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篮球的耐力训练方法范例(3篇)

来源: 时间:2025-08-10 手机浏览

篮球的耐力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篮球训练;体能训练

在体育运动项目中,篮球运动是一种高强度、多间歇、持续时间较长的一项体育项目,它要求篮球运动员具有较好的体能素质,可以在篮球比赛中呈现最佳的状态。但是,目前我国的篮球体能训练的重视度还不高,对于篮球体能训练的规律、技巧等的研究还不深人,体能训练简单化,而且还存在一般化的训练与专项训练相脱节的情况等。所以,在加强篮球体能训练之前,要认识到我国篮球体能训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在篮球项目的比赛中,常常要讲究各种各样的比赛战术,而这些战术无一不是需要篮球运动员的合作来完成的,如果其中某个运动员的体力不支,则会严重影响篮球战术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这也是我国与国外篮球训练中的差别所在。著名的篮球运动员姚明的弹跳力和短跑速度都是很好的,试想,没有良好的体能素质,如何能配合其他人,正确运用战术,发挥个人的作用。

从生物学角度出发,对篮球运动员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的训练,有利于对运动员进行身体体能素质的改造。长时间的、高强度的、大负荷的体能训练有利于运动员的机体产生适应性,改善运动员集体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从而有利于运动员整体运动体能水平的提高。

科学地进行篮球体能训练,能有效地促进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在体能训练中,长跑、蛙跳等常规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心血管、呼吸、中枢神经系统等的功能,提高运动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通过体能训练,使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弹跳力等都得到发展,更好地为篮球比赛服务。

二、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度低,专职训练人员少

在我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篮球队里的教练人员较少,往往仅有一名或两名篮球教练。这名教练不仅要负责运动员的战术训练,还要负责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和日常生活等。于是,由于时间与精力的限制,教练将体能训练与战术训练结合在一起。对于体能训练并没有相应的、明确的训练,而国外的体能训练往往细化到每一块肌肉的训练。所以说,国内篮球体能训练的重视度仍需加强。

(二)系统、计划性训练不强

著名篮球教练哈里斯曾经说过,中国篮球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制定全面系统的篮球体能训练,增强运动员的体能与力量,可见,我国的篮球体能训练是缺乏系统性与计划性的。我国篮球体能训练没有单一的针对性,常常一概而论,经常以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运动员的训练结果,极易造成运动员的疲劳以及信心降低,影响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以后的篮球比赛。

(三)训练手段简化,以力量训练为主

在篮球体能训练中,应该讲究“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不应该直接进行高强度的训练。目前,我国篮球体能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还没有细化的根据每一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训练,方法较为简单,而训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提高运动员奔跑的速度与耐力,盲目性较大。另外,单纯的田径体能训练等手段,只是对运动员身体的某些器官进行刺激,而使局部负担过重。长时间训练下,运动员极有可能产生疲劳,甚至会导致意外伤害。

三、加强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的策略

篮球这种高强度、超负荷的运动项目,是应该由专业的体能训练教练与战术训练教练,相互配合来完成常规的训练。在体能训练中,应该注意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协调,还要注意科学地、系统地训练手段,注意因材施教,强化运动员的各项身体机能,为打好比赛做好基础训练。

(一)力量、速度训练法

力量与速度是篮球比赛的基础,所以在体能训练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特别是上下肢、膝、腕部的训练,发展运动器官肌肉群的力量;对于速度的训练应该以专项训练为主导进行,比如立定跳、跨步跳等。

(二)耐力训练法

运动员在长时间的比赛过程,经常会感觉到疲劳,所以在体能训练中应该着重注意耐力的训练而长跑是较好的方法。长跑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心血管、呼吸、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增加肌肉耐力,身体供能量提高,促进赛后恢复。

四、结束语

在进行@球体能训练时,教练应该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体能训练计划。因为不同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性,所能承受的体能训练极限也是不同的,所以教练应该深人研究篮球体能训练的理论、注重不同的技术与战术,利用不同的训练手段、方法,创新地、科学地帮助运动员提高体能素质,避免在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

参考文献:

篮球的耐力训练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7-000-02

摘要在高校篮球运动训练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对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现状和实施特点进行了分析。拟从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入手进行思考,旨在为更合理有效地进行高校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篮球运动高校体能训练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篮球运动职业化、商业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对篮球运动的概念、演进、诠释又一次成为学者之间争论的话题。现今对篮球运动概念的定义也如百花争鸣,但是万卷不理其宗大多数学者对篮球运动的定义是以“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攻防快速多变的速度力量型对抗性体能技能类项目”为前提的。这个定义说明,篮球运动不仅是一项单纯的以技能为主导的运动项目,对体能的要求也是极高的项目。早在20世纪60年代,罗马尼亚运动训练学理论专家TudorBompa就提出体能训练是训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获得高水平运动成绩的前提条件,是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乃至心理训练的基础,应当优先抓体能训练。

根据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运动项目的这一特征,我们不仅需要球员们应具有高超的技战术水平,而且还需要球员们具有良好的体能作为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前提与保证。因此要提高篮球队的比赛成绩,夯实运动员体能训练这块基石。1998年诞生的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距今已经有十年的历史。随着这一赛事在全国范围内的打响,大大的促进了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工作受到高校各级部门的关注,各高校篮球队的训练工作是高水平体育队伍训练的重点。然而我国高校篮球队的总体水平特别是体能水平还很低。

一、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对高校篮球运动员的长时间观察,对现代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借鉴其有关理论,结合篮球运动训练实践进行分析研究。

二、分析与讨论

(一)篮球运动项目特点与体能要求

篮球比赛是在特定的场地和一定得时间内围绕空间的球和篮筐进行,有其特殊的时空运动规律,并从运动过程中显示出时空对抗特点。对抗的显著特征变现为激烈、凶悍、高速度、高强度、高空争夺。这需要运动员有熟练的技能,顽强的意志,而且必须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和空间意识,更重要的是充沛的体能。运动员的个人技术,全队的战术都与体能密不可分。

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五部分训练,一般按其对专项成绩作用的大小分为一般能力和专项能力。一般能力是指运动员全面和基础的运动能力,是专项能力的基础,它主要对运动成绩起间接作用;专项能力则是指与运动项目有密切关系的运动能力,是决定运动成绩优劣的直接因素。篮球运动员一般与专项能力具有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和依存的关系。因此说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内容和手段要为提高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服务。

(二)体能是篮球运动的技术和战术基础

要成为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必须得拥有全面的体能、技术、战术,三者的关系层层递进。没有完备的体能训练作为基础,一切技术和战术训练都不会有良好的效果,球队也就无法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一个跑不快、跳不高,动作反应迟缓,一撞就倒的运动员,不可能在比赛中正确地运用技术和发挥个人的作用。所以,由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运动素质构成的体能水平,是球类运动的技术基础和战术基础。

高校篮球运动员训练一般是将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分开进行安排,但篮球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总是以完成比赛活动的能力而评定的。因此,提高运动员体能训练对完成比赛中的各种篮球技、战术活动的适应性,对有效地进行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提高竞技水平显得相当重要。有运动训练理论表明,肌肉功率含有专项定向适应性训练因素的特征,即运动素质训练手段的生物力学特征,如动作幅度、速度、方向、负荷及重点区等。应与专项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相适应,两者之间越适应,运动素质的训练效果向专项转移的效率越高。体能训练的设计正是体现了所采用的素质训练手段的生物力学特征,在对抗的条件下与专项技术的特点相适应,使两者之间建立起积极互利关系,从而有利于尽快提高篮球专项的运动技术水平。

(三)良好的体能训练可以减少运动员的伤病并延长运动寿命

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是发展运动员竞技运动能力的重要途径。对高校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其直接意义在于,体能训练是高水平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是技术、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基础。运动员的伤病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体育界的一大难题,许多处在运动黄金年龄阶段的运动员有很高的竞技能力,往往会因为伤病问题而不得不退出竞技赛场。在当今竞争和对抗越来越激烈的篮球比赛中,良好的体能可以使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能很好的自我保护,从而减少运动伤病的发生。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一般均在10-15年,但是经过系统和科学的体能训练后,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会随之延长。

(四)篮球体能训练构成因素

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是以发展篮球运动员的技能潜力和与机能潜力有关的体能要素为目的的大负荷训练,突出对运动员各器官和机能系统的超负荷适应训练,以达到挖掘机能潜力,提高整体运动能力和培养顽强意志的目的。篮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主要由专项速度、整体力量、运动耐力及灵敏、柔韧素质构成。

1.力量素质训练

现代篮球比赛越来越激烈,对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也提出了跟高的要求,篮球运动员实践证明,如果运动员的身体力量素质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那么在比赛中合理利用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力量训练是运动员技术战术和体能训练的基础,始终贯穿与运动员长期的训练中。

2.速度素质训练

速度是篮球运动的灵魂,是其生命活力之所在,能否在高速度、高难度、强对抗下准确迅速地完成每一次进攻和防守是现代篮球比赛制胜的关键。篮球运动中的跑与田径中的跑不同,在篮球运动中跑动时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既要看到同伴的位置,又要看到对手的位置跑动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有侧身跑,后退跑,转身跑,变速跑。

3.耐力素质训练

耐力是指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我们一般将与专项运动成绩关系密切的耐力称之为专项耐力,具体地讲,也就是指持续完成专项动作或接近比赛动作的耐力。篮球比赛场地小、强度大、对抗性强,而且为了保持战斗力双方换人频繁这些特点要求篮球运动员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无氧耐力,尤其是保持高强度、爆发式运动的能力,也就是长时间反复进行短距离的高强度运动的能力。

4.灵敏素质

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灵敏素质的要求主要在于快速、协调、准确,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要素,才能与篮球运动所要求的反应迅速、应变能力强的专项特紧密结合,从而促进运动员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

5.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在篮球运动中主要是要求运动员关节韧带,特别是腰、胯、肩、腿、踝关节韧带的韧性强,对运动员加大实战技术动作强度、幅度,减少运动员机体受伤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高校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缺少力量训练

篮球运动是高强度对抗性运动,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好的上下肢力量、肩部力量和背部力量。力量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减少他们受伤的机率。

2.缺乏无氧代谢训练

美国篮球体能训练明确训练重点以无氧训练为主,有氧为辅,无氧供能体系占80%-85%,有氧供能体系占15%-20%。例如抢篮板球时的连续起跳、全场紧逼防守、人盯人防守均为无氧代谢,所以,技战术训练都应该结合无氧训练。

而据统计,我国85%的篮球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是以有氧训练为主,认为篮球比赛并不是始终保持高强度对抗运动,而是间歇性、时而高强度、时而恢复的对抗项目。因此,篮球运动应以有氧训练为主,无氧训练为辅。这恰恰与美国的篮球理念相悖。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我国教练员一致同意以无氧训练为主。

3.训练方法手段简单

我国篮球体能训练中普遍存在训练方法手段简单化与训练负荷的盲目性.从“生物适应”理论的角度来看,影响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训练手段和训练负荷.体能训练方法手段简单化反映在训练方法单一上,如力量训练的杠铃挂帅,耐力训练单纯的田径式跑圈.目前先进的力量训练方法除杠铃外,还采用大强度的跳跃练习,利用综合力量练习器的练习,等动和电刺激力量训练,以及各种组合力量训练.篮球运动的耐力要求在合理时间段间歇的冲刺跑,而不是长时间无间歇的长跑.。

三、结论

(一)体能是篮球运动的基础,良好的体能是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战术、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以及保持稳定心理状态和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保障,是篮球比赛取得胜利的法宝。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必须结合篮球运动的特征进行训练,这是我们国家篮球运动今后体能训练的发展方向。

(二)随着现代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的专项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年龄也逐渐提前,没有全面、科学的早期的专项化训练,是不可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

四、建议

(一)体能训练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作为对体能要求较高的篮球运动必须加大体能训练以适应高强度的比赛要求。在高校篮球队训练中,要针对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能锻炼,使之在比赛中保持旺盛的精力,提高篮球竞技水平。

(二)科学训练、科学安排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时期在两者之间合理转换.改变高校运动员体能训练成年化、成年体能训练青年化的误区,加大专项体能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员基础训练过程及训练计划的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张英波.现代体能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张洪潭.运动训练原理新知简述[J].体育与科学.2001(3).

[4]王兴,司虎克.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的研究[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3(2).

[5]刘春明.CUBA篮球队员应注重身体对抗性训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s1).

[6]张培峰.对现代篮球运动对抗特点和表现形式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篮球的耐力训练方法范文篇3

摘要本文在总结高校篮球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篮球运动中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发生原因,并从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等方面剖析了体能训练对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作用,以期为高校篮球运动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避免运动过程中各种意外事故及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运动损伤体能训练篮球预防

篮球是由跳、跑、投等动作组成的一项综合性运动,具有激烈、快速的特点,也是广受大学生欢迎的一项体育运动。若运动员在篮球训练或比赛中发生运动损伤,将被迫中断训练,而运动损伤的恢复可能需要数个月,严重者甚至可能再也无法进行篮球训练[1]。可见运动损伤会对篮球运动训练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加强运动损伤预防,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一、篮球运动的常见运动损伤分析

篮球运动最为常见的运动损伤为膝关节和踝关节损伤。据一项调查研究显示,69%的篮球运动员都发生过运动损伤,其中有36%发生过膝关节损伤,31%发生过踝关节损伤。还有文献资料显示,在高校篮球运动员中,参加专业训练3年以上者,有85%以上都受过伤,其中下肢手上占到了60%以上,主要为足、腰、踝、膝等部位受伤。篮球运动员在运动中发生膝关节损伤的原因主要为: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的膝关节随时处于半屈位,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力、扭转、屈伸,处于半屈位的膝关节正是其解剖结构的薄弱环节,膝关节肌肉和韧带在该下会处于放松状态,关节的杠杆作用会减弱关节的稳定性,增加了关节内翻、外翻、内旋、外旋风险,所以更容易发生髌骨软骨、半月板或韧带损伤[2]。另外,指关节、腕关节、腰部、跟腱损伤在篮球运动中的发生频率也相对较高,调查资料显示,在高校篮球运动员中,82%都发生过躯干、四肢损伤,且以手腕损伤和背部损伤最为多见,分别占到了39%和32%。指关节损伤的发生,主要与运动员在运动前指关节和指尖韧带未充分活动开,或者是在训练、比赛中的不规范接球有关。

二、体能训练对高校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作用与效果

(一)各体能训练项目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作用

1.力量训练。力量是贯穿篮球运动整个过程的关键性因素,而力量又与关节稳定性控制有着直接关联,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越好,关节稳定性更好,且机体不易产生疲劳。所以,应对篮球运动员进行科学、系统的力量训练,提升其力量水平,以利于运动员掌握高难度动作,同时更好地维持关节稳定性,减少运动损伤。

2.耐力训练。篮球运动最常发生的损伤是劳损和慢性损伤,这主要与运动员在球场上连续地奔跑、起跳、急停有关,虽然一些劳损并不会直接中断运动员的训练,但在这种状态下持续连续则可能进展为无法痊愈的慢性损伤[3]。目前,已有研究证实,系统的肌肉、关节力量训练对于预防和减轻运动劳损、慢性损伤具有显著效果,篮球运动员加强耐力训练,能够延长机体工作时间,延缓疲劳,从而降低运动损伤发生风险。耐力训练虽能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但在耐力训练结束后,运动员常会感觉到肌肉僵硬、酸痛,若不及时消除这种僵硬则可能造成慢性软组织损伤,故在耐力训练后应做一些放松训练,以预防慢性损伤的发生。

3.灵敏与协调性训练。灵敏与协调性是运动员多种素质的综合表现,灵敏素质指的是运动员随机应变和迅速转换动作或的能力。篮球运动作为一项综合性运动,对运动员的协调性、应变能力要求较高,不少运动损伤的发生都与运动员主被动肌不协调、上下肢不协调、呼吸用力不协调有关。灵敏和协调性能够有效增强运动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及应激能力,篮球运动员拥有良好的协调能力,能够有效避免一些运动损伤的发生,例如在运动过程中失去平衡时,拥有良好灵敏与协调性的运动员就能够迅速反应、控制平衡,从而避免了损伤的发生[4]。

(二)体能训练预防篮球运动损伤的效果

某大学从2014年1月开始,对篮球运动训练中的体能训练进行了优化,侧重于力量、耐力、灵敏与协调性三方面的体能训练,统计体能训练优化前后1年,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情况,以验证体能训练对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效果。体能训练优化前的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率为85.33%,体能训练优化后的运动损伤发生率降至64.00%,与优化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

三、结语

总之,篮球运动员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能训练,提高力量、耐力、灵敏与协调性素质,身体素质,对于预防运动损伤具有重大意义,高校篮球教练应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引起高度重视,优化体能训练方案,切实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柴立森.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11(5):146-148.

[2]刘波.论篮球体能训练的重要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2):191-19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