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起点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篮球大变向教学范例(3篇)

来源: 时间:2025-10-11 手机浏览

篮球大变向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快乐体育

“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教育和个性发展需要出发,从情感教育入手,对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作为体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全面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的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加强情感、体育理论知识、锻炼方法以及运动能力的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快乐体育教学,寓健体干快乐之中,让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中享受学之乐、练之乐、玩之乐、苦中乐,以此达到学生热爱体育,自觉学习体育,主动锻炼身体的目的,使他们体验到从事、理解、创造体育运动的乐趣。

在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篮球课程的开设主要有普修与专选两种形式。由于篮球运动自身发展特点与历史以及各高校情况不同,在篮球课程的开设、投入与场地设施的建立也各不相同,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与参与程度却大同小异。篮球运动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与特点,集体性高于排球、足球,适合校园体育的特点,也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特征,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及协调能力等创新素质,得到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一、精选教学内容

内容是教学的灵魂。教材内容不仅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学生的篮球兴趣,满足他们现实篮球的需要。篮球的技战术内容很多,在短短的时间内,不可能每样都教,所以教材的选择就很重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选择实用的内容进行教学。对女生来说,传球技术中重点学习运球急起急停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而跨下运球、运球后转身、背后运球等因其动作难度较大,只作为介绍内容;在熟悉球性的练习中,方法很多,就可以经常变化练习内容,使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更高;一些综合练习;如跑篮、短传快攻,既能提高技战术水平,又能提高体能,更应反复练习。对重点内容,要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比赛中能较好发挥。

二、欣赏比赛让学生从中得到愉悦

篮球运动起源于1891年,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风靡世界,成为最受人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其强强对抗,快速多变的技战术,无不令人为之着迷。NBA高超的技战术,精彩绝伦的表演,让人叹服。当代篮球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随着篮球技战术的发展,篮球规则也在不断的演变,规则的变化使得比赛更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历史、现状及篮球规则,无疑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篮球的热情,得到一种心灵的享受。

三、激发激情、诱导思维

篮球教学如何开讲非常重要,平淡无味,刻板僵化,自然使学生难以真正进入快乐的情境。教师在开讲前应巧妙地利用“表演”、“故事”、“逸闻”、“游戏”等多种方式导入。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搜集积累篮球运动领域的精彩故事,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篮球规则的教学中,教师可引用“篮筐首先是由有底的筐制成的,投篮后由专人把球从筐中拿出”的故事开讲;投篮技术教学中,可以用“双手胸前投篮三八式”到“单手肩上投篮”的事例切入。生动描述篮球运动发展历史中的奇闻趣事,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人到篮球运动的学习过程中。

四、教师专业强、教学水平高是快乐体育的基础

教师规范、优美大方的示范动作,无疑能让学生得到一种享受,通俗易懂的讲解,课程内容安排合理,练习手段方法多样,更能吸引学生学习。作为一个体育教师,要经常锻炼身体,参加篮球赛,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和运动水平。试想,一个大腹便便,跑几步就气喘如牛的教师,怎能做好示范动作,怎能成为学生坚持锻炼的榜样呢。体育教师还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如规则的演变,每四年一次大变化,四年中还有小变化,作为一个专业教师,必须及时了解。

快乐体育在篮球选项课中的实施要突出“普及”与“娱乐性”的教学特征,满足学生心理与生理同步发展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篮球运动最基本功能,建立与完善以篮球游戏、娱乐性比赛和比赛教学为主线的教学环境。大学生通过篮球选项课能够玩得开心、尽兴,玩得有情趣,玩出一副健康的身体,玩出一个愉快的大学生时代,练就一个乐观开朗坚强勇敢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莫连芳.如何在篮球专项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J].体育科技,2005,(4)

[3]王忠孝.浅谈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2)

篮球大变向教学范文

高校篮球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技巧

时代的发展决定着教育方向和目标的改革,高校体育教学也根据教育其变化,对教学目标进行了改革和规划。随着教育部门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规定,高校体育教学应进行: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快乐教学,终身体育,等等。这对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体育教学关系着学生的体制问题,而篮球作为体育运动的项目之一,对学生的体质培养和终身体育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一下高校篮球技术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一、篮球教学模式的革新

在新的时代中,篮球教学应适应时代的发展,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创立适合“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观念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提高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广西师范大学的黄明举在《从休闲体育视角谈广西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的改革》中说到: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篮球教学如何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等教学思想的贯彻实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生理、心理、社会相适应的综合素质,实现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始终是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者,篮球知识技能的讲述者和操作者,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很大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系统的、全面的向学生展示篮球运动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在教学中,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助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如:可以将学生分成组来进行竞争和比赛,其比赛规则让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裁判也可以由学生来担任,创建理论结合实践的篮球教学,让学生通过活动竞争模式来自主的去学习篮球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在篮球方面的技能知识以及裁判、训练等实践能力。充分展示篮球新课堂,体现体育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从而启发学生生命的意义,强调运动的不可替代性,突出体育篮球运用的创新教学过程。

二、篮球技能教学技巧

在教学中,教法是无定向的,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篮球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掌握篮球技能的方法,那么,在篮球教学中,如何将篮球技能的要点、技巧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并运用是每位教师所关心,对此,我将篮球技能教学的技巧总结如下:

1.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篮球的动作要领并熟悉运用。篮球运动中,其动作要求是核心部分,学生对动作要求的掌握与否直接关系着篮球教学的成功与否。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讲解三步上篮时只是让学生记住口诀,“一大,二小,三高跳”,当真正实践起来却有些困难。高校学生,尤其是男生,对于篮球并不陌生,缺乏的只是知识的总结和正确的指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篮球的动作要求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如在“三步上篮”教学中,教师示范做动作之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模仿,对于动作正确的提出表扬,并让学生带学生来进行篮球实践,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篮球三步上篮的动作要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学习篮球的自主性。

2.有针对性的练习篮球动作。在篮球教学内容中,教师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应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掌握知识,且强化要领部分。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去练习、实践,总结经验等。如篮球教学中“运球后转身”一课时,让学生在实践中大概领取其动作的要领,之后强化练习和训练:平稳、快速转身、手拉球等动作,在此动作中,其动作要领在于:中枢脚上一大步的同时在身体侧前方下球。而学生在实践中对于手拉球和快速转身动作上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动作偏差,因此,教师在指导时,应着重强调动作要领的正确性,并针对学生在实践运球转身的动作进行详细分析,并指导正确动作。提高学生练习效果,加强动作要领记忆。

3.在篮球技巧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从而加深对篮球技巧的掌握。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枯燥、无味,学生感受不到学习体育运动的真正用处和作用,当体育运动课程是缓解压力,纯粹是在玩,没有知识含金量。大学生在篮球教学中,大都呈现的状态是:热爱篮球的,自己分组打篮球,不打篮球的就堆在一起说话,使篮球教学失去了教学的意义。而体育教师想要让课堂教学达到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教学目的,就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生机勃勃、充满趣味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研究,设计具有竞争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诱导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如可以设计几组篮球投篮比赛,教师做活动的指导者,学生为参赛者、裁判,并制定比赛的奖罚制度和计分制度,创造比赛氛围,对于输的小组人员可以惩罚其做俯卧撑、跑圈,满足获胜者的愿望(在失败者能完成的限速之内),等等,选择有趣的事情作为惩罚或者奖励,在提高学生练习效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篮球技能教学的技巧很多,关键是看篮球教学如何去运用和把握,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体育成为其终身的运动。

三、结语

新时期的创新教学,需要教师有着一定的教学机智,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反应灵敏,以不变应万变,人文性、灵活性地实施教育,创建科学的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践,以学生为中心,革新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篮球课程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篮球运动各方面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曹竞成.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探析与尝试[J].体育科学.

[3]黄明举.从休闲体育视角谈广西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的改革[D].广西师范大学.

篮球大变向教学范文

关键词:竞技水平;量化评价;考核标准

中图分类号:G84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6-0111-04

TheQuantitativeEvaluationofCompetitiveLevelofFemaleBasketballMajorsinUniversities

XUBin,XUXiao-fei

(BeijingSport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Evaluationofcompetitiveleveliscomprehensivemeansforplayer’scompetitiveabilityandindispensableconnectionforteachingandtraining.Thetechnicallevelofplayersisthebasisforthedevelopmentofteachingobjectives.Quantitativeevaluationofcompetitivelevelisoneofassessmentofstudentability,butalsotheeffectivemeansofhavingthevaluejudgmentforteachingeffectiveness.Thequantitativeevaluationgivesmorescientificallyandobjectivity.Thepaperadoptsthewayofdocuments,expertinterviews,questionnaires,experimentsandstatisticsforthequantitativeevaluationofcompetitivelevelforfemaleplayersofbasketballspecialtyinBeijingSportUniversity,anddevelopstheassessmentcriteria,providestheoreticalbasesforthedesignofteachingdocuments.

Keywords:competitivelevel;thequantitativeevaluation;assessmentcriteria

竞技水平评价是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的手段,是教学与训练不可缺少的环节。篮球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文件,它具体规定了体育院系本科学生篮球课程所规定应学习的内容、深度、范围、分量及考核方式。它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最主要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通过对我校篮球专项女生达标测试,发现学生实际水平与篮球教学大纲中达标成绩的标准有着非常大的差距,60%以上的学生不能达到及格以上。根据教育学与统计学的理论,一次难度适中信度可靠的考试,学生的成绩应接近正态分布。多年来,我们对篮球专项女生的竞技水平没有客观的评价指标,主要依靠模糊的主观判断来评价学生竞技水平的高低,这种方式受主观因素制约,过于粗糙,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竞技水平的客观现状。篮球专项学生的竞技水平由体能、技术、战术能力和心智能力构成,对其进行考核与评价也应离不开这些因素,将这些因素所包含的数据进行量化才可以体现评价的客观性,有利于更好的对我校篮球专项竞技水平进行科学的评价,并对提高篮球专项学生竞技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量化评价,制定考核标准,为教学文件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北京体育大学2010、2009、2008和2007级篮球专项女生。

1.2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通过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收集整理了具有价值的相关资料,并在北京体育大学教务处及篮球教研室查找了历年的教学大纲及相关资料信息,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对我国篮球教学界教授专家进行了访谈,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

1.2.1问卷调查根据北京体育大学篮球专项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专家教授的意见及建议对问卷进行必要的删除、修改和补充,将问卷加以完善后,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专家成员中教授7人,副教授4人,问卷的采用当面发放回收的形式,发放18份,收回18份。

1.2.2测试法对北京体育大学篮球专项受试对象进行多轮次考核项目达标测试,获取测试数据。一年级测试对象为2009级和2010级学生,共计17人,测试样本量为17;二年级测试对象为2009级、2008级和2007级学生,共计30人,测试样本量为30;三年级测试对象为2008级和2007级学生,共计23人,测试样本量为23。

1.2.3统计达标项目按测试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测试数据照体育统计学的原理及方法,采用标准百分的方式制定达标考核评分标准。按正态分布,μ±3δ范围内包含了99.73%的频数1,因此将评分范围为确定为6S,采用EXCEL,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技评的标准制定属于定性评价,主要依据篮球教学大纲的要求及篮球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分等级制定。

2结果与讨论

2.1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篮球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通过训练所获得的参加比赛所必须具备的专门能力,主要由具有篮球专项特征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篮球专项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等基本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篮球竞技过程中。竞技能力的测量主要依据我校篮球专项教学大纲的要求建立考评项目,根据我校篮球专项女生实际的竞技水平来确定考评标准。

2.1.1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原则

2.1.1.1定性与定量结合原则篮球专项学生竞技水平的评价更是一项复杂的测量,学生的动作技术规范、技战术运用能力、对抗能力等都很难用定量评价来测量的,而动作的规范程度等对将来要成为师资力量的体大学生来说,又是十分重要的。

2.1.1.2可操作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际的运用当中,易于操作,易于测量的内容和项目比较容易让教师接受,那些不可测的的指标、或者理论上可测,但实际不易操作的考核内容将予以剔除。2.1.1.3从易到难原则篮球运动的技战术习得过程是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依据我校篮球专项教学大纲的进度要求,从大一到大三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因此在考核内容及项目的设计上,也要考虑到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2.1.2考核内容权重在评价中,为了使每项指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赋予不同的评价指标以相应的权重,来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相应的权重即成为每项考核项目的分值。

2.1.3考核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评价目标实际达到指标程度的具体要求。评价的标准要有鉴别性,评价标准要符合被评对象的发展水平,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于简单,是学生经过较大努力能达到评价标准的优良水平。本研究将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统计学原理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考核评价标准。

2.2考核内容的制定

2.2.1原考核内容分析查阅1999年、2003年及2007年北京体育大学教学大纲发现,考核的内容已不能够很好的体现现阶段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各项目的设置没有完全按年级循序渐进,在内容的设计上也没有考虑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简单易操作的原则。

2.2.2新制定考核内容分析通过专家访谈及专家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各年级的考核项目进行了更改。经过与专家们的商榷和筛选后得出了如下9个项目:

首先,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新的考核项目是按年级逐年从易到难来设计的,而在要求上,特别注重技评,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师资,因此学生动作的规范程度也值得我们考量。

2.3考核标准的制定在制定标准的实际操作中,采取了实验测量法,将目前我校竞技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女生的实际竞技水平作为制定标准的依据。

2.3.1各年级达标考核标准一年级测试人数17人,评分范围为10~20分,T分间距为1分。

全场综合变向运球跑篮:据实验测试数据,该年级学生的成绩为:x=23s,S=3s,采用标准百分的方式制定考核评分标准。按正态分布,μ±3δ范围内包含了99.73%的频数,因此评分范围为6S,T分每变化一分,成绩变化计算如下:

公式:ΔS=6S/(最高分-最低分)×1分,计算得出,ΔS=1.8s

根据实际需要,测试队员最快速度为20.4s,最慢速度为29.8s,因此改变均值得分点,x=23s时,赋予平均分为18分。

学生3+2投篮:据实验测试数据,该年级的成绩为:x=52s,S=17s,公式同上,计算得出,ΔS=10.2s,根据实际需要,测试队员最好成绩为30s,最差成绩为85s,改变均值得分点,x=52s时,赋予平均分为18分。

综合滑步:据实验测试数据,该年级学生的成绩为:x=15s,S=1s,公式同上,计算得出,ΔS=0.6s,根据实际需要,测试队员最好成绩为13.2s,最差成绩为16.0s,改变均值得分点,x=15s时,赋予平均分为16分。

二年级测试人数30人,评分范围为10~20分,T分间距为1分。

全场“S”绕圆传球跑篮:据实验测试数据,该年级学生的成绩为:x=24.7s,S=3.4s,公式同上,计算得出,ΔS=2s,根据实际需要,测试队员最好成绩为20.4s,最差成绩为32s,改变均值得分点,x=24.7s≈25s时,赋予平均分为16分。

全场一分钟五点投篮:投篮次数为离散型资料,这类资料的评分标准需要按照频数分布表来制定。二年级测试人数为30人,投篮准命中率的高低有其必然性,也存在偶然性,在实际操作中进行了3轮测试,90个测验成绩作为样本来进行统计分析,测试成绩最好为投中7次,最差为投中1次。评分范围为0~20分,实际得分为累积频率×20%。为易于操作,将分值定为整数。

三年级测试人数23人,评分范围为10~20分,T分间距为1分。

全场综合运传球跑篮:据实验测试数据,该年级学生的成绩为:x=21.2s,S=1.9s,公式同上,计算得出,ΔS=1.1s≈1s,根据实际需要,测试队员最好成绩为18s,最差成绩为25s,改变均值得分点,x=21.2s≈21s时,赋予平均分为16分。

综合投篮:据实验测试数据,该年级学生的成绩为:x=45.6s,S=9s,公式同上,计算得出,ΔS=5.4s≈5s,根据实际需要,测试队员最好成绩为33s,最差成绩为55s,改变均值得分点,x=45.6s≈47s时,赋予平均分为16分。

各项目的考核标准按T分间距为1分推算,结果如表2。

2.3.2各年级技评考核标准制定技术评定属于定性化考核标准,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篮球运动技术的掌握规律,将定性化的考核赋予一定的分值,以便于教师能够量化主观估测。

将全场综合变向运球跑篮和3+2投篮考核标准分为9-10分(优秀)、7-8分(良好)、5-6(合格)、5分以下(不合格)四个分数档;因综合滑步考核分值为20分,因此将考核标准分为16-20分(优秀)、11-15分(良好)、6-10(合格)、5分以下(不合格)四个分数档,具体技评考核标准见表3-表5。

表3一年级各项目技评考核标准

分值全场综合变向运球跑篮3+2投篮分值综合滑步

9-10分行进间运球、运球变向动作非常熟练,跑篮动作正确、规范。远距离投篮及篮下勾手或反手投篮动作很正确、规范、熟练,投篮准确。16-20分滑步姿势正确,重心低,各种滑步之间衔接熟练

7-8分行进间运球、运球变向动作较熟练,跑篮动作姿势较正确、规范。远距离投篮及篮下勾手或反手投篮动作较正确、规范、熟练,投篮较准确。11-15分滑步姿势较正确,重心较低,各种滑步之间衔接较熟练

5-6分行进间运球、运球变向动作熟练,跑篮动作姿势基本正确、规范。远距离投篮及篮下勾手或反手投篮动作基本正确、规范、熟练。6-10分

滑步姿势基本正确,重心较高,各种滑步之间衔接不够熟练

5分以下行进间运球、运球变向动作不够熟练,跑篮动作姿势不够正确、规范。远距离投篮及篮下勾手或反手投篮动作不够正确、规范、熟练。5分以下滑步姿势不正确,重心过高,各种滑步之间衔接不够熟练二年级技评考核标准制定:

技评分档同上,具体考核标准见表4。

9-10分行进间运、传球动作及跑篮动作非常规范、熟练。跑动中接球投篮动作规范、熟练,动作衔接好,投篮准确。16-20分个人单打能力强,运球、突破技术运用合理,能有效控制球,成功率高。防守选位合理,姿势正确,动作具有攻击性,能有效控制对手。

7-8分行进间运、传球动作及跑篮动作较规范、熟练。跑动中接球投篮动作较规范、熟练,动作衔接较好,投篮较准确。11-15分个人单打能力较强,运球、突破技术运用合理,能有效控制球,成功率较高。防守选位基本合理,姿势正确,能有效控制对手。

5-6分行进间运、传球动作及跑篮动作规范,但不够熟练。跑动中接球投篮动作规范,动作衔接不熟练。6-10分个人单打能力一般,运球、突破技术基本运用合理,成功率不高。防守选位基本合理,重心较高,容易出现犯规动作。

5分以下行进间运、传球动作及跑篮动作不够规范、熟练。跑动中接球投篮动作不够规范。5分以下个人单打能力一般,运球、突破技术不够运用合理,成功率不高。防守选位不合理,重心过高,经常出现犯规动作。三年级技评考核标准:

技评分档同上,具体考核标准见表5。

9-10分行进间运、传、接球动作及跑篮动作非常规范、熟练。自投自抢速度快、动作衔接好,投篮、跑篮及篮下靠投动作规范、熟练。16-20分运球、突破、传球技术运用合理,能有效组织并利用基础配合进攻得分。防守选位合理,姿势正确,动作具有攻击性,能协防,能有效控制对手。

7-8分行进间运、传、接球动作及跑篮动作较规范、熟练。自投自抢速度较快、动作衔接较好,投篮、跑篮及篮下靠投动作基本规范、熟练。11-15分运球、突破、传球技术运用基本合理,能组织并利用基础配合进攻得分。防守选位基本合理,姿势正确,能协防,控制能力不够好。

5-6分行进间运、传、接球动作及跑篮动作规范,但不够熟练。自投自抢速度一般,投篮、跑篮及篮下靠投动作规范、熟练。6-10分运球、突破、传球技术运用基本合理相互之间没有配合,成功率不高。防守选位基本合理,重心较高,同伴之间没有配合,成功率不高。

5分以下行进间运、传、接球动作及跑篮动作不够规范、熟练。自投自抢速度慢,投篮、跑篮及篮下靠投动作不够规范、熟练。5分以下运球、突破、传球技术运用不够合理,传球准确性、及时性差,成功率低。防守选位不合理,重心过高,成功率不高,经常出现犯规动作。

4小结

1)北京体育大学专项女生竞技水平考核一年级达标项目标准为:全场综合变向运球跑篮,分值为10~20分,19.4s为20分,37.4s为10分;3+2投篮,31.6s为20分,133.6s为10分;综合滑步,12.6s为20分,18.6s为10分。二年级达标项目标准为:全场“S”运传球跑篮,19s为20分,39s为10分;全场五点一分钟投篮,分值为2~20分,投中7次为20分,1次为2分。三年级达标项目标准为:全场综合运传球跑篮,17s为20分,27s为10分;综合投篮,27s为20分,77s为10分。

2)综合滑步、半场一对一攻防和半场三对三攻防按动作技术的规范化、熟练程度将技评考核标准分为16~20分(优秀)、11~15分(良好)、6~10(合格)、5分以下(不合格)四个分数档;其他项目技评考核标准按技术的规范化、熟练程度分成9~10分(优秀)、7~8分(良好)、5~6(合格)、5分以下(不合格)四个分数档。

参考文献:

[1]郭永波,等.篮球教学大纲[C].北京体育大学篮球教研室制,2007.

[2]陈及治,等.体育统计[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68.

[3]孟文娣,等.对体育教学潜在影响因素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7,13(3).

[4]李秉德,主编.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20.