植物保护要以防为主,尽量避免出现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遗憾。针对琅琊山风景区的珍稀濒危植物以及古树名木保护,可采取如下措施。

4.1加强宣传与科普教育通过加强宣传,如导游对珍稀植物进行引导性介绍、植物挂牌、网站宣传、保护标识牌宣传等,使游客对琅琊山的珍稀植物有所了解,并清楚这些植物的现状与困境,从而主动爱护植物,避免无心地破坏。目前,琅琊山风景区少部分古树名木进行了挂牌,有一定的宣传和知识科普的作用,但还远远不够,仍需加强宣传和科普教育。

4.2加强原地保护对于琅琊山景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应该加强保护措施,如在植物的周围设置围拦、设置宣传挂牌等[2,7],对于特别珍稀的物种,还应禁止采集标本。还可设置专人专岗,让专业技术人员持续关注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对病虫害及其他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另外,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划定特定保护小区,从而减少人为活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保护好野生植物的生境[8-9],促进植物的天然更新。

4.3部分植物进行迁地保护对于生境恶化、在原产地不能自然繁育的植物,可以采取迁地保护。通过建立琅琊山珍稀濒危植物引种驯化基地,结合珍稀濒危植物的生长习性及生境特点,将整株植物或植物的一部分引入到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保存。

4.4建立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监测体系对于部分濒危植物或珍稀濒危植物较为集中的地点,设置实时监测点,进行远程监控,可以不间断的观察到植物及群落的动态,及时了解到濒危植物的生长状况、种群动态和群落变化等。如欧阳修手植梅已经进行了动态监控管理,这种方法可以在其他珍稀植物中进行推广应用。

4.5加强珍稀濒危植物的科研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首先要充分了解植物的生境、习性特点等。其次,可以根据植物资源的现状及保护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科研工作。如研究珍稀濒危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寻找濒危原因,探索对策,研究珍稀濒危植物的繁殖方法,扩大植物数量等,从而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5结语

虽然,琅琊山风景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大多已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但部分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不容乐观,生长势呈下滑趋势,如欧梅、醉翁榆古树等,这还需要专业人员持续研究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1]夏爱梅,聂乐群.安徽植被带的划分[J].植物科学学报,2004,22(6):523-528.

[2]张永夏,邢福武.深圳的珍稀濒危植物[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1,9(4):315-321.

[3]但国丽,尹露曦,李柱,等.石林县珍稀植物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J].林业调查规划,2011,36(3):57-60.

[4]张义清.丰宁满族自治县古树名木的分布与保护[J].科技信息,2012(23):421-421.

[5]李建华.古树名木的保护与复壮措施[J].绿色科技,2010(10):10-11.

[6]王楚荣.新技术在古树名木保护上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0):228-228.

[7]王淑荣.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J].甘肃林业科技,2004,29(3):26-28.

[8]章理运.河南大别山区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初步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5):24-27.

[9]张蔚,彭银中,杨怀.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